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040.30 CCS P33 DB2101/T 沈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2101/T0004 2018 沈阳市污 水源 热泵机房 安装 施工操作 技术 规程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of Shenyang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Room 2018-07-17 发布 2018-08-17 实施 沈 阳 市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 发布 沈 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DB2101/T00042018 I 前 言 为加强 沈阳 市污 水源 热泵 机房施 工管 理,提 高施 工 技术水 平,规 范施 工工 艺,强 化施 工安装过 程控 制,确保 工程 质量,沈阳 市城 乡建 设委 员会组 织 沈 阳市 地源 热泵 协会 等 相关 科研设计、施工、管 理等 单位,经广 泛调 查研 究,参考 国内工 程技 术规 程,反复 论证污 水源 热泵机房安 装操 作技 术要 点,并在多 次征 求意 见的 基础 上,制 定本 规程。本规程 共9 章,主要 内容 包括:总则、术语、基本 规定、污水 取排 水系 统设 备安装、污水源热 泵机组 与辅助 设备 安装、热泵水 系统管 道与 附件安 装、防 腐与绝 热、电气设 备安装、热泵系 统试 运行 与调 试。本规程 由 沈 阳市 城乡 建设 委员会 负责 管理,具 体技 术内容 由主 编单 位负 责解 释。本 规程在执行 过程 中,请各 单位 结合工 程实 践,认真 总结 经验,积累 资料,如 有意 见和建 议,请寄送至 沈 阳市 地源 热泵 协会,地址:沈 阳市 和平 区和 平南大 街 84 号,邮 编:110005。本规程 主编 单位:沈 阳市 地源热 泵协 会 本 规程 参编 单位:沈 阳市地 源热 泵规 划建 设管 理办公 室 辽 宁省建 筑设 计研 究院 有限 责任公 司 中 国建筑 东北 设计 研究 院有 限公司 沈 阳铝镁 设计 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沈 阳华维 建设 工程 有限 公司 辽 宁众诚 化工 石油 工程 建设 有限公 司 沈 阳华誉 地源 热泵 供热 有限 公司 辽 宁天一 建设 有限 责任 公司 哈 尔滨工 大金 涛科 技股 份有 限公司 沈 阳华电 制冷 工程 有限 公司 同方 节能 工程 技术 有限 公司 本规程 主要 起草 人员:郭 晓朝 杨德 福 王晓 东 胡 卫伟 何永 春 王青 尧 王 鑫 于 浩 王朝帅 李 玉 祥 高士波 张 军 李 伟 高亚民 徐 佳 宁 陈 立 永 梁云发 缪 永刚 姚 天舒 考 虑 刘 权 黄 旭 戴文 岩 本 规程 主要 审查 人员:顾迎 春 侯鸿 章 田 立忠 张万吉 宋 夕洋 刘利 华 赵 永忠 DB2101/T0004 2018 II 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 本规 定.3 3.1 施工 技术 管理.3 3.2 施工 质量 控制.3 3.3 材料 与设 备质 量管 理.3 3.4 安全 与环 境保 护.4 4 污 水取 排水 系统 设备 和 管线安 装.5 4.1 一般 规定.5 4.2 机 房内 污水 取排 水管 线.5 4.3 污 水泵.5 4.4 取 水除 污器.5 5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与辅 助 设备安 装.6 5.1 一般 规定.6 5.2 污水 源热 泵机 组安 装.6 5.3 换热 设备 安装.7 5.4 软化 水装 置安 装.8 5.5 水泵 安装.8 5.6 污水 源热 泵系 统附 属 设备安 装.9 6 热 泵水 系统 管道 与附 件 安装.10 6.1 一般 规定.10 6.2 管道 连接.10 6.3 管道 安装.12 6.4 阀门 与附 件安 装.13 7 防 腐与 绝热.15 7.1 一般 规定.15 DB2101/T00042018 III 7.2 管道 与设 备防 腐.15 7.3 热泵 水系 统管 道与 设 备绝热.16 8 电气 设备 安装.18 8.1 一般 规定.18 8.2 成套 配电 柜、控制 柜(屏、台)和动 力、照明 配电箱(盘)安 装.18 8.3 裸母 线、封闭 母线、插接式 母线 安装.18 8.4 电缆 桥架 安装 和桥 架 内电缆 敷设.19 8.5 电线、电 缆穿 管和 线 槽敷线.20 9 热 泵机 房系 统试 运行 与 调试.23 9.1 一般 现定.23 9.2 设备 单机 试运 转与 调 试.23 9.3 系统 无生 产负 荷下 的 联合试 运行 与调 试.23 本规程 用词 说明.25 DB2101/T00042018 1 1 总则 1.0.1 为加 强沈 阳市 污水 源热泵 机房 施工管 理,提 高施工 技术 水平,规范 施 工工艺,强 化施工安 装过 程控 制,确保 工程质 量,制定 本规 程。