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年Q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研究所 全球 银行业 展望报告 要点 2018 年 第 3 季度 (总第 35 期) 报告日期: 2018 年 6 月 28 日 2018 年 上半年,全球银行业发展环境总体稳定,局部风险有所上升;各国银行业发展格局分化,美国银行业绩效提升显著,中国银行业保持安全稳健运行,其他国家和地区表现差异性较大。 展望下半年,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美联储持续加息、贸易战升级和新兴市场金融动荡都会对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 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信用风险增加的压力。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银行业国际化 格局 发生深刻变化,各国显著分化:欧美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普遍放缓,日本银行业实现跨越,新兴市场银行业聚焦区域发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稳步提升。 主要经济体银行信贷增长情况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10%0%10%20%30%40%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美国 日本欧元区 印度中国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全球银行业 研究 课题组 组 长: 陈卫东 副组长: 张兴荣 成 员: 王家强 邵 科 熊启跃 赵 雪 原晓惠 孙艺洋 刘雅莹(香港) 于一工(悉尼) 王 哲 ( 东京 ) 瞿 亢(伦敦) 鲁蒙初 ( 俄罗斯 ) 杨 勃(匈牙利) 林 文 俊 ( 约翰内斯堡 ) 黄小军(纽约) 施小冬(巴西) 联系人:王家强 电 话: 010-66592331 邮 件: wangjiaqiangbankofchina 银行信贷增速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1 2018 年 第 3 季度 全球银行业发展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中国银行全球 银行业 展望报告( 2018 年第 3 季度 ) 2018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金融与市场发展环境整体稳定,局部风险上升;全球银行业增长平稳,发展格局分化。美国和中国银行业表现相对突出,业务和绩效增长有亮点。预计下半年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上升,应高度关注全球贸易战、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和美联储政策调整等带来的影响。本期报告以美洲、欧洲和亚太等地区为例,专题分析全球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格局和基本逻辑。 一、 2018 年上半年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一) 银行业发展环境总体稳定,局部地区风险上升 2018 年上半年,尽管受到全球贸易战威胁、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的影响,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保持基本稳定。 从实体经济运行看, 全球经贸活动稳步增长 。 2018 年上半年,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虽有所波动,但平均水平为 54.1,依然高于 2017 年的 53.8。据国际组织预计, 2018 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达到 3.4%( IMF)、国际贸易增长5.1%( WTO)、跨境直接投资增长 10%( UNCTAD),均快于上一年(图 1)。实体经济基本面良好奠定了全球银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从 金融市场 运行看,总体稳定中出现局部动荡 。基于通胀忧虑, 2018 年上半年美联储连续两次加息;由于经济依然低迷,欧元区和日本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举措、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贸易战威胁,对新兴市场产生明显冲击,美元在波动中较大幅度升值,对外债、外贸依赖度高的新兴经济体(如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出现金融动荡。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新兴市场银行股票表现不佳(图 2),表明市场对银行业发展的预期偏于负面。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2 2018 年 第 3 季度 图 1: 全球经贸活动增长态势 图 2:全球股指与银行业股指比较 资料来源: IMF、 WTO、 UNCTAD、 Wind 从金融监管环境看,出现了差异化趋势 。 2018 年 3 月,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出台 稳健薪酬实践的原则和执行标准 补充指南(最终版),对大型金融机构优化薪酬机制 指明了改进 方向 。美国 金融“去监管”政策取得显著进展 ,5 月众议院 批准了改革多德 弗兰克法案的议案 ,降低 对小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的 监管限制。