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B22/T 2535-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7.060 A 47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25352016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nal drought events in summer in west 2016-12-09发布 2017-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535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中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气象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袭祝香、刘慧涛、高玉山、孙云云、蔺豆豆、吕忠、窦金刚、才源、兰飞飞、纪玲玲、饶维平、倪惠、王文跃、刘玉汐。DB22/T 25352016 1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的术语和定义、评估项目及计算方法、评估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对西部地区夏季作物生长期间发生干旱事件的评估。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气象观测站 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station 根据相关标准设立的气象要素观测场所。2.2 西部地区 area of western 白城市的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松原市的宁江区、乾安县、长岭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以及四平市的双辽市。2.3 日平均气温 daily mean temperature 02 时、08 时、14 时、20时气温的平均值。2.4 日降水量 daily precipitation 前一日20时至当日20时降水量。2.5 作物需水量 crop water requirement 作物某生育期内消耗于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水量。2.6 干旱指数 drought index 反映干旱程度的指标。2.7 K指数 Kindex 考虑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干旱指数。2.8 夏季 summer 6月9月。2.9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 regional drought events in summer in west 西部地区夏季每日有50%及以上气象观测站出现干旱。2.10 DB22/T 25352016 2 评估指数 evaluation index 反映事物程度的评价指标。3 评估项目及计算方法 3.1 评估项目 评估项目包括以下6项:a)干旱持续日数;b)干旱累积影响范围;c)干旱最大影响范围;d)干旱累积强度;e)最大干旱强度;f)干旱事件评估指数。3.2 计算方法 3.2.1 K 指数计算 K 指数计算时段为6月1日9月30日,逐日计算时间为前20天。当K 0.6时,即视为出现干旱,计算见公式(1)。ER EK=.(1)式中:E 作物需水量,E=a t,a为0.16毫米/,t为计算期间的逐日平均气温之和;R 计算期间的降水量;K 干旱指数。3.2.2 干旱持续日数计算 干旱持续日数计算见公式(2)。11 2 1+=t t X.(2)式中:1X 干旱持续日数;1t干旱事件开始日期;2t干旱事件结束日期。3.2.3 干旱累积影响范围计算 干旱累积影响范围按公式(3)计算。DB22/T 25352016 3=112Xiin X.(3)式中:2X 干旱累积影响范围,即在一次区域性干旱事件中,出现干旱的气象观测站总数;in 某日出现干旱的气象观测站数量。3.2.4 干旱最大影响范围计算 干旱最大影响范围计算见公式(4)。)max(3 in X=.(4)式中:3X 干旱最大影响范围,即一次区域性干旱事件中,所有出现干旱的日数中出现干旱范围最大的一天的气象观测站数量。3.2.5 干旱累积强度计算 干旱累积强度按公式(5)计算。)(12111 41hnhjXimjK q K q X=+=.(5)式中:4X 干旱累积强度,即一次区域性干旱事件中所有出现干旱气象观测站的干旱强度之和;jK 某日 0.6K0.8 的K 指数值;hK 某日K0.8的K 指数值;m 某日 0.6K 0.8 的气象观测站数量;n 某日K0.8 的气象观测站数量;1q 0.6K 0.8 时的计算权重;2q K0.8的计算权重。1q 和2q 按表 1 取值。表1 夏季各时段的计算权重 6月1日7月24日 7月25日8月31日 9月1日9月30日 K指数 0.6K 0.8 K0.8 0.6K 0.8 K0.8 0.6K 0.8 K0.8 权重 q1=0.5 q2=1.0 q1=1.5 q2=3.0 q1=0.6 q2=1.2 3.2.6 最大干旱强度计算 干旱最大强度计算见公式(6)。DB22/T 25352016 4)max(1211 5 hnhjmjK q K q X=+=.(6)式中:5X 最大干旱强度,即一次区域性干旱事件中,干旱强度最大日的干旱强度。3.2.7 干旱事件评估指数计算 干旱事件评估指数计算见公式(7)。=+=51)-1 11(51i iYH.(7)式中:H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指数;iY)lg(2.0i iX Y=,iX 为区域性干旱事件第i项评估因子。4 评估等级划分 4.1 等级划分依据 4.1.1 按 H 值的10年一遇、5 年一遇、2 年一遇的气候重现期值作为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等级的划分原则。4.1.2 干旱评估等级划分对照指标依据采用 1961 年2010 年的统计数据 4.2 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见表2。表2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等级 评估等级 程度 等级划分依据 评估指数(H)一级 极强 10年一遇 H0.5764 二级 重度 5年10年一遇 0.5719H0.5764 三级 中度 2年5年一遇 0.5631H0.5719 四级 轻度 2年一遇 0H0.5631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