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1.040.13 Z 10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725 2017 扬尘在线 监测系统 建设及运 行技术规 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ust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2017-05-03 发布 2017-06-01 实施 天 津 市 市 场 和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DB12/T 725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系 统组 成与 要求.1 5 监 测点 位与 设备 安装.2 6 数 据采 集、传输、存 储 与处理.3 7 系 统运 行维 护与 管理.4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通讯协 议数 据结 构及 代码 定义.6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通讯过 程报 文示 例.12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循环冗 余校 验(CRC)算 法.14 DB12/T 725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天 津市 环境 保 护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天 津市 环境监 测中 心。本标准 起草 人:张骥、孙 猛、高 翔、刘 佳泓、徐媛、张丽 红、郑涛、蒙 海涛、赵吉 睿、刘 茂辉、陈曼丁、展先 辉、张震。本标准 于2017 年5月 首次 发 布。DB12/T 725 2017 III 引 言 为了贯 彻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大气 污染 防治 法、天津市 大气 污染 防治 条例,实现 扬尘 污染 连 续在线监 测,由天 津市 环境 监测中 心会 同有 关单 位共 同编制 本标 准。本标准 依据 国家 和天 津市 现行法 律、法规、技 术标 准 和相关 文件,在 认真 研究 拆迁工 地、建筑 工地、地下铁 路建 设及 未封 闭的 工业企 业散 体物 料堆 场颗 粒物在 线监 测技 术与 方法,充 分考 虑扬 尘污 染监 测 的实际需 要和 全面 总结 天津 市扬尘 在线 监测 试点 建设 经验基 础上,经 反复 论证 后定稿。本 标准 的 实 施 为 进一步提 高扬 尘污 染监 测能 力和科 学评 估文 明施 工水 平提供 技术 支持。本标准 规定 了扬 尘在 线监 测系统 的 组 成与 要求、监 测点位 与设 备安 装、数据 采集、传输、存 储 与 处理、系 统运 行维 护与 管理 等技术 要求。本标准 中所 指扬 尘为 空气 动力学 当量 直径 小于 等于10 m的 颗粒 物。本标准 中的 污染 物浓 度均 为质量 浓度。本标准 为推 荐性 标准。本标准 为国 内首 次提 出。DB12/T 725 2017 1 扬 尘在线 监测系统 建设及 运行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扬 尘在 线监 测系统 的组 成与 要求、监 测点位 与设 备安 装、数据 采集、传输、存 储 与 处理、系 统运 行维 护与 管理 等技术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天 津市 区域 内拆迁 工地、建 筑工 地、地 下铁路 建设 及未 封闭 的工 业企业 散体 物料 堆 场扬尘在 线监 测系 统的 建设 与运行 管理。其他产 生扬 尘场 所的 扬尘 在线监 测系 统建 设与 运行 管理可 参照 本标 准执 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50194 建设 工程 施工 现场供 用电 安全 规范 GB 50348 安全 防范 工程 技术规 范 GB 50343 建筑 物电 子信 息系统 防雷 技术 规范 HJ 653 环 境空 气颗 粒物(PM10 和PM2.5)连 续自 动监 测系统 技术 要求 及检 测方 法 HJ/T 193 环境 空气 质量 自动监 测技 术规 范 HJ/T 194 环境 空气 质量 手工监 测技 术规 范 GA/T 670 安全 防范 系统 雷电浪 涌防 护技 术要 求 JGJ/T 16 民用 建筑 电气 设计规 范 JGJ 46 施 工现 场临 时用 电安全 技术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扬尘 dust 地表松 散颗 粒物 质在 自然 力或人 力作 用下 进入 到环 境空气 中形 成的 一定 粒径 范围的 空气 颗粒 物。