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80.10 B 31 备案号:DB42 湖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298 2017 杨梅生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Myrica Rubra(报批稿)2017-10-20 发布 2018-01-01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298 2017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气 候条 件与 园地 选择.1 3.1 适宜 气候 条件.1 3.2 园地 选择.1 4 果 园建 设.1 4.1 整地.1 4.2 品种 选择.2 4.3 苗木 选择.2 4.4 定植.2 5 土 肥水 管理.2 5.1 土壤 管理.2 5.2 施肥.2 5.3 水分 管理.3 6 树 体管 理.3 6.1 整形.3 6.2 修剪.3 7 花 果管 理.4 7.1 促花.4 7.2 疏花 疏果.4 7.3 保花 保果.4 8 异 常天 气的 应对 措施.4 8.1 冻害 应对 措施.4 8.2 雪灾 和冻 雨的 应对.4 9 病 虫害 防治.4 9.1 防治 原则.5 9.2 防治 方法.5 10 果 实采 收.5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湖 北省杨 梅主 要病 虫害 及其 监测防 治.6 DB42/T 1298 2017 II DB42/T 1298 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2009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的结 构与 编写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省 农业科 学院 果树 茶叶 研究 所,崇 阳县 茶叶 水果 产业 发展局。本标准 起草 人:蒋迎 春、仝铸、胡国 军、吴黎 明、何利刚、王 志静、孙 中海、陈浩 勤、陈二 龙。DB42/T 1298 2017 1 杨 梅生产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杨 梅生 产 的 气候条 件 与 园地 选择、果 园建设、土 肥水 管理、树 体管理、花 果管 理、异常天气 的应 对措 施、病虫 害防治 技术 及果实 采收。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的杨 梅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8321.5 农 药合 理使 用准则(五)GB15569 农业 植物 调运 检疫规 程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798 复合 微生 物肥 料 NY/T 2315 杨梅 低温 物流 技术规 范 NY/T 2861 杨梅 良好 农业 规范 NY/T 5010 无公 害农 产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LY/T 1747 杨梅 质量 等级 LY/T 2127 杨梅 栽培 技术 规程 3 气候条 件与园 地 选择 3.1 适宜气 候条 件 年平均 温度15 21,极端最 低温不 低于 9,10 的有效 积温4500 以上。光照充 足。年平均降 水量1000 mm 以上。3.2 园地选 择 土壤、水质、大 气 及 其它 质量按NY 5010 的规 定执 行。土层深 厚,活 土层 深60 cm 以上,pH 值4.5 6.5,通 透性良好 的 砂壤 土或 轻壤 土。地形以 坡 度不 超过20 的山 地、坡地 栽培 最好。土壤 黏重 的地 区、易积水 的低 洼地、稻 田不 适合栽 种杨 梅。土壤选择其它要求 参照NY/T 2861 标准 执行。4 果园建 设 4.1 整地 DB42/T 1298 2017 2 平原地区 抽 槽,起垄,顶 宽1.2 m,底 宽1.5 m,沉降后 高20 cm 30 cm。