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竹栽培技术规程DB4117/T 261-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61 2019 石竹栽培 技术规程 2019-09-15 发布 2019-08-30 实施 驻 马 店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17/T 261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1.1-2008 编写。本标准 由驻 马店 市园 林管 理局提 出。本标准 由驻 马店 市林 业标 准化技 术委 员会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驻 马店 市 园林 绿化 科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杨贺、赵文 宁、刘建 申、翟永 霞、彭 芳芳、赵 明洋、贾 丽、余 琦、衡金 全、林萌。本标准 参与 起草 人:张伟 中、王 歌、王蓓、魏 崇、潘娜、朱亚 菲DB4117/T 261 2019 1 石 竹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石 竹(Dianthus chinensis L.)的术 语 和定义、育 苗、容器 苗的 培育、栽植 等。本标准 适用 于驻 马店 辖区 石竹栽 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 农 药安 全使 用标 准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 则 通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石竹 石竹科、石 竹属 多年 生草 本,高30cm 50cm,全株 无毛,带粉 绿色。茎 由根 颈生出,疏 丛生,直 立,上部分 枝。叶片 线状 披针 形,顶 端渐 尖,基 部稍 狭,全缘 或有 细小 齿,中 脉 较显。花单 生枝 端或 数花 集成聚伞 花序;紫 红色、粉 红色、鲜红 色或 白色,顶 缘不整 齐齿 裂,蒴果 圆筒 形,包 于宿 存萼 内,种 子 黑色,扁 圆形。花 期5 6 月,果期7 9月。4 育苗 4.1 穴盘育 苗 4.1.1 播种时 间 根据用 花时 间、品种 特性 及育苗 环境 条件 确定。宜 春秋 播 种。4.1.2 播种容 器 宜采用128 穴或200 穴 育苗 盘。育 苗盘 应干 净,无病 虫源。4.1.3 播种前 的准 备 播种基 质应 具有 保水、透 气、排 水良 好的 特性。基 质宜用 育苗 专用 基质 或自 行配制,自 行配 制 基 质采用泥 炭土和 珍珠 岩(或 蛭石)按4:1 比例配 制,同 时按高 锰酸钾 和基 质1:1000 比例施 入高 锰酸钾 进行基质消 毒,育苗 专用 基质 使用进 口泥 炭花 卉育 苗专 用基质 等。DB4117/T 261 2019 2 4.1.4 播种基 质装 盘 手工装 盘按 以下 步骤 操作:a)预先湿 润基 质,湿 度 50%70%(手 握成 团,轻按 即 散)。b)基质均 匀填 满各 穴孔。c)轻压基 质,使基 质表 面略 低于穴 盘边 缘(一般 低 于2mm3mm)。d)用1000 目 喷头 喷淋,浇 透 水,待 基质 表面 无积 水时 播种。4.1.5 播种 将种子1粒 置于 孔中 央,使 种子和 基质 很好 接触,完 成整个 穴盘 播种 后,覆 盖 一层1.5mm 左右 的粗 蛭石,用 塑料 薄膜 或无 纺布 覆盖,覆盖 物不 与基 质接 触。播 种好 的穴 盘平 放于 育苗床 上发 芽。4.1.6 播种后 管理 播种后 温度 控制 在20 25,适 时浇 水,育 苗期 土 壤保持5070%湿润 度(手 握成团,轻按 即散),选用遮 光率 为75%遮 荫网 遮 阴,播种 后7d 10d 种 子萌 发,种子 萌发 出土 时及 时 浇水,出 苗后 让幼 苗逐 渐见光至 全日照,幼 苗子叶 完全展 开后,可施 用“叶 绿肥”2000 倍溶液1 次。开 始生长 真叶以 后浓 度增 加至1500 倍,7d10d 浇一 次,或7d 10d 浇 一次3%5%的磷酸 二氢 钾溶 液。分栽 前浇透 水,有杂 草及 时拔除。4.2 苗床育 苗 4.2.1 播种时 间 播种时 间同4.1.1。4.2.2 苗床准 备 苗床选 背风向 阳,排水良 好的沙 质土壤,育 苗地按40g 50g/施 入有 机肥(有机肥 中氮、磷、钾含量4%,有 机质 含量30%)和 50g 60g/复合 肥(复合肥 中氮、磷、钾 含量 为15-15-15),同 时按40g 50g/施入 土壤 杀虫 颗粒 或地害 平和 五氯 硝基 苯或 多菌灵 进行 土壤 杀虫、灭 菌处理,深翻 耙平,清除 草根、石 块等,做到 地平 土 碎,整 成1.5m 宽 畦,雨 水 少地区 采用 平畦,雨 水多 的地区 采用 高畦,耙 平,灌透水,待水 刚渗 下播 种。4.2.3 播种 种子掺2倍 细沙 或细 土充 分 混合,均匀 撒播,5g 8g/。播 后覆 盖过 筛细 土,以不见 种子 即可。