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858-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858 2019 羊肚菌林 下栽培技 术规程 2019-07-08 发布 2019-09-08 实施 山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4/T 1858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菌 种准 备.1 5 栽 培地 选择.2 6 整地.2 7 播种.2 8 发 菌管 理.3 9 出 菇管 理.3 10 采收.4 11 病 虫害 防控.4 12 档 案管 理.4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山西省 适宜 林下 栽培 羊肚 菌品种.5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档案记 录表.6 DB14/T 1858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山 西省 林业 和草 原局提 出并 监督 实施。本标准 由山 西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山 西林 业职业 技术 学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张江 萍、付 丽娇、曹 芹、尹 卫 东、邢 茜、何 化春、刘 和。DB14/T 1858 2019 1 羊 肚菌林 下栽培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羊 肚菌(Morchella spp.)林下 栽培 的 菌种准 备、栽培 地选 择、整地、播种、发 菌管理、出 菇管 理、采收、病 虫害防 控和 档案 管理。本标准 适用 于羊 肚菌 的林 下栽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T 12728 食 用菌 术语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NY/T 2798.5 无公 害农 产 品 生 产质 量安 全控 制技 术 规范 第5部 分:食用 菌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羊肚菌 林下 栽培 在适宜 羊肚 菌生 长的 林地,利用 适宜 的林 下土 壤及 环境进 行羊 肚菌 培育 过程。3.2 外援营 养袋 装有适 合羊 肚菌 菌丝 再次 吸收利 用的 培养 基袋。4 菌种准 备 4.1 品种选 择 林下栽 培选 择耐 低温、抗 寒性、抗逆 性强 的羊 肚菌 品种。具体 参见 附录A。4.2 栽培种 准备 在播种 前至 少25 d 开始 生 产栽培 种。每667 m2栽 培地 需栽培 种约180 kg。菌 种 生产所 需的 原材 料应符合NY/T 1935,操 作过 程 应符合NY/T 2798.5。DB14/T 1858 2019 2 5 栽培地 选择 5.1 林型及 林地 杨树林、苹 果树 林、杏树 林、樱 桃树 林、核桃 树林 等林地 均可 用于 羊肚 菌的 栽培。优选 地势 平坦、树木纵 横间 距规 整、交通 便利的 林地。5.2 土壤 要求土 质疏 松。优先 选择 壤土或 者沙 壤土。沙 性土 壤含沙 量不 超过40%。5.3 水源 取水方 便。水质 符合GB 5749。6 整地 6.1 土壤翻 耕 去除林 地杂 草,避免 使用 除草剂。在 树行 间按 照长 轴走势 进行 一次 深耕,耕 地深度25 30。6.2 作床 沙性土 壤,耕地 前施 洒生 石 灰25 kg/667 m2,做低 床;壤土,耕地 前施 洒生 石灰50 kg/667 m2,做高 床。床宽80 cm 120 cm,床高15 cm 20 cm,步道 宽30 cm 40 cm,长度 依地 形而 定。7 播种 7.1 播前准 备 将菌种 掰碎 至1.0 cm 1.5 cm 大 小的 菌种 块。7.2 播种时 间 一般 采用 秋播,当地 表10 cm以 下土 壤温 度在18 22 时,开始 播种。通 常情况 下,播 种时 间北部地 区9 月下 旬至10 月 上 旬完成 播种,中 部地 区10 月上中 旬完 成播 种,南部 地区10 月中 下旬 完成 播种。7.3 播种量 每667 m2播 种约300 袋,重量约 为180 kg。7.4 播种方 法 7.4.1 撒播 将菌种 均匀 洒于 床面,覆 细土 1.0 cm 1.5 cm。7.4.2 条播 按照长 轴走 向开“V”型 槽,槽宽 约15 cm、深 约10 cm、槽 距20 cm 左右,把 菌 种均匀 撒在 槽内,覆细土1.0 cm 1.5 cm。DB14/T 1858 2019 3 8 发菌管 理 8.1 水分管 理 播种后,应 及时 浇一 次透 水。8.2 覆膜及 遮荫 浇水后 覆厚 度0.04 mm 的 普 通农用 白色 地膜。按照 床 宽,确定 地膜 的宽 度。覆 膜时,沿 着床 面长 轴,固定地 膜一端,拉 紧扣在 地面上,每隔50 cm 压一 个 土块。