3.2 1 小时 平均 1-hour average 指任何1小 时污 染物 浓度 的 算术平 均值,也 称为 小时 值。3.3 24 小 时平 均 24-hour average 指1个 自然 日24 小时 平均 浓 度的算 术平 均值,也 称为 日平均。3.4 有效数 据率 valid date efficiency DB12/T 725 2017 2 指在监 测时 段内 实际 采集 的有效 数据 的个 数与 理论 上应采 集数 据的 个数 之比 的百分 数。4 系统组 成与 要求 4.1 系统组 成 扬尘在 线监 测系 统由 扬尘 在线监 测仪、数据 采集、传 输和处 理系 统、监 控平 台 及其他 辅助 设备 等组成。4.2 扬尘在 线监 测仪 扬尘在 线监测 仪由 样品采 集、流 量控制、扬 尘实时 监测终 端组成。其 技术性 能指标 应符合 表1 的要求。表1 扬尘 在线 监测 仪技 术指标 指标 技术要求 测量范围 0 mg/m3400mg/m3(可选)最小显示单位 1 g/m3 时间分辨率 准确度 与手工监测法比对,相对误差15%,相关系数0.85 平行性 自动除湿 具有自动除湿功能 校零 具备自动校零功能 浓度报警 可在全测量范围内灵活设置 防护等级 IP65 数据类型 分钟值、小时值(以起始时间计)数据存储时长 一年以上 运行环境-1050,10%RH 95%RH,无冷凝 4.3 数据采 集、传输 和处 理系 统 数据采 集、传 输和 数据 处 理系统 采集、存储 各种 监 测数据,并按 后台 服务 器 指令定 时向 后台 服务 器传输在 线监 测数 据和 设备 的工作 状态。4.4 监控平 台 监控平 台用 于扬 尘等 各类 监测数 据的 信息 存储,并 对监测 结果 进行 判别、检 查、存 储、统计 分 析 与处理的 信息 化系 统。4.5 其他辅 助设 备 其他辅 助设 备包 括现 场显 示屏幕、供 电电 源、在线 监测系 统安 装基 础等。5 监测点 位与 设备 安装 DB12/T 725 2017 3 5.1 点位设 置要 求 5.1.1 拆迁工 地、建筑 工地 及地 下铁路 建设 点位 设置 应符 合以下 要求:5.1.1.1 每个建 设工 地设 置 1 至2 个监测 点。5.1.1.2 点位设 置在 车辆 进出 口、施工作 业区 等敏 感点,可 与视频 监控 点相 结合。5.1.1.3 当与其 他建 设工 地相 邻时,应避 开在 相邻 边界 处设 置监测 点。5.1.2 工业企 业散 体物 料堆 场点 位设置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5.1.2.1 根据占 地面 积确 定监 测点 数量,监测 点数 量应 符合 表 2 的 要求:表2 工业 企业 散体 物料 堆场监 测点 数量 设置 占地面积/m2 监测点数量 5000 1 万(含)1 万10 万(含)10 万 在 10 万 m2最少设置 4 个监测 点 的基础上,每增加 10 万 m2最少增设 1 个监测点(不足 10 万 m2的部分按 10 万 m2计)5.1.2.2 监测点 设置 于围 挡外 侧,与围挡 之间 的距 离不 大 于10m。5.1.2.3 优先设 置于 车辆 进出 口处,监测 点数 量多 于车 辆进 出口数 量时,应 结合 常年 主导风 向,沿围挡外侧 设置。5.1.2.4 当与其 他散 体物 料堆 场相 邻时,应避 开在 相邻 边界 处设置 监测 点。5.1.3 监测点 距离 任何 反射 面原 则上应 大 于 3.5m,扬尘 在 线监测 仪采 样口 距地 面的 高度应 在 3m 5m范围内。5.2 设备安 装要 求 5.2.1 施工现 场应 做好 扬尘 在线 监测仪 的地 基及 护栏 建设。5.2.2 施工现 场应 提供 在线 监测 仪所需 电源,技 术指 标 按GB 50194 和 JGJ 46 的相 关要求。5.2.3 施工现 场应 落实 现场 责任 人员,做好 安全 防护。5.2.4 监测点 设备 防雷 应符 合 GB 50348、GB 50343、GA/T 670 和JGJ/T 16 的 相关 要 求。6 数据采 集、传输、存 储与 处理 6.1 数据采 集与 传输 6.1.1 应按传 输指 令要 求实 现数 据传输 与反 控,应满 足多 台在线 监测 仪的 并发 数据 传输需 求。通讯 协议数据 结构 及代 码定 义见 附录 A、通讯 过程 报文 示 例见附 录 B,循环 冗余 校 验(CRC)算法 见附 录 C。6.1.2 在线监 测系 统应 具备 自动 及手动 数据 补传 功能。