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 ( 2018)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7 年,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同时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 “三驾马车”增速平稳,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投资增速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工业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受结构调整影响,产业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减少。消费稳步回升,餐 饮、商品零售、网购和旅游等生活类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外贸进出口实现“双上涨”,加工贸易增长较快,钢材、手机、机电产品与高技术产品占进出口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对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出口总额同比实现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回落。 二是 三次产业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 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丰收,以省级战略推动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开展农田改造和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工作,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工业经济继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 业用电量、公路铁路货运量等工业指标快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回升至 2012 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端碳纤维、笔尖钢、高铁轮轴钢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服务业稳步发展,结构继续优化升级,金融、现代物流、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双创”活动稳步开展,吸引人才“入晋”“留晋”创业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累计退出煤炭产能 4590 万吨,淘汰炼铁产能 82 万吨、炼钢产能 325 万吨;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山西省房地产待售面积、 库存周期实现“双下降”;多措并举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全面落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加大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薄弱环节投资力度,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三是价格指数和居民就业总体稳定,资源价格改革深入推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位运行,其中食品价格小幅下降是带动消费价格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回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基本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电力、土地、公路收费等 各类资源价格改革深入推进。 四是 财政收支大幅增加。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主体税种增幅明显,财政支出扶持科学技术、节能环保、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能力增强。 五是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2 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狠抓节能降耗,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19%。六是房 地产业积极去库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施工规模下降;商品房销量增速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缩短,商品房价格上涨。煤炭经济主要效益指标继续向好,产业优化升级进一 步加快。 2017 年山西省金融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金融市场健康运行,改革与创新稳步推进,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发展能力增强。 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 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2017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实现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回升。存款余额增速小幅下滑,住户存款增速有所下降,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稳中有升。受经济企稳回升和企业投资意愿增强等因素提振,贷款余额增速企稳回升,其中中长期贷款高速增长。贷款投向“有扶有控、重点突出 ”,转型综改、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等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支持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效果明显。表外融资行为趋于理性,规模合理压缩。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民间借贷监测点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小幅下降,企业融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银行业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但存量风险仍处于高位,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深入。农信社改制步伐加快,晋商银行上市工作继续推进,驻晋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回落,推动大型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开展,便利了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融资业务,本外币协同管理加强, 促进辖区跨境资金流动双向平衡。 二是 证券保险业发展总体平稳。 2017 年,山西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步增加,经营业绩改善,风控指标良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序推进,增发融资金额大幅下降,再融资能力有待提升。保险业健康发展,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提高,风险保障金额明显增加,服务和保障重点领域的功能不断增强。 三是金融市场健康运行,市场主体交易活跃。 2017 年,山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中直接融资占比下降,其中企业债券融资增幅高,股票融资金额较上年减少。山西省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金融机构增多,累计交易规模小幅下降。票据市场交易量稳中 有升,利率有所 上升 。 四是 地方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增强。 2017 年,山西省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专项债券发行取得突破,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各类交易场所规范发展,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推出“文化旅游板”、“农业板”和“企业创新板”等特色板块,支持企业融资,资源配置能力提升。 五是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金融 IC 卡推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8 年,山西省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将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继续提升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 中性适度 的货币金融环境。 