1.0.2 本 规程 适用 于沈 阳 市新建、改 建和 扩建 的污 水源热 泵机 房的 施工 安装。1.0.3 污 水源 热泵 机房 施 工除应 符合 本规 程外,尚 应符合 国家 现行 有关 标准 的规定。DB2101/T0004 2018 2 2 术语 2.0.1 污 水源 热泵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以污水 作为 低位 冷 热 源的 热泵。2.0.2 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污 水 源 热泵 系 统就 是 利用污 水 作 为低 位 冷热 源,并通 过 热 泵机 组 提升 热 媒温度 或 降 低冷媒温 度,最终 为用 户提 供热量 或冷 量的 系统。2.0.3 污 水专 用换 热器 dedicated heat exchanger for sewage 在间接 式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中从污 水取 热或 向污 水释 热的换 热器 称为 污水 专用 换热器。2.0.4 型 式检 验报 告 cype inspection report 由生产 厂家 委托 有资 质的 检测机 构,对 定型 产品 或成 套技术 的全 部性 能及 其适 用 性所 做的检验,其 报告 称型 式检 验报告。2.0.5 强 度试 验strength test 在规定 的压 力和 保压 时间 内,对 管路、容 器、阀门 等进行 耐压 能力 的测 定与 检验。2.0.6 严 密性 试验leakage test 在规定 的压 力和 保压 时间 内,对 管路、容 器、阀门 等进行 的抗 泄漏 性能 的测 定与检验。DB2101/T00042018 3 3 基本规定 3.1 施工技术管 理 3.1.1 承担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装 施工 的企业 应具 有 相应的 施工 资质;施工 现 场具有 相应 的技术标 准。3.1.2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 装施工 前,建设单 位应 组 织设计、施 工、监 理等 单 位对设 计文 件进行交 底和 会审,形 成书 面记录,并 应由 参与 会审 的各方 签字 确认。3.1.3 污 水源 热泵 机房 安 装施工 前,施 工单 位应 编制 污水源 热泵 机房 安装 施工 组织设 计(方案),并 应经本 单位 技术负 责人审 查合格、监理、建 设单位 审查批 准后实 施。施工单 位应对污水源 热泵 机房 安装 的施 工作业 人员 进行 技术 交底 和必要 的作 业指 导培 训。3.1.4 系统 检测 与试 验,试运行 与调 试前,施工 单 位应编 制相 应的技 术方 案,并应 经建 设单位、监理 单位 审查 批准。3.2 施工质量控 制 3.2.1 污 水源 热泵 机房 安 装施工 现场 应建 立相 应的 质量管 理体 系,并应 包括 下列内 容:1 岗位 责任 制;2 技术 管理 责任 制;3 质量 管理 责任 制;4 工程 质量 分析 例会 制。3.2.2 施 工现 场应 建立 施 工质量 控制 和检 验制 度,并应包 括下 列内 容:1 施 工组 织设 计(方案)及技术 交底 执行 情况 检查 制度;2 材 料与 设备 进场 检验 制 度;3 施 工工 序控 制制 度;4 相 关工 序间 的交 接检 验 以及专 业工 种之 间的 中间 交接检 查制 度;5 施 工检 验及 试验 制度。3.2.3 管 道与 设备 连接 前,系统 管道 应进 行清 扫、除锈、防腐 处理。3.2.4 用 于检 查、试验 和 调试的 器具、仪 器及 仪表 应校验 合格,并 应在 有效 期内。3.3 材料与设备 质量管理 3.3.1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 装工程 应根 据施工 图及 相 关产品 技术 文件的 要求 进 行,使 用的 材料与设 备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及国家 现行 有关 标准 的规 定。