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4-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84 2017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itodiplosis mosellana(G hin)2017-09-14发布 2018-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284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调查对象.2 5 调查工具.2 6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2 7 系统调查.3 8 大田普查.5 9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小麦红吸浆虫为害症状与形态特征.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小麦红吸浆虫发生情况调查统计与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表.9 DB11/T 284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 DB11/T 284 2005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与 DB11/T 284 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 术 变化如下:修改 了“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挽回损失”、“实际损失”、“样方 和 样方 虫 量”、“10复网 虫 量”、“百穗 虫 量”和“化蛹率”的定义 描述(见 3.1 3.9,2005版 的 3.1 3.8);将“化蛹率 计 算公式”和“损失率 计 算公式”移入正 文相 关 表 格处,(见 7.2.3和 8.3.3,2005版 的 3.8、3.9);修改 了“取土样器”、“淘土箩筛”和“捕 虫 网”的 要求(见 5.1 5.3,2005版 的 4.1 4.3);修改 了“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见 6,2005版 的 5);删 除 了“春季土壤中活动幼 虫调查”(见 2005年版 的 6.2);修改 了“蛹 发 育进 度调查 中 的调查 时间 和调查 方法”、“小麦红吸浆虫 化蛹进 度调查表”、“成 虫调查 方法”和“小麦红吸浆虫 成 虫 网捕 调查表”(见 7.2.1、7.2.2、7.3.2,2005版 的 6.3.1、6.3.2、6.4.2);删 除 了“小麦吸浆虫系统调查田基本情况统计”(见 2005年版 的 6.5);修改 了“大田普查”项中 的“确 定普查田 块”、“调查 时间”、“调查 方法”、“小麦红吸浆虫 淘土 查虫普查表”和“剥穗 查虫”项中“调查 方法”、“小麦红吸浆虫 剥穗 普查表”(见8.1 8.3.2,2005版 的 7.1 7.3);修改 了“测报资料收集”的表 述(见 9.1,2005版 的 8.1);修改 了“附录 A的标 题”、“形态特征”和“表 B.1”相 关项 的表 述(见 附录 A中 A.3、表 B.1,2005版 的附录 A中 A.2、表 B.1);在 附录 A中增加了“发生 种类”的表 述(见 附录 A中 A.1);删 除 了 附录 B表 B.1中成 虫 期 调查 项。本标准 由北京市农业局提 出 并归口。本标准 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 单位:北京市植物 保护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谢爱婷、张智、张 小 利、王泽民、杨建国、王俊侠、马海凤、高卫洁、王泽荟、石运博、张帆、吴继宗、张占龙、何晓光、杨建强。本标准代替 了 DB11/T 284 2005。DB11/T 284 2005的 历次 版 本发 布 情况为:DB11/T 284 2005。DB11/T 284 2017 1 小麦红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小麦红吸浆虫调查工具、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的 要求。