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3.0 20.3 0J7 4DB41河南省地方标 准DB 41/T 1485 2017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规范2 0 1 7-1 0-2 4发 布 2 0 1 8-0 1-2 4实 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41/T 1 4 8 520 17I目次前言.II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检查周期.25 检查机构及人员.26 检查前准备.27 检查项目与内容.28 检查结论.49 检查报告与记录.4附录 A(资料性附录)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报告.6附录 B(资料性附录)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记录.9DB 41/T 1 4 8 520 17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偃师市质检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伟超、李卫东、朱磊、马骏、宋前进、高庆伟、申红菊。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梁朝旭、马江、王贵彬、张媛、张磊、王天然、秦富友、付晓飞、康华魁、赵雅阁、秦瑞红、冯鑫。DB 41/T 1 4 8 520 171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规范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用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的术语定义、检查机构及人员、检查项目与内容、检查结论及检查报告与记录。本标准适用于T S G R 0 0 0 5所 定 义 由 大 容 积 钢制无缝气瓶/纤维缠绕气瓶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采用 永久性连接组成,盛装介质为压缩气体(注)的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注:压缩气体不包括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气体介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NB/T 4 7 0 1 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 7 0 1 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TSG R 0005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 0006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0 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2 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 7001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长管拖车由大容 积钢制无缝气 瓶与走行装置采用永久 性连接组成的 移动式压力 容器,总容 积不小于1000 L,单瓶容积大于150 L,盛装介质为压缩气体。3.2管束式集装箱由大容 积钢制无缝气 瓶/纤维缠 绕气瓶与框架 采用永久性连 接组成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总容积不 小于1000 L,单瓶容积大于1 5 0 L,盛装介质为压缩气体。3.3年度检查年度检 查是指按照TSG 08的要求,在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 装箱使用过程 中,每年至 少进行 1次的检查,检查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3.4DB 41/T 1 4 8 520 172定期检验定期检 验是指特种 设备检验机构按照T S G R 0 0 0 5 的要求,在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 装箱停运时,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3.5安全附件安全附件包括安 全泄放装置(爆破片装置/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 装置)、压力表、测温仪表、导静电装置等。4 检查周期在用的 长管拖车、管 束式集装箱一般情况下每 年进行1次年度 检查。当年度进行定期检验 的,可不再进行年度检查,年度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使用安全状况分析,并且对年度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5 检查机构及人员5.1 年度检查工作可以由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使用单位进行,也可以委托具有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5.2 年度检查工作由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使用单位进行时,检查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持有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人员资格证,并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相关工作四年以上;b)经过长管拖车年度检查专项培训,持有培训合格证的;c)持有压力容器检验师(RS)资格证。5.3 年度检查工作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查人员应持有压力容器检验师(R S)资格证。6 检查前准备6.1 使用单位应将挂车停放在安全区域,放置车辆防滑木,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6.2 使用单位应将外表面有碍检查的杂物清除干净。6.3 准备检查所需的工具与仪器设备:a)钢卷尺、检验锤(木锤或 250 g 的铜锤)、5 10 倍放大镜、万用表、超声波测厚仪(必要时)、手电筒、皂液检漏工具、记号笔等。