严禁 使用 国家 明令 禁止 使用或 淘汰 的材料与 设备。3.3.2 污 水源 热泵 机房 安 装工程 所使 用的 材料 与设 备应有 中文 质量 证明 文件,并齐全 有效。质量证 明文 件应 反映 材料 与设备 的品 种、规格、数 量和性 能指 标,并与 实际 进场材 料和 设备相符。设备 的型 式检 验报 告应为 该产 品系 列,并应 在有效 期内。3.3.3 材料 与设 备进 场时,施工 单位 应对其 进行 检 查和试 验,合格后 报请 监 理工程 师(建设单位 代表)进行 验收,填 写材料(设备)进 场验 收记 录。未经 监理 工程 师(建设 单位代 表)验收合 格的 材料 与设 备,不应在 工程 中使 用。3.3.4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 装工程 使用 的绝热 材料 进 场时,应按 现行国 家标 准 建筑 节能 工程施工 质量 验收 规程(GB 50411)的 有关 要求 进行 见证取 样检 验。DB2101/T0004 2018 4 3.4 安全与环境 保护 3.4.1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 装施工 应严 格执行 国 家 有 关安全 生产 和环境 保护 的 法律法 规、规章制度 和标 准。施工 企业 应具有 相应 的安 全生 产许 可证,施工 安装 现场 应建 立相应 的安 全与环境保 护管 理制 度,并应 配备专 职安 全管 理人 员。3.4.2 污水 源热 泵机 房安 装 施工 前应 进行安 全技 术 交底并 做好 交底记 录,施 工中各 项安 全防护措 施和 设施 应达 到国 家有关 规定 的要 求,施工 机具应 按相 应的 安全 操作 规程要 求使用。3.4.3 施工 现场 临时 用电 应符合 国家 现行有 关标 准 的规定,施 工过程 中应 采 取保证 用电 与机具操 作安 全的 有效 措施。3.4.4 电、气 焊施 焊作 业 时,操 作人 员应 持证 上岗,设专人 监督,并 应配 备灭 火器材;电、气焊操 作完 毕后,应 认真 检查,消除 火灾 等安 全隐 患后方 可离 开。3.4.5 现 场搬 运、吊 装各 种材料 和设备 时,应有 专 人指挥,协调 一致,避 免 伤人和 损坏 材料及设 备。3.4.6 大 型设 备吊 装、运 输前应 编制 专项 技术 方案,经批 准后 方可 实施。3.4.7 在 空气 流通 不畅 的 环境中 作业 时,应采 取临 时通风 措施。3.4.8 油 漆、胶粘 剂涂 刷 时,应 采取 防护 措施,并 应在操 作区 域内 保持 空气 流通。3.4.9 易燃 易爆 及其 他危 险物品 应单 独安全 存放,易挥发 物品 应密闭 保存,危险品 残余 物及存放 容器 应妥 善回 收。3.4.10 能 产生 烟尘、噪 声的施 工工 序作 业时,应 采取防 尘及 降噪 措施。DB2101/T00042018 5 4 污水取排水系统设备和管线安装 4.1 一般规定 4.1.1 本 章适 用于 污水 源 热泵机 房污 水取 排水 设备 及管线 工程。4.1.2 设 备、管道、阀 门、管件、仪 表及 主要 工程 材料应 符合 设计 要求。4.1.3 设 备、管道、阀门、管件、仪 表及 主要 工程 材料在 装卸、堆 放、贮存、运输 中应 轻装轻放,不 得碰 撞、滚 动,不 得与尖 锐、坚 硬或 腐蚀 性、表面粗 糙具 有磨 损性 的物 品直接 接触,应对设 备及 材料 防腐 层采 取保护 措施。4.1.4 设 备及 管道 的安 装,应根 据设 计和 制造 厂的 有关技 术文 件,按本 规程 的要求 执行。4.1.5 安 装工 程必 须认 真 执行国 家颁 布的 有关 安全 规程和 规定,安装单 位应 结 合工程 具体 情况,制 定有 关安 全细 则。4.2 机房内污水取排水管 线 4.2.1 管道安装应符合设 计要求,并按照给水排 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268,工业 金属 管道 工程 施工 规范 GB50235 和 工业金 属管道 工程 施工 质量 验收 规范 GB50184的相关 规定 执行。4.2.2 接 口、管 道内 外防 腐层应 采取 保护 措施,如 有破损 处应 暂停 安装,按 照内外 防腐 要求进行处 理合 格后 方可 继续 安装。4.2.3 污 水管 道采 用内 外 防腐管 道时,如无 设计 要 求时,管 道和 管道、阀 门、管件之 间的 连接宜采 用法 兰连 接。