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本报告的主要看点 : 1. 对社保费率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我国社保费率偏高的两个原因 。 2. 回顾了德国和新加坡改革社保制度的历史经验 。 3. 对我国降低社保费率进行了空间上的测算 。 4. 提出四种可能的政策组合。 李立峰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5040001 (8621)60230231 lilifeng gjzq 姚世泽 联系人 yaoshize gjzq 降费率的国际经验与空间测算 基本结论 一、社保费率的国际比较 。 如果不考虑实际征收率,我国的社保费率处于偏高的位置。 偏高的原因主要有 2 点: 1、人口老龄化造成养老保险支出增加; 2、 1997 年建立个人账户时,大量已 经退休或者接近退休的人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但同样享受着养老 福利, 这部分 转轨 成本同样由养老 金承担 。 二、降低费率的国际经验 。 德国的社会保险模式、面临的宏观环境与我国十分接近,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很 大。德国 1957 年建立起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险制度, 由于石油危机、人口老龄化、两德统一等 原因,使得德国社会保险入不敷出难以维持。为此,德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便开始进行了改革,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 1992 年养老保险改革、 2001 年李斯特养老金计划、 2003年颁布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 2004 年颁布法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法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法、 2007 年颁布法定养老保险退休年龄调整法和法定疾病保险 强化竞争法 。 在以上政策的铺垫下, 社会 保险亏空的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给费率的下调打开了空间。从 2012 年开始,德国开始逐步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到 2015 年,养老保险缴费率降到了 18.7%。 得益于未雨绸缪的改革,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表现优异,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 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新加坡采用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 与我国的制度并不相同。从 80 年代 开始,为了控制经济过热 , 政府大幅提高公积金比例,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 1985年,经济开始下滑,政府又大规模削减公积金比例,在降低费率的刺激下,新加坡很快走出了经济下滑。 总结德国和新加坡社会保险改革的经验,可以发现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确实可以促进经济 恢复发展 ,但是 社保改革并不是简简单单降低费率便可以,需要诸多 配套 措施 相配合。 三、降低费率的空间测算 。 1、养老保险。 ( 1)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费率为28%,其中企业 20%、个人 8%;( 2) 养老保险缴费率的下限大致为16.5%,这个下限可以保证老龄人口在恩格尔系数基础上的最低生活水平 ;( 3)企业养老费率降低至 12%便可以完全对冲掉从严征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2、医疗保险。 ( 1)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费率为 12%,其中企业 10%、个人 2%;( 2) 医疗保险缴费率的下限大致为 7.5%,这个下限可以保证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 3)企业医疗费率降低至 7%便可以完全对冲掉从严征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3、模型的不足之处 主要有四点: ( 1)模型测算的仅为最大空间,实际操作中应该 比 以上 比例更高些; ( 2)模型对企业成本的测算可能偏高,从严征缴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实际上应该不足 2 万亿; ( 3) 模型没有考虑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降低公积金缴费比例等政策;( 4)模型是基于 2017年数据进行的静态预测, 没有对未来进行足够的动态分析 。 四、可能的四种政策组合 。 为了完全对冲掉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有四种可能的政策组合: ( 1)企业的养老保险费率由 20%降低至 12%、医疗保险费率由 10%降低至 7%,个人社保费率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 2)增值税率由 16%降低至 10%,由于从严征收社保,每年可以节省超过 8000 亿元的财政补贴,这也为增值税的下调打开了空间;( 3)企业所得税率从 25%降至10%,同时也可能对中小企业进行定向降税;( 4) 在实际操作中,更有可能是以上三种政策结合使用。 风险因素: 各国统计口径不一致带来结论错误、模型对数据的测算可能出现高估、模型测算的仅为最大空间、没有考虑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和降低公积金缴费比例 等 政策、没有考虑社保税前抵扣 2018年 09月 20 日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研究中心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社保费率的国际比较 .4 1、全球主要国家的社保费率 .4 2、全球社保费率的分布特点 .5 ( 1)分地区来看,欧洲的社会保险 费率最高 .5 ( 2)分经济发达程度看,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5 ( 3)分费率区间看,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费率小于 20% .5 3、我国的社保费率处于偏高的位置 .6 4、我国社保费率偏高的原因 .6 二、降低费率的国际经验 .7 1、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7 ( 1)社会保险的自动稳定器机制 .7 ( 2)社会保险的制度改革 .7 2、德国:在调整相关机制的基础上,降低社保费率 .7 ( 1)改革社会保险的背景 .7 ( 2)改革社会保险的过程 .9 ( 3)改革社会保险的效果 .10 3、新加坡:主动降低费率应对经济衰退 . 