b)检查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7 检查项目与内容7.1 资料审查7.1.1 审查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等以及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7.1.2 进行改造、重大维修的,审查其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监督检验证书。7.1.3 使用登记证(包括 I C 卡)和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以及运行记录、运行各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检查气瓶充装介质腐蚀性成分分析报告等。7.1.4 延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的定期检验报告。7.2 气瓶检查DB 41/T 1 4 8 520 1737.2.1 核实拖车产品铭牌、气瓶制造标志与制造资料的一致性。7.2.2 逐只检查气瓶外表面,有无裂纹、腐蚀、油漆脱落、凹陷、鼓包、变形和机械接触损伤。7.2.3 气瓶外表面如有严重腐蚀,应增加对腐蚀部位测厚;发现有凹陷、鼓包、变形和机械接触损伤的,应进一步测量;发现或怀疑有裂纹的部位,应依据 N B/T 4 7 0 1 3 的要求增加无损检测;检查结果按照TSG R 7001 判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7.2.4 针对纤维缠绕气瓶,应逐只检查气瓶表面树脂完好情况,不应有分层、冲击损伤、热损伤和化学品腐蚀等情况;出现磨损、刨削损伤、划伤、磕伤、硌伤并达到以下程度的,应由制造单位进行修复,超出以下程度的,应停止使用:a)距复合材料层端部 1 5 mm 之内磨损起毛;b)深度 0.7 5 mm1.25 m m,长度小于 2 5 mm;c)深度 0.2 5 mm0.75 m m,长度小于 2 0 0 m m。7.2.5 用木锤或约 250 g 铜锤轻击甁壁,逐只对气瓶进行音响检查。若气瓶发出沉闷的声音,则表示气瓶内部有腐蚀、液体或沉积的其它杂物等异常情况,应进行定期检验。7.3 气瓶端塞、管路、阀门、排污装置、气动阀门、快装接头等附件的检查7.3.1 检查气瓶端塞有无变形、裂纹或机械损伤等。7.3.2 检查管路有无泄漏、变形、裂纹、凹陷、扭曲和机械损伤等。7.3.3 检查阀门有无锈蚀、变形、泄漏,开闭是否正常,检查排污装置是否完好、通畅,检查气动阀门有无损伤,是否处于常闭状态。7.3.4 检查快装接头有无锈蚀、变形、裂纹和其他损坏。7.4 气瓶固定装置的检查7.4.1 检查气瓶与前后两端支撑立板的连接是否松动,气瓶是否发生转动。7.4.2 检查框架是否有裂纹、凹陷、扭曲、和机械损伤等。7.4.3 检查框架与拖车底盘是否固定牢靠。7.4.4 检查捆绑带有无损伤、腐蚀,紧固连接螺栓有无腐蚀松动,弯曲变形,螺母、垫片、缓冲垫是否齐全、完好。7.5 安全附件检查7.5.1 压力表应符合以下要求:a)压力表的选型应与盛装的介质相适应,并采用抗震压力表;b)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6 级,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工作压力的 1.53.0 倍;c)压力表外观完好,表盘直径应满足便于观察的需要,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d)压力表的封印完好,检定合格标记清楚,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7.5.2 测温仪表,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测量范围是否与充装介质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相适应。7.5.3 安全泄放装置,采用爆破片装置的,检查爆破片是否按期更换,铭牌、合格标志是否齐全,检查运行期间是否存在超压未动作情况;采用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装置的,检查使用条件是否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是否有易熔合金挤出、渗漏的情况;检查排放接管是否畅通,支撑是否牢固,防雨、尘帽是否齐全。7.5.4 导静电装置,检查导静电带安装是否正确,瓶体、管路、阀门与导静电带间电阻不得超过 10。紧急切断装置,对于设置紧急切断装置的,应当检查外观质量是否良好;性能校验是否合格;远控系统动作是否灵敏可靠。DB 41/T 1 4 8 520 1747.6 整车泄漏试验7.6.1 充装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或易燃、易爆介质,或者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应当进行整车泄漏试验。7.6.2 泄漏试验介质为充装气体或氮气,试验压力为气瓶公称压力的 0.81.0 倍。7.6.3 泄漏试验时,应对所有密封面进行泄漏检查,检查方法可以采用密封面喷涂皂液方式。8 检查结论8.1 符合要求检查项目(应有的项目)未发现缺陷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8.2 基本符合要求检查项目中存在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可以有条件的监控使用,应在结论说明中,注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完成期限。8.3 不符合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停止使用:a)定期检验超期的;b)气瓶及管路外观检查有裂纹、腐蚀和变形严重影响安全使用的超标缺陷;c)气瓶端塞有裂纹的;d)易熔合金塞有易熔合金挤出、渗漏情况的;e)纤维缠绕层有严重损伤,出现 7.5.2.2 规定应停止使用的;f)整车泄漏试验不合格的。9 检查报告与记录9.1 检查报告检查报 告的格式参照 附录 A;报告 实行二级审签,审批人员应 按规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 任命后,方可对检查报告签字确认,并承担相应责任,使用单位自行年度检查时,报告应由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安全管理员审批。检查报告应在检查工作结束后 7个工作日内出具。9.2 检查记录填写要求检查记录的格式参照附录B;检查记录填写的内容不得涂改,可以划改纠正但须签名确认。9.3 检查报告及记录的保存存档的检查报告与记录一起保存,保存期至少为五年。