4.2.4 播后管 理 播种后 管理 同4.1.6。5 容器苗 培育 5.1 容器选 择 宜用13 12 的塑 料营 养钵。5.2 移栽时 间 DB4117/T 261 2019 3 种苗长 到4 6片 真叶,株 高45cm 时 上钵。5.3 基质配 制 要求栽 培基质 疏松 透气,宜用泥 炭土或 砂质 壤土,按有机 肥和泥 炭土 或砂质 壤土1:3 比例 加入 有 机肥(有机 肥中 氮、磷、钾 含量4%,有 机质 含量30%)和400g 600g/m3复合 肥(复 合肥 中氮、磷、钾 含量为15-15-15),充 分混 合 均匀。5.4 移栽 营养钵 中先 装入 栽培 基质,基 质距 盆沿1cm 2cm,穴 盘中取 出幼 苗或 苗床 起挖 苗(幼苗 应保 持根 团完整),将 幼苗 放于 营养 钵中间,四 周填 满基 质,栽植深 度与 原根 茎部 位相 同,浇 透水。5.5 栽后管 理 基质湿 度为50%90%,即 见干见 湿。植株快 速生 长 期7d10d 施 一次150/L 的水溶 性复合 肥(复合肥中 氮、磷、钾含 量为15-15-15),应 符合GB/T 15063 和NY/T 496 的 要求。发现病 虫害 及时 防治。6 栽植 6.1 栽植地 选择 石竹为 向阳 花卉,栽 植时 宜选择 排水 良好,向 阳的 方位进 行,土壤 以壤 土、沙壤土 为宜。6.2 整地 栽植地 按1.2 1.5kg/施 用有机 肥(有机 肥中 氮、磷、钾含 量4%,有 机质 含量30%)和50g 60g/复合 肥(复合 肥中 氮、磷、钾 含量 为15-15-15),深翻耙 平,清除 草根、石 块等,做到 地平 土碎。6.3 栽植 按1625株/栽植。先 将 营养钵 去掉,保 持土 团完 整,挖 穴15*20cm 大 小,放 入土团 后从 四周 回填土,周 围压 实,使土 面和 原根茎 土痕 持平 或略 高,栽后浇 透水。6.4 栽植后 管理 6.4.1 水分管 理 及时浇 水,土 壤保 持见干 见湿,雨季注 意排 水,春 季2月份 结合 修剪浇 一次 透 水,11 月浇一 次封 冻水。6.4.2 修剪 石竹为 持续性 开花 花卉,春季2月 份将 地上干 枯部 分 剪除,石竹分 枝性 强,生 长期间 可不必 摘心。唯切花 品种定 植后,株高8cm 左右 可进行1次摘 心,使 侧枝生 长旺盛,达 到切花 整齐之 目的。开花 后1个月宜轻 剪,以利 再次 开花。也可 根据 观赏 要求 进行 修剪。6.4.3 施肥 2月份、6月 份修 剪后 按1.2 1.5kg/撒施 有机 肥(有机肥 中氮、磷、钾含 量4%,有机 质含 量30%)和50g 60g/复合 肥(复 合肥中 氮、磷、钾含 量为15-15-15)。DB4117/T 261 2019 4 6.4.4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防治坚 持“预防 为主、综 合防治”的 方针,以农 业 和物理 防治 为基 础,提倡 生物防 治,按照 病虫 害的发生 规律,科 学使 用化 学防治 技术,有 效控 制病 虫害。防治 应符 合GB 4285 和GB/T 8321 的 要求。6.4.4.1 褐 斑病 6.4.4.1.1 症状 主要危 害叶、花 梗、茎。叶片染 病时 初为 圆形 斑点,边缘 呈褐 色环,略凸 起 渐向外 扩展,有 时病 斑相互融 合成 片,使叶 干枯,而在 茎部 发病 则形 成长 条斑,在花 梗发 病则 导致 花朵黄 化萎 凋。有 时 病 斑 出现黑色 霉成 层。6.4.4.1.2 防治:a)控制介 质及 空气 湿度,不 要过高,加 强通 风透 光。可于定 植时 浇以 2000 倍 多 菌灵溶 液预 防。b)发病初 期 以50%苯菌 灵 1500-2000 倍 全株 喷施。6.4.4.2 疫病 6.4.4.1.3 症状 此病于 幼苗,成 株均 可发 病,主 茎和 分枝 病部 初见 水渍状,后 渐变 深,植株 输导组 织受 损而 植 株 枯死,有 时出 现倒 伏。6.4.4.1.4 防治 a)控制栽 培环 境湿 度,及通 风透光,尽 量以 设施 栽培,露地 栽培 宜避 开雨 季,或避免 盆栽 介 质 因雨水溅 至茎、叶。b)栽培介 质使 用前 应彻 底消 毒。c)移植后 可以 用甲 基托 布 津1500 倍或 地特 菌2000 倍 溶液浇 灌,每 10 天1 次。d)发病初 期可 以使 用下 列药 物喷施 防治 69%安克 锰 锌 1500 倍溶 液 58%瑞 毒霉 锰 锌 1000 倍溶液 64%杀 毒矾1500 倍溶 液 50%百菌 清烟 剂薰 防,用量1000g/亩。6.4.4.3 细 菌性 斑点 病(细菌性 病害)6.4.4.1.5 症状 发生于 叶、花、及茎。病 斑 中间灰 褐色,呈 长条 状,周 围褐色 纹。有时 湿度 大时 病斑出 现白 色液 体。病斑间 常融 合成 片,致叶 片枯黄 死亡。茎 部亦 逐渐 干枯而 死。6.4.4.1.6 防治 a)降低湿 度,不要 过度 浇水,减少 植株、叶 片积 水。b)增强植 株抗 性,培育 壮苗,不宜 过度 施 用N 肥,以 使植株 抗病 性减 弱。c)发病初 期以 硫酸 链霉 素 2000-2500 倍 溶液 全株 喷施。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