6.1.3 在线监 测系 统应 按管 理要 求上报 在线 监测 数据。6.2 数据存 储与 处理 6.2.1 数据存 储 扬尘在 线监测 仪现 场端在 线监测 原始数 据(分钟值 和小时 值)存 储时 间不少 于1年;监控 平台 在 线监测原 始数 据存 储时 间不 少于3 年。6.2.2 数据有 效性 要求 DB12/T 725 2017 4 数据有 效性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连续运 行至 少 90 天,有效数据率 不低 于85%;b)每小时 至少 有 45 分 钟的 采 样时间;c)每日至 少 有20 个小 时平 均 浓度值 或采 样时 间;d)每月至 少 有27 个日 平均 浓 度值(二月 份至 少 有 25 个 日平均 浓度 值)。6.2.3 数据取 值有 效位 数 扬尘在 线监 测数 据精 确至 g/m3。6.2.4 异常值 取舍 6.2.4.1 对于低 浓度 未检 出或 为负 值的在 线监 测数 据,取监 测仪器 最低 检出 限 的 1/2 数值,作为 监测结果参 加统 计。6.2.4.2 在线监 测仪 器校 准期 间的 所有数 据应 标注 为无 效数 据;在 线监 测仪 校零 和校 跨期间 的监 测数据均为 无效 数据。6.2.4.3 当发生 临时 断电 时,从断 电时起 至恢 复供 电后 仪器 正常运 行止,该 时段 内的 监测数 据均 标注为无效 数据。不 得人 为擅 自断电。6.2.4.4 所有无 效数 据均 应标 注标 示符,不参 加统 计,但应 在原始 数据 库中 予以 保留。6.2.5 自动报 警 可根据 环境 管理 的要 求,设定自 动报 警限 值,当 监 测点扬 尘小 时平 均浓 度值 超过报 警限 值,监 控平台自动 报警,通 知相 关管 理部门。7 系统运 行维 护与 管理 7.1 在线监 测系 统的 运行 期应 与拆迁 工地、建 筑工 地及 地下铁 路建 设的 施工 周期 及 工业 企业 散体 物料堆场的 使用 期同 步。7.2 日常巡 检 7.2.1 加强扬 尘在 线监 测仪 日常 巡检工 作,日常 巡检 间隔 不超 过 7 天;7.2.2 检查监 测仪 器及 辅助 设备 的运行 状态 和主 要技 术参 数,判 断运 行是 否正 常;7.2.3 检查电 路系 统、通讯 系统 是否正 常;7.2.4 检查数 据传 输情 况;7.2.5 检查地 基、护栏、电 源线 铺设完 整情 况;7.2.6 检查箱体 及 密封 圈完 好 情 况;7.2.7 巡检应 填写 巡检 记录。7.3 日常维 护保 养 7.3.1 每月应 维护 保养 一次,检 查各部 件耗 损情 况,包括 线缆、接插 件、密封 件、固定件 等,必要 时进行更 换,更换 的备 件或 材料的 品名、规 格、数量 等应记 录并 归档。7.3.2 更换监 测仪 器主 要装 置后,应重 新调 试校 准后 方 可 投入运 行。7.4 比对测 试 7.4.1 每台出 厂设 备应 提供 平行 测定报 告,三台(套)仪 器 平行 性。DB12/T 725 2017 5 7.4.2 按照 HJ/T 194 中相 关要 求 对扬尘 在线 监测 仪与 手工 监测法 进行 年度 比对 测试。比对 测试 期间,在线监 测仪 与手 工监 测法 的相关 系数 应0.85,连 续 10 对 平 行测 定样 本的 平均 相对 误差 应 15%。测试记录 应妥 善保 存以 备查。7.5 定期校 零 具有自 动校 零功 能的 监测 仪器,每 24h 至 少自 动校 准一次 仪器 零点 和跨 度。7.6 流量准 确性 和稳 定性 检查 每月至 少进 行一 次流 量准 确性和 稳定 性检 查。24h 内,每一 次测 试时 间点 流量 变化10%设定 流量,24h平 均流 量 变 化5%设 定流量。超 过允 许误 差应 校准。运行 维护 过程 及结 果应记 录,备查。DB12/T 725 2017 6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通讯协 议数 据结 构及 代码 定义 A.1 通讯包 结构 组成 通讯包 结构 组成 见表A.1。表A.1 通讯包 结构 组成 表 名称 类型 长度 描述 包头 字符 2 固定为#数据段长度 十进制整数 4 数据段的 ASCII 字符数例如:长 255,则写为 数据段 字符 变长的数据 CRC 校验 十六进制整数 4 数据段的校验结果,如 CRC 错,即执行超时 包尾 字符 2 固定为(回车、换 行)A.2 数 据段 结构 组成 数据段 结构 组成 见表A.2。