在欧洲, 英国监管机构发布了 2018/2019 年度工作计划 , 核心目标 是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 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及竞争,确保银行业与保险业技术及数据安全,保证其有效运作和防范金融风险。 横向比较看, 2018 年以来各国采取不同的监管取向,将对银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表 1)。 表 1: 2018 年上半年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 主要金融监管政策动向 主要影响 FSB 出台薪酬实践原则和标准指南最终版 有利于大型银行优化薪酬机制 美国 通过改革多德 -弗兰克法案的议案 美国中小银行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英国 发布 2018/2019 监管工作计划 有利于银行业有效运作和防范风险 澳大利亚 消除投资房贷增幅限制,改革基准利率 确保基准利率长期延续性和有效性 资料来源: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2 4.9-23.03.4 5.110.0-25-20-15-10-50510全球 GDP 全球贸易 全球 FDI2017年实际 2018年预测809010011012018-1 18-2 18-3 18-4 18-5 18-6MSCI新兴市场银行股MSCI发达国家MSCI新兴市场增长率, % MSCI 指数, 2018 年初 =100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3 2018 年 第 3 季度 专栏 1: 美国改革多德 弗兰克法案及其影响 2018 年 3 月, 美国 参议院以 67-31 票通过一项改革多德 弗兰克法案的议案 ,5 月 22 日 众议院以 258-159 票批准了该项议案 , 5 月 2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 该议案。 这是共和党入 主 白宫以来, 美国 通过最大的、由两党支持的金融监管改革,是对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制定的严格银行监管政策的首次重大修改,也是特朗普政府推动放松银行监管方面的重大举措。 多德 弗兰克法案于 2010 年出台,旨在提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根据美国白宫 2018 年 1 月公布的关于多德 弗兰克法案实施效果的最新数据,法案自生效 7 年以来,美国主要银行的额外资本金已经增长了 7000 亿美元。但是,该项法案对金融业的过度监管问题也颇受诟病。多德 弗兰克法案一直被认为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苛的立法。沃尔克规则下对大型金融机构自营业务的限制,大大折损了这些机构的盈利能力;针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 , 也使得那些 规模并 不是 很 大的金融机构在严苛的环 境下更加难以生存。 多年以来,众多美国的共和党人士批评多德 -弗兰克法案权力过大监管过严,限制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小型银行更为不利。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就承诺上台后将落实对银行业的“去监管”改革,为中、小型银行减负 。 本次改革多德 弗兰克法案主要是为中小型银行减轻监管压力。例如,将美联储严格监管的银行资产规模门槛从 500 亿美元提高至 2500 亿美元,即 2500 亿美元资产以下的银行不需要执行年度压力测试并提交“生前遗嘱”;对于资产在 100 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与信用合作社,如果杠杆率符合要求,可以在交易、信贷和资本等方面放松监管要求;放松大部分银行上报抵押贷款数据的要求,但会额外增加对学生贷款借贷者的安全保障,并要求信用评分公司提供免费的信用监测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法案改革放松了对多数美国银行的监管,但并未取消多德 -弗兰克法案的大部分核心条款,特别是对 12 家资产规模超 2500 亿美元的特大型银行的监管依然较强。 本次改革中的所有条例并不会立即生效,具体监管要求仍需要美联储、货币监理 署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监管部门更新或重新制定。此外,对于 包括 中资银行 在内的在美外资银行而言,此次门槛的放松并不适用。对于母公司全球资产超出 1000 亿美元的外资在美金融机构,美国监管依然会采用之前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标准。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4 2018 年 第 3 季度 ( 二 ) 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差异化发展,波动性上升 以本国银行业资产规模来比较,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是全球前五大银行业市场。截止 2017 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约 36 万亿美元,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分别约为 17 万亿美元、 9.9 万亿美元、 9.8 万亿美元和 9.3万亿美元。若以各国大银行在全球 1000 家大银行排行榜上汇总的总资产规模计算,则前五银行业大国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反映各国银行业在市场集中度、全球化程度有较大差异性。 图 3: 全球 五 大银行业市场 图 4:全球 1000 家银行总资产 资料来源:各国央行 、监管机构, The Banker 结合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最新可得数据,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 2018 年上半年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如下特点: 1. 