3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 5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 5 (二)证券业发展总体平稳,融资规模有所减少 . 8 (三)保险业健康发展,服务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 8 (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市场主体交易活跃 . 9 (五)地方 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增强 . 9 (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 10 二、经济运行情况 . 10 (一)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平稳,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 11 (二)三次产业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 . 12 (三)价格指数和居民就业总体稳定,资源价格改革深入推进 . 12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支持民生领域能力增强 . 13 (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13 (六)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煤炭行业运行情况持续改善 . 14 三、预测与展望 . 15 附录: . 17 (一)山西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 17 (二)山西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 18 专 栏 专栏 1:山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成效 . 7 专栏 2: 山西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积极成效 . 14 表 表 1 2017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 融机构情况 . 5 表 2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 6 表 3 2017 年山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 8 表 4 2017 年山西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 9 4 表 5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 9 表 6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 9 图 图 1 2016 2017 年 山西 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变化 . 5 图 2 2016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变化 . 6 图 3 2016 2017 年 山西 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 6 图 4 2016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 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 7 图 5 2017 年山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 9 图 6 1978 2017 年 山西 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10 图 7 1980 2017 年 山西 省固定资产投资(不 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 11 图 8 1978 2017 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 11 图 9 1978 2017 年 山西 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 11 图 10 1987 2017 年 山西 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 增长率 . 12 图 11 1978 2017 年 山西 省 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 实际 增长率 . 12 图 12 2001 2017 年 山西 省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 和 工业 生产者价格 指数 变动趋势 . 13 图 13 1978 2017 年 山西 省财政收支状况 . 13 图 14 2002 2017 年山西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 势 . 15 图 15 2016 2017 年太原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 15 5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7 年,山西省金融业稳健运行,货 币信贷规模 合理适度增长, 金融市场健康运行 ,改革 与创新 稳步推进 ,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金融支持 经济转型发展能力 增强 。 (一)银行业 稳健 运行 , 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2017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 中性 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信贷政策导向力增强, 融资成本降低, 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 布局 优化,风险防范和处置取得新 成效 。 1.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 负债 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 明显回升 。 2017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42014.8 亿元,负债总额 40563.7亿元,所有者权益 1451.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 6.5%和 19.4%。受经济 企稳回升、资产质量好转等因素 提振 ,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增强, 2017 年 实现利润 335.8 亿元,同比 增长 26.81%,较 上年 增加 71.0 亿元 。 表 1 2017 年 山西 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个数( 个)从业人数( 人)资产总额(亿元)一、大型商业银行 1798 45669 14901.0 0二、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81 1952 3430.7 0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424 7792 4729.4 0四、城市商业银行 456 10520 4668.7 6五、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3172 39753 10351.2 114六、财务公司 7 340 978.1 6七、信托公司 1 233 21.7 1八、邮政储蓄银行 1213 13002 2436.5 0九、外资银行 2 39 17.4 0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157 4015 402.0 83十一、其他 6 528 78.1 2合 计 7317 123843 42014.8 212营业网点机构类别法人机构(个)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 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 村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山西银监局。 2.各项存款增速 小幅回落 , 年末分流现象明显。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2844.9 亿元,同比增长 6.4%,增速同比 下降1.4 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存款 1975.8 亿元,同比少 增 251.9 亿元。 受 企业投资意愿 增强等因素影响 ,山西省金融机构存款 增速放缓, 全年 非金融企业 存款同比 少 增 94.3 亿元 。 受 年末财政资金集中拨付、企业集中用款等因素影响, 12 月山西省本外币存款当月减少 572.5 亿元,其中单位存款、财政性存款当月分别减少 321.3 亿元和 305.2 亿元 。 -5- 2 . 502 . 557 . 510- 6 0 0- 4 0 0- 2 0 002 0 04 0 06 0 08 0 01 0 0 01 2 0 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图 1 2016 2017 年 山西 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变化 3.各项贷款 增速 回升 。