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1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092017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Procedures of Greenhouse tomato 2017-10-25 发布 2017-11-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109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茬口安排.1 6 育苗.2 7 定植.2 8 田间管理.3 9 病虫害防治.4 10 收获.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化学防治方法.5 DB61/T 1109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由陕西省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增寿、史亮、孙利萍、赵银平、高敏丽、张永民、辛鑫、孟夏丽。本标准由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电话:0913-2020035 地址: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中段农业大厦A座 邮编:714000 DB61/T 11092017 1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区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3.1 单干整枝single stem pruning 每株只留主干,摘除全部侧枝。3.2 双干整枝double-stem pruning 在保留主干的基础上,再留第一花序下第一侧枝,其余侧芽全部摘除。3.3 垄宽ridge wide 垄基部的宽度。4 产地环境 灌溉水质量、空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5 茬口安排 DB61/T 11092017 2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主要茬次安排安排见表1。表1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主要茬次安排 栽培茬次 育苗期 定植期 采收期 早春茬 12月次年1月 2月3月 4月7月 秋冬茬 7月8月 8月9月 11月次年2月 冬春茬 9月10月 10月11月 12月次年6月 6 育苗 6.1 品种选择 早春茬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秋冬茬和冬春茬栽培选择前期耐热、后期较耐寒抗TY的品种。种子质量按GB 16715.3规定执行。6.2 种子处理 6.2.1 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入5560的水中恒温浸泡10min,并不断搅动,然后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6h8h,捞出洗净,晾干种皮表面,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6.2.2 药剂处理 秋冬茬为防病毒病发生,浸种后先放入10%Na3PO4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再进行催芽。6.3 播种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选择50孔穴盘。6.4 苗期管理 6.4.1 温度 播种至齐苗,昼温2830,夜温2024;齐苗至定植前昼温2025,夜温1215。6.4.2 水肥 秋冬茬气温高,蒸发量大,及时补充水分,幼苗出土后控制地面见干见湿,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适当加大喷水量。6.5 壮苗标准 株高18cm20cm,茎粗0.4cm左右,真叶5片6片,叶色深绿,节间短,直立挺拔,根系发达,无病无虫。早春茬苗龄50d60d,秋冬茬和冬春茬苗龄30d35d。7 定植 7.1 定植前准备 DB61/T 11092017 3 7.1.1 整地施肥 按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执行,深翻30cm40cm,旋平耙细。每667m2施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10m315m3,五氧化二磷6kg9.6kg,生物菌肥250kg,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7.1.2 起垄覆膜 垄高20cm,垄宽70cm80cm,垄距130cm150cm,垄面铺设滴灌带并覆膜。7.2 定植 7.2.1 定植密度 普通番茄2200株/667m22700株/667m2;樱桃番茄1600株/667m21900株/667m2。7.2.2 定植方法 垄面打孔定植,深度以埋住基质为宜。8 田间管理 8.1 温度 8.1.1 秋冬茬、冬春茬栽培,白天气温控制在在 2530,最高气温不超过 34,夜间 15左右,最低气温不低于 8。8.1.2 早春茬栽培,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晚上不低于 15,最低温度不应低于 12。8.2 光照 越冬茬在后墙张挂反光幕,增添补光设施。连续阴、雨、雪天,中午温度高时揭开覆盖保温材料。8.3 湿度 空气湿度控制在:缓苗期80%RH90%RH,开花坐果期60%RH70%RH,结果期50%RH60%RH。8.4 肥水 冬春茬和秋冬茬浇定植水,7d10d浇缓苗水,每667m2每次用水20m3左右;早春茬浇定植水10m3左右,7d10d后浇缓苗水15m3左右。结果期根据墒情适时浇水,每667m2每次用水10m315m3,每667m2随水追纯氮2.4kg4.6kg、氧化钾7.8kg10.4kg,以后各层果膨大时都要及时浇水追肥。浇水量和施肥量视温度而定,温度高则水肥量大,温度低则水肥量小。8.5 整枝 普通番茄采用单干整枝;樱桃番茄采用双干整枝。8.6 摘心、打叶 8.6.1 普通番茄留5 层6层花序,冬春茬若采用落蔓栽培可适当多留5 层7层花序,在所留顶层花序以上留两片叶摘心。8.6.2 樱桃番茄留8 层10层花序,在所留顶层花序以上留两片叶摘心。8.6.3 在下层果开始着色时,及时摘除底部老叶。DB61/T 11092017 4 8.7 喷花 用2.4-D或对氯苯氧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或喷花,点(喷)花时棚温控制在1525,以高温低浓度,低温高浓度为原则;在每穗花有3朵5朵花开放时处理1次,不能重复。果柄长的品种用挂钩吊果穗。8.8 振动辅助授粉 在植株花粉量较大时,通过电动授粉器高频震动提高果实坐果率。8.9 合理留果 普通番茄每穗留果3个5个;樱桃番茄及时摘除发育不全的残次果。8.10 冬春茬采用落蔓栽培 定期下放番茄茎蔓,使生长点下落到适当高度,保持植株连续坐果。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9.1.1 病害:猝倒病、立枯病、TY、茎基腐病、根结线虫、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9.1.2 虫害:蚜虫、白粉虱、烟粉虱、斑潜叶蝇、棉铃虫;9.2 农业防治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9.3 物理防治 通风口及出入口设置40目50目防虫网,温室内张挂25cm30cm黄板、蓝板15张/亩20张/亩。高温季节进行高温闷棚。9.4 生物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农抗120、宁南霉素、中生霉素等;在卵孵高峰期,选用BT、阿维菌素、苦参碱等。9.5 化学防治 按照GB/T 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严格掌握施药的剂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技术见表A.1,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见表A.2。10 收获 采收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或者傍晚,根据市场行情,结合品种特性、运销距离适时采收。远途运输,在果实顶端开始转红时采收;短途运输或耐贮运品种可适当晚采2d3d,即果实完全转色后及时采收。DB61/T 11092017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化学防治方法 A.1 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防治措施 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倍1000倍溶液喷雾,或用30%恶霉灵水剂800倍1000倍溶液喷雾,可隔7d10d喷1次。TY 苗期定植前喷S-诱抗素2000倍溶液+混合脂肪酸500倍溶液1次2次,降低病毒感染。发病初期(5叶6叶期)开始喷药预防与治疗,用3.85病毒必克5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再喷1次,连续喷3次;也可用20病吗啉胍、乙酮合剂500倍溶液喷雾;还可用2菌克毒克水乳剂250倍每隔7d连续喷2次3次。茎基腐病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53%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溶液,交替灌根2次3次。根结线虫 10%福气多颗粒剂每亩1.5kg2kg,均匀施于垄沟;或施用98%棉隆375kg/hm2450kg/hm2后,用旋耕机旋地,并用0.05cm的塑料薄膜密封覆盖30d。灰霉病 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溶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1200倍溶液喷雾,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1200倍溶液防治。晚疫病 用46%氢氧化铜1200倍1500倍溶液,或8%恶霜灵+56%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溶液,或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800倍2000倍溶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叶霉病 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2000倍溶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剂1000倍1200倍溶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溶液喷雾防治。病毒病 用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溶液或2%的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溶液或20%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等药剂来喷雾防治。DB61/T 11092017 6 A.2 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2。病害名称 防治措施 蚜虫、白粉虱、烟粉虱 用40%溴氰虫酰胺750倍溶液,或25%噻虫嗪5000倍10000倍溶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000倍溶液等药剂来喷雾防治。斑潜叶蝇 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600倍4000倍溶液喷雾防治。棉铃虫 用Bt乳油500倍溶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溶液喷雾。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