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DB35/T 994-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27.010 F 0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9942017 代替DB35/T 9942010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Monitoring and testing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of gas-fired industrial boilers 2017-10-24发布 2018-01-24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994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1 4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1 5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2 6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评价.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4 DB35/T 99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5/T 994-2010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与DB35/T 994-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适用额定蒸发量范围的界定,将“额定蒸发量 1 t/h 至 35 t/h 的燃气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 0.7 MW 的燃气热水锅炉”修订为“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 0.5 t/h 的燃气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 0.35 MW 的燃气热水锅炉”;删除未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标准 3.1.1 条“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3 年”为“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 年”;修改标准 4.2 条“监测应在热工况稳定时开始”为“节能监测应在热工况稳定 1 h后开始”;修改标准 4.5 条“应接近最后一节受热面,距离应不大于 1 m”为“应距离最后一级受热面下游不大于 1 m 的排烟道上”;修改标准 5.1 条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合格指标表 1;修改标准 5.5 条“燃气工业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为“燃气工业锅炉炉体外表面与环境温差合格指标”。本标准由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烨强、尤俊、曾钦达、丘性通、张亮、王栓、张自丽、高玉姜、刘华、陈嵩、戴国栋、郭帅、杨斌学、孙廷岳、吴蔚峰、陈晖晖、陈飞、罗威威、林浩学、王志建、陈雨雪、林丽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5/T 994-2010。DB35/T 9942017 1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节能监测项目、节能监测方法、节能监测合格指标与节能监测结果评价。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0.5 t/h的燃气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0.35 MW的燃气热水锅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3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 3.1 节能监测检查项目 燃气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检查应考查热效率,具体要求如下:a)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的测试应按 GB/T 10180 要求进行。企业应提供专业测试单位出具的热效率测试报告;b)在燃气工业锅炉新安装、大修及技术改造后应进行热效率测试;c)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年。3.2 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3.2.1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3.2.2 排烟处一氧化碳含量。3.2.3 排烟温度。3.2.4 炉体外表面温度。4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4.1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应在满足正常生产负荷、热工况稳定下进行。4.2 节能监测应在热工况稳定 1 h 后开始。监测时间不少于 1 h,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监测项目每隔15 min 读数记录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3 监测所用的仪器仪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器仪表完好,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和标定的有效期内。仪器仪表及其精度应符合 GB/T 10180 规定。4.4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测点在锅炉尾部最后一级受热面后 1 m 以内的烟道中心位置处,烟气的取样分析应在烟气流场稳定均匀的位置。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按公式(1)计算。DB35/T 994 2017 2=)(E D C B AE D C B 1002 0.5 5.079 2121.(1)式中: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A排烟处干燃烧产物三原子气体(RO2)的体积分数(%);B排烟处干燃烧产物氧气(O2)的体积分数(%);C排烟处干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的体积分数(%);D排烟处干燃烧产物氢气(H2)的体积分数(%);E排烟处干燃烧产物甲烷(CH4)的体积分数(%)。4.5 排烟温度的测点应布置在烟道截面上介质温度比较均匀的位置。对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 20 t/h(14 MW)时,排烟温度应进行多点测量,按照等截面法布置 23 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锅炉的排烟温度。排烟温度的测点,应距离最后一级受热面下游不大于 1 m 的排烟道上。排烟温度测试与烟气取样分析应同步进行。4.6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试,测点布置应具有代表性,按温度水平和结构特点将锅炉本体及部件外表面划分成若干近似等温区段。一般 0.5 m21.0 m2布置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燃烧器、检查孔、蒸汽主管道出口等附近边距 300 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5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5.1 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合格指标见表 1。表1 燃气工业锅炉热效率合格指标 燃料种类 非冷凝式燃气锅炉热效率 e/%冷凝式燃气锅炉热效率 e/%天然气 92 98 以天然气以外的气体燃料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合格指标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热效率 e以燃料的低位发热量计算。5.2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合格指标见表 2。表2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合格指标 监测项目 合格指标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1.15 DB35/T 9942017 3 5.3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处一氧化碳含量合格指标见表 3。表3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处一氧化碳含量合格指标 监测项目 合格指标 排烟处一氧化碳含量/%0.01 5.4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温度合格指标见表 4。表4 燃气工业锅炉排烟温度合格指标 监测项目 无烟气冷凝器 有烟气冷凝器 锅炉排烟温度/170 60 表中所列为锅炉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的排烟温度值。5.5 燃气工业锅炉炉体外表面与环境温差合格指标见表 5。表5 燃气工业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 监测项目 合格指标 炉体外表面与环境温差/25 6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6.1 本标准规定的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检查项目合格指标和测试项目的合格指标是节能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方可视为“节能监测合格燃气工业锅炉”。监测单位应以此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6.2 监测单位应作出节能监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DB35/T 9942017 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锅炉 监测日期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锅炉热效率(%)过量空气系数 一氧化碳含量(%)排烟温度()监测结果 炉体外表面与环境温差()评价结论及建议: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监测单位:(盖章)年 月 日 监测人:(签字)年 月 日 审核:(签字)年 月 日 _ DB35/T 9942017 福建省地方标准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B35/T 9942017*2017年 11 月第一版 2017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