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7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陕西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追赶超越”主题和“五个扎实”要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五新”战略1任务,有效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风险,确保陕西省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年经济呈现总体平稳、动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具体来看,一是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2017年,陕西省经济生产总值达21898.8亿元,比上年增长8.0%,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是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二是新兴动能不断蓄积。工业高技术和转型升级产业增长较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2.5%,高于经济增速4.5个百分点,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达10.8%。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到54.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后劲增强。三是质量效益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9.3%,高于全国28.3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减少1.7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非能源工业增加值高于能源工业4.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为2010年以来降幅最高年份。四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保持均衡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较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10.8%,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短板领域不断补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37.4%,较上年加快33.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支出增长10.1%,分别较上年加快5.9和3.6个百分点。五是物价走势稳中有升。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涨幅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8%。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陕西省金融业紧扣“两推一防”2工作主线,积极贯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持续推进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建设,搭配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着力提升宏观金融政策执行绩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来看,货币信贷运行平稳,信贷结构投向进一步优化,人民币贷款利率保持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具体来看,一是金融对陕西“追赶超越”战略支持力度加大。2017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1 “五新”战略: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2 “两推一防”: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助推陕西追赶超越发展,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2比增长7.2%,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广义政府存款和大额存单等高收益存款增长较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稳定,存款增速显著高于非法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6.8%,有力支持了陕西省“追赶超越”战略的实施。二是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信贷结构投向进一步优化,涉农、小微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增速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成效突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取得重大突破,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力度加大,信贷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加强。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定价能力提高,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更为顺畅,存款市场竞争有序,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上年0.06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其他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有效化解金融市场风险,大力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机构实力稳步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交易活跃度提升,金融市场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市场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一是银行业发展质量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4.8%,实现利润增长27.0%。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能力不断增强,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升,机构总数较上年末增加6家,完成和启动农商行组建的机构在县级法人农合机构总数中占比高达58%,陕西省首家民营银行设立工作有序推进。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上升势头得到遏制,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57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加大。二是证券业实现新突破。证券机构资本实力增强,地方法人证券公司净资产同比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35个百分点。营业网点数量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累计代理证券交易同比增长9.1%,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整体向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三是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强化。保险业总资产同比增长10.2%。保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5%。四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支付结算系统覆盖率达97%,征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加大。五是金融市场融资功能显著提升。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幅达68.6%,表外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45.9%,较上年提升21.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持续增加,陕西省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68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超过1000亿元。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显现,陕西省首只扶贫债券和债转股专项债成功发行,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签约金额超过2000亿元。2018年,陕西省将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陕西实施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安排重点项目600余个,投资5000亿元,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系统建设物联网、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促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发展,推进“大西安”建设,激发区域发展活力。