11 4、经验总结 .12 三、降低费率的空间测算 .12 1、养老保险 .12 ( 1)减费空间测算 .12 ( 2)减费能否覆盖掉从严征收带来的成本? .15 ( 3)测算结论:最大有 11.5%的 空间,其中企业费率需从 20%降至 12% .15 2、医疗保险 .16 ( 1)减费空间测算 .16 ( 2)减费能否覆盖掉从严征收带来的成本? .17 ( 3)测算结论: 最大有 4.5%的 空间,其中企业费率需从 10%降至 7% .17 3、模型的不足之处 .18 四、可能的四种政策组合 .19 1、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降至 12%、医疗保险费率降至 7% .19 2、 增值税率从 16%降至 10%,社保费率保持不变 .19 3、企业所得税率从 25%降至 10%,社保费率保持不变 .19 4、社保费率、增值税率、企业所得税率结合使用 .20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目录 图表 1:全球主要国家的社保费率 .4 图表 2:分地区来看,欧洲的社会保险费率最高 .5 图表 3:分费率区 间看,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费率小于 20%.5 图表 4:我国养老保险实缴规模 .6 图表 5: 2017年各类社会保险实缴规模占比 .6 图表 6:养老保险费率与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6 图表 7:德国经济在石油危机和两德统一后出现下滑 .8 图表 8:德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8 图表 9: 1970 2012 年德国社会保险缴费率的变化( %) .8 图表 10:德国的(社会保险缴费 +税收) /GDP显著偏高 .8 图表 11:德国从 2012年开始降低养老保险费率 .10 图表 12: 2010 年主要欧洲国家实际 GDP增速 .10 图表 13: 2010 年主要欧洲国家失业率 .10 图表 14:德国实 际 GDP增速在 2010年创新高 . 11 图表 15:德国失业率屡创新低 . 11 图表 16:欧洲国家中央政府债务总额占 GDP比重 . 11 图表 17:欧洲国家财政盈余 /赤字占 GDP比重 . 11 图表 18:新 加坡公积金费率的两个阶段 .12 图表 19: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费率 .12 图表 20:养老保险缴费率上下限 .13 图表 21:养老保险历年征收率 .14 图表 22:主要机构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预测 .14 图表 23:养老保险每年的收入与支出 .15 图表 24: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 .15 图表 25: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最大空间及影响 .15 图表 26:医 疗保险缴费率下限 .16 图表 27:医疗保险历年征收率 .17 图表 28:医疗保险每年的收入与支出 .17 图表 29:财政对医疗保险的补贴 .17 图表 30:医疗保险降低费率的最大空间及影响 .18 图表 31:政策组合一:企业养老 费率降至 12%、医疗 费率降至 7%.19 图表 32:政策组合二:增值税率从 16%降至 10%,社保费率保持不变 .19 图表 33:政策组合三:企业所得税率从 25%降至 10%,社保费率保持不变 .19 图表 34:企业社保费用增加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变化 .20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 、 社保费率的国际比较 1、全球主要国家的社保费率 我们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发布的公开数据,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这三项社会保险缴费费率进行整理,结果如 图 表所示。 图表 1: 全球主要国家的社保费率 国家 养老 医疗 失业 三项合计 雇员 雇主 雇员 雇主 雇员 雇主 雇员 雇主() 葡萄牙 11 23.75 11 23.75 5.22 5.22 27.22 52.72 西班牙 4.7 23.6 4.7 23.6 1.55 5.5 10.95 52.7 匈牙利 9.5 24 4 11 1.5 3 22 38 法国 6.65 8.3 0.75 12.8 2.4 4 9.9 35.1 捷克 6.5 21.5 4.4 9 0.4 1.2 11.3 31.7 中国 8 20 2 10 0.5 1 10.5 31 哥伦比亚 3.88 11.63 4 8 0 8.3 7.88 27.93 意大利 8.89 23.81 0 2.68/0.46 0 1.61 8.89 28.1/25.88 俄罗斯 0 20-26 自由选择 3.6 0 0 0 23.6-29.6 阿根廷 11 12.71 0 7.2 0 1.11 11 21.02 德国 9.95 9.95 7 7 1.65 1.65 20.6 21 埃及 10 15 1 4 0 2 11 21 瑞典 7 10.21 0 8.86 0 承担全部费用 7 20.92 希腊 6.67 13.33 2.15 4.3 1.33 2.67 10.15 20.3 巴西 9 20 0 和养老一并 0 0 9 20 爱尔兰 4 10.75 4 8.5/10.57 和养老一并 和养老一并 8 19.25/21.5 奥地利 10.25 12.55 3.95/3.75 3.55/3.75 3 3 17.2/17 19.1/19.3 芬兰 4.1 16.8 0.77 2.06 0 0 5.17 18.86 保加利亚 8.8 13.2 2.1 3.9 0.4 0.6 11.3 17.7 新加坡 20 14.5 约 3-4 约 3-4 23-24 17.5-18.5 比利时 7.5 8.86 3.55 3.8 0.87 1.46 11.92 14.12 挪威 7.8 14.1 和养老一并 和养老一并 和养老一并 和养老一并 7.8 14.1 越南 5 11 1 2 1 1 7 14 卢森堡 8 8 5.05 5.05 自由选择 0 13.05 13.05 英国 11 12.8 0 法定疾病现金 和养老一并 和养老一并 11 12.8 日本 7.67 7.67 3.658 4.736 0.6 0.9 11.955 12.306 澳大利亚 自由选择 9 1.5 0 0 0 1.5 9 加拿大 4.95 4.95 0 1-4.5 1.8 2.52 6.75 8.47-11.97 美国 6.2 6.2 1.45 1.45 0 6.2 7.65 8.45 印度 12 3.67 1.75 4.75 和医疗一并 和医疗一并 13.75 8.42 菲律宾 3.33 7.07 1.25 1.25 4.58 8.32 韩国 4.5 4.5 2.105 2.105 0.45 1.3 7.055 7.905 墨西哥 1.13 5.15 0 0.7 0 承担全部费用 1.13 6.9 荷兰 17.9 5.65 6.5 0 3.5 1.02 27.9 6.67 中国台湾 3.9 4.55 0 0.27 0.2 0.7 4.1 5.52 冰岛 0 5.34 0 0 0 和养老一并 0 5.34 瑞士 4.2 4.2 自由选择 0 1 1 5.2 5.2 泰国 3 3 1.5 1.5 0.5 0.5 5 5 智利 12.55 1.3 0 0.95-3.4 0.6 2.4 13.15 4.65-7.1 来源: 苏中兴 . 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国际比较、现实困境与改革方向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6, V30(1):20-27. 