表A.2 数据段 结构 组成 表 名称 类型 长度 描述 请求编号 QN 字符 17 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QN=YYYYMMDDHHMMSSZZZ,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命令请求,用于请求命令或通知命令 系统编号 ST 字符 2 ST=系统编号,系统编号见 5.4 中系统编码表 命令编号 CN 字符 4 CN=命令编号,命令编号见 5.8 中命令列表 访问密码 PW 字符 6 PW=访问密码 设备唯一标识 MN 字符 14 MN=监测点编号,这个编号下端设备需固化到相应存储器中,用作身份识别。该编号由环保监测部门定义 应答标志 Flag 整数(0-255)3 目前只用一个 Bit 0 0 0 0 0 0 0 A A:数据是否应答;Bit:1-应答,0-不应答 指令参数 CP 字符 CP=&数据区&,数据区定义见 5.3 A.3 数据区 A.3.1 结构定 义 DB12/T 725 2017 7 字段与 其值 用 连 接;在 数据区 中,同 一项 目的 不 同分类 值间 用 来分 隔,不同项 目之 间用 来分隔。A.3.2 字段定 义 A.3.2.1 字段名 字段名 要区 分大 小写,单 词的首 个字 符为 大写,其 他部分 为小 写。A.3.2.2 数据类 型 C4:表示 最多4位 的字 符型 字串,不足4位 按实 际位 数。N5:表 示最 多5位 的数 字 型字串,不 足5 位按 实际 位 数。N14.2:用 可变 长字 符串 形 式表达 的数 字型,表示14 位整数 和2 位小 数,带 小数 点,带符 号,最 大长度为18。YYYY:表 示日 期年,如2005表示2005年。MM:表 示日 期月,如09 表示9 月。DD:表示 日期 日,如23 表示23日。HH:表示 时间 小时。MM:表 示时 间分 钟。SS:表示 时间 秒。ZZZ:表示时 间毫 秒。A.3.2.3 字段对 照表 A.3.2.3.1 字段可 以扩 充,见表A.3。A.3.2.3.2 表A.3中的xxx 代表 某个 监 测参数 编号,见A.4。表A.3 字段对 照表(可 扩充)字段名 描述 字符集 宽度 取值及描述 SystemTime 系统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时间点向前对齐 QN 请求编号 见 A.2 QnRtn 请求回应代码 0-9 N3 见 A.6 ExeRtn 执行结果回应代码 0-9 N3 见 A.7 xxx-Rtd 监测参数实时采样数据 0-9 N14.2 是监测参数代码 xxx-Min 监测参数指定时间内最小值 0-9 N14.2 xxx-Avg 监测参数指定时间内平均值 0-9 N14.2 xxx-Max 监测参数指定时间内最大值 0-9 N14.2 xxx-Flag 监测参数实时数据标记 A-Z C1 P:电源故障、F:排放源停运、C:校验、M:维护、T:超测上限、D:故障、N:正常 xxx-RS 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采样值 0-9 N1 0:设备关,1:设备开 xxx-RT 设备指定时间内的运行时间 0-9 N14.2 0=n=24 xxx-Ala 监测参数报警期间内采样值 0-9 N14.2 xxx-UpValue 污染物报警上限值 0-9 N14.2 xxx-LowValue 污染物报警下限值 0-9 N14.2 DB12/T 725 2017 8 表A.3(续)字段 对照 表(可 扩充)字段名 描述 字符集 宽度 取值及描述 AlarmTime 超标开始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AlarmType 报警事件类型 0-9 N1 1:超标,0:回复正常 PolId 监测参数的编号 0-9,A-Z C3 见 A.5 监测参数编码表 BeginTime 开始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EndTime 截止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DataTime 数据时间信息 0-9 N14 YYYYMMDDHHMMSS,时间点向前对齐 A.4 系统编 码 系统编 码见 表A.4。表A.4 系统编 码表(可 扩充)系统名称 系统编号 描述 城市扬尘 51 空气质量监测 22 大气环境污染源 31 系统交互 91 用于下位机与上位机的交互 A.5 监测参 数编 码 监测参 数编 码见 表A.5。表A.5 监测参 数编 码表(可 扩充)参数名称 编码 计量单位 数据类型 备注 颗粒物 PM10 A01 3 N4.3 A.6 请求返 回表 请求返 回表 见表A.6。表A.6 请求返 回表(可 扩充)编号 描述 备注 1 准备执行请求 2 请求被拒绝 3 密码错误 A.7 执行结 果定 义 执行结 果定 义见 表A.7。