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B11/T 1432-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T 1432 2017 1 ICS 65.020 B 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432 2017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ying of biocontrol production Lymantria dispar L.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2017-06-29发布 2017-10-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432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洪柱、陈倩、宁少华、赵洪林、赵京芬、张宝增、安玉涛、蒋薇、成新新、李学燕、张博、焦进卫。DB11/T 1432 2017 1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舞毒蛾亚洲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 Vnukovskij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LdNPV)制剂的制备和应用、防治效果调查等技术内容。本标准 适 用 于 北京 地区利 用舞毒蛾亚洲亚种 幼虫 的 防治。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 于 本 文件。2.1 舞毒蛾亚洲亚种 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 Vnukovskij 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 科(Lymantriidae),是重 要的 森 林 害虫,其识别特征参见附录 A。北京 地区为 亚洲亚种,该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寄 主 可达 500余 种,危害 多种林 木、果树等,主要 危害植物 种 类参见附录 B。2.2 多角体 polyhedral inclusion body(PIB)包埋 病毒 粒子 的 包涵 体,用 于表示 病毒制备和应用 过程中 的 计数。2.3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 Vnukovskij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一 种 具有较高宿 主 特异性 的 昆虫 病毒,属于杆状 病毒 科双环状 DNA病毒,病毒 粒子无 规则 地包埋在多角体 中。2.4 标准枝法 branch sampling method 用 于抽样调查 舞毒蛾 幼虫发生情况 的 一 种 方法。即低龄幼虫 期,在树 冠 按 上、中、下 三个部 位,东、西、南、北、中 五个 方 位,分 别 随机 抽 取 50cm长 的 样 枝 1个,调查 各 样 枝上 舞毒蛾 幼虫数 量。2.5 阻隔法 blocking method 利 用 4龄以 上 舞毒蛾 幼虫具有 上 下树 的 特性,用 塑料薄膜、塑料胶带缠绕 树 干胸径处从而阻隔 幼虫的 方法,围 环 宽度不小 于 10cm。3 LdNPV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3.1 LdNPV制剂的制备 DB11/T 1432 2017 2 LdNPV制剂的制备 参见附录 C。3.2防治对象 舞毒蛾亚洲亚种 幼虫。3.3防治适期 最佳 防治龄 期 为 1 3龄幼虫。在 正常年份,3月 中 旬 舞毒蛾亚洲亚种 幼虫 陆续孵 化,3月 中 旬 4月 中 旬 为 最佳 防治 时期;也 可 依据常 见植物 的 物 候期预测最佳 防治 时期,该虫 1 3龄幼虫发生 期与 物候关系 参见附录 D。3.4使用剂量 防治 1 3龄 期 幼虫,每 hm2用 1.5 1012 PIB,即 1500mlLdNPV制剂;防治 4龄以 上 幼虫,用 量加倍,每 hm2用 3.0 1012PIB,即 3000mlLdNPV制剂。3.5施用方法 使 用 时,用 水稀释 制剂,均匀喷洒到 树叶 上。具 体施用 方法见表 1。表 1 舞毒蛾亚洲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施用方式及施用浓度 喷雾 类 型 地 面喷雾/飞机喷雾 防治 1 3龄幼虫 稀释倍 数 防治 4龄以 上 幼虫 稀释倍 数 常量喷雾 地 面喷雾 1000 500 飞机喷雾 30 15 低 量喷雾 地 面喷雾 100 50 飞机喷雾 10 4 超 低容 量喷雾 地 面喷雾 4 1.5 4 防治效果调查 4.1调查指标 检 查 校正 虫 口 减退率 表示防治效果。