本标准 适 用 于 北京市 小麦红吸浆虫的测报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对 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 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NY/T 616 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616 2002界 定的 以及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系统调查 systemic survey 为 了 解一个地区 小麦红吸浆虫发生 消长 动 态,在 固 定的调查田 块,按照规定的 时间、统 一 的 方法进 行 的调查。3.2 大田普查 widespread survey 为 了 解一个地区 小麦红吸浆虫 关 键 时期 的 整体 发生情况,在 较 大范围 内 进 行 的 同 期 多点 调查。3.3 挽回损失 retrieved losses 通过 防治小麦红吸浆虫 挽回 的 产 量损失,即 防治 区 比 不 防治 区 增加 的小麦 产 量。3.4 实际损失 actual losses 因 小麦红吸浆虫为害 而造 成 的小麦 产 量损失。3.5 样方 sample 1取土样器 采 集的规定 体积 的 土。3.6 DB11/T 284 2017 2 样方虫量 individuals of a sample 1样方中 所含各 虫态 数 量 的总和,用 以 表 示 幼 虫、蛹 等 虫态 在土壤中 的虫 口 密 度。3.7 10复网虫量 individuals of 10 nets 用 捕 虫 网 顺 麦 垄 网捕成 虫,左右挥臂往返 一次 为 1复网,10复网 所 捕 的 成 虫 数 量 为 10复网 虫 量,用以 表 示 小麦红吸浆虫 成 虫虫 口 密 度。3.8 百穗虫量 individuals of 100 ears 于 幼 虫发生 盛 期(即 小麦 灌 浆 盛 期),剥 查 100个 麦 穗,统计 幼 虫总 量,用 以 计 算 当 年 小麦红吸浆虫的 损失率。3.9 化蛹率 percentage of pupation 蛹量 占 活动 虫 体 的比 例,表 示 化蛹 虫 数 的 百 分比。3.10 损失率 percentage of losses 虫害 造 成 的 产 量损失 占应 收 产 量 的 百 分比。4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小麦红吸浆虫,其 为害症状 及 形态特征 参 见 附录 A。5 调查工具 5.1 取土样器 取土样器由 薄钢板制作 而 成,形状为 方 柱 体 或圆柱 体,截面 积 为 100 cm2,高 20 cm。方 柱 体 截面 为 边 长 10 cm的 正方 形,圆柱 体 截面直径 为 11.3 cm。5.2 淘土箩筛 淘土箩筛由 不 易 变 形的 材 料 制作 成正方 形 或圆 形 框架,筛 底 用 60 目 的 网 纱制 成。5.3 捕虫网 选 用 专 用 捕 虫 网,即 网口 直径 30 cm、网口 至 网 底 长 80 cm、柄 长 1 m,网 兜 以 80 目尼 龙 纱制 成 圆锥 体。6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可 用 1样方 虫 量 和 成 虫 盛 期 10复网成 虫 数 量 表 示不同 阶段 的发生程度,最 终 主要以 当 地 平均 百穗 虫 量 来 确 定 当 年 的发生程度,小麦红吸浆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见 表 1。DB11/T 284 2017 3 表 1 小麦红吸浆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 别 1 2 3 4 5 发 生 程 度 轻 发生 偏轻 发生 中 等 发生 偏重 发生 大发生 样方 虫 量(a)头 a 2 2 a 10 10 a 20 20 a 50 a 50 10复网 虫 量(b)头 b 10 10 b 20 20 b 50 50 b 200 b 200 百穗 虫 量(c)头 c 100 100 c 200 200 c 500 500 c 1500 c 1500 7 系统调查 7.1 确定系统调查田 每 个区 依据上 年剥穗 查虫情况,选择 虫 量 大、有 代表性的麦田 2 3块,定为系统调查田,每 块 田 面积不少于 2 667 m2,管理水平 中 上 等。7.2 蛹发育进度调查 7.2.1 调查时间 调查 时间 为 每 年 4月 15日、4月 20日、4月 25日。7.2.2 调查方法 7.2.2.1 取土方法 每 块 田 单 对 角线 5点 取样,每 点 取土 1样方。若 虫 口 密 度 较 小 时,应适 当 增加样方 数,保 证每 块 田 获取 足够 的 镜检 虫 量。7.2.2.2 淘土方法 将 挖 取 的 土样 倒 入 桶或盆 内,加 水搅拌 成 泥 浆 水 状,待泥渣稍 加 沉淀后,将 泥 浆 水倒 入 另 一个 放 有箩筛 的 空盆 内,过 滤后 移 开 箩筛,再 将 盆 内 泥 浆 水倒 回 到盛 有 沉淀泥渣 的 盆 内 搅拌 过 滤,依 次 反 复 三、四 次 后倒 掉 泥渣。