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3872017 香椿造林 技术规程 2017-04-24 发布 2017-07-24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3872017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厅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南 阳市 林业科 学研 究院、中 国林 业科学 研究 院林 业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翟文 继、沈元勤、麻 文俊、王 军辉、杨桂 娟、景春 华、冯万富。本标准 参加 起草 人:刘正 周、臧 建立、张江涛、万 素贤、丁凤 刚、方占 莹、王平、丁向 阳、王鹏、贺全红、翟 文斌、陈 灏、王瑾、翟文 九、贺西 豪。DB41/T 13872017 1 香 椿造林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香椿 造林 的 术语和 定义、苗 木培 育、苗木出 圃、造林、抚 育管 理、病 虫害 防治。本标准 适用 于香 椿的 育苗 和造林。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1989 农药安 全使用标 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文 本。3.1 香椿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楝科 香椿 属,落叶 乔木;芽 有鳞 片;叶互生,羽状复 叶;小叶全 缘,很少 具疏 锯齿;复聚 伞花 序,下垂,两 性花,白色,有 香味,花 小,花瓣5,钟状;雄蕊5,分离,着生 于肉 质、5棱的花盘上,退化雄 蕊缺 或5 枚与花瓣 对生;子房圆 锥形,5室,每 室有 胚珠3 枚,花柱比 子房 短;蒴果 狭椭 圆形或 近卵 形,木质 或革 质,开 裂为5果瓣;种子 一端或两 端有 翅。6月开花,1011 月果 实成 熟。4 苗木培 育 4.1 种子 采集 与处 理 4.1.1 母株选 择 选择生 长健 壮、树体 高大、树干 通直、无病虫 害的 中壮龄 优树 作为 采种 母株。4.1.2 种子采 集 9月下 旬10 月上旬,待蒴果由绿 色变 为黄 褐色 时,进行 采集。4.1.3 种子处 理 将果穗 堆放室 内7 d 左右,然后摊 开晾干。蒴 果开裂 种子散 出后,去除 果壳,净种。装入透 气容 器中,放通风 干燥 处保 存,待翌年 播种。4.2 整地 DB41/T 13872017 2 4.2.1 圃地选 择 选择交 通便利、地 势平坦、土质 疏松肥 沃、排灌方 便,且 地下水 位不 高于1.5 m、土 层厚度 不少 于50 cm 的沙 壤土 或壤 土作 为育苗地。4.2.2 施基肥 和消 毒 整地前 每亩 施腐熟农 家肥1000 kg和 复合 肥50 kg。在 晴天深 翻30 cm,随耕 随耙,使土 肥均 匀混 合,促进土 壤熟 化,杀灭 病菌 和虫卵。4.2.3 作床 南北向 作苗 床,苗床 宽1.0 m,高20 cm 30 cm,床 间步道 为20 cm 30 cm。碎土、搂平。4.3 种子催 芽与 播种 4.3.1 催芽 播种前,用35 温 水浸 种,并不 停搅拌,水 与种子 的比例 为3:1。待水温降 至 常温 时保持24 h,然后捞 出装 入透 气的 容器 中,用 透气 物品 覆盖,待30%的种 子露 白时,即 可播 种。4.3.2 播种 一般采 用条 播的 方法。4月上 中旬,在畦 床开 两条 带距60 cm 的播 种带,用喷 壶顺播 种带 浇水,水浸 透 后,将 催好芽 的种 子与细沙 按1:1 的比例 混匀,均匀地 撒播 在带 中,覆细 土0.5 cm1.0 cm。每亩 播种量4 kg。4.4 苗期管 理 4.4.1 水分管 理 出苗前,根 据土 壤墒 情及 时喷水;出苗 后,根 据 土壤 墒情 适时 浇水。进入雨 季后,应 注意 排涝。4.4.2 追肥 56月进行2次叶面 施肥,于早晨 或傍 晚喷 施 磷 酸二 氢钾 尿素,浓 度不 超过0.5%。7月在 苗行 间 每亩 追施磷 酸二铵20 kg,追 肥后 及时 浇水。4.4.3 松土除 草 雨后或 灌溉 后地 面湿 润时 及时除 草,除草 应遵 循除 早、除 小、除了 的原 则;结合除 草进 行松 土,松土应逐 次加 深、全面 松到,做到 不伤 苗、不压 苗,苗根附 近松 土宜 浅,行间、带间 宜深。4.4.4 间苗和 定苗 间苗应 遵循 间小 留大、间 密留稀、间 劣留 优的 原则。小苗真 叶刚 露出 时,进行 第1次间苗;小苗真 叶34 片时,进行 第2 次间 苗;小 苗真叶56片时,进行第3 次间 苗;最后 按株 距15 cm 20 cm定苗。5 苗木出 圃 DB41/T 13872017 3 5.1 出圃分 级 春季在 土壤 解冻 后至 萌芽 前起苗,秋 季在 土壤 封冻 前起苗。起 苗前 应提 早2 d 3 d 灌水,保 持根 系完整。起苗后,进行苗 木分 级,一年生香 椿苗 木分 级 见表1。