2018年陕西省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新动能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效率和可持续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引导金融扶贫资源更加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打好金融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取得进展,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3目录一、 金融运行情况.5(一)银行业经营稳健,信贷结构继续优化.5(二)证券业实现新突破,融资功能增强.8(三)保险业稳中向好,服务经济社会功能有效发挥.8(四)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8(五)支付体系日趋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 9二、经济运行情况.9(一)投资增速显著加快,需求结构更趋合理.10(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服务业快速增长.11(三)物价走势稳中有升,社保水平显著提高.12(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加快,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3(五)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钢铁煤炭行业去杠杆成效显著. 13三、预测与展望.14附录:.16(一)2017年陕西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6(二)2017年陕西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7专栏专栏 1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取得新突破.6专栏 2 大西安建设元年开启陕西追赶超越发展新征程. 10表表 1 2017年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5表 2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7表 3 2017年陕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8表 4 2017年陕西省保险业基本情况.8表 5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9表 6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9表 7 20162017年陕西省支付体系建设情况.94图图 1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5图 2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6图 3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6图 4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7图 5 2017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9图 6 19792017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及.10图 7 19812017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10图 8 19792017年陕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11图 9 19792017年陕西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11图 10 19852017年陕西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11图 11 19782017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2图 12 20072017年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12图 13 19782017年陕西省财政收支状况.13图 14 20092017年陕西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 15 2017年西安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13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7年,陕西省金融业运行稳健,银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证券业融资功能不断增强,保险补偿作用有效发挥,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金融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银行业经营稳健,信贷结构继续优化2017年,陕西省金融业认真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扎实推进金融改革,为陕西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银行业盈利水平上升,整体运行稳健。2017年末,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累计实现利润487.0亿元,同比增长27.0%。银行资产质量回升,不良贷款上升势头得到遏制。2017年末,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57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加大。关注类贷款有所上升,信用风险管控压力仍存。2017年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上升1.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10.8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性进一步提升。表 1 2017年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法人机构(个)机构个数(个) 从业人数(人) 资产总额(亿元)一、大型商业银行 1905 42408 16873.2 0二、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82 2187 4957.6 0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443 10145 7179 0四、城市商业银行 526 9244 5852.3 2五、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2940 24732 8295.5 103六、财务公司 7 330 784.1 4七、信托公司 3 1412 251.8 3八、邮政储蓄银行 1251 11148 2818 0九、外资银行 12 328 161.3 0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6 1214 116.8 31十一、其他 2 299 78.7 2合 计 7227 103447 47368.4 145 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仅包括村镇银行;“其他”包括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和长银消费金融公司。数据来源:陕西银监局。2.各项存款增速下降,大额存单等高收益存款增长较快。2017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8153.3 亿元,同比增长6.9%,低于上年2.4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784.0亿元,同比增长7.2%,低于上年1.6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528.5亿元,同比少增255.3亿元。由于银行理财、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存款的分流,存款增速继续呈下降趋势。以大额存单为代表的存款品种利率高于传统储蓄存款,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截至12月末,陕西省住户个人大额存单余额为9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9%。结构性存款由于收益相对较高、风险较低,保持38.6%的高速增长;企业协定存款、企业通知存款余额分别增长27.8%和36.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图 1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3.各项贷款增速同比上升,重点领域信贷保障有力。2017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924.5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上年1.5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679.1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2757.3亿元,同比多增596.2亿元。受经济形势回暖、陕西省追赶超越战略实施和大西安建设开展等影响,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2017年末,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3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2873.3亿元,同比多增987.6亿元。社会发展薄弱领域和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加6大。2017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较年初新增578亿元,同比增长49.2%。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6%和20.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和8.6个百分点。金融扶贫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截至2017年末,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图 2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39.7%,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7.4%。