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DB33/T 2148.7-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1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48.7 2018 杨梅主要 病虫害测 报调查技 术 规程 第 7 部分:杨梅褐 斑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n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on red bayberry Part 7:Red bayberry brown spot 2018-10-08 发布 2018-11-08 实施 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3/T 2148.7 2018 I 前 言 DB33/T 21482018 杨 梅 主要病 虫害 测报 调查 技术 规程 分为8个 部分:第1部 分:杨梅 果蝇;第2部 分:杨梅 卷叶 蛾;第3部 分:杨梅 油桐 尺 蠖;第4部 分:杨梅 天牛;第5部 分:杨梅 介壳 虫;第6部 分:杨梅 粉虱;第7部 分:杨梅 褐斑 病;第8部 分:杨梅 癌肿 病。本部分 为DB33/T 2148的第7部分。本部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部分 由浙 江省 农业 厅提 出。本部分 由浙 江省 种植 业标 准化技 术委 员会 归口。本部分 起草 单位:浙 江省 农 药检定 管理 总站、浙 江省 农 业科学 院、台州 市黄 岩区 果 树技术 推广 总站。本部分 主要 起草 人:王华 弟、戚 行江、戴 德江、黄 茜斌、沈颖。DB33/T 2148.7 2018 1 杨 梅主要 病虫害测 报调查 技术规程 第 7 部分:杨梅褐 斑病 1 范围 本部分 规定 了杨 梅褐 斑病 的病 情 系统 监测、发 生危 害情况 普查、农 事管 理活 动和气 象情 况 记 载 等。本部分 适用 于杨 梅褐 斑病 系统测 报调 查。2 病情系 统监 测 2.1 调查时 间 3月至11 月,每 隔5天 调查 一次。2.2 调查方 法 2.2.1 选择东 魁、荸荠 种、丁岙 梅、晚 稻杨 梅等 当地 主栽 的杨梅 果园 各 1 个,面 积 3000 以上,根据发病情 况进行 定园 定 点系 统观察。2.2.2 调查果 园 选 定东、西、南、北、中五 个方 位的 杨 梅 树各1 株,每株 杨梅 树观 察五个 方位 的 1 条枝条上 的叶 片,观察 叶片 发病情 况。2.2.3 参照附 录A 杨梅 褐斑 病发 病症状 及严 重度 分级,计 算发病 率与 病情 指数。调 查结果 记入 附 录B表B.1 杨 梅褐 斑病 发病 情况调 查记 载表。3 发生危 害情 况普 查 3.1 调查时 间 3月和11 月,各 调查 一次。3.2 调查方 法 按杨梅 主栽 品种、生 态类 型划分 调 查 果园,每 类型 查3个 果园,每 个果 园随 机 抽取杨 梅树5株,每 株杨 梅 树观 察 东、西、南、北、中五 个 方位 上各1 条枝条 上 的叶 片,观 察发 病情况,调查 结 果记 入附 录B表B.1 杨 梅褐 斑病 发病 情 况调查 记载 表。4 农事管 理活 动和 气象 情况 记 载 调查杨 梅园 施肥、整 形修 剪、疏 花疏 果等 栽培 管理,观察记 载杨 梅抽 梢、开花、结果等 主要 生育 期,观察记 载气 温、降水、日 照等气 象情 况,分析 与杨 梅褐斑 病发 生关 系。观察 结果记 入附 录B 表B.2 杨梅栽培管 理和 气象 条件 情况 记载表。DB33/T 2148.7 2018 2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杨梅褐 斑病 发病 症状 和严 重度分 级 A.1 杨梅褐 斑病 发病 症状 杨 梅褐 斑病Mycosphaerella myricae(Saw.),俗称 杨梅 红点,是一种 真菌 性病 害,病菌 以子囊 果在 落叶或树 上的 病叶 中越 冬。主要危 害杨 梅叶 片,引起 大量落 叶,花芽 萎蔫,小 枝枯死,树 势衰 弱,直 至 树体死亡。病 菌侵 入叶 片后,开始 出现 针头 大小 的紫 红色小 点,后逐 渐扩 大圆 形或不 规则 形,直 径 一 般 在5 mm 10 mm。病斑 中央 红 褐色,边缘褐 色或 灰褐色,后期 病斑中 央转 变成浅 红褐色 或灰白 色,其上 密生灰黑 色的 细小 粒点,病 斑逐渐 联结 成斑 块,致使 病叶干 枯脱 落,不久 出现 花芽与 小枝 枯死。A.2 杨梅褐 斑病 严重 度分 级 杨梅褐 斑病 严重 度分 级见 表A.1。表A.1 杨梅褐 斑病 严重 度分 级 级数 分级标准 0 叶片上无病斑。1 叶片上有零星小斑点。2 病斑占叶面积1/4 以下。3 病斑占叶面积1/4 1/2。4 病斑占叶面积1/2 以上。DB33/T 2148.7 2018 3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杨梅褐 斑病 发病 情况 调查 记载表 B.1 杨梅褐 斑病 发病 情况 调查 记载表 杨梅褐 斑病 发病 情况 调查 记载表 见表B.1。表B.1 杨梅褐 斑病 发病 情况 调查 记载表 调查 日期 调查地点 杨梅品种 调查 株数(株)调查叶片(张)发病株数(株)发病叶片数(张)严重度分级 叶片发病率(%)病情指数 备注 月 日 0 1 2 3 4 DB33/T 2148.7 2018 4 B.2 杨梅栽 培管 理和 气象 条件 情况记 载表 杨梅栽 培管 理和 气象 条件 情况记 载表 见表B.2。表B.2 杨梅栽 培管 理和 气象 条件 情况记 载表 调查 日期 调查地点 海拔高度 杨梅品种 主要生育期 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 气象条件 备注 月 日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mm)日照(h)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