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DB22/T 2650-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9.060 N 72 备案号:56354-2017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26502017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 Impulse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of automotive brake hose 2017-06-12发布 2017-08-12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650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新特试验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树萍、张金生、徐廷君、李坤鹏、李军、于自强。DB22/T 26502017 1 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电液伺服加载的汽车制动软管脉冲疲劳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11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 5568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无曲挠液压脉冲试验 GB 16897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JB/T 6147 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 术语定义 GB 16897-201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脉冲波形 impulse waveform 一个脉冲周期内由所有压力数据点绘制而成的压力轨迹。3.2 介质 medium 制动软管内填充或流动的液压油或制动液等液体。4 技术要求 4.1 环境与工作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试验机应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 10 35;b)相对湿度不大于 80%;c)清洁无灰尘污染、周围无振动、无腐蚀性介质、无较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d)电源电压的允许波动范围为 AC380 V38 V。4.2 功能指标 4.2.1 恒压油源 DB22/T 26502017 2 4.2.1.1 恒压油源的油缸、管件、控制阀及接头等应符合 GB/T 2611 规定。4.2.1.2 具有压力无级调节功能,调节范围为 10%100%额定压力。4.2.1.3 恒压油源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应无泄漏。4.2.2 工装 4.2.2.1 试验机提供最少 4 路安装接口。4.2.2.2 至少一端具备水平和垂直调节功能,满足不同长度试件安装要求。4.2.2.3 能够提供 180及 90安装角度,具体尺寸及公差应符合 GB/T 5568 要求。4.2.3 脉冲装置 4.2.3.1 脉冲介质应具备动态循环能力,并能够将制动软管内充满介质并排出空气。4.2.3.2 脉冲压力测量偏差不低于1%F.S。4.2.3.3 额定脉冲压力并保压 30 min,应无泄漏。4.2.3.4 脉冲装置应具备脉冲压力峰值的无级可调能力。4.2.3.5 梯形波脉冲频率应在 0.01 Hz1.25 Hz 区间任意设定,典型梯形波范围见图 1。主要表示为:a)升压正割线是升压曲线上两点间的连接直线。其中一点为试验压力的 15%,另一点为试验压力的85%;b)0 点为升压正割线与压力为零处的交点;c)升压速率为升压正割线的斜率,单位为兆帕每秒(MPa/s)。注:此图所示波形范围 图1 波形范围 4.2.3.6 装置应具备自动检测泄漏及自动停机功能。4.2.4 振动装置 4.2.4.1 振动位移传感器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5%F.S。4.2.4.2 振动频率应能在 0.01 Hz20 Hz 区间内任意设定和调节。4.2.4.3 振动振幅在量程内应无极可调。DB22/T 26502017 3 4.2.5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 4.2.5.1 升温速度:应满足 GB 16897 中对烘箱的要求。4.2.5.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从室温降温到-40 降温速度不低于 1/min(全程平均速度)。4.2.5.3 温度波动度不低于0.5。4.2.5.4 温场均匀性不低于2。4.2.6 测量控制装置 4.2.6.1 测量控制装置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或数字式指示装置应能实时连续地指示测量值。指示装置显示的数字应清晰,易于读取,液压加载阀应有加载方向的指示(如“+”或“-”)。无论何种类型的指示装置均应以工程量单位直接显示测量值。4.2.6.2 脉冲压力显示分辨率不低于 0.1 MPa。4.2.6.3 位移测量显示分辨率不低于 0.01 mm。4.2.6.4 温度测量显示分辨力不低于 0.1。4.2.6.5 装置应具备脉冲压力时间波形及实时环境温度显示功能,多个检测量显示时可以分界面或同界面显示和记录。4.3 电气设备与安全装置 4.3.1.1 应符合 GB/T 2611 的规定。4.3.1.2 应具有超温保护和滤芯堵塞保护功能。4.4 耐运输颠簸性能 试验机在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运输颠簸试验而无损坏,颠簸试验后,试验机不经调修仍应符合本标准的全部要求。4.5 其他要求 试验机的一般要求、装配质量和机械安全防护以及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2611的规定。5 检验方法 5.1 检验用器具 检验试验机用的标准仪器、检具如下:a)0.5 级以上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b)分辨率不低于 0.1 的温度检测仪;c)分辨率为 0.01 mm 高度尺或同等精度长度量具;d)秒表;e)至少 4 根制动软管。5.2 恒压油源的检验 5.2.1 通过目测和实际操作,检查液压系统其结果应满足 4.2.1.1 的要求。