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120.10 C 23 备案号:58060-2018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322 2018 羽叶丁香 栽培技术 规程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2018-02-05 发布 2018-05-0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322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GB/T1.1-2009 的规则 编制。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中 医药研 究所 提出。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质 量技术 监督 局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内蒙 古 自治区 中医 药研 究所、内 蒙古自 治区 标准 化院、内 蒙古众 维实 业有 限责 任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李旻 辉、张 博尧、那 木汗、王 文乐、齐海 平。DB15/T 1322 2018 1 羽叶丁香 栽培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内 蒙古 阿拉 善盟 羽 叶丁 香 栽 培技 术的 术语、定义、产地 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 虫害 防治 等内 容。本标准 适用 于内 蒙古 阿拉 善盟羽 叶丁 香 的 栽培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 境空 气质 量标 准 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量 标准 GB 8321 农 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标 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羽叶丁 香 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羽叶丁 香为 木犀 科丁 香属 植物,其 干 燥茎 与根 入药。4 产地环 境 4.1 生态环 境 4.1.1 海拔 适宜海 拨为1750 m2380 m。4.1.2 无霜期、平 均气 温 DB15/T 1322 2018 2 全年无 霜期120 d180 d;年平均 气温8.5,最 低温-13,7月份 最高 温28.5,生 长期 平均 气温19,持续150 d 以上。4.1.3 光照 年平均 日照 时数 在2800 h3200 h,日 照百 分率70%75%。4.1.4 水分 年平均 降水 量80 mm220 mm,多集中于7月9月。4.1.5 土壤 适宜的 土壤 为砂 质壤 土。pH 值6.57.5,保 肥保 水能 力较强,通 透性 能良 好。4.2 环境质 量要 求 4.2.1 空气质 量 符合空 气质 量GB 3095 二级 标准。4.2.2 土壤质 量 符合土 壤质 量GB 15618 二 级标准。4.2.3 灌溉水 质量 符合农 田灌 溉水 质GB 5084 标准。5 播种育 苗 5.1 选地 选择地 势平 坦,土层 深厚,有机 质含 量高,水 分充 足,土 壤有 机质 含量 高的 砂质土 壤。不宜 选用 低洼积水 地、粘土 地与 盐碱 地。5.2 整地 于栽培 前一 年秋 季。施充 分腐熟 的农 家肥4000 kg/667 m2做底肥,洒 匀,深翻40 cm 左右,整 地要 求细致、深翻、耙 平,清除 杂物、杂草、于 封冻 前灌 透水,使土 壤与 肥料 充分 结合和 腐熟。5.3 种子 5.3.1 质量要 求 种子来 源于 阿拉 善盟 贺兰 山地区,常温 贮藏 不超 过1 年,种子 净度 不低 于95%,籽 粒饱 满度70%以上,发 芽率 不低 于75%。DB15/T 1322 2018 3 5.3.2 留种要 求 选择两 年生健 壮羽 叶丁香 植株,9 月末 到10月 中旬果 实成熟,待果 皮变 成黄褐 色且开 裂时,随熟 随采。种 子采 收后 于通 风良 好的地 方晾 干,除去 伞梗 和杂质,选 择籽 粒饱 满、光泽度 好的 优良 种子 备 用。