丘陵 地区或 山地 采用 开 穴定植,施足 基肥,每 亩施 入腐熟 的商 品 有 机肥1000 kg 以上,同 时施 入复合 肥40 kg50 kg。4.2 品种选择 以荸荠 种,东魁 为主 栽品 种,其 它品 种经 过栽 培试 种后,方可 发展。4.3 苗木选 择 用 野杨 梅 或 荸荠 种杨 梅作 砧木,出圃 苗木 产地 检疫 应符 合GB15569,嫁 接苗 分级按 照LY/T 2127 执行。苗木 宜采 用直径 粗度在7 mm 以上,高40 cm 以上规格 的苗 木,或 采用2 3年生 容器 苗、带土 球大苗定植。4.4 定植 4.4.1 栽植密 度 平地及 坡度 在15 以下 缓坡 地,株 行距5 m 5 m;坡度在15 以上的 坡地 或梯 地果园,栽 植行 的 行向与梯 地走 向相 同,株行 距 4 m 5 m 5 m。4.4.2 栽植时 间及 栽植 方法 栽植时 间为2月 下旬 到3月 下旬。栽植技 术按NY/T 2861 的规 定执行。4.4.3 授粉树 配置 在新发 展区 域 或 者无 野生 杨梅树 地区,要 配置 授粉 雄株,雌雄 比 例为500:1。授粉 雄株 栽植 在 果 园中心或者 春季 主风 向的 上风 位置。5 土肥水 管理 5.1 土壤管 理 冬季 每2年 3年 深翻 改良 土壤一次。结合 增施 有机 肥,树 冠内 深翻20 cm 30 cm,行间可适 当深 翻30 cm 40 cm。在春季 或秋 季,果园 内采 用生草 栽培 或间 作绿 肥,要求无 共同 病虫 害,推荐 行间种 植浅 根、矮 杆 和非藤蔓 类作 物,以豆 科植 物和禾 本科 牧草 为宜,适 时刈割 直接 覆盖 于树 盘周 围 或结 合深 翻将 绿 肥 压 入 土中提高 土壤 有机 质含 量。5.2 施肥 5.2.1 施肥原 则 采用土 壤和 叶片 营养 诊断 进行配 方施 肥。施肥以 无机肥为主,注意 补施钾肥、硼肥和锌 肥。微生物 肥料的选择参照NY/T 798,其余肥料选择参照NY/T 496 标准 执行。5.2.2 施肥方法 分土壤 施肥 和叶 面喷 施两 种。DB42/T 1298 2017 3 土 壤施 肥 在 树冠 滴水 线附 近,采 用环 状沟 或条 状沟、放射 状沟 等方 法施 入,宽20 cm 40 cm,深30 cm 50 cm。叶面喷 施 根 据施 肥种 类 按 适宜浓度 进 行叶 面喷 雾。5.2.3 施肥时 间 新栽树 定植后 半 年内 不施 肥,6 个月 后开 始少 量施 肥,采用 薄肥 勤施 的原 则进 行,1 个 2 个月 一次,每年4 次 6 次,高温 干旱 季节少 施或 不施。结果树 每年 施肥2次 3次,分 别在 春梢 萌发 前、采 果 后和秋 季施 入,重 点保 证6 月中下 旬至7月 上旬的采后 肥和10月 11 月份 的越冬 肥。5.2.4 施肥量 幼树年 株施 尿素0.2 0.5,复 合肥0.3 0.5。结果树 催芽 肥在2月 上中 旬 施入,以 速效 肥(如硫 酸 钾复合 肥)为 主,占施 肥 量的20%30%;采后肥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前施入,以 氮肥和钾肥 为主,占施肥量的30%;基肥在9 月底到10月上中旬施入,用量 占全 年的40%50%,肥料 以有 机肥 为 主,合 理配 施一 定量 的杨梅 专用 复合 肥,每株 树施用有机 肥2.0 kg5.0 kg,杨梅 专 用复合 肥用量 按使 用 说明 施入。微量 元素肥 缺乏时,土施 补充 或按照0.1%0.3%的 浓度 通过 叶 面喷施 进行 矫治。5.3 水分管 理 采用滴 灌、微润 灌溉 等节 水 灌溉 技术 和果 园生 草、覆盖等 保墒 措施,保 证杨 梅园的 正常 水 分 需 求。对以前 未起 垄的 果园 在行 间挖排 水沟,田间 深40 cm 50 cm,果园 四周 围沟 深90 cm,宽70 cm,呈“”或“田”字型 分布。在4月 份和5 月底 6 月份 两 个果实 快速 膨大 期 和7月 8月高 温伏 旱期 进行 灌溉,同时 在6月底 进行 树盘覆盖 或全 园覆 盖保湿,覆盖物 厚度10 cm 20 cm,距树 干10 cm 范围内 不覆 盖。6 树体管 理 6.1 整形 杨梅采用 自然 开 心形 树形 整形,干高30 cm 40 cm,通过 适时 定干、拉 枝、骨干枝 适度 短截、摘 心等措施 促发 分枝。