DB12/T 725 2017 9 表A.7 执行结 果定 义表(可 扩充)编号 描述 备注 1 执行成功 2 执行失败,但不知道原因 100 没有数据 A.8 命令列 表 命令列 表见 表A.8。表A.8 命令列 表(可扩 充)命令名称 命令编号 命令类型 描述 上位向下位 下位向上位 参数命令 提取下位机时间 1011 请求命令 a 用 于 同 步 上 位 机 和 下 位 机 的 系 统 时 间,上 位 机提取下位机系统时间 上传下位机时间 1011 上传命令 用于下位机上传自己的系统时间 设置下位机时间 1012 请求命令 用 于 同 步 上 位 机 和 下 位 机 的 系 统 时 间,远 程 设 置下位机系统时间 提取监测参数报警门限值 1021 请求命令 用于提取下位机设置的监测参数超标报警门限 上传监测参数报警门限值 1021 上传命令 用于下位机上传自己的监测参数超标报警门限 设置监测参数报警门限值 1022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远 程 设 置 下 位 机 的 监 测 参 数 超 标 报 警门限 提取实时数据间隔 1061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提取下位机设置的实时数据间隔 上传实时数据间隔 1061 上传命令 用于下位机上传设置的实时数据间隔 设置实时数据间隔 1062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远程设置下位机的实时数据间隔 设置访问密码 1072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远程设置下位机的访问密码 预留参数命令 预留命令范围 1073-1099 数据命令 实时数据 取监测参数实时数据 2011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通 知 下 位 机 开 始 按 照 设 置 的 间 隔 发 送实时数据 上传监测参数实时数据 2011 上传命令 用于下位机按照设置的间隔自动上传实时数据 停止查看实时数据 2012 通知命令 用于上位机告诉下位机停止发送实时数据 实时设备状态 取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2021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告 诉 下 位 机 开 始 按 照 设 置 的 间 隔 发 送实时设备状态 上传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2021 上传命令 用于下位机按设置的间隔自动上传实时设备状态 停止察看设备运行状态 2022 通知命令 用于上位机告诉下位机停止发送实时设备状态 分钟数据(可以自定义分钟间隔数,目前统一定为 10 分钟)DB12/T 725 2017 10 表 A.8(续1)字 段对 照 表(可 扩充)命令名称 命令编号 命令类型 描述 上位向下位 下位向上位 取监测参数分钟数据 2051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通 知 下 位 机 开 始 按 照 要 求 时 间 发 送 保存的分钟历史数据 上传监测参数分钟数据 2051 上传命令(平时为按每个 10分钟段主动上报该10 分钟段的统计数据)用 于 下 位 机 按 照 上 位 机 的 时 间 要 求 发 送 保 存 的 分钟历史数据。另 外,该 命 令 平 时 为 主 动 上 报,上 报 时 间 为 每 个10 分钟段上报一次该 10 分钟 段的统计数据,同时也可以响应上位机的采集命令 2051。报文中时间标签向前对齐。小时数据 取监测参数小时数据 2061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告 诉 下 位 机 开 始 按 照 要 求 时 间 发 送 保存的小时历史数据 上传监测参数小时数据 2061 上传命令(平时为按每个整点主动上报该小时的统计数据)用 于 下 位 机 按 照 上 位 机 的 时 间 要 求 发 送 保 存 的 小时历史数据。另 外,该 命 令 平 时 为 主 动 上 报,上 报 时 间 为 每 个整 点 上 报 一 次 该 小 时 的 统 计 数 据,同 时 也 可 以 响应上位机的采集命令 2061。报 文中时间标签向前对齐。监测参数小时数据记录 2062 通知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通 知 下 位 机 已 经 收 到 监 测 参 数 小 时 数据 报警数据 取监测参数报警记录 2071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提取下位机保存的报警记录 上传监测参数报警记录 2071 上传命令 用 于 下 位 机 按 照 上 位 机 的 时 间 要 求 发 送 保 存 的 报警记录。