4.2.4 接 口防 腐:按照 管 道内外 防腐 处理 并逐 一检 查,确 保每 个接 口都 达到 防腐要 求。4.2.5 安 装时 应详 细核 对 工作压 力并 根据 设计 要求 进行压 力试 验。管 道压 力 试验按 给排 水工程管 道施 工及 验收 规范 GB 50268 相 关规 定执 行。4.3 污水泵 4.3.1 本 节污 水泵 指潜 污 泵、干式 污水 泵、自 吸污 水泵等 设备,一般 为单 级 单吸管 道泵 或湿式潜水 泵。一般 污水 泵壳 体上开 设有 清扫 孔。4.3.2 污 水泵 进口 无需 底 阀,无 需设 置旁 通管 道,污水泵 进、出口 均应 装设 闸阀。4.3.3 污 水泵 安装 应根 据 设计和 设备 制造 厂有 关的 技术文 件,并 按照 泵站 设 备安装 及验 收规范SL317 相 关规 定执 行。4.4 取水除污器 4.4.1 当 使用 城市 原生 污 水作为 污水 源热 泵的 冷热 源时,多 采用 具有 自动 除 污功能 的取 水除污器去 除污 水中 的大 型污 杂物,如回 转耙 式格 栅除 污机、粉碎 性格 栅、提篮 格栅等。当 使用污水处 理厂 中水 作为 污水 源热泵 的冷 热源 时,多 采用 常规过 滤器 进一 步去 除污 水中的 污 杂 物。4.4.2 安 装前 施工 测量,严格按 照设 计图 纸测 量定 位,并 做好 标记;核对 结构 或土建 专业 预留基础 和预 埋件;核 对设 备构件 及设 备材 质;安装 人员需 详细 了解 设计 图纸 及产品 安装 说明文件。4.4.3 安 装时 依照 产品 安 装说明 文件 要求 顺序 逐一 安装,活 动部 件应 采取 保 护措施,暂时 固定。4.4.4 如 采用 一体 化预 制 泵站,建 设单 位提 供泵 站 尺寸,施 工单 位根 据具 体 情况编 制施 工方案。根 据设 备进 场日 期,预留安 装位 置,地下 式泵 站进场 后需 立即 安装,地 上停留 时间 不得超过设 备厂 家技 术文 件内 的时间 规定。DB2101/T0004 2018 6 5 污水源热泵机组与辅助设备安装 5.1 一般规 定 5.1.1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及 辅助设 备安 装前 应具 备下 列施工 条件:1 施工 方案 己批 准,采 用 的技术 标准、质 量控 制和 安全管 理措 施文 件齐 全;2 设备 及辅 助材 料进场 检 验合格,设 备安 装说 明已 熟悉;3 基础 验收 已合 格,并 办 理移交 手续;4 道路、水 源、电源和 照 明等满 足设 备安 装要 求;5 设备 利用 建筑 结构作 为 起吊、搬 运的 承力 点时,应 对建筑 结构 的承 载能 力进 行核算,并应经 设计 单位 和监 理单 位同意 再利 用;6 安装 施工 机具 和工具 已 齐备,满足 使用 要求。5.1.2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与 辅助设 备的 运输 和吊 装应 符合下 列规 定:1 应核 实设 备与 运输通 道 的尺寸,保 证设 备运 输通 道畅通;2 应复 核设 备重 量与运 输 通道的 结构 承载 能力,确 保结构 梁、板、柱的 承载 安全;3 设备 运输 应平 稳,并 采 取防振、防 滑、防倾 斜等 安全保 护措 施;4 采用 的吊具 应能承受 吊 装设备的 整个重量,并对 其吊具进 行常规安 全检查,吊索与设备接 触部 位应 衬垫 软质 材料;5 设备 应捆扎 稳固,主 要 受力点应 高于设备 重心。其受力点 不应使设 备底座 产生扭曲和变形。5.1.3 污水 源热 泵机 组与 辅助设 备的 安装应 满足 设 计及产 品技 术文件 的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定:1 设备 安装 前,油封、气 封应良 好,且无 腐蚀;2 设备 安装 位置 应正确,设备安 装平 整度 应符 合产 品技术 文件 的要 求;3 采用 隔振器 的设备,其 隔振器安 装位置和 数量应 正确,每 个隔振器 的压缩 量应均匀一致,偏差 不应 大 于2mm。5.2 污水源热泵 机组安装 5.2.1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安 装应按 下列 工序(图5.2.1)进 行。图 5.2.1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安装工 序 5.2.2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的 基础应 满足 设计 要求,并 应符合 下列 规定:1 型钢 或混 凝土 基础的 规 格和尺 寸应 与机 组匹 配;2 基础 表面 应平 整,无 蜂 窝、裂 纹、麻面 和露 筋;3 基础 应坚 固,强度测 试 满足机 组运 行时 的荷 载要 求;4 混凝 土基础 预留螺栓 孔 的位置、深度、垂 直度应 满足螺栓 安装要求;基础 预埋件应无损坏,表 面光 滑平 整;5 基础 四周 应有 排水设 施;DB2101/T00042018 7 6 基础 位置 应满 足机组 安 装后操 作及 检修 的空 间要 求。