选留 主 干上错 落分 布的 主枝3个4个,分 枝角30 50,各 主枝上 配置 副主 枝2 个3个。6.2 修剪 6.2.1 方法 运用抹 芽、摘心、拉枝、疏枝等 修剪 方法,使 树冠 枝梢稀 密适 度、分布 有序,形成 丰产 稳产 的良 好树冠结 构。结果 树提 倡大 枝修剪,通 过 拉 枝、疏删 等修剪 手法 打通 光路,促 花保果。6.2.2 要求 树体要 求株 间无 严重 交叉,树冠 覆盖 率控 制在80%以下,树冠 高度 要求 控制 在3 m 3.5 m 以下,通风透 光良 好,无严 重枝 叶重叠,树 冠内 无病 虫害 枝和枯 枝。结果 枝和 营养 枝的比 例控 制在1:1的比例。6.2.3 修剪技术 DB42/T 1298 2017 4 幼树不 剪或 轻剪;初 结果 树 轻剪,以 疏枝 为主。杨梅成 年树 修剪,以 控高,通风 透光 为原 则。对于 树冠上部 的 主枝,进 行回 缩或者 拉枝 控高,外围和中上 部 的 结果 枝组 适当 疏除,保持 结果 枝和 营养 枝各占 一半。徒 长枝、过 密枝、交叉 枝、病 虫 枝 和 枯死枝可 从基 部疏 除,离地 高度50 cm 以下的枝 条全部剪除,使整 树主 干和 主副 枝组层 次分 明,枝条 分 布合理,里外 通风 透光。衰老树 采用 骨干 枝更 新,即疏除 衰弱 过密 的主 枝、副主枝、大 枝。对保 留 的 主 枝或侧 枝进 行重 回 缩。7 花果管 理 7.1 促花 对营养 生长或 树势 较旺的 品种(如东魁),可 在6 月 份花芽 分化前 进行 环割 和 断根,进行促 花。环割主干 或主 枝1 3圈,深 达木质 部,割口 用保 鲜薄 膜包 扎34 层。成年树 采果 后及 时施 入采 后 肥,促进 花芽 分化。7.2 疏花疏 果 在 结果 大年,应 疏花 疏果,合理 调节 花果 总量。7.2.1 疏花 主要 通 过修 剪 合 理控 制花 量,在 冬季 修剪 时对 容易 成 花的健 壮春 夏梢,选 择一 部 分进行 短截 或疏 除,促使其 萌发 营养 枝,减少 花量,最终 使营 养枝 和结 果枝比 例控 制在1:1左右。7.2.2 疏果 5月 份 在第 二次 生理 落果 结 束后按 叶果 比(50 60):1进行 疏果。同时 疏除 病虫 果、畸 形果 和小果。7.3 保花保 果 7月到 翌年3 月开 花前,进 行疏枝,减 少花 量,提高 质量,秋季 抹除 秋梢;3下 旬 开花 时叶 面喷 施0.3%硼肥+0.4%磷 酸二 氢钾;开花后 对旺 长春 梢及 时进 行摘心 或适 量抹 除;谢花后,喷施 保 果剂 进行 保果。8 异常天 气的 应对 措施 8.1 冻害 应 对措 施 杨梅抗 冻性较 强,一般不 需要特 殊防护。冬 季如遇 低于9 低 温或者 长时 间 低温冻 害,可 提前 采取主干 刷白(或 用薄 膜包 干)、树盘 培土 及叶 面喷 布抑蒸 保温 剂等 措施 保护 树体。也可 提前 采 用 稻 草 包扎树干,树盘 周围 覆盖 稻 草或者 塑料 薄膜 保温 防冻。山 谷低 洼地 带在 凌晨1点 6点 用锯 末,谷 壳或 者柴草生烟 增温 防冻。8.2 雪灾和 冻雨 的应对 如遇大 雪或 冻雨,可 通过 撑大枝、及 时摇 雪防 止雪 害。对 于已 被大 雪完 全压 断的枝 干,尽早 锯 断 削平伤口,涂 上蜡 液、凡士 林等保 护 剂,防 止伤 口冻 伤和腐 烂;已 经 撕裂 但没 有折断 的枝 干,用 绳 索 或 支DB42/T 1298 2017 5 柱撑起,恢 复原 状,受 伤 部分涂 保护 剂后,用 塑料 薄膜包 扎,促使 伤口 愈合。严禁 用竹 竿、棍 棒敲 打 树枝上的 积雪。9 病虫害 防治 9.1 防治原 则 病虫害 防治 采取“预 防为 主、综 合防 治”的 原则,合理采 用农 业、生物、物 理和化 学等 综合 手段 防控病虫 害。9.2 防治方 法 9.2.1 农业防 治 冬季进 行树 干涂 白,结合 冬季修 剪、疏除 病虫 枝、直立枝 和密 生枝,并 全园 喷施3 度5 度石 硫 合 剂进行清 园,减少 病虫 基数。9.2.2 生物和 物理 防治 采用 先 监测,再 防治 的办 法进行。利用 果 园挂 灯、树冠挂 黄色 板等 生物 和物 理 措施 进行 绿色防控,因园制 宜,每30 亩50亩挂1台频 振灯 诱杀 杨梅 卷叶 蛾 成虫、每亩 挂黄 板20 张30 张诱杀 同翅目 和 部分 鳞翅目害 虫,每3 株5 株 树挂 诱杀 罐1个 诱杀 果蝇 成虫,或者在 果实 成熟 期地 面覆 盖地膜 防治 果蝇。