上传报警事件 2072 通知命令(为主动上报)用 于 下 位 机 采 样 值 超 过 报 警 门 限 时 主 动 向 上 位 机发送报警信息 预留数据命令 预留命令范围 2073-2099 控制命令 校零校满 3011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对下位机的一次仪表进行远程校准 即时采样命令 3012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远 程 通 知 下 位 机 的 一 次 仪 表 即 时 开 始取样分析 设备操作命令 3013 请求命令 设置设备采样时间周期 3014 请求命令 用 于 上 位 机 远 程 设 置 现 场 一 次 仪 表 的 取 样 分析时间 即时图像抓拍 3015 请求命令 用于上位机远程通知下位机的一次图像即时抓拍 DB12/T 725 2017 11 表 A.8(续2)字 段对 照 表(可 扩充)命令名称 命令编号 命令类型 描述 上位向下位 下位向上位 预留控制命令 预留命令范围 3016-3099 交互命令 请求应答 9011 用 于 下 位 机 回 应 上 位 机 的 请 求。例 如 是 否 执 行 请求 操作执行结果 9012 用于下位机回应上位机的请求的执行结果 通知应答 9013 9013 用于回应通知命令 数据应答 9014 9014 用于数据应答命令 预留交互命令 预留命令范围 9023-9099 a 上位机 指监测中心平台,下 位机 指扬尘在线监测系统。DB12/T 725 2017 12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通讯过 程报 文示 例 B.1 上传 实 时数 据 上传实 施数 据见 表B.1。表B.1 上传实 时(2011)数据 类别 项目 示例/说明 使用命令 上位机 提取下位机分钟采样数据#0077QN=20140516010101001;ST=91;CN=201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FA01 下位机 请求应答#0099ST=51;CN=201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DataTime=20140516020111;A01-Rtd=100.001,A01-Flag=N&BE01 执行过程说明 上位机 发送 提取 下位 机分 钟采 样数据 命令,下 位机 收到 命令 后返回 最新 采样 时间 的数 据(采样频率 1分钟)。B.2 下位机 时间 同步 下位机 时间 同步 见表B.2。表B.2 下位机 时间 同步(获取 上位 机时间)类别 项目 示例/说明 使用命令 上位机 设置下位机时间#0102QN=20140516010101001;ST=91;CN=1012;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SystemTime=20140516010101&FE41 下位机 请求应答#0084ST=91;CN=901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QN=20140516010101001;QnRtn=1&BE01 下位机 返回操作执行结果#0078ST=91;CN=9012;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QN=20140516010101001;ExeRtn=1&9601 执行过程说明 上位机发送设置下位机时间命令给下位机,下位机收到命令后执行设置时间请求,返回请求应答结果。B.3 上传分 钟数 据 上传分 钟数 据见 表B.3。DB12/T 725 2017 13 表B.3 上传分 钟(2051)数 据 类别 项目 示例/说明 使用命令 上位机 取分钟数据#0124QN=20140516010101001;ST=91;CN=205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BeginTime=20140506000000,EndTime=20140506010000&9E81 下位机 请求应答#0084ST=91;CN=901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QN=20140516010101001;QnRtn=1&BE01 下位机 上传分钟数据#0120ST=51;CN=205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DataTime=20140506000000;A01-Min=200.001,A01-Avg=200.001,A01-下位机 返回操作执行结果#0078ST=91;CN=9012;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QN=20140516010101001;ExeRtn=1&9601 执行过程说明 上位机 发送 分钟 数据 请求,下 位机收 到命 令后 开始 上传 分钟 数据并 返回 请求 应答 结果。