、国金证券研究所 ,单位: %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制度设计上的不同使得各国之间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可能使得以上的统计产生误差。 例如: 1、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 基础养老金是普惠性质,由一般税收 进行 融资,不需要参保者缴费; 2、许多英联邦国家实行国民卫生服务体系( NHS),由一般税收为所有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不需要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3、我国退休职工不需要缴纳社保 费用,抬 高了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率,但国外许多国家退休职工却需要缴纳社保 费用 等 。 2、 全球社保费率的分布特点 ( 1)分地区来看 ,欧洲的社会保险费率最高 分地区看,欧洲的社会保险费率最高,平均费率为 32.87%,其中雇主承担的费率为 21.51%。 美洲的社会保险费率最低,平均费率为 16.17%,其中雇主承担的费率为 10.93%,仅为欧洲的一半左右。 美洲与欧洲同为经济发达地区,但社保出现了巨大差异,这与两地所实行的社保制度不同有关。 欧洲实行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并 不是全民式,而是仅针对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 ,政府只提供基本保障 ;拉丁美洲主要实行的是个人账户制,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和社保覆盖率都比较低。 图表 2: 分地区来看,欧洲的社会保险费率最高 地区 国家或地区数(个) 平均社会保险费率( %) 平均雇主费率( %) 欧洲 45 32.87 21.51 亚太 48 20.26 13.06 美洲 36 16.17 10.93 非洲 46 19.02 11.13 全球 175 22.17 14.27 来源: 美国社会保障署 与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 联合出版的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国金证券研究所 ( 2)分经济 发达程度看,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险总费率在 10%以下的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社保费率总体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内部差异较大,欧洲国家较高,北美和亚洲较低。 ( 3)分费率区间看, 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费率小于 20% 分费率区间来看, 社会保险总费率在 10%及以下的国家有 22 个,占12.57%;社会保险总费率高于 10%、小于 等于 20%的国家有 68 个,占38.86%;社会保险总费率高于 20%、小于 等于 30%的国家有 37 个,占21.14%;社会保险总费率高于 30%、小于 等于 40%的国家有 36 个,占20.57%;社会保险总费率高于 40%的国家有 12个,占 6.86%。 图表 3: 分费率区间看,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费率小于 20% 费率区间 社会保险费率 雇主费率 国家个数 所占比例( %) 国家个数 所占比例( %) 10% 22 12.57 68 38.86 (10%, 20% 68 38.86 65 37.14 (20%, 30% 37 21.14 30 17.14 (30%, 40% 36 20.57 12 6.86 40% 12 6.86 0 0 来源:美国社会保障署与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 联合出版的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国金证券研究所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我 国的社保费率处于偏高的位置 在图表 1 中, 如果不考虑 实际征收率,仅从 费率的角度看, 我国社保费率排名第 8 位;从雇主费率的角度看,我国社保费率排名第 6 位。排名我国之前的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法国、捷克均为实行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欧洲国家。可以发现,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社保负担确实偏高 ,这也是造成许多企业不缴或者少缴的重要原因 。 4、我国社保费率偏高的原因 我国社保费率偏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险。 2017年,在我国全部 5 项社保实缴规模中,养老保险的规模占比将近 65%。 图表 4: 我国养老保险实缴规模 图表 5: 2017年各类社会保险实缴规模占比 来源:根据人社部数据测算、国金证券研究所,单位:亿元 来源:根据人社部数据测算、国金证券研究所 人口老龄化 被认为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的原因。 我们对图表 1 的 39 个国家进行分析,发现 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与养老保险费率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图表 6:养老保险费率与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单位: % 除此之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所产生的转轨成本也是重要原因。 1997 年,我国进行了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在继续实行 “现收现付 制” 的同时 ,建立起了个人退休账户,并实行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050 0010 00015 00 020 00025 000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 20 17养老保险实缴规模64.57%30.59%1.14%2.05% 1.65%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0510152025300 5 10 15 20 25 30 35 40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养老保险费率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渡法 ,即 1997 年之前退休的职工,不用建立个人账户,便可以获得国家的养老保险; 1997 年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国家支付部分养老金,其余部分从个人账户获得; 1997 年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养老金则 全部 来自于个人账户。