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1 备案号:56964-201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6182017 软儿梨育苗技术规程 2017-12-18发布 2018-3-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61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符合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所提出。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文毅、刘小利、魏海斌、廖东、米红芸、王海东、李彦、孙鸿儒。DB63/T 16182017 1 软儿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软儿梨带木质芽接育苗过程中的砧木培育、嫁接及接后管理技术要点。规程适用于黄河沿岸及湟水河流域地区,海拔2250米以下的地区。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2.1 软儿梨 软儿梨属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是青海省梨树的主要品种之一。本树种树冠高大,树姿开张,呈自然圆锥形。新梢浅绿色,有细茸毛;木质化后灰褐色。叶片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锯齿锐,有刺芒。花白色,雌、雄蕊等长。果实较小,呈扁圆形。果梗基部几无肉质;梗洼狭而浅。萼片宿存或残存,闭合或开张;萼洼广而中等深。果皮黄绿色,较厚,具蜡质;果点大。果肉白色,质地脆,味甜而略酸。4月中下开花,10月上旬果实成熟。分布于青海各梨产区。2.2 摘心 在苗木生长期,当苗高达到所需要求后,将其顶端生长点摘除。2.3 带木质芽接 削取接穗的接芽时,盾形芽片内要有一薄层木质,插入砧木的切口中绑扎,使之愈合并萌发出新植株的芽接方法。3 砧木培育 3.1 育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具有灌溉和排水条件、PH值小于8.0的土地作为育苗地。3.2 种子选择及处理 3.2.1 母树选择 秋季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梨或杜梨上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DB63/T 16182017 2 3.2.2 种子处理 将果实堆放起来,厚度为25厘米30 厘米,温度30 以下,使其腐烂变软,然后揉碎果肉,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室内或阴凉处晾干。3.2.3 种子储藏 种子储藏见附录A。3.3 整地和灌水 3.3.1 整地 春季播种前进行全面整地,深翻25厘米35厘米,耙平,除去碎石杂草,施肥与整地同时进行,施肥量及方法见附录B。3.3.2 灌水 整地后,播种前5天7天灌透水一次。播种时进行浅翻,并随翻随播。3.4 播种 3.4.1 播种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3.4.2 播种方式 采用2窄行1宽行条播方式,窄行间隔30厘米,宽行间隔50厘米。3.4.3 播种量 每公顷30千克37.5千克。3.4.4 播种 开2厘米3厘米的沟,将经本标准4.2.2处理的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底,覆沙后镇压。3.5 播后管理 3.5.1 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喷水或宽行开沟灌水。苗出齐并显行后,进行中耕除草,并视土壤墒情小水灌溉,同时结合灌水追施氮肥2次3次,施肥量及方法见附录B。3.5.2 定苗 幼苗长至5厘米7厘米时定苗,苗距10厘米。3.5.3 摘心 苗高至30厘米时摘心。3.5.4 苗期有害生物防治 DB63/T 16182017 3 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C。4 嫁接 4.1 嫁接方法 带木质芽接 4.2 嫁接时间 7月下旬8月上旬。4.3 接穗采集和处理 4.3.1 母树选择 采穗母树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良单株。4.3.2 接穗采集 采集树冠外围的当年生半木质化营养枝。4.3.3 接穗处理 接穗采集下来必须立即剔除叶片,根部对齐每50枝进行捆扎,并及时插入水桶中置于阴凉处,接穗随采随用。4.4 嫁接 4.4.1 取芽 选取接穗中部饱满芽作为接芽。在接芽上方1厘米1.5厘米处下刀,带木质直向下平削,至芽眼基部以下1.5厘米2.0厘米,横向斜切一刀,取下上薄下厚的带木质芽片。芽片长2.5厘米3厘米,厚度不超过0.3厘米。4.4.2 削砧木 砧木距地面10厘米15厘米的光滑处,从上向下削一个与芽片长宽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斜切一刀去掉削片。削面深度与芽片下部厚度相近。4.4.3 接芽嵌合 取下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其削面对准,形成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4.4.4 绑缚 用宽2厘米的嫁接膜进行缚紧,除接芽露出外,伤口全部缠严缚紧。4.4.5 除萌 嫁接后及时抹除接芽下方砧木上发出的萌芽。5 接后管理 DB63/T 16182017 4 5.1 剪砧抹芽 翌年春季接芽萌动时,在接芽上方1厘米2 厘米处剪砧,并及时抹除接芽下方砧木上的萌芽。5.2 解绑 接芽新梢长至5厘米10厘米时解绑,解绑时不能伤及接芽。5.3 水肥管理 生长季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溉,8月份以后控水。全年保证春季、冬季两次灌水。5月7月叶面喷施氮肥2次3次。8月9月叶面喷施磷钾肥2次3次,施肥量及方法见附录B。5.4 除草 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全年除草4次5次。5.5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参照本规程3.5.4执行。5.6 补接 嫁接未成活苗木,次年春季进行补接,可参照本规程第5、6章节执行。5.7 出圃 5.7.1 出圃时间 出圃时间与栽植时间相配合。