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22573.8 亿元,同比增长 10.8%,增速同比 提升 1.2 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贷款 2217.3 亿元 ,同比 多 增 435.6 亿元 。 分 结构看, 中长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 , 增速 高于全部贷款 6.9 个百分 点 。分机构看, 法人金融机构 新增 贷款 居首位 ,占到 全部贷款增量的 近五成 。 贷款投向“有扶有控、重点突出”, 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增强。 落实 “ 全面 降准”政策, 向 山西省 法人金融机构 释放流动性 36.0 亿元 ;全年 累计发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资金 269.8亿元, 其中发放扶贫再贷款 47.5亿元,提升金融机构支持 脱贫攻坚 、 民生领域和薄弱环6 节 发展的能力 。 2017 年,山西省“转型综改”领域新增贷款 1406.5 亿元 , 精准扶贫贷款较年初增加 453.1 亿元, 涉农、 小微企业 、 保障性住房 和就业创业等普惠金融 领域贷款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煤 炭、钢铁行业贷款 增速放缓 , 同比增速分别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7.8 个 和 5.6 个百分点。 -5051015- 2 0 002 0 04 0 06 0 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图 2 2016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变化 036912152016.012016.022016.032016.042016.052016.062016.072016.082016.092016.102016.112016.12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当月同比)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速(当月同比)%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图 3 2016 2017 年 山西 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金融支持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 效果明显 。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 认真执行国家“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煤炭钢 铁骨干企业稳贷续贷 ,逐步退出对高污染、高消耗项目 的信贷支持。 2017 年末,山西省煤炭行业银行贷款和表外融资合计余额 6433.3 亿元,较年初增加363.9 亿元;钢铁行业银行贷款和表外融资合计余额 737.1 亿元,较年初增加 9.7 亿元。对违规新增产能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落后产能企业、“僵尸企业”以及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累计压缩退出贷款 31.3 亿元,其中煤炭行业 25.6 亿元、钢铁行业 5.8 亿元。 4.表外 融资 1行为趋于理性,规模合理压缩 。2017 年,山西省 银行业金融机构 表外 融资 余额9391.7 亿元,同比增 长 9.6%,增速低于同期贷款增速 1.2 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农村 商业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表外融资金额压缩较多 。 5.企业 融资成本 得到合理控制 。 2017 年 12月 ,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506%,同比下降 0.044 个百分点。 小 型 、微 型企业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7.199%和7.498%,同比分别降低 0.401 个 和 0.389 个百分点。企业贷款执行上浮利率的占比为 64.58%, 较上年 提 升 2.9 个百分点 。 表 2 2017 年 山西 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 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下浮 18.3 14.3 11.0 11.8 9.7 6.9基准 21.4 20.3 17.9 15.6 16.3 19.7小计 60.3 65.4 71.2 72.6 73.9 73.5(1.0-1.1 17.0 21.6 19.7 21.0 18.2 16.7(1.1-1.3 11.5 18.5 11.9 13.7 17.9 18.3(1.3-1.5 6.0 4.1 6.9 6.0 6.3 7.5(1.5-2.0 9.7 5.3 12.0 11.5 11.3 10.52 . 0 以上 16.2 15.9 20.7 20.5 20.3 20.4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下浮 12.0 7.1 7.5 9.8 14.9 5.2基准 15.3 17.9 18.7 14.6 16.3 17.0小计 72.8 75.1 73.8 75.7 68.7 77.8(1.0-1.1 15.0 17.1 17.4 14.9 12.1 16.7(1.1-1.3 18.8 17.1 15.2 21.6 20.0 16.2(1.3-1.5 8.0 8.4 9.1 9.0 7.8 10.8(1.5-2.0 11.0 11.0 11.8 9.8 11.3 14.22 . 0 以上 20.1 21.6 20.4 20.3 17.6 20.0月份月份上浮上浮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利率市场化改革 持续推进 。 2017 年, 山西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1 表外融资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7 度,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金融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机构主动负债能力增强。 2017 年,山西省共有 35家 法人 金融 机构发行同业存单 1950.3 亿元 , 9 家法人 金融机构 发行大额存单 74.9 亿元。 民间借贷利率 趋于下降 。 2017 年 末 ,山西省各民间借贷监测点借贷加权平均利率 21.270%,同比下降 0.870 个百分点 。 0 . 0 0 00 . 2 0 00 . 4 0 00 . 6 0 00 . 8 0 01 . 0 0 01 . 2 0 01 . 4 0 01 . 6 0 00102030405060708090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 ( 左坐标)1 年期以上小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太 原中心支行。 图 4 2016 2017 年山西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银行业不良贷款 实现“双降” ,金融 风险防范和处置 能力 增强 。 2017 年末,山西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 794.3 亿元,较年初下降 122.2 亿元;不良贷款率 3.5%,较年初下降 1.0 个百分点,但 高于全国 水平 1.6 个百分点 ,存量风险仍处于高位 。 2017 年, 山西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深化 监测 制度 , 加大 摸底 排查 , 及时提示预警 潜在违约风险 ,积极探索运行新机制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同时, 加大监管力度,治理市 场乱象,压实风险防控责任 , 积极推进高风险农信社改制化解信贷资源存量风险。 7.金融机构改革 稳步推进 。 2017 年,山西省20 家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新设立 16家村镇银行。晋商银行 完成股权托管、变更注册资本等 工作, A 股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金融机构布局 继续优化 , 中国 进出口银行山西省 分行 、 广东发展银行太原分行 开业运营 。 8.跨境人民币业务 发展 稳健 。 2017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172.7 亿元,同比下降 16.4%,占同期本外币全部跨境收支 余额 的 6.2%,同比下降 6.3 个百分点。全年 4 个 大 型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总净流入限额达到 245.9 亿元人民币 ,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融资业务。建立 健全 内外相关 部门的沟通机制,实现 了 本外币协同管理,促进辖区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平衡。 专栏 1: 山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 与成效 一、主要实践 1、 多方联动,推动出台绿色金融配套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太原中心支行联合 山西 省金融办等七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山西省环保厅联合制定关于印发 的通知;山西保监局与山西省环保厅联合印发关于试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领导小组。 