DB 41/T 1 4 8 520 175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报告报告编号: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报告使用单位:设备名称:单位内编号:使用证号:设备代码:检查日期:XXXXXX(单位全称)DB 41/T 1 4 8 520 176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结论报告报告编号:使用单位单位地址管理人员 联系电话单位代码 邮政编码制造单位设备名称 设备代码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使用证号 单位内编号气瓶外径 mm 气瓶长度 mm 设计壁厚 mm气瓶数量 只 单瓶容积 L 总容积 m3公称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工作介质检查依据问题及其处理检查发现的缺陷位置、程度、性质及其处理意见(必要时附图或附页):检查结论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允许运行参数压力 MPa 温度 介质下次年度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下次定期检验日期 年 月 日说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完成期限)检 查:日期:年月日机构核准证号:TS711*(检验专用章)年月日审 批:日期:年 月 日DB 41/T 1 4 8 520 177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报告附页报告编号: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备 注1资料审查安全管理资料使用登记证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3 危险品车辆驾驶员证和押运员上岗证4技术档案资料出厂技术文件5 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报告6 改造、维修资料7运行状况资料充装记录8 日常运行维护记录,事故记录9 充装介质、腐蚀性残液成分分析报告10 拖车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气瓶拖车产品铭牌、气瓶制造标志11 气瓶本体外部情况12 气瓶音响检查13附件气瓶端塞14 管路和阀门15 快装接头16气瓶固定装置气瓶与前后两端支撑立板的连接17 框架情况18 框架与拖车底盘连接情况19 捆绑带、紧固螺栓情况20安全附件检查压力表、测温仪表21 爆破片装置/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装置22 导静电装置23 紧急切断装置24 整车泄漏性试验记事栏:注:没有或 者未进行的检 查项目在检查 结果栏打“”;无问 题或者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 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审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且在备注中说明。DB 41/T 1 4 8 520 178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记录记录编号:对应报告编号: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记录使用单位:设备名称:单位内编号:使用证号:设备代码:检验日期:XXXXXX(单位全称)DB 41/T 1 4 8 520 179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结论记录记录编号:使用单位单位地址管理人员 联系电话单位代码 邮政编码制造单位设备名称 设备代码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使用证号 单位内编号气瓶外径 mm 气瓶长度 mm 设计壁厚 mm气瓶数量 只 单瓶容积 L 总容积 m3公称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工作介质检查依据问题及其处理检查发现的缺陷位置、程度、性质及其处理意见(必要时附图或附页):检查结论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允许运行参数压力 MPa 温度 介质下次年度检查日期:年 月 日 下次定期检验日期 年 月 日说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完成期限)检 查:日 期:年 月 日审 批:日 期:年 月 日DB 41/T 1 4 8 520 1710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年度检查记录附页记录编号:序号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备 注1资料审查安全管理资料使用登记证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3 危险品车辆驾驶员证和押运员上岗证4技术档案资料出厂技术文件5 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报告6 改造、维修资料7运行状况资料充装记录8 日常运行维护记录,事故记录9 充装介质、腐蚀性残液成分分析报告10拖车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气瓶拖车产品铭牌、气瓶制造标志11 气瓶本体外部情况12 气瓶音响检查13附件气瓶端塞14 管路和阀门15 快装接头16气瓶固定装置气瓶与前后两端支撑立板的连接17 框架情况18 框架与拖车底盘连接情况19 捆绑带、紧固螺栓情况20安全附件检查压力表、测温仪表21 爆破片装置/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装置22 导静电装置23 紧急切断装置24 整车泄漏性试验记事栏:注:没有或者未进行的检查 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查 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审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且在备注中说明。DB 41/T 1 4 8 520 1711检查附加说明及图示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