将淘土箩筛 置 于 清 水 中,轻轻 振荡,滤 去 泥水,同 时 用 镊子夹住 草 根 等 杂 物在筛 内 清水 中 轻轻 摆 动,使粘 附的虫 体 落 入 水 中,然 后 提 起 箩筛,用 蘸 过 水 的 毛笔笔尖粘 取 虫 体,放 于 玻璃皿 中,带 回 室 内 立 即 镜检,分 辨 蛹 级,并将 调查 结果 记 入 表 2。一 块 田 镜检 总虫 数应不少于 30头,如 不 足 30头 时 应 全部 镜检。DB11/T 284 2017 4 表 2 小麦红吸浆虫化蛹进度调查表 调 查 日 期 乡 镇 调 查 地 点 取 土 样 方 数(个)总 虫 量(头)圆 茧 数 量(头)圆 茧 占 比(%)活 动 幼 虫 数 量(头)活 动 幼 虫 占 比(%)淘 土 获 裸 蛹 数(头)裸 蛹 占 比(%)镜 检 裸 蛹 数(头)淘 土 获 长 茧 数(头)长 茧 占 比(%)镜 检 解 剖 长 茧 数(头)各 级 蛹量(头)/占 比(%)化 蛹 率(%)平 均 密 度(头/样 方)备 注 裸 蛹 前 蛹 数 茧 蛹 前 蛹 数 前 蛹 占 比 裸 蛹 初 蛹 数 茧 蛹 初 蛹 数 初 蛹 占 比 裸 蛹 中 蛹 数 茧 蛹 中 蛹 数 中 蛹 占 比 裸 蛹 后 蛹 数 茧 蛹 后 蛹 数 后 蛹 占 比 7.2.3 化蛹率计算公式 计 算 某 一 级 蛹化蛹率,单块 田 淘土 总虫 量 小 于等于 30头 时,按 公式(1)计 算:()100%+=I L Cr RPi ii.(1)式中:i 蛹 的级 数,分 别 为前 蛹期、初 蛹期、中蛹期、后 蛹期;ip i级 化蛹百 分 率;iR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长 茧 中 i级 蛹 总 头 数(头);ir 为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裸 蛹中 i级 蛹 的总 头 数(头);C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长 茧 总 头 数(头);L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裸 蛹 总 头 数(头);I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活动幼 虫总 头 数(头)。计 算 某 一 级 蛹化蛹率,单块 田 淘土 总虫 量 大 于 30头 时,按 公式(2)计 算:DB11/T 284 2017 5()()100%+=I L C LrrCRRpi ii.(2)式中:i 蛹 的级 数,分 别 为前 蛹期、初 蛹期、中蛹期、后 蛹期;ip i级 化蛹百 分 率;iR 镜检 解 剖 长 茧 i级 蛹 数(头);R 镜检 解 剖 长 茧 总 头 数(头);C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长 茧 总 头 数(头);ir 镜检 裸 蛹中 i级 蛹 数(头);r 镜检 裸 蛹 总 头 数(头);L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裸 蛹 总 头 数(头);I 当 次 淘土 获 得 的 活动幼 虫总 头 数(头)。7.3 成虫调查 7.3.1 调查时间 调查 时间 为 每 年 4月 26日、4月 28日、4月 30日、5月 2日、5月 4日、5月 6日 和 5月 8日。7.3.2 调查方法 采 用 网捕法。每 块 田 随机 选 五 点,10:00前,手持 捕 虫 网 顺 麦 垄 逆风 行 走,网口下 部紧贴 小麦 穗 颈,边 走 边左右往返 扫 网,每 点 捕 10复网,统计 捕 获 成 虫 数 量,结果 记 入 表 3。表 3 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网捕调查表 调查 日 期 乡镇 调查 地点 生 育期 50复网 总虫 量(头)平均 10复网 虫 量(头)备 注 8 大田普查 8.1 确定普查田块 根 据当 地不同 土 质、灌 溉条 件(喷 灌、渠 灌、旱 地)、品 种、生 育期 等 情况,选择 有 代表性的麦田5 10块进 行 调查。8.2 淘土查虫 8.2.1 调查时间 春季,3月 30日 前 后开 展 淘土 普查;DB11/T 284 2017 6 秋 季,在 小麦 播 种 后,10月 10日 前 后开 展 淘土 普查。8.2.2 调查方法 调查 方法 同 系统调查 中蛹 发 育进 度调查(见 7.2.2),结果 记 入 表 4。表 4 小麦红吸浆虫淘土查虫普查表 调查 日 期 乡 镇 调查 地点 土壤 类 型 灌 溉 条 件 生 育 期 品 种 淘土 样方 数(个)活动 幼 虫 数(头)圆 茧 数(头)长 茧 数(头)合 计(头)平均 密 度(头/样方)备 注 8.3 剥穗查虫 8.3.1 调查时间 在幼 虫发生 盛 期(小麦 灌 浆 盛 期,常 年 5月 25日 前 后)剥穗 调查 一次,应 抢 在 雨 前 进 行。8.3.2 调查方法 每 块 田 单 对 角线 5点 取样,每 点 连续 取 20穗,共 100穗,放 入 纸袋 内,带 回 室 内 剥 查,逐 穗 查 清 总 粒 数、被 害 粒 数、总虫 量 等,袋 内 若 有 幼 虫,也 应一 并 计 数,并 计 算 为害 损失率,结果 记 入 表 5。