覆膜后,再 覆盖单 层遮阳 率为85%95%的遮阳网。8.3 外援营 养袋 放置 8.3.1 时间 播种后410 d,当 菌丝 长 出土面 后即 可放 置外 援营 养袋。8.3.2 用量 每667 m2的 栽培 地需 外援 营养袋1 8002 000 袋,每袋重 约400 g。8.3.3 方法 将外援 营养袋 侧面 划口或 打孔处 理,同 时,掀开地 膜,边 处理边 放置。处理 面朝下,扣在 床面上。再将地 膜、遮阳 网还 原覆 盖。8.4 越冬管 理 土壤上 冻前 浇一 次透 水。检查地 膜、遮阳 网覆 盖情 况,并 压好,预 防鼠 害。9 出菇管 理 9.1 催菇 9.1.1 时间 翌年春 天,当地 表10 cm 以 下土壤 温度 达到5 10 时,进行 催菇。9.1.2 措施 拉起遮 阳网,把遮 阳网 架 起,净高 保持 在2 m 以上。边搭小 拱棚 边揭 地膜,并 及时去 除外 源营 养袋。小拱棚 高40 cm 100 cm,覆厚0.06 mm 的棚膜,拱 棚 两侧棚 膜每隔50 cm 压实。浇一次 水,使 土壤 含水量达饱 和,但要 及时 排走 积水。9.2 水分管 理 及时浇 水,保持 土壤 表面 湿润,空气 相对 湿度80%90%。9.3 温度管 理 棚内温 度控 制在20 以下。DB14/T 1858 2019 4 9.4 通风管 理 棚内温 度超 过20,在 背 风面,局部 揭起 棚膜 通风。10 采收 10.1 采收标 准 当羊肚 菌,菌盖 脊与 凹坑 棱廓分 明,肉质 厚实,有 弹性,有浓 郁的 羊肚 菌香 味时,采收。10.2 采收方 法 用锋利 的小 刀,在 子实 体 菌柄近 地面,沿地 面水 平 方向切 割摘 下,或 小刀 左 右两个 方向 呈45 角 斜向地面 切割,摘 下菇 子;用小刀 将粘 附于 菇柄 底部 的泥土 或杂 物削 掉,置于 篮子、筐子 内。10.3 采后预 处理 10.3.1 鲜品 采收的 羊肚 菌,0 1 预 冷10 24 h,在 2 5 可 贮 藏7 10 d。10.3.2 干品 采用自 然干 制或 低 于45 热风 干制,使 羊肚 菌含 水量低 于 10%。11 病虫害 防控 11.1 防控原 则 预防为 主,科学 防控。11.2 预防措 施 把好菌 种质 量关,选 用抗 逆性强 的菌 种,适时 播种。生产原 料要 新鲜 无霉 变,科学配 料,灭菌 彻底;搞好环 境卫 生。废弃 料要 及时清 理并 远离 栽培 场地。土地 轮作。11.3 物理防 控 利用遮 阳网、棚膜 阻隔病 虫侵入。阳光 曝晒 土壤消 毒。出 菇期控 制棚 内温度 低于22,可采用 通风进行 降温。11.4 化学防 控 利用生 石灰 对土 壤进 行消 毒。栽培 期间 发现 有局 部 霉点,要 及时 清除 或撒 石 灰控制。符合GB/T 8321(所有 部分)的 相关 规定。12 档案管 理 在栽培 过程 中建 立完 整的 档案管 理。应保 留羊 肚菌 栽 培过程 中各 个环 节的 有效 记录,至少 保留 两年。样表参 见附 录B。DB14/T 1858 2019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山西省 适宜 林下 栽培 羊肚 菌品种 A.1 YD2(优系)A.1.1 来源 该优系 野生 资源 选自 四川 阿坝地 区。A.1.2 温度类 型 低温型 品种。出 菇温 度地 温9 11,子 实体 最 适发育 温度15 23。A.1.3 品种特 性特 征 子实体 高4.0 cm 11.5 cm。菌盖 圆锥 形,黑色 凹坑 内略带 金黄 色,肉质 脆嫩,长2.5 cm 7.5 cm,最宽处2.0 cm 5.8 cm;菌柄白 色,肉质 白色,长2.0 cm 5.1 cm,宽1.0 cm 2.3 cm,厚1 mm 2 mm。出菇密 度适 中,多单 生。菌肉厚 实,折干 率7 7.8:1;该品 种具 有抗 低温、耐极端 天气 的潜 力。A.2 Y(优 系)A.2.1 来源 该优系 野生 资源 选自 山西 省吕梁 地区。A.2.2 温度类 型 广温型 品种。出 菇温 度地 温6 15,子 实体 最 适发育 温度10 25。A.2.2.1 品种特 性特 征 子实体 高3.8 cm 10.5 cm。菌盖 宽圆 锥形,浅 灰黑 色略泛 红,长2.5 cm 7.0 cm,最 宽处2.0 cm 5.5 cm;菌 柄白 色,肉质 白色,长1.7 cm 5.0 cm,宽1.3 cm 2.4 cm,厚1 mm2 mm。出菇密 度适 中,单生。菌 肉 厚实,折干 率7.5:1;该 品 种出菇 期比YD2 品种 长约10 d,单 菇均 重25 g,温度适 应范 围广,抗 病抗 杂能力 优异。DB14/T 1858 2019 6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档案记 录表 羊肚菌 栽培 情况 记录 表、羊肚菌 栽培 区气 候记 录表 分别见表B.1 和 表B.2。表B.1 羊肚菌 栽培 情况 记录 总表 地点:负责人:面积 林型 品种 播种时间 放置外援袋时间 浇水时间 浇水时间 搭小拱棚时间 浇水时间 出菇时间 采收时间 产量(干/鲜)表B.2 羊肚菌 栽培 区气 候记 录表 记录区域:记录人:日期 天气 土壤温度 棚内温度 棚内湿度 棚外温度 备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