各国银行业资产差异化增长势头明显 。与差异化的经济复苏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美国和日本银行业总资产在发达国家中继续保持增长;欧洲银行业则继续下降。其中,美国在 2017 年增长 3.8%的基础上, 2018 年一季度末较年初继续增长 0.7%。相比之下,欧元区银行业总资产在 2017 年下降 1.5%的基础上,3617101090 10 20 30 40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万亿美元银行业总资产( 2017年)251612870 10 20 30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万亿美元1000家银行 总资产( 2016年末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5 2018 年 第 3 季度 2018 年一季度末较年初继续下降 0.1%。在新兴市场国家中, 2018 年一季度巴西和印度银行业总资产逆转上一年的下降趋势,分别较年初增长 2.3%和 11.6%;但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较年初下降了 1.9%(表 2)。银行业总资产的变化主要受到信贷增长的影响, 2018年前 5月,美国和日本银行信贷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3.8%和 2.8%;欧元区银行业信贷则仅增长 2.4%,延续了 2017 年以来增速下滑的态势;同时,印度银行业信贷增长也呈现明显的波动(图 5),俄罗斯银行业贷款下降了 3.2%。 表 2: 主要经济体银行业总资产 图 5: 主要经济体银行信贷增长 资料来源: 各央行和监管机构, Wind 2. 中美两国银行业盈利领跑全球 。 2018 年一季度,主要经济体银行业继续保持较好的盈利状态;从二季度市场情况看,这个势头将明显受到全球贸易战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冲击。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受益于较高的收入增长、净息差上升和较强的减税效应,净利润达到 560亿美元(图 6),大幅增长 27.5%,领跑全球银行业。相比之下,一季度欧元区 38 家大银行的净利润合计约 500 亿欧元,同比下降 7.5%。在新兴市场,巴西、印尼和马来西亚银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8.6%、 16.0%和 13.0%,增速较高;中国、泰国、南非银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仅分别为 5.9%、 -2.2%和 0.7%。 2017较上年增长2018Q1较年初增长欧元区 316,042 -1.5% 323,595 -0.1%美国 174,154 3.8% 175,315 0.7%日本 97,750 2.3% 104,878 0.9%英国 98,591 4.6% 101,741 -0.5%澳大利亚 35,371 -1.0% 35,112 0.6%中国 386,524 8.7% 406,995 1.4%印度 47,111 -14.3% 50,015 11.5%巴西 17,350 -0.5% 17,697 2.3%俄罗斯 14,790 6.4% 14,600 -1.9%印尼 5,452 9.8% 5,401 0.6%-10%0%10%20%30%40%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美国 日本欧元区 印度中国总资产(亿美元) 信贷增长, %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6 2018 年 第 3 季度 中国盈利规模继续领跑全球,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合计 821 亿美元;其中四大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为 5.0%,高于上一年平均 4.3%的增速;工商银行净利润 125.3 亿美元,盈利规模居于全球第一位(表 3)。以一级资本计算的全球前十大银行中, 2018 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大多数都加快增长。美国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 35.1%和 29.6%,但富国银行受到交叉销售丑闻的持续影响,净利润下降 8.8%。英国汇丰控股一季度净利润 34.0 亿美元,同比下降 2.0%,主要原因是其增强了数字化方面的投资支出 ,成本上升较大。 图 6:中美两国银行业净 利润 比较 表 3:全球前十大 银行利润增长 比较 资料来源: 美国 FDIC、中国银保监会, Wind 3. 全球 银行业 风险状况相对稳定 。从 2018 年上半年风险与监管指标(表4)的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跟踪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和亚洲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状况呈现改善趋势,欧元区和新兴市场国家则有所恶化;各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普遍上升,资本充足率相对稳定。其中, 2018 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比上年末下降 5 个基点至 1.15%,拨备覆盖率从 106%上升到 110%,资本充足率从 14.6%微降至 14.5%,表现良好。