5.7.2 出圃要求 嫁接口完全愈合,种苗必须达到附录D中一级苗、二级苗质量方可出圃。5.7.3 包装和运输 起苗后尽快包装。先按苗木质量分级,每20株50株一捆.打捆时根系端摆齐扎紧,根系部分泥浆中浸蘸一下后,将根部装入包装袋中(麻袋、纺织袋等均可),用绳扎紧袋口。装车前,在车厢中衬上大塑料布,然后把成捆的苗木排入车厢,最后将四周的塑料布掀起盖在苗子上,上面用蓬布包盖严密运输。DB63/T 16182017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砧木种子处理方法 表A.1 给出了砧木种子处理方法。表A.1 砧木种子处理方法 砧木种类 处理时间 储藏环境 储藏方法 木梨 土壤封冻前进行 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前 室外背风阴凉处;先挖深80厘米100厘米,宽度60厘米80厘米的坑,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的。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浸泡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1克高锰酸钾对10公斤水)消毒3分钟,捞出与潮湿的细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松开时散开为好。种子与沙混合好后,先在坑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再把混合好的种沙放入坑内摊平,再覆20厘米以上湿沙。沙堆上每隔1米2米插一根秫秸至坑底,以利通气。种子挖出,如30%种子露白,可直接用于播种;如种子还未露白,则将种沙转移至温暖处进行保湿催芽,每天洒水翻动一次,直至30%种子露白方可播种。杜梨 种子自然干透 4月上旬播种前5天7 天 温度 08,空气相对湿度50%80%,通风良好。堆积贮藏,贮藏厚度20厘米。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种子捞出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1克高锰酸钾对10公斤水)消毒3分钟,取出种子后与潮湿、洁净的细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松开时散开为好。种子与沙混合好后,放在室内温暖处进行保湿催芽,每天洒水翻动一次,直至30%种子露白方可播种。DB63/T 16182017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土壤施肥量及方法 表B.1 给出了土壤施肥量及方法。表B.1 土壤施肥量及方法 名称 用途 方法 用量 腐熟有机肥 整地 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撒施并随整地深翻入土 45000公斤/公顷 磷氨复合肥 整地 采用磷酸二铵撒施后随整地深翻入土 300公斤/公顷 氮肥 追肥 叶面追肥 采用尿素结合灌水进行撒施 采用尿素叶面喷施 150公斤/公顷 0.2%0.3%磷钾肥 叶面追肥 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0.2%0.3%DB63/T 16182017 7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软儿梨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表C.1 给出了软儿梨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表C.1 软儿梨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农业措施 药剂防治 猝倒病 1、加强前期土壤管理,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2、苗期初发病期,及时清除病苗。1、硫酸亚铁225公斤/公顷,拌细沙撒于土壤中后浅翻;2、幼苗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浇灌幼苗。黑斑病 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幼苗抗病能力;2、清除育苗地内的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原。1、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2、生长期预防在5月上中旬或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多氧霉素(宝丽安)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65%代森锌、80%大生M-45等药剂800倍液,10天一次,连喷3次可得到有效防控。蛴螬 1、春秋两季以深翻土地捡拾蛴螬幼虫的方式压低虫口密度。2、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每年5月、8月份,在树根周围喷施48%毒死蜱(乐斯本)800倍液并浅翻后灌水,450kg/hm2;或随灌水在入水口采取点滴方式滴入48%毒死蜱(乐斯本)800倍液,杀死根部及土壤中的幼虫,450kg/hm2。蚜虫、红蜘蛛 1、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除草、施肥、浇水,增强幼苗抗虫能力;2、越冬前及时清理枯死枝干、叶片等集中烧毁,消灭病虫越冬场所。蚜虫用50对硫磷乳油1500 倍2000倍,10吡虫啉(蚜虱净)3000倍4000倍液,20速灭杀丁1000倍1500倍液。红蜘蛛用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倍8000倍液。DB63/T 16182017 8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软儿梨种苗质量分级 表D.1 给出了软儿梨种苗质量分级。表D.1 软儿梨种苗质量分级 分级 苗高(厘米)15厘米侧根数(个)整形带内饱满芽数量(个)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茎粗(厘米)一级苗 130厘米 38 68 1 二级苗 100厘米130厘米 38 58 0.81.0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