表 5 小麦红吸浆虫剥穗普查表 调 查 日 期 乡 镇 调 查 地 点 土 壤 类 型 小 麦 品 种 灌 溉 条 件 穗 被 害情况 粒被 害情况 幼 虫 数 量(头)损 失 率(%)备 注(防治 情况)检 查 穗 数 被 害 穗 数 被 害 穗 率(%)检 查 粒 数 被 害 粒 数 被 害 粒 率(%)总 虫 量 平 均 百 穗 虫 量 单 穗 最 高 8.3.3 损失率计算方法 DB11/T 284 2017 7 计 算方法如下公式:()1004%=GWL.(3)式中:L小麦红吸浆虫 损失 的 百 分 率;W 检 查 穗 上 总虫 数;G 检 查 穗 粒 数;4表 示 小麦红吸浆虫 幼 虫 吃完 1粒 麦 粒 所 需 头 数 的 理 论值。9 测报资 料收集 和 汇总 9.1 测报资 料收集 应 收集 当 地 小麦 主要 品 种、播 种时间 及其 栽培 面 积等 资料。9.2 测报资 料汇总、归档 对小麦红吸浆虫发生 期 和发生 量进 行 统计,结果填 入 表 B.1,并 记载小麦 种植 和小麦红吸浆虫发生、防治情况,总 结 发生特 点,进 行 原 因 分 析,填 入 表 B.2。将 所有 调查 数 据 和表 格 整 理后 归 档,长 期 保 存。DB11/T 284 2017 8 A A 附 录 A(资 料 性 附录)小麦红吸浆虫 为害症状与形态特征 A.1 发生 种类 在北京 发生的吸浆虫为小麦红吸浆虫,学名 为 Sitodiplosis mosellana(G hin)。A.2 为害症状 小麦红吸浆虫 以 幼 虫 潜伏 在 小麦 穗 部 颖壳 内,吸 食 正在 灌 浆的麦 粒 汁液,形 成 瘪 粒 和 空 粒。被 害小 麦 植 株 表 现 为 贪青晚熟。A.3 形态特征 小麦红吸浆虫 属双翅 目,瘿蚊科。雌 成 虫,体长 2-2.5mm,翅 展 5mm左右,体 桔 红 色。复 眼 大,黑色。前 翅 薄 而 透明,有 4条 发 达翅脉,后 翅退 化 为 平 衡棍。触 角 细 长,念珠 状,共 14节,各 节呈 长 圆 形 膨 大,上面 环 生 2圈刚 毛。胸 部 发 达,腹 部 略呈纺锤 形,产 卵 管 全部 伸 出。雄 成 虫,体长 2mm左右,触 角 14节,其 柄 节、梗节 中 部 不 缢缩,鞭节 12节,每 节 具 2个 球 形 膨 大 部 分,环 生 刚 毛。腹 部 较 雌 虫小,末端略向上 弯,交尾 器 的 抱握 器 基 部 内 缘 和 端节末端 均 有 齿,阳茎 较长。卵,大小为 0.35mm 0.09mm,长 圆 形,浅 红 色,表 面 光 滑,快孵 化时 为红 色,前 端 较 透明。幼 虫,体长 约 2 mm 3mm,椭 圆 形,橙黄色,头 小,无 足,蛆 形,前 胸腹 面 有 1个“Y”形 剑骨片,前 端 分 叉,凹陷深,腹 部 末端 有 两 对 尖 形 突 起。圆 茧,幼 虫 入土 3天 后,身 体 反 卷 成 茧 状 囊 包包于体 外,囊 包 圆 型,黄 泥 浆 色,似粗沙 粒,呈豌豆 状。蛹,分为裸 蛹 和 茧 蛹,蛹 体 构 造 相 同,赤 褐 色,长 2mm,头 的 后面 前 胸 处 有 1对 长 毛,黑 褐 色,为 呼 吸 管。头 的前面 有 1对 不 易 观察 到 的 白 色 毛。蛹 发 育 分 四 个 阶段,各 阶段 特征和 至 羽 化 历 期见 表 A.1。表 A.1 小麦红吸浆虫 各 级蛹 变 化 特征及历期 表 发 育 阶段 特 征 至 羽 化 历 期(天)前 蛹期 幼 虫准 备 化蛹,头 缩 入 体内,体 形 缩 短 不 活 跃,胸 部 白 色透明。8 10 初 蛹期 蛹 已 化成,体 色桔黄,有 翅 和 足,翅 芽短且蛋 黄色,仅及 腹 部 第 一 节,前 胸 背 面 一 对 呼 吸 管 显著 伸 出。5 8 中蛹期 化蛹 后 2 3天,复 眼 变 红,翅 芽 由 淡 黄色 变 红。3 4 后 蛹期 复 眼、翅、足 和 呼 吸 管 变 为 黑色,腹 部 变 为 桔 红 色。1 2 DB11/T 284 2017 9 B B 附 录 B(规范性 附录)小麦红吸浆虫发生 情况 调查统计 与 发生 防治基本情况记载 表 表 B.1 小麦红吸浆虫发生 情况 普查统计表 调查 地点 春 季 淘 土 秋 季 淘 土 幼 虫 为 害 期 调 查 备注 调查 时间(月/日)发生 虫田 率(%)幼 虫 密 度(头/样 方)调查 时间(月/日)发生 虫田 率(%)幼 虫 密 度(头/样方)调查 时间(月/日)被 害 穗率(%)被 害 粒 率(%)平均 百 穗 虫 量(头)损失率(%)发生 程度 DB11/T 284 2017 10 表 B.2 区 小麦红吸浆虫发生 防治基本情况记载 表 小麦 面 积(hm2)小麦 面 积占 耕 地 面 积 比 率(%)主 栽品 种 发生 面 积(hm2)发生 面 积占 小麦 面 积 比 率(%)防治 面 积(hm2)防治 面 积占 小麦 面 积 比 率(%)撒毒 土 防治 面 积(hm2)成 虫 期 喷 药 防治 面 积(hm2)发生程度 实际损失(kg)挽回损失(kg)发生和防治 概 况与 原 因 简 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