2、 建章立制 ,完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一是成立绿色信贷工作领导组并建立政策传导机制。如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成立横跨 22 个相关部门的绿色信贷委员会,并在各二级行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完善绿色信贷标识制度并严格贷款审批制度。各金融机构普遍根据企业环保达标情况在信贷系统中增加环境风险标识,在合规审查、授信审批、资金拨付、贷后管理等各环节,对环保不达标企业或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绿 色信贷优先政策 。 部分金融机构对优质绿色信贷项目在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优先给予授信支持,在业务受理、审批、贷款发放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四是建立绿色信贷考核激励机制。如 中国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将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情况纳入二级分行考核办法,在完成年度增速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对各二级分行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部分,给予 5%经济资本奖励。 3、 积极探索,优化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一是优化业务流程。如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上线绿色金融业务系统,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环境效应测算、赤道原则评审、授信业务办理、考核评价等精细化管理功能。二 是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如浦发银行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保理 /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为节能服务公司8 针对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应收账款(未来收益权)提供融资支持。晋商银行将绿色信贷与金融扶贫相结合,推出专门针对“三农”发展的扶贫贷款 。 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发挥“投资、信贷、债券、租赁、证券”的协同优势,积极开展银团、信托等业务,向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与 5 家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为蒙西 -天津南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山西段)项目 提供 融资 支持 48 亿元,利率为 中国人民银行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 10%。 二、取得成效 1、 绿色信贷持续快速发展。近三年来, 山西 省 21 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年均增长率为 16.9%,高出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幅 6.9 个百分点。 2、 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范围涉及 495 家试点企业和 3 家试点承保机构。 2014 年 以来 ,累计承保 798 家次,签单保费 1.0 亿元,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障近 30 亿元,赔款金额近千万元。 3、 设立 绿色发展基金,通过 PPP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PPP 投资引导基金”设立,重点用于节能领域的 PPP 项目 。(二)证券业发展 总体平稳 ,融资 规模 有所 减 少 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步增加,代理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2017 年,山西省证券经营机构新增4 家分公司、 21 家营业部,证券交易总额同比增长 20.6%; 2 家法人证券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期货业新增 1 家分公司,期货交易额同比增长 15.2%; 3 家法人期货公司亏损 761.9 万元,亏损额同比有所下降 。 法人证券、期货公司各项风控指标良好。 2.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序推进,再融资能力有待提升。 2017 年末,山西省共有上市公司38家,上市公司总股本 789.9亿股、总市值 6271.9亿元。上市公司 全年共有 7 期并购重组,实现金额 67.6 亿元 。上市公司全年 股票增发融资 9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41.04%。 表 3 2017 年山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 家) 2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 家) 0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 家) 3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 家) 38当年国内股票(A 股)筹资(亿元) 9 5 . 1当年发行H 股筹资(亿元) 0 . 0当年国内债券筹资(亿元) 1 5 2 2 . 7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亿元) 9 0 . 0中期票据筹资额(亿元) 2 3 8 . 0 注:当年国内股票筹资额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数据来源:山西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三)保险业健康发展, 服务 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1.保险市场运行良好。 2017 年 , 山西省新增1 家财产险省级分公司,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赔款与给付支出同比分别增长 17.6%和 9.3%,保障功能突出的险种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别较上年提高 322 元 /人和 0.1个百分点,保险业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 2.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7 年,山西 省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 29.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7.9%。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发展迅速,全年累计为省内 34 台设备提供 4.0 亿元风险保障;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企业覆盖率和一般贸易出口渗透率分别达到 90.7%和 86.1%,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农业保险持续实现提标增品扩面,全年为 372.9 万 户 农户提供 454.4 亿元风险 保障,已决赔款 4.6 亿元, 134.8 万 户 农户受益;借助保险资管协会平台,保险资金与山西重大项目建立对接机制,全年共发布 302个项目、资金需求 3700亿元。 2017 年 , 保险资金在晋新增投资 146.8 亿元,同比增长 18.6%,有力支持 了 实体经济发展。 9 表 4 2017 年山西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 ( 家 ) 1其中:财产险经营主体(家) 1人身险经营主体(家) 0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49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26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23保费收入(中外资, 亿元) 8 2 3 . 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中外资, 亿元) 1 9 4 . 1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外资, 亿元) 6 2 9 . 8各类赔款给付(中外资, 亿元) 1 9 4 . 1保险密度(元/ 人) 2 2 2 5 . 0保险深度(% ) 5 . 5 数据来源:山西保监局。 (四)金融市场 健康 运行,市 场 主体交易活跃 2017 年,山西省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参与市场意识增强,货币市场交易活跃。 1.企业直接融资 占 比下降 。 2017 年 , 山西 省企业直接融资 金额 625.6 亿元, 占到 社会融资规模 的 19.5%,较上年下降 12.1 个百分点 , 企业债券融资增幅高 ,股票融资 金额 较 上年 减少 。 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