在新兴市场,俄罗斯银行业风险状况相对较高, 2018 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比率从上年末的 5.2%上升到 5.6%;资本充足率虽从 8.2%上升到 9.4%,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02004006008001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中国商业银行 美国商业银行2017年净利润较上年增长2018Q1净利润同比增长工商银行 437.8 2.8% 125.3 4.0%建设银行 370.8 4.7% 117.4 5.5%摩根大通 244.4 -1.2% 87.1 35.1%中国银行 263.9 4.8% 77.9 5.0%美国银行 182.3 2.3% 69.2 29.6%农业银行 295.3 4.9% 93.4 5.4%花旗集团 -68.0 -146% 46.2 13.0%富国银行 221.8 1.1% 51.4 -8.8%汇丰控股 108.0 336.0% 34.0 -2.0%三菱日联 181.4 -74.7% 季度利润(亿美元) 净利润(亿美元)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7 2018 年 第 3 季度 表 4:部分国家和地区银行业风险与资本状况的变化 资料来源: 各国监管机构, SNL,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4. 银行股票市值普遍下跌 。在全球性的股票市值下跌行情之中,银行业难以幸免。截止 2018 年 6 月 22 日,全球股票市值 10 大银行市值合计 2.28 万亿美元,较年初下降了 5.8%。其中,美国大银行有 4 家:富国银行受交叉销售丑闻和监管处罚等的持续影响,市值下降了 11.1%。相比之下,中国四大银行中,建设银行市值略上涨 2.1%(图 7)。 图 7: 2018 年上半年全球 10 大银行股票市值的变化比较 资料来源: Bloomberg;皇家银行指加拿大皇家银行 2016 2017 2018Q1 2016 2017 2018Q1 2016 2017 2018Q1美国 1.4 1.2 1.2 92.0 106.0 110.0 14.3 14.6 14.5欧元区 3.9 3.3 4.4 53.6 55.4 64.7 19.3 19.6 19.5英国 2.5 2.1 21.1 21.2 21.1日本 1.1 1.0 0.8 80.2 77.7 76.1 16.4 16.4 18.1澳大利亚 0.5 0.4 0.4 130.7 152.2 156.9 13.8 14.7 14.8中国 1.7 1.7 1.8 176.4 181.4 191.3 13.3 13.7 13.6马来西亚 1.6 1.5 1.6 87.0 84.0 94.0 16.5 17.3 17.5俄罗斯 5.2 5.2 5.6 8.9 8.2 9.4泰国 3.0 3.1 3.1 159.0 171.9 173.0 20.6 20.6 20.2印尼 2.9 2.6 2.8 119.6 123.0 125.0 22.9 23.2 23.4不良贷款率 拨备覆盖率 资本充足率01,0002,0003,0004,000摩根大通工商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农业银行花旗集团中国银行皇家银行2017.12 2018.6股票市值(亿美元)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8 2018 年 第 3 季度 (三) 2018 年下半年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上升 从一些重要指标变化和国际政经领域的事件来看, 2018 年下半年全球银行业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预期美国银行业仍将处于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包括美联储加息、外部资本流入、金融监管放松和美国政府减税等),但欧洲和新兴市场银行业的业务拓展将会遭遇一些冲击,收入增长乏力,风险状况可能恶化。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第一, 美联储持续加息 ,对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分化 。从美联储 2018 年6 月份的利率决策来看,在上半年加息两次的基础上,下半年还将加息两次。美联储加息对于美国银行业来说,有 利于继续提升利差水平和收入水平,叠加减税效应继续释放的利好,美国银行业仍将面临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不过,美联储加息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抑制信贷需求,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放缓。更重要的是,可能通过较强的外溢效应,引发新兴市场较大程度的波动并对美国带来溢回效应,进而对美国银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 全球贸易战 升级,对银行业发展带来不利 冲击 。 2018 年上半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肆意将贸易战的战火引向全球,美国周边国家、欧洲和亚太盟友、中国等都无一幸免。 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银 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实体经济。全球 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全球投资者信心,并将从贸易渠道、资金渠道等多个层面冲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以中美贸易战为例,假设特朗普政府向中国 1500 亿美元 商品 征收 25%的额外关税,并受到中国同等规模的报复,则将导致中美经济分别放缓约 0.5 到 1 个百分点。 同时 , 加征 关税将导致通胀上行,美联储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加息,投资者可能大量买入 美国国债,导致收益率曲线反转,最终可能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全球性 公司企业预期利润下滑、违约率上升,资本市场必将大幅下行,银行业不良率上升,金融体系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