下 位机发 送的报文中时间标签向前对齐,在本示例报文中用 DataTime=20140506000000 表示 2014 年 5 月 6 日 0 时 0分 0 秒至 2014 年 5 月 6 日 0 时 10 分 0 秒之间的分钟数据。B.4 上传小 时数 据 上传小 时数 据见 表B.4。表B.4 上传小 时(2061)数 据 类别 项目 示例/说明 使用命令 上位机 取小时数据#0124QN=20140516010101001;ST=91;CN=206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BeginTime=20140506000000,EndTime=20140506050000&AD81 下位机 请求应答#0084ST=91;CN=901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QN=20140516010101001;QnRtn=1&BE01 下位机 上传小时数据#0120ST=51;CN=2061;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DataTime=20140506000000;A01-Min=200.001,A01-Avg=200.001,A01-下位机 返回操作执行结果#0078ST=91;CN=9012;PW=123456;MN=88888880000001;CP=&QN=20140516010101001;ExeRtn=1&9601 上位机 通知命令#0124QN=20140516010101001;ST=91;CN=2062;PW=123456;MN=88888880000001;Flag=1;CP=&BeginTime=20140506000000,EndTime=20140506050000&FD81 执行过程说明 上位机发送小时数据请求,下位机收到命令后开始上传小时数据并返回请求应答结果。上位机收到小时数据后,发送通知命令。下位机发送的报文中时间标签向前对齐,在本示例报文中用DataTime=20140506000000 表示 2014 年 5 月 6 日 0 时 0 分 0 秒至 2014 年 5 月 6 日 1 时 0 分 0 秒之间的小时数据。DB12/T 725 2017 14 C C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循环冗 余校 验(CRC)算 法 CRC 校 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一 种数 据传 输错误 检查 算法,CRC 码 两个字 节,包含 一16位的 二进 制值。它由 传 输设备 计算 后加 入到 数据 包中。接 收设 备重 新计 算 接收到 消息 的CRC,并 与 接收到的CRC 域中 的值 比较,如果 两值 不同,则 有误。具体算 法如 下:CRC 是 先调 入一 值全 的16 位寄 存器,然 后调 用一 过 程将消 息中 连续 的8 位字 节 各当前 寄存 器中 的值进行 处理。仅 每个 字符 中的8Bit 数据 对CRC 有 效,起始 位和 停止 位以 及奇 偶校验 位均 无效。CRC 校 验字 节生 成步 骤如 下:a)装入一 个16 位寄 存器,所 有数位 均为1;b)取被校 验串 的 一 个字 节与16 位寄 存器 的高 位字 节进 行 异或 运算。运 算结 果放 入 这个16 位寄 存器;c)把这个16位 寄存 器向 右移 一位;d)若向右(标记 位)移出 的 数位是1,则生 成多 项式 1010 0000 0000 0001 和这 个寄存 器进 行 异或 运 算;若向 右移 出的 数 位是0,则 返回3);e)重复c)和 d),直 至移 出8位;f)取被校 验串 的下 一个 字节;g)重复c)-f),直至 被校 验 串的所 有字 节均 与16 位寄 存器进 行 异或 运算,并 移位8 次;h)这个16 位寄 存器 的内 容即2 字节CRC 错 误校 验码。校验码 按照 先高 字节 后低 字节的 顺序 存放。校 验码 按照先 高字 节后 低字 节的 顺序 存 放。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