5.4 种子处 理 5.4.1 浸种处 理 播种前,用30 温 水浸 泡24 h,反复 搓洗 干净 后用0.3%的高 锰酸 钾浸 泡半 小时,再用 清水 洗净。5.4.2 催芽处理 将浸种 处理 后的 种子,用200 mg/L 赤霉素(GA3)进 行充分 搅拌 处理,然 后用2.53 倍的 湿沙 混匀,湿沙的 湿度 以手 抓成 团但 指缝无 水渗 出为 宜,注意 经常检 查干 湿度。将 存放 拌种处 理后 种子 的容 器 放 入室内,在30 条件 下进 行 催芽2 d3 d并 保持 湿润,待有1/3 左右 种子 裂口 吐白 时及时 播种。5.5 播种 4 月 中 下旬 播种,播种 量 为 1.5 kg/667 m2左 右。种 子采用 条播 方法,用 小三 齿钩在 床面 上开 沟,沟深 5 cm,沟宽 5 cm7 cm,沟间 距 10 cm15 cm,沟底踩平,均匀 播种。覆土 厚 1cm1.5 cm,轻轻 镇压后覆膜。6 苗期管 理 6.1 灌溉 出苗前,每天 喷水 一次,每次20 min,保持 湿润,避 免土壤 板结 影响 出土。出 苗时要 对地 膜内 通风,出苗后2 d3 d 浇水 一次,5 月中旬 每5 d浇 水一 次,灌 水模数 为0.45 m3/(s 100 hm2)。盛夏盖 草防 旱,久 旱须多次 浇水。如 未冬 灌,须在播 前灌 溉一 次。6.2 间苗、定苗、补 苗 苗高3 cm4c m 时,按 株距2 cm3 cm 分次间 苗;当苗 长到4 cm5 cm 高时定 苗,留苗量50000 株/667 m270000 株/667 m2;出现 缺苗时 及时 补苗。6.3 除草 育苗期 间要 及时 清除 杂草。根据 田间 状况 及时 中耕,破除 地表 板结。6.4 施肥 DB15/T 1322 2018 4 出苗后,施 加氮 肥3.5 kg/667 m24 kg/667 m2,施肥后喷水 洗苗,以 防烧 苗现 象;晚 春和 夏季 采用叶面喷 肥法 追施,用0.3%0.5%尿素 在生 长期 喷2 次3 次;秋 季施 钾肥,喷0.3%0.5%磷 酸二 氢钾2 次3次。7 移栽 7.1 移栽方 法 当年生 苗 高 30 cm60 cm 可于第 二年 春季 移栽,株行距 40 cm60 cm,移栽 密度 为每亩 1800 株2700株。培 育三 年左 右再 分栽 定植一 次,移栽 时从 离地 面 30 cm 处截 干,促进 分 枝,株 行距 1 m1.5 m,移栽密度 为每亩 300 株450 株。7.2 中耕除 草 移栽后 要结 合间 苗及 时进 行中耕,破 除地 表板 结,根据具 体情 况夏 天除 草2 次,秋天 除草2次。7.3 水肥管 理 移栽后 须灌 足水,渗 透 达 30 cm 以下,浇透。返 青 后及时 浇水,盛 夏盖 草防 旱,久 旱须 多次 浇水,雨季注 意排 水。早春 应施 基施,腐熟 肥施 加 4000 kg/667 m2,晚春和夏 季结 合 灌溉,追施 复合 肥,以 速效氮肥 为主,采 用叶 面喷 肥,用 0.3%0.5%尿 素在 生长期 喷 2 次3 次。秋 季 施钾肥,喷 0.3%0.5%磷酸二 氢 钾 2 次3 次。7.4 整形修 剪 移栽第 二年 在冬 季进 行修 剪,修 剪 时 以枝 条分 布均 匀,形 成完 整树 冠为 原则。将枯 枝、病虫 害枝 及基部萌 生枝 条剪 除。8 病虫害 防治 8.1 防治原 则 农药安 全使 用间 隔期 遵守 国标GB 8321.1-7,没有标 明农药 安全 间隔 期的 品种,收获前30d 停止 使用,执行其 中残 留量 最大 的有 效成分 的安 全间 隔区。羽叶丁 香的 生长 期间 主要 的病虫 害有:蚜 虫。8.2 蚜虫 DB15/T 1322 2018 5 8.2.1 发病特 征 蚜虫一 般发 生在 羽叶 丁香 生长中 期,造成 叶片 发生 皱缩,并有 腥臭 味,致使 羽叶丁 香生 长受 阻。8.2.2 防治方 法 具体如 下:农 业防 治:冬 剪和 夏 剪时剪 除被 害卷 中枝 梢或 干卷叶 片,消 灭部 分越 冬 卵和虫 源。并 利用 黄板诱蚜,或用 长方 形 纸 板涂 上黄色 油漆,同 时涂 上一 层机油,挂 在植 株顶 部均 匀分布 于行 间,当沾 满 蚜 虫时及时 涂抹;化 学防 治:无翅 蚜发 生初期,用 0.3%苦参 碱乳 剂、天 然除 虫菊 素喷 雾防 治,还 可用 吡虫 啉可湿性粉 剂或 吡虫 脒乳 油交 替喷雾 防治,化 学农 药稀 释比例 参考 使用 说明 书。9 采收 9.1 采收期 栽培 7 年 到 8 年后 采收,采 以 7 年以 上羽 叶丁 香为 佳;在 11 月土 壤封 冻之 前 采收。9.2 采收方 法 对于平 地大 面积 种植 羽叶 丁香,可选 用根 茎类 药材 挖掘机 与小 型伐 木机 进行 采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