5.2.3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的 运输和 吊装 点应 符合 本规 程第 5.1.2 条 的规 定;水 平滚动 运输 机组时,机 组应 始终处 在滚 动垫木 上,直 到运至 预定 位置后,将防 振软垫 放于 机组底 脚与 基 础之间,并校 准水 平后,再 去掉滚 动垫 木。5.2.4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就 位安装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1 机组 安装 位置 应符 合设 计要求,同 规格 设备 成排 就位时,尺 寸应 一致;2 采用 隔振措 施的设备,其隔振器 安装位置 应正确;各个隔 振器的压 缩量,应均匀一致,偏 差不 应大 于2mm;3 减 振装置 的种类、规格、数量及安 装位置 应符合 产品技术文 件的要 求,采 用弹簧隔振器时,应 设有 防止 机组 运行时 水平 位移 的定 位装 置;4 机组 应水平,当采用 垫 铁调整机 组水平度 时,垫 铁放置位 置应正确、接触 紧密,每组不超 过3 块;5 污水 源热 泵机 组安 装位 置、标 高允 许偏 差,应符 合表 5.2.4;表5.2.4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安装允 许偏 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 差(mm)1 平面位 移 10 2 标高 10 6 污 水源热泵 机组其机 身 纵、横向水 平度的 允许偏 差为 1/1000,并应符 合设 备技术文件的规 定。5.2.5 污 水源 热泵 机组 配 管应符 合下 列规 定:1 机组 与管 道连 接应在 管 道冲(吹)洗合 格后 进行;2 与机 组连接 的管路上 应 按设计及 产品技术 文件的 要求安装 过滤器、阀门、部件、仪表等,位置 应正 确、排列 应规整;3 机组 与管 道连 接时,应 设置软 接头,管 道应 设独 立的支 吊架;4 压力 表距 阀门 位置不 宜 小于 200mm。5.3 换热设备安 装 5.3.1 污水 换热 设备 安装 适用于 污水 防阻机、污 水 专用换 热器、板式 换热 器 等设备 的安 装施工。5.3.2 换 热设 备安 装应 接 下列工 序(图 5.3.2)进 行。图 5.3.2 换 热设 备安 装工 序 5.3.3 换 热设 备的 基础 应 符合本 规 第 5.2.2 条 的规 定。5.3.4 换 热设 备运 输吊 装 可按本 规程 第 5.2.3 条执 行。5.3.5 换 热设 备安 装应 符 合下列 规定:1 安装 前应清 理干净设 备 上的油污、灰尘等 杂物,设备所有 的孔塞或 盖,在 安装前不DB2101/T0004 2018 8 应拆除;2 应按 施工 图核 对设备 的 管口方 位、中心 线和 重心 位置,确认 无误 后再 就位;3 换热 设备 的两 端应留 有 足够的 清洗、维 修空 间。5.3.6 换热 设备 与管 道冷 热介质 进出 口的接 管应 符 合设计 及产 品技术 文件 的 要求,并应 在管道上 安装 阀门、压 力表、温度 计、过滤 器等。流 量控制 阀应 安装 在换 热设 备的进 口处。5.3.7 换 热设 备安 装应 有 可靠的 成品 保护 措施,还 应包括 下列 内容:1 在系 统管 道冲 洗阶段,应采取 措施 进行 隔离 保护;2 采用 氮气 密封 或其他 惰 性气体 密封 的换 热设 备应 保持气 封压 力。5.4 软化水装置 安装 5.4.1 软 化水 装置 安装 应 按下列 工序(图5.4.1)进行。图5.4.1 软化水装置安装 工序 5.4.2 软 化水 装置 的安 装 场地应 平整,软化 水装 置的 基础应 符合 本规 程 第5.2.2 条的 规定。5.4.3 软 化水 装置 安装 应 符合下 列规 定:1 软化 水装 置的 电控器 上 方或沿 电控 器开 启方 向应 预留不 小 于 600mm 的 检修 空间;2 盐罐 安装 位置 应靠近 树 脂罐,并应 尽量 缩短 吸盐 管的长 度;3 过滤 型的软 化水装置 应 按设备上 的水流方 向标识 安装,不 应装反;非过滤 型的软化水装置 安装 时可 根据 实际 情况选 择进 出口。