扶贫小额信贷累放61.9亿元,贷款户数达16.1万户。陕西省文化产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5%,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图 3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专栏1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取得新突破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不断加大窗口指导力度,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2017年末,陕西省文化产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融资规模存量达到490.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接近1000家,同比增长39%;实现营业收入817.3亿元,同比增长19.5%。一是简化流程,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效率。金融机构通过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满足文化产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并根据文化产业客户的不同特点,努力为其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部分股份制银行机构建立小微特色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围绕陕西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制订“一户一策”的个性化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并成立“龙头金融客户推进小组”,建立文化类目标客户白名单,深度挖掘合作潜力和空间。二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多、抵押品不足的特点,为陕西省文化产业优质项目及龙头企业量身定制,相继推出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产品,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改善自身生产经营机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先后推出了基于版权质押、专业担保公司、个人连带责任担保等组合担保方式的“创意贷”文化金融产品,开办了影视公司影视播放权质押贷款业务,并探索落实收费权质押、版权质押、收入账户监管等有效担保与保障措施,利用文化企业下游优质客户的应收账款做质押或者直接做保理业务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还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开发了网银循环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五贷一透”纯信用类贷款及“文保通”等专属品牌,扶持了包括大秦帝国、大雁塔景区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担保机制建设,促进风险缓释。金融机构针对文化类中小企业有效担保不足、融资手段欠缺的问题,重点加强担保机制建设,开发适用产品,助力文化产业中小企业稳步健康发展。西安市曲江新区成立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引入外部联合担保,以版权管理为依托构建版权质押7担保,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积极探索通过专业担保机构保证、集团公司保证及联保联贷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通道。四是推动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在加大信贷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产业特点,不断拓宽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第一,积极推进股权融资,通过与风险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将资金通过合规方式对文化产业融资主体进行股权增资,借助股权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在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提高企业资本实力。第二,积极运用永续债券、短期融资券、定向债券等债券融资产品为文化企业提供综合化定制融资服务。第三,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融资租赁。以文化企业特有的著作权、专利权、播映权、版权等为融资标的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融资租赁模式,为文化产业搭建新的融资渠道。4.表外业务增长回归稳健,理财产品市场增长放缓。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18%,较上年大幅下降。承诺类传统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13.1%,在便利贸易融资、加强项目储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7年末,陕西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增速下降3.1个百分点,累计发行期数较上年增速提高22.3个百分点,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难度进一步上升,市场增长放缓。表 2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合计下浮基准上浮 小计(1.0,1.1(1.1,1.3(1.3,1.5(1.5,2.02.0以上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合计下浮基准上浮 小计(1.0,1.1(1.1,1.3(1.3,1.5(1.5,2.02.0以上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5.4 35.7 25.3 29.1 29.7 15.6 27.3 19.4 26.7 22.1 21.3 27.2 47.3 44.9 48.0 48.8 49.0 57.2 12.3 10.2 16.9 10.1 12.7 20.7 9.8 12.4 9.2 12.7 14.6 12.0 5.9 5.2 3.6 4.4 4.0 5.9 8.5 6.5 6.8 8.1 6.6 7.6 10.9 10.6 11.5 13.5 11.1 1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7 14.9 16.7 13.7 11.5 8.4 26.5 27.5 27.3 30.6 27.5 29.4 62.8 57.6 56.0 55.7 61.0 62.2 11.9 14.0 15.6 15.2 17.0 23.6 19.4 11.0 15.0 12.6 12.7 13.8 10.9 8.5 6.9 7.4 8.4 6.3 10.7 9.8 8.2 8.1 10.1 8.4 9.9 14.3 10.2 12.4 12.8 10.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5.贷款加权利率同比下降,金融机构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一般贷款(不包括贴现、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透支和各项垫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3%,低于上年0.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84%、1.95%和1.98%。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2.04%和2.06%。美元存款利率稳中有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图 4 2016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地方法人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143家,较上年末增加6家。其中,新设立村镇银行5家,财务公司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稳步推进,5家农村信用联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完成和启动农商行组建的机构占县级法人农合机构总数的58%。陕西省首家民营银行设立工作有序推进。聚焦金融风险集中区域和行业,在发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的基础上,组建第一家市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榆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7.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有所回落。2017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陕西省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339.2亿元,同比下降21.2%,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为11.0%,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收支轧抵实现净收入106.8亿元。其中,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8203.7亿元,资本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135.6亿元。2017年末,陕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达2116.8亿元,涉及国内2687家企业、境外1589家银行,辐射109个国家和地区。(二)证券业实现新突破,融资功能增强2017年,陕西省证券期货机构业务稳步推进,经营总体稳健。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增强,盈利水平大幅改善。