校正 虫 口 减退率越 高,表示防治效果 越好。4.2调查时间 制剂 喷 施 前 调查一 次,喷 施 后第 20d再 调查一 次。4.3调查方法 DB11/T 1432 2017 3 在幼虫发生 期,针对 舞毒蛾 危害 的 树木 进 行 调查,调查表参见附录 E。选择 有 代 表性 的 地 块设立 标 准 地。标准 地 面 积 一 般 为 0.2hm2。人 工 林 每 100hm2设立 标准 地 1块,天然 林 每 300hm2设立 标准 地 1块。在 标准 地内 随机选取 20株 树为 标准 株,采 用标准 枝 法 和 阻隔 法调查防治 前后 的 幼虫数 量。4.4计算公式 虫 口 减退率、校正 虫 口 减退率 计 算 方法 分 别见 公式(1)、(2):虫 口 减退率(%)=100(1)校正 虫 口 减退率(%)=(2)防治 前 活 虫数 防治 前 活 虫数-防治 后 活 虫数 100-对 照 区虫 口 减退率 防治区虫 口 减退率-对 照 区虫 口 减退率 DB11/T 1432 2017 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舞毒蛾亚洲亚种的形态特征 A.1 卵 圆形,两侧稍扁,直 径 1.3mm;初 期 杏黄色,以 后 转 为 褐色;数 百 粒 到 千 余粒 卵产 在一 起,成 为 一 卵块,上 被黄褐色绒毛。A.2 幼虫 1龄幼虫 头 宽 0.5mm,体 黑褐色,刚毛亦 长,刚毛 中 间 具有 呈泡 状 扩大 的 毛,称 为“风帆”,是 减轻身 体 重 量 易被风吹摇摆 进 行 扩散 的 构造。2龄幼虫 头 宽 1.0mm、黑色,体 黑褐色,胴 部 显现 出 两块黄色斑纹。3龄幼虫 头 宽 1.8mm,头黑色,胴 部 花纹 增多。4龄幼虫 头 宽 2.9mm,头暗褐色,出 现两条黑斑 纹。5龄幼虫 头 宽 4.4mm,头黄褐色,两条黑斑纹更鲜明。老熟 幼虫 体 长 50mm 70mm,头 宽 6mm、黄褐 色,具“八”字形灰黑色条纹;背线灰黄色,亚 背线、气门 上 线及气门 下 线 部 位 各 体 节 均 有 毛瘤,共 排 成 6纵 列,背 面 两侧毛瘤 上 的 刚毛短、黑褐色,气门 下 线 一列 毛瘤 上 的 刚毛 最长、灰褐色,背 上 两 列 毛瘤色泽鲜艳,前 5对 为 蓝色,后 7对 为 红色。A.3 蛹 体 长 19mm 34mm。红褐色或黑褐色,被 有 锈黄色毛丛。A.4 成虫 雌雄 异 型。雄 蛾体 长 约 16 mm 21mm,翅 展 37 mm 54mm;头 部 黄褐色,复眼 黑色,下 唇须向 前 伸,第 2节 长,第 3节短;后 足胫 节 有 2对 距;前 翅 暗褐色或褐色,有 深 色 锯齿 状 横 线,中 室 中 央 有 1个 黑褐色 点,横脉 上 有一 弯曲 形黑褐色纹,前、后 翅 反 面 黄褐色。雌 蛾体 长 22mm 30mm,翅 展 58 mm 80mm左右;前 翅 黄 白 色,横脉 明显 具有“”形黑褐色斑纹 一 个,其 他 斑纹 与 雄 蛾 近似,前后 翅 外缘每 两 脉 间 有 1个 黑褐色斑 点;腹 部 肥 大,末端着 生 黄褐色毛丛。DB11/T 1432 2017 5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舞毒蛾主 要危害植 物种 类 北京 地区 舞毒蛾主要 危害植物 种 类见表 B.1 表 B.1 北京地区舞毒蛾主 要危害植 物种 类(以拉丁学名为序)寄主中文名称 寄主拉丁学名 复 叶 槭 Acer negundo L.杏 Armeniaca vulgaris Lam.白桦 Berula platyphylla Suk.构 树 Broussonetia papyifera Linn.黄 杨 Buxus sinica(Rehd.et Wils)Cheng ex M.Cheng 黄 栌 Cotinus coggygria Scop.山 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柿 Diospyros kaki L.f.银 杏 Ginkgo biloba L.核 桃 Juglans regia L.华北 落 叶 松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苹 果属 Malus Mill.桑 Morus alba L.加 杨 Populus X canadensis Moench 樱桃 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榆 叶 梅 Prunus triloba Lindl.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柳 属 Salix L.蒙椴 Tilia mogolica Maxim.