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 分析报告 2018年 7月摘要 移民、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创业与企 业家行为、儿童和青年就业、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社会保障和 医疗保险等公共政策对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影响等。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成因和后果如何?自 2016年 1 月 1 日 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替代独生子女政策,它能否有效缓解我国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已经走向终点?如何通过公 共政策应对老龄化问题及延长人口红利?以上问题是本报告讨论的 重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背后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 亡率的结合,其中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低位徘徊是导致人口老龄化加 速更为重要的因素。人口老龄化增大了养老和医疗负担,并会对劳 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缓解人口老龄化, 2016 年推行的全面二孩政策可能为时已晚,需考虑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和 鼓励生育措施。 人口结构变化会带来两种类型的人口红利。第一类人口红利是 指低出生率导致婴儿出生的数量较少,从而适龄劳动力人口增长较 快;第二类人 口红利是指由于老年人占有的资本和财富较高,老年 人比例提升会使人均资本和财富增加,而更高的人均资本财富有助 于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为延长第一类人口红利,需从四个方面 入手:一、推行弹性退休年龄,通过养老金制度设计和市场机制, 激励劳动者延长劳动年限;二、纠正教育错配和过度教育,重视职 业教育;三、提高女性与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四、推进户籍制度 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力,延长农民工在城镇务工的时 间,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为发挥第二类人口红利,要做大做强养 老制度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和第 三支柱 ( 个人储 蓄),避免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 ) 挤出私人储蓄。 此外,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健康与照护政策的完善、养 老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产业的升级以及养老产业的发展都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改革方向。1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成因 按照通行标准,以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度量 人口老龄化程度。图 1 显示,从 1953 年到 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所 占百分比从 4.4%涨至 10.5%;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 1953 年到 1995 年,老龄人口占比年均增加 0.04 个百分点; 1996 到 2005 年年均增加 0.14 个百分点; 2006 年到 2015 年年均增加 0.29 个 百分点。除了占比,整个人口基数也在上涨,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的数 量在加速增长。 图 1: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口比重加速增长 2 1、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较快 世界银行对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排名显示,在全球200 多个 国家及经济体中,我国在 I960 年排在第 75 位左右,在 2015 年排到 第 60 名 。 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国际平均水平。另外,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从5%涨到 10%,当前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用了 35 年 , 第二严重的意大利用了至少 100 年 , 而我国只用了短短 30 年。 如果一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 7%, 该国被称为老龄化社 会 ( Aging society);如果达到 14%即是老龄社会 ( Aged society); 该比例达到 21%则称为超老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 我国从 2000 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未来老龄化的速度延续过去 10 年的平 均速度,我国在 2027 年就会进入老龄社会,到 2047 年则将进入超老 龄社会。2、出生率和死亡率 “ 双低 ” 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背后的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 合。在一个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 塔形, 老龄人口占比较小。在一个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社会里,人 口年龄结构则趋向倒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大。 图 2 展示了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直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出生率在多数年份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随后,出生率 开始快速下降,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进一步下滑,到 2000 年之后一直 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死亡率比出生率下降得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 中后期就下降到千分之七左右。最近十年死亡率略有上升,主要原因 是老年人比重越来越大,而老年人是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因此会带动 整体死亡率上升。 图 2:中国历年出生率和死亡率及 65 岁以上人口占 比 3、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 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低位徘徊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更重要的因 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的骤降使得九十年代及以后的 劳动力人口锐减。图 3 分别是 1990年与 2010 年的人口金字塔。实边 的条块代表实际的人口金字塔,而无边的条块则显示了无计划生育政 策情形下的模拟人口金字塔。实际人口金字塔呈现底部越来越窄的趋 势;而模拟人口金字塔则显示,如果我国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即 使死亡率较低,金字塔底部依然坚实,年轻人口仍比较 充足。 图 3:买际和模拟人口金字塔, 1990年和 2010 年 4、除人口老龄化外,与我国人口结构相关的三大趋势 与老龄化相伴,我国人口结构还面临着三个趋势。 (1) 第一个趋势是工资上涨很快 图 4 显示,对于所有类型的企业,工资水平从 1984 年到 2015 年 都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 下降。工资水平上涨引起人工成本上升,导致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逐渐 向内陆省份转移、向人工成本低的柬埔寨、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家转移。 图 4:工资水平的时间趋势,按企业类型分类( 1984 年 =100) (2) 第二个趋势是教育水平显著上升 图 5 显示,从 1982 年到 2015 年,我国民众的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 提升,为我国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与此同时,劳动者在劳 动力市场工作的年限缩短了。例如,以前可能 18 岁就进入劳动力市场, 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时已经 22 岁,还可能再读研究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的时间大大推迟,所以工作年限缩短。 数据来源:历次人口普查和 1%人口抽样调查公告 注: 2005年和 2015年的文盲或半文盲数据缺失。 图 5:我国民众不同教育水平占比随年份变化图 (3) 第三个趋势是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图 6显示,国民的预期寿命从 60年代的不到 45岁增长到了 2015 年的 76 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的发展成就。现在的老年人比以前 更健康、长寿,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口资源。另一方面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养老负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