5.2.2 调节压力值检查压力示值变化,其结果应满足 4.2.1.2 的要求。5.2.3 启动恒压油源,调节系统压力到额定工作压力并保压 24h,其结果应满足 4.2.1.3的要求。DB22/T 26502017 4 5.3 工装的检验 5.3.1 目测检查试验机工装接口,其结果应满足 4.2.2.1 的要求。5.3.2 通过手动调节和目测检查,其结果应满足 4.2.2.2 的要求。5.3.3 将试件按 180及 90两种安装角度安装到工装上,其结果应满足 4.2.2.3 的要求。5.4 脉冲装置的检验 5.4.1 启动介质循环系统,不施加脉冲压力的情况下,试件内的介质应能够从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其结果应满足 4.2.3.1的要求。5.4.2 将 5.1 检具a)压力检测装置串接到脉冲介质管路中,手动控制加压,将 a)压力检测装置施加到额定脉冲压力,观察脉冲装置压力传感器,其结果应满足 4.2.3.2 的要求。5.4.3 按 5.4.2 操作进行保压,其结果应满足 4.2.3.3 的要求。5.4.4 通过自带测量控制装置调节脉冲压力峰值,其结果应满足 4.2.3.4 的要求。5.4.5 通过自带测量控制装置调节调节脉冲波形为梯形波,其频率设定范围应满足 4.2.3.5 的要求。5.4.6 试验机正常进行脉冲试验时通过人为制造泄露故障,其结果应满足 4.2.3.6 的要求。5.5 振动装置的检验 5.5.1 通过 5.1 检具 c)长度测量检具标定振动位移传感器,其结果应满足 4.2.4.1 的要求。5.5.2 通过试验机测量控制系统调节振动频率,利用 5.1 检具 d)秒表测量实际频率,其结果应满足4.2.4.2 的要求。5.5.3 通过试验机测量控制系统调节振动振幅,利用 5.1 检具 c)长度测量检具检验振幅,其结果应满足 4.2.4.3的要求。5.6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检验 5.6.1 将 5.1 检具b)温度检测仪的温度探头安装到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环境箱应在室温下稳定 30 min 以上,控温开始时同步用 5.1 检具 d)秒表计时,其结果应满足 4.2.5.1 的要求。5.6.2 将 5.1 检具b)温度检测仪的温度探头安装到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环境箱应在室温下稳定 30 min 以上,控温开始时同步用 5.1 检具 d)秒表计时,其结果应满足 4.2.5.2 的要求。5.6.3 将 5.1 检具b)温度检测仪的温度探头安装到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分别设定环境箱目标温度为143 和-40 温度下并稳定 30 min以上,其结果应满足 4.2.5.3 的要求。5.6.4 将 5.1 检具b)温度检测仪的温度探头安装到工作空间 9 点,9点分别位于环境箱的 8个角落,距内表面 100 mm 位置处和工作空间几何中点,环境箱温度在 143 和-40 温度下并稳定 30 min以上,其结果应满足 4.2.5.4 的要求。注:本系统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规格制定范围适用于有效空间1 m以下高低温环境试验箱。5.7 测量控制装置检验 5.7.1 目测检查控制系统软件界面及操作面板,其结果应满足 4.2.6.1 的要求。5.7.2 目测检查显示界面脉冲压力示值分辨率,其结果应满足 4.2.6.2 的要求。5.7.3 目测检查显示界面振动位移示值分辨率,其结果应满足 4.2.6.3 的要求。5.7.4 目测检查显示界面温度示值分辨率,其结果应满足 4.2.6.4 的要求。,5.7.5 将 5.1 检具e)安装到试验工装上,实际操软件进行试验并目测界面功能,其结果应满足 4.2.6.5的要求。5.8 电气设备与安全装置的检验 DB22/T 26502017 5 通过设定试验系统的试验条件,在达到极限条件下可以实现压力、位移、温度超限安全保护要求,即压力、位移和温度等参数的极限位置保护及报警以及位移、温度等参数的设定超限保护及报警。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液压系统进行电机缺相、电机过流、油温超限等测试,确认液压系统含有电机缺相保护、电机过流保护、油温互锁保护,滤芯堵塞保护等功能。5.9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验 按照 GB/T 16491 规定的方法将试验机安装到振动试验台上进行检测,其结果应满足 GB/T 16491规定要求。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出厂检验项目为除 4.4以外的全部项目。6.1.2 出厂检验主要项目的实测数据应记入出厂合格证中,产品取得合格证方能出厂。6.2 型式检验 6.2.1 型式检验项目应为第 4章的全部项目。6.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或型式评价时;b)产品正式生产后,其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及关键的配套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3 判断规则 6.3.1 对于出厂检验,每台试验机出厂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 100%方为合格,6.3.2 对于型式检验,当批量不大于 50 台时,抽样两台,若检验后有一台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当批量大于 50 台时,抽样五台,若检验后出现两台或两台以上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7 标志与包装 7.1 标志 7.1.1 试验机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a)名称;b)型号;c)试验机最大容量;d)出厂日期、编号;e)制造厂名称或标志。7.1.2 对于执行本标准的产品,应在产品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上标明本标准编号和名称。7.2 包装 DB22/T 26502017 6 7.2.1 试验机的包装应为防水、防尘、防锈组合的复合防护包装。7.2.2 试验机的包装应符合 JB/T 6147 的规定。7.2.3 包装箱上的收发货标志和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JB/T 6147 规定。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