1.资本实力增强,营业网点数量快速增加。2017年末,陕西省共有法人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各3家,证券分公司38家,证券营业部258家。3家法人证券公司总资产661.2亿元,同比增加8.4%;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256.7亿元和231.1亿元,同比增长51.7%和44.1%,增速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设立分支机构222家,同比增长22.0%。3家法人期货公司总资产56.8亿元,同比下降20.6%,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7.7%。表 3 2017年陕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注: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额是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数据来源:陕西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发展改革委。2.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整体向好。2017年,陕西省累计代理证券交易额46813.0亿元,同比增长9.1%。2017年末,陕西省内上市公司47家,市价总值6297.1亿元,同比下降2.2%。陕西省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融资377亿元。截至9月末,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1775.7亿元和1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0%和165.2%。(三)保险业稳中向好,服务经济社会功能有效发挥2017年,陕西省保险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功能有效发挥,行业风险总体可控。1.保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风险保障功能不断强化。2017年,陕西省拥有法人保险业机构1家,省级分公司59家,同比增加4家。保险行业总资产1710.9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868.7 亿元,同比增长21.5%。陕西省保险业共提供各类风险保障32.3万亿元,支付赔款260亿元,同比增长9.0%,经济补偿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表 4 2017年陕西省保险业基本情况项 目 数 量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家 1其中:财产险经营主体(家) 1人身险经营主体(家) 0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58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28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30保费收入(中外资,亿元) 868.7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中外资,亿元) 214.2 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外资,亿元) 654.5 各类赔款给付(中外资,亿元) 260.0 保险密度(元/人) 2264.9 保险深度(%) 4.0 ( ) 数据来源:陕西保监局。2.保险功能不断发挥,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2017年,农业保险为325.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788.8 亿元,同比增长23.8%;支付赔款4.3亿元,增长31.1%;48.4万户次农户受益,增长59.1%。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陕西省外贸出口17.4亿美元。保单融资带动陕西省外贸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约4744万美元,支付赔款211.8万美元。对陕西省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比重为29.7%。2017年末,保险资金累计在陕投资708.4亿元,保单质押贷款60亿元,同比增长28.4%。(四)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17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货币市场交易量下降,票据市场量跌价升,金融市场整体运行平稳。91.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2017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26.0亿元,同比多增2410.3亿元。表内信贷增加2721.9亿元,同比多增618.2亿元;表外融资增加2662.1亿元,同比多增1797.5亿元。表外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45.9%,比上年提升21.3个百分点,成为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图 5 2017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2.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持续扩容。2017年末,陕西省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68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金额1050亿元。陕西省首只扶贫债券“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2017年第一期扶贫中期票据”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注册金额50亿元,首期发行金额20亿元,期限5年,票面发行利率5.0%。3.货币市场交易量下降。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489.7亿元,同比减少92%,市场整体净拆入138.7亿元。债券回购累计成交51062笔,成交金额107637.54亿元,同比减少10.9%,回购交易净融入资金4446.1亿元。表 5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4.票据市场量跌价升。2017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和转贴现较上年少发生4561.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4.4%,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余额1636.1亿元,较上年减少111.3亿元,贴现余额1226亿元,较上年减少400.7亿元。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呈波动中上升趋势。表 6 2017年陕西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单位:%季度 贴现 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票据买断 票据回购4.1988 6.2720 4.0808 3.9667 4.9431 6.2611 4.6552 4.4707 4.5122 6.4031 4.5071 4.3496 4.3759 5.5638 4.4824 4.5974 1234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五)支付体系日趋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2017年,共有6家银行机构上线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综合前置子系统,新增支付系统参与者99家,为67个银行网点开通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陕西省支付清算系统覆盖率达97%。表 7 20162017年陕西省支付体系建设情况支付系统直接参与方(个) 支付系统间接参与方(个) 支付清算系统覆盖率(%) 当年大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数(万笔) 同比增长(%) 当年大额支付系统业务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 当年小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数 (万笔) 同比增长(%) 当年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2016 4 5613 96 2918 3.93 642711 13.72 15165 31.44 16114 70.862017 4 5712 97 3429 17.5 571765 -11 17970 18.5 17233 6.94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征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陕西省22.7万户企业和2413万自然人信息已纳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布放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127台,全年分别累计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37.8万次和795.5万次。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共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419件。二、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陕西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动力增强、质效提升。全年生产总值21898.8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42.3%,非公10有制经济占比5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