5.4.4 软 化水 装置 配管 应 符合设 计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 进、出水管 道上应装 有 压力表和 手动阀门,进、出水管道 之间应安 装旁通 阀,出水管道阀 门前 应安 装取 样阀,进水 管道 宜安 装Y 形过 滤器;2 排水 管道 上不 应安装 阀 门,排 水管 道不 应直 接与 污水管 道连 接;3 与软 化水 装置 连接的 管 道应设 独立 支架。5.5 水泵安装 5.5.1 水 泵安 装应 按下 列 工序(图 5.5.1)进 行:图5.5.1 水 泵安 装工 序 5.5.2 水 泵基 础应 符合 本 规程 第 5.2.2 条 的规 定。5.5.3 水 泵减 振装 置安 装 应满足 设计 及产 品技 术文 件的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 规定:1 水泵 减振基 础可采用 型 钢制作或 采用钢筋 混凝土 浇筑,多 台水泵成 排安装 时,应排列整齐;2 水泵 减振 装置 应安装 在 水泵减 振基 座下 面;3 减振 装置 应成 对放 置;4 弹簧 减振 器安 装时,应 有限制 位移 措施。5.5.4 水 泵安 装应 符合 下 列规定:1 水泵的 平面 位置和 标高 允许偏 差应为 10mm,安 装的地 脚螺栓 应垂 直,且 与设备 底座应紧 密固 定;DB2101/T00042018 9 2 垫铁 组放 置位 置应 正确、平稳,接 触应 紧密,每 组不超 过 3 块;3 整体 安装 的泵 的纵 向水 平偏差 不应 大 于 1/10000,横向 水平 偏差 不应 大 于 2/10000。组合安装 的泵 的纵、横向 安装水平 偏差 不应大 于 5/10000。水泵 与电机 采用联 轴器连接 时,联轴器 两轴 芯的 轴向 倾斜 不应大 于 2/10000,径 向位 移不应 大 于 0.05mm。整体 安装的 小型 管道水泵 目测 应水 平,不应 有偏斜;4 减振 器与 水泵 及水 泵基 础的连 接,应牢 固平 稳、接 触紧 密。5.5.5 水 泵吸 入管 安装 应 满足设 计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 吸入 管水 平段 应有沿 水 流方向 连续 上升 的不 小 于0.5%坡 度;2 水泵 吸入 口处 应有 不小 于 2 倍 管径 的直 管段,吸 入口不 应直 接安 装弯 头;3 吸入 管水 平段 上严 禁因 避让其 他管 道安 装向 上或 向下的 弯管;4 水泵 吸入 管变 径时,应 做偏心 变径 管,管顶 上平;5 水泵 吸入管 应按设计 要 求安装阀 门、过滤 器。水 泵吸入管 与泵体连 接处,应设置可挠曲软 接头,不 宜采 用金 属软管;6 吸入 管应 设置 独立的 管 道支、吊架。5.5.6 水 泵出 水管 安装 应 满足设 计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 出水 管段 安装 顺序应 依 次为变 径管、可 挠曲 软接 头、短 管、止回 阀、闸阀(蝶 阀);2 出水 管变 径应 采用同 心 变径;3 出水 管应 设置 独立的 管 道支、吊架。5.6 污水源热泵 系统附属 设备安装 5.6.1 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附 属设备 安装 应按 下列 工序(图 5.6.1)进 行。图 5.6.1 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附属设 备安 装工 序 5.6.2 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附 属设备 基础 应符 合本 规程 第 5.2.2 条 的规 定。5.6.3 污 水源 热泵 系统 附属设 备安 装时,支 架或 底座的 尺寸、位 置应 符合 设计要 求。设备与支架或 底座 接触应 紧密,安装应 平整 牢固。平面 位置允许 偏差 应为 15mm,标高允许 偏差应为 5mm,垂直 度允 许偏 差应 为 1/1000。DB2101/T0004 2018 10 6 热泵水系统管道与附件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热 泵水 系统 管道 与 附件安 装前 应具 备下 列施 工条件:1 污水 源热 泵系 统设 备已 就位,并经 验收 检查;2 材料 进场 检验 已合格;3 施工 部位 环境 满足作 业 条件;4 施工 方法 已明 确,技术 交底已 落实;管 道的 安装 位 置、坡 向及 坡度 已经 过技 术 复核,并应符 合设 计要 求;5 建筑 结构 的预 留孔 洞及 预留套 管位 置、尺寸 满足 管道安 装要 求;6 施工 机具 己齐 备。