表1 香椿苗 木分 级 苗木种类 级苗 级苗 综合控制指标 地径/cm 苗高/cm 地径/cm 苗高/cm 播种苗 1.3 150 0.81.3 100150 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无损伤。5.2 包装和 运输 将分好 级的 苗木 每捆50100 株,根系 蘸泥 浆,并包 扎根部,加 标签。运 输期 间注意 保湿。6 造林 6.1 造林地 选择 选择海 拔800 m 以下,土 层 较深厚,肥 沃,排水 良好 的沙壤 土或 壤土 造林。6.2 整地 平原穴状整 地,栽植 穴规 格80 cm80 cm60 cm;山地鱼 鳞坑 式整 地,栽植 穴规格100 cm60 cm50 cm。6.3 栽植 6.3.1 栽植密度 植苗造 林,平地 株行 距4.0 m5.0 m;山 地3.0 m4.0 m。6.3.2 栽植时间 冬季在11月上旬 至12 月上 旬,叶片 已经 脱落 时起 苗造林。春季自 土壤 解冻 后至3月底、4月初均 可造林。6.3.3 栽植要 求 将苗木 根系 在穴 中分 布均 匀,同 时将 苗干 前后 左右 对准定 位。栽植 方法 为“三 埋两踩 一提 苗”,即:将树苗 放入 植穴 中央,用 挖穴时 翻出 的表 土回 填、覆盖树 根;用手 往上 提一 下树苗,使 根系 舒 展;用 脚将覆土 踩实;回 填表 土,至与地 面平 齐;踩紧;最 后在苗 木基 部再 盖一 层松 土。栽植后 做围 堰,及时 浇透 水。7 抚育管 理 7.1 松土除 草 造林后13 年及 时松 土除 草。DB41/T 13872017 4 7.2 施肥与 浇水 67月份追 肥2 次,6月以氮肥为 主,每亩 施肥40 kg 50 kg,7月以磷、钾肥 为主,每亩 施肥30 kg 40 kg,施肥后 及时 浇水。7.3 修枝除 萌 于初冬 和早 春休 眠期 进行,在不 影响 主干 生长 的情 况下应 尽可 能多 留枝 条,幼树树 冠长 度应 保 持 树高的2/3 或1/2。对树 冠内 过强的 粗大 侧枝,回缩到 较弱的 细枝 处;对过 密侧 枝,应适当 疏除;幼树树干上萌发 的尚 未木 质化 嫩芽,应及 时抹 除。7.4 幼林保 护 香椿林 应严 禁采 食椿 芽和 嫩叶,防止 家畜 破坏。8 病虫害 防治 主要病 虫害 及防 治方 法见附录A。农 药的 使用 应符 合GB 4285和GB/T 8321 的规 定。DB41/T 13872017 5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香椿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香椿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见表A.1。表A.1 香椿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防治对象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 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扩展形成黄白色斑块,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 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严重时叶片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初 次侵染来源;发病初期 用 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 2 3 次,或2.5粉锈 宁 1500 2000 倍液,或 50的多菌灵600800 倍液喷布枝叶。叶锈病 感病后 叶部 出现 锈斑,受 害植 株生长 衰弱,提 早落叶。初 期叶 片正 反两 面出 现橙 黄色小 点,散生 或群生,以 叶背 为多,严 重时 可蔓 延全叶,后 期叶 背面出现黑褐色小点,受害后使叶变黄、脱落。冬季及时扫除落叶,减少浸染源;及时排灌,合理施肥,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用 0.20.3 波美度石硫合剂,每 15 d 喷1 次,每次 100 kg/667 m2左右,连喷 2 3 次。立枯病 幼苗期 表现 为芽 腐、猝倒 和立 枯,大 苗上 根茎 和叶片腐烂。病 部皮 层先 为红 褐色,进而 呈黑 褐色,流水,腐烂,叶部脱落、死亡。及时拔 除病 株;适时间 苗,防 止过密;20%甲基立枯磷乳油400 倍液喷雾;或用50%代森 锌800 倍液灌根。斑衣蜡蝉 成虫和 若虫 均喜 群集 于树 干或 树叶,以叶 基为 多,吸食叶 片或 嫩枝 的汁 液,造成 伤口流 出汁 液,被害部位形成白斑而枯萎。集中卵块,人工及时清除,烧 毁;香椿不要与臭椿混交或较近栽植;在若虫期喷洒敌杀死 300 倍液,10%呲虫啉可湿性粉 剂 1500 2000 倍液喷雾防治。褐边绿刺蛾 幼虫取 食叶 片,低龄 幼虫 取食 叶肉,仅留 表皮,老龄时将 叶片 吃成 孔洞 或缺 刻,有时仅 留叶 柄,严重影响树势。成虫有趋光性,灯火诱杀有良好效果;在初龄幼虫时喷洒马拉硫磷 1000 2000 倍液,亚胺硫磷100015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