榆 属 Ulmus L.DB11/T 1432 2017 6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制剂制备 C.1 LdNPV的 室内增殖 C.1.1 室内条件 温 度 25,光 照 时 间 与 黑暗 时 间 比例 为 14:10,光源 为 白炽灯。C.1.2 饲 料 为 人 工 饲 料。C.1.3 饲养工具 透 明 塑料 养 虫 杯,底 直 径 3.5cm,顶 直 径 5.0cm,杯 高 5cm。C.1.4 增殖 方法 在 养 虫 杯 内 放入 约 200粒 已消 毒 即 将 孵 化的舞毒蛾 卵 粒,每 3d更 换 一 次 新 鲜 饲 料 和 养 虫 杯,并 将幼虫 分 至 40头/杯,待 幼虫发 育至 3龄 末 时,开始喂饲 带 毒 饲 料,将 1ml浓 度 为 1.0 107PIB/ml的 LdNPV液 体 倒入养 虫 杯 内 的人 工 饲 料 表 面,阴 干后 待 其 取 食,5d后 更 换 带 毒 饲 料,及 时 清理养 虫 杯 内虫 粪,防 止 虫 体 感染杂菌。待 80%幼虫 死亡 时,收集所 有幼虫,-10 长期 贮存。C.2 LdNPV的 提纯 C.2.1 LdNPV的 提取 将 C.1.4中 收集 的 幼虫 加 2倍 无 菌 水稀释,在高 速 组织 捣碎 机上,粉碎 3min后取 出,先 用 三 层纱 布 初 步 过 滤,然 后再 用 80目 筛 子 进 一 步 过 滤,滤 液 用 16000r/min离心 机 离心 15min,滤 液 分 为 三 层,上 层 清液 为 水,弃之;中 间 浅 褐色 沉淀 为 病毒 粗 提 物,保留;底 部 黑色 沉淀 为 杂 质,弃之。C.2.2 粗提 物的 测 定 取 1g病毒 粗 提 物 稀释 至 1000倍,然 后取 1ml稀释 液 滴 于 血球 计数 板 上,盖盖玻 片,在 显 微镜 15 40倍 状 态 下计数,对 角 线 取 样,共 取 80小 格,颗 粒 边 缘 不 在 同 一 小 格 内 的 不 计,按 公式 C.1计 算 粗 提 物内 PIB含 量。如 果 粗 提 物 含 量 低于 1.0 1011PIB/ml,表 明 病毒 粗 提 物中 杂 质含 量 过高,应 加 2倍无 菌 水 混 匀,重 新 离心 提 纯,除 杂 质,直 至 含 量 合格。每 克 PIB含 量=平 均每 格颗 粒 体 数 4000000 1000(C.1)注:1000为 稀释倍 数。DB11/T 1432 2017 7 C.3 LdNPV制剂的 配 制 C.3.1 配 制 将 C.2.1中 含 量 合格 的 LdNPV加 7%的 盐 水,与 50%中性 甘油混合,三 者 重 量 比 为 1:49:50,制成 甘油 病毒 悬浮 液。C.3.2 LdNPV制剂的质量 检测 用多 点 抽样 的 方法,取 1ml C.3.1中 配 制的 甘油 病毒 悬浮 液,按 C.2.2中方法 测 定,LdNPV制剂 中 PIB含 量 在 1.0 109PIB/ml以 上,为 合格。C.3.3 LdNPV制剂的调制 将 上 述甘油 病毒 悬浮 液 加 无 菌 水 调 节 浓 度 至 1.0 109PIB/ml。C.4 LdNPV制剂的 运输 和 贮存 C.4.1 运输 25 以下,避免受热、暴晒,避免紫 外 线 照 射。C.4.2 贮存 密封、避 光、避紫 外 线 照 射。0 4 条 件下 保质 期 2年;25 以下 保质 期 6个月。DB11/T 1432 2017 8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舞毒蛾亚洲亚种 1 3龄 幼虫发生期 与常见植 物物 候关系 表 舞毒蛾亚洲亚种 1 3龄幼虫发生 期与常 见植物物 候关系 表 D.1。表 D.1舞毒蛾亚洲亚种 1 3龄 幼虫发生期 与常见植 物物 候关系 表 物候植物中文名称 寄主拉丁学名 物候 毛 白杨 Populus tomentosa Carr.落 花 期(也 称 落 果 期)榆 树 Ulmus pumila L.落 果 期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i(Sims)Sweet 开 花初 期 杏 Armeniaca vulgaris Lam.始 花 期 DB11/T 1432 2017 9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舞毒蛾亚洲亚种幼虫调查表 舞毒蛾亚洲亚种 幼虫调查见表 E.1。E.1舞毒蛾亚洲亚种幼虫调查表 调查地 点:区 县(分 区)乡镇(林 班)村(小 班)标准 地 面 积(hm2):代 表 面 积(hm2):天气:晴 阴 雨 温 度():相 对 湿 度()调查 时 间:年 月 日 调查 人:调查 项 目 调查内容 寄 主 植物 树 种:树龄(a):平 均胸径(cm):平 均 树高(m):调查 株 数:有虫 株 数:有虫 株 率():舞毒蛾 幼虫数(平 均):虫情 级 别:轻 中 重 立 地 条 件 海拔(m):坡 位:上 中 下 坡 度:坡 向:郁闭 度:林 下环 境:物 候 防治情况 备 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