6.1.2 管 道穿 过地 下室 或 地下构 筑物 外墙 时,应 采取 防水套 管等 措施,并应 符合 设计要 求。对有严 格防 水要 求的 建筑 物,应 采用 柔性 防水 套管。6.1.3 管 道穿 楼板 和墙 体 处应设 置套 管,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 管 道应设 置在套管 中心,套管不应 作为管 道支撑;管道接口 不应设 置在套 管内,管道与套 管之 间应 用不 燃绝 热材料 填塞 密实;2 管 道的绝 热层应连 续不 间断穿过套 管,绝 热层与 套管之间应 采用不 燃材料 填实,不应有空 隙;3 设 置在墙 体内的套 管应 与墙体两侧 饰面相 平,设 置在楼板内 的套管,其顶 部应高出装饰地 面20mm。6.1.4 管 道弯 曲半 径应 符 合下列 规定:1 热弯 时不 应小 于管 道直 径的 3.5 倍,冷 弯时 不应 小于管 道直 径 的4 倍;2 焊接 弯头 的弯 曲半径 不 应小于 管道 直径 的 1.5 倍;3 采用 冲压弯 头进行焊 接 时,其弯 曲半径不 应小于 管道外径,并且冲 压弯头 外径应与管道外 径相 同。6.2 管道连接 6.2.1 热 泵水 系统 管道 连 接应满 足设 计要 求,并应 符合下 列规 定:1 管径 小于 或等 于 DN32 的焊接 钢管 或无 缝钢 管宜 采用螺 纹连 接;管径 大于DN32 的焊接钢管 宜采 用焊 接;2 管径 小于 或等 于 DNlOO 的镀锌 钢管 宜采 用螺 纹连 接;管 径大 于 DNl00 的 镀 锌钢管 可采用法 兰连 接。采用 螺纹 连接时,镀锌 层破坏 的表 面及外 露螺 纹部 分应 进行 防腐处 理;采 用焊接法 兰连 接时,对 焊缝 及热影 响地 区的 表面 应 进 行二次 镀锌 或防 腐处 理;3 塑 料管道 及复合管 道的 连接方法应 符合产 品技术 标准的要求,管材 及配件 应为同一厂家的 配套 产品。6.2.2 管 道螺 纹连 接应 符 合下列 规定:1 管道 与管件 连接应采 用 标准螺纹,管道与 阀门连 接应采用 短螺纹,管道与 设备连接应采用 长螺 纹;2 螺纹 应规 整,不应有 毛 刺、乱 丝,不应 有超 过 10%的断 丝或 缺扣;3 管道 螺纹 应留 有足够 的 装配余 量可 供拧 紧,不应 用填料 来补 充螺 纹的 松紧 度;4 填料 应按 顺时 针方 向薄 而均匀 地紧 贴缠 绕在 外螺 纹上,上 管件 时,不应 将填 料挤 出;5 螺纹 连接 应紧 密牢固。管道螺 纹应 一次 拧紧,不 应倒回,连 接后 管螺 纹根 部应 有 23 扣的 外露 螺纹,多 余的 填料应 清理 干净,并 做好 外露螺 纹的 防腐 处理。DB2101/T00042018 11 6.2.3 管 道熔 接应 符合 下 列规定:1 管材 连接 前,端部 宜去 掉 20mm 30mm,切 割管 材 宜采用 专用 剪和 割刀,切口 应平整、无毛刺,并 应擦 净连 接断 面上的 污物;2 承插 热熔连 接前,应 标 出承插深 度,插入 的管材 端口外部 宜进行坡 口处理,坡角不宜小 于30,坡口 长度 不 宜大 于 4mm;3 对接 热熔连 接前,检 查 连接管的 两个端面 应吻合,不应有 缝隙。调 整好对 口的两连接管间 的同 心度,错 口不 宜 大于 管道 壁厚 的10%;4 电熔 连接前,应检查 机 具与管件 的导线连 接正确,通电加 热电压满 足设备 技术文件的要求;5 熔接 加热温 度、加热 时 间、冷却 时间、最 小承插 深度应满 足热熔加 热设备 和管材产品技术 文件 的要 求;6 熔 接接口 在未冷却 前可 校正,严禁 旋转。管道接 口冷却过程 中,不 应移动、转动管道及管 件,不应 在连 接件 上施加 张拉 及剪 切力;7 热熔 接口 应接 触紧 密、完全重 合,熔 接圈 的高 度宜 为 2mm 4mm,宽度 宜 为 4mm 8mm,高度与 宽度 的环 向应 均匀 一致,电熔 接口 的熔 接圈 应均匀 地挤 在管 件上。6.2.4 管 道焊 接应 符合 下 列规定:1 管道 坡口应 表面整齐、光洁,不 合格的管 口不应 进行对口 焊接,管 道对口 形式和组对要求 应符 合 表6.2.4 的 规定;表6.2.4 管道焊接坡口 形式 和尺寸 厚度T(mm)坡口名 称 坡口尺 寸 备注 间隙 C(mm)钝边 P(mm)坡口角 度()1 3 I 形坡 口 01.5 内壁错 边量0.25T,且 2 mm 3 6 12.5 6 9 V 形坡 口 02.0 02 6065 9 26 03.0 03 5565 2 30 T 形坡 口 02.0 2 管道 对口、管 道与管 件 对口时,外 壁应 平齐;3 管 道对口后 进行点 焊,点焊高度不 超过管 道壁厚 的 70%,其焊缝 根部应焊 透,点焊位置应 均匀 对称;4 采用 多层焊 时,在焊 下 层之前,应将上一 层的焊 渣及金属 飞溅物清 理干净。