9.2.3 化学防 治 重点防 治杨 梅卷 叶蛾、刺蛾、白蚁、褐斑 病、凋萎 病 等病 虫害。严格按 照病 虫害 防治 指标 和防治 适期 用药,参照GB/T 8321.5 的要求 及农 业部 现行公 告,控制 施药量。采 用化 学防 治时 禁止 使用高 毒、高残 毒或 有“三致”作用 的药 剂,使用 高效、低毒、低 残留 的 农 药。果实采 摘前 一个 月停 止用 药,冬 季和 春季 用药 要特 别 注意药 物的 安全 性,注意 保 证药物 安全 间隔 期。主要 病 虫害 及其 防治 方法 详见附 录A。10 果实采收 湖北地 区荸荠 种杨 梅的成 熟期在6 月上 中旬,东魁 的 成熟期 在6月 中下旬,采 收 期5d10d。应提 前注意天 气情 况,适时 分批 采收。如遇 连阴 雨,可采 用塑料 薄膜 进行 覆盖 避雨。DB42/T 1298 2017 6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湖北省 杨梅 主要 病虫 害及 其监测 防治 表A.1 所示 了湖 北省 杨梅 主要病 虫害 及其 监测 防治 的内容。表A.1 湖北 省杨 梅主 要病 虫害及 其监 测防 治 病虫害 防治标 准 防治适 期 推荐方 法 越冬害虫和病原菌 例行防治 11 月2 月下旬(1)深 翻 行 带:将 土 壤 内 越 冬 病 虫 翻 于 地 面,地 面 越 冬 的 病 虫 翻 入 土内;(2)树干涂白:用石灰 2kg、硫磺粉 1kg、食盐 0.1kg、水 5kg 6 kg 自制涂刷剂涂刷主干;(3)清 理 杂 草、地 面 落 叶 落 果 和 病 虫 枝,并 集 中 处 理 深 埋 或 烧 毁,再用 80%晶体石硫合剂 500 倍液 或波美 3 5 度石硫合剂或者百泰750 倍液对树体喷雾消毒 1 次 2 次。杨梅卷叶蛾 新梢危害率5%以上 3 月中下旬 4月中旬;6 月下旬 7 月(1)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2)化学防治:春梢或夏梢 35 片叶展开时,喷施杀螟硫磷 或者毒死蜱 1000 倍乳油。果蝇 有虫即要 防治 5 6 月(1)果蝇粘捕板;(2)在 5 月中下旬对杨梅园除 草,同时用生物源杀虫剂 0.3%印楝素乳油 300 倍液对地面喷雾处理;(3)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 1:5:1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杨梅园内,6 8 钵/亩,诱杀 成虫。定期清除诱虫钵内虫子,每周更换一次诱饵;(4)杨 梅 成 熟 前 的 生 理 落 果 和 成 熟 采 收 期 的 落 地 烂 果 拣 尽,送 出 园 外一定距离的地方覆盖厚土或用 30%敌百虫乳油 500 倍液喷雾 处理。白蚁 白蚁为害的植株大于3%5 8 月(1)灭蚁灵伴青草或者麸皮晚上 进行人工诱杀;(2)频振杀虫灯诱杀白蚁成虫。天牛 有虫株率10%以上 6 9 月(1)利用铁丝或钢丝钩杀天牛幼虫,或树干蛀孔内塞药毒杀幼虫;(2)闷热天气清晨可在园中捕捉成虫。褐斑病 有 病 叶 率 大于 10%3 5 月(1)保持果园通风透光;(2)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 1000 倍液叶面喷施防治。凋萎病 有 病 枝 率 大于 10%3 10 月(1)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2)栽植健壮苗木,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保证树体健壮。肉葱病 有病果率大于 15%4 月(1)加强树体管理,增施豆粕等有机肥可以减 少该病的发生;(2)树 势 弱 的,可 在 立 春 和 采 果 后,增 施 有 机 肥 和 钾 肥;树 势 强 的,在生长季节(5 月上旬),疏删树冠顶部直立或过强的春梢 约 30%;(3)停止施用多效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