各层的引弧点 和熄 弧点 均应 错 开20mm;5 管材 与法 兰焊 接时,应 先将管 材插 入法 兰内,先 点焊 2 3 点,用角 尺找 正、找 平后再焊接。法 兰应 两面 焊接,其内 侧焊 缝不 应凸 出法 兰密封 面;6 焊缝 应满焊,高度不 应 低于母材 表面,并 应与母 材圆滑过 渡。焊接 后应立 刻清除焊缝上的 焊渣、氧 化物 等,焊缝外 观质 量不 应低 于现 行国家 标准 现 场设 备、工业管 道焊 接工程施工 规范(GB 50236)的有关 规定。6.2.5 焊 缝的 位置 应符 合 下列规 定:1 直管 段管 径大 于或等 于 DN150 时,焊缝 间距 不 应小 于 150mm;管 径小 于 DN150 时,焊缝间 距不 应小 于管 道外 径;2 管道 弯曲 部位 不应有 焊 缝;3 管道 接口 焊缝 距支、吊 架边缘 不应 小 于l00mm;DB2101/T0004 2018 12 4 焊缝 不应 紧贴 墙壁和 楼 板,并 严禁 置于 套管 内。6.2.6 法 兰连 接应 符合 下 列规定:1 法兰 应焊 接在 长度大 于 l00mm 的 直管 段上,不 应焊接 在弯 管或 弯头 上;2 支管 上的法兰 与主管 外 壁净距应大 于 l00mm,穿 墙管道上的 法兰与 墙面净 距应大于200mm;3 法兰 不应 埋入 地下或 安 装在套 管中,埋 地管 道或 不 通行地 沟内 的法 兰处 应设 检查井;4 法兰 垫片应 放在法兰 的 中心位置,不应偏 斜,且 不应凸入 管内,其 外边缘 宜接近螺栓孔。除设 计要 求外,不 应使用 双层、多 层或 倾斜 形垫片。拆 卸重 新连 接法 兰时,应更 换新垫片;5 法兰 对接应 平行、紧 密,与管道 中心线垂 直,连 接法兰的 螺栓应长 短一致,朝向相同,螺 栓露 出螺 母部 分不 应大于 螺栓 直径 的一 半。6.3 管道安装 6.3.1 热 泵水 系统 管道 与 附件安 装应 接下 列工 序(图 6.3.1)进行。图6.3.1 热泵 水系 统管 道 与附件 安装 工序 6.3.2 管 道安 装应 符合 下 列规定:1 管道 安装 位置、敷设 方 式、坡 度及 坡向 应符 合设 计要求;2 管 道与设 备连接应 在设 备安装完毕,外观 检查合 格,且冲洗 干净后 进行;与水泵、热泵机 组、换 热机组 的接 管应采 用可 挠曲 软接 头连 接,软接 头宜 为橡胶 软接 头,且公 称压 力应符合 系统 工作 压力 的要 求;3 管 道和管 件在安装 前,应对其内、外壁进 行清洁。管道安装 间断时,应及 时封闭敞开的管 口;4 管道 变径 应 满 足气体 排 放及泄 水要 求;5 管道 开三 通时,应保 证 支路管 道伸 缩不 影响 主干 管。6.3.3 管道 系统 安装 完毕,外观 检查 合格后,应 按 设计要 求进 行水压 试验。当设计 无规 定时,应 符合 下列 规定:1 冷热 水系 统的 试验压 力,当 工作 压力 小于 等于1.0MPa 时,为1.5 倍 工作 压力,但 最低不小 于0.6Mpa;当工 作 压力大 于 1.0Mpa 时,为 工 作压力 加 0.5MPa;2 系统 试压:在各分区 管 道与系统 主、干管 全部连 通后,对 整个系统 和管道 进行系统的试压。试验压力以 最低 点的压力为准,至试 验压 力后,稳压 10min,压 力下 降 不 得 大 于0.02MPa,再将 系统 压力 降 至工作 压力,外 观检 查无 渗漏为 合格;3 各类 耐压 塑料 管的 强 度试验 压力(冷 水)应 为1.5 倍工 作压 力,且不 应小 于0.90MPa;严密性 试验 压力 为1.15 倍 设计工 作压 力。6.3.4 钢 制管 道的 安装 应 符合下 列规 定:1 管道 与管件 在安装前,应将其内、外壁的 污物和 锈蚀清除 干净。当 管道和 管件间断时,应 及时 封闭 敞开 的管 口;DB2101/T00042018 13 2 管道 弯制 弯管 的弯曲 半 径,热 弯不 应小 于管 道外 径的 3.5 倍、冷 弯不 应小 于 4 倍;焊接弯 管不 应小 于1.5 倍;冲压 弯管 不应 小于1 倍。弯管的 最大 外径 与最 小外 径的差 不应大于管径 的8/100,管 壁减 薄率不 应大 于 15%;3 冷热 水管道 与支、吊 架 之间,应 由绝热衬 垫(承 压强度能 满足管道 重量的 不燃、难燃硬质 绝热材 料或经 防腐 处理的 木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