因此,“老人”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中人”在进入新制度前同样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当他们退休时也 需要支付 一笔退休金,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隐性债务,这部分债务也由养老保险基金来进行支付。 简单讲, 1997 年建立个人账户时,大量已经退休或者接近退休的人从来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但同样享受着养老保险的福利。 这就是制度设计所产生的转轨成本,这部分成本同样由养老基金承担。 二、降低费率的国际经验 1、 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 1)社会保险的自动稳定器机制 社会保险可以担当起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可以一定 程度上自动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三条 : 1、 调节社会总需求。 当经济出现衰退时, 失业人数增加,政府的 失业救济和 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这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 2、 保证 劳动力再生产。 当劳动者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后,社会保险可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庭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中断; 3、 完善资本市场 。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烫平经济周期波动。 ( 2)社会保险的 制度改革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平抑经济波动,主要机制有两条: 1、社保模式改革。 将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完全的变动,如从待遇确定型改为缴费确定型、 从现收现付制改为基金积累制等; 2、社保要素改革。 在保证原有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部分要素,如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缴费率 、制度外资金来源 等。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 改革社保要素 是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其中德国和新加坡是典型国家。 2、德国 : 在调整相关机制的基础上,降低社保费率 ( 1) 改革社会保险的背景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引进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在“铁血宰相” 俾斯麦 当政时期,德国先后于 1883、 1884 和 1889 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 保险法和养老和伤残社会保险法 ,开始实施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1957 年 ,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开始 实行现收现付制。 到了 80 年代末期,社会保障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从 20世纪 70 年代的 10%攀升到 80年代的30%左右,社会保险已经处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的状态。 造成社会保险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德国经济在 石油危机后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社会保险的收入增速下降,同时政府还需支付大量的失业保险; 2、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社保的负担, 日益降低的出生率和不断延长的寿命使得德国成为老龄人口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老龄人口加剧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负担 ; 3、两德统一增加了社保体系的支出。 80 年代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转型,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到 1990 年两德统一之时,东部地区有 150 万人要靠救济金生活。同时,东部地区的老年人口也需要养老保险来维持生活,这使得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支出急剧膨胀,德国西部每年需向东部转移几百亿马克,占东部社保总收入的 20%之多。 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7:德国经济在 石油危机和两德统一后出现下滑 图表 8:德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来源: W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单位: % 来源: W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单位: % 为了应对社会保险的入不敷出, 德国政府采取了 2 点措施。首先,提高缴费率, 1970 年社会保险的缴费率为 26.5%,到 1990 年,总缴费率提高到了 35.6%; 其次,动用财政税收弥补社保缺口, 为解决法定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科尔政府 将增值税由 15%提高到 16%,施罗德政府开征生态税(包括 4 芬尼 /公升的燃油税、 2 芬尼 /千瓦时的电力税等)。 图表 9: 1970 2012 年德国社会 保险 缴费率的变化 ( %)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总缴费率 26.5 30.4 32.4 35.1 35.6 39.3 41.1 41.9 39.6 40.4 40.1 养老保险 17 18 18 19.2 18.7 18.6 19.3 19.5 19.9 19.9 19.6 医疗保险 8.2 10.4 11.4 11.8 12.6 13.2 13.6 14.2 14.9 15.5 15.5 失业保险 1.3 2 3 4.1 4.3 6.5 6.5 6.5 2.8 3 3 护理保险 1 1.7 1.7 1.95 1.95 1.95 来源: Sozialpolitik aktuell in Deutschland、国金证券研究所 用(社会保险缴费 +税收) /GDP 来衡量,德国 1980、 1990、 2000 以及2008 年的水平分别为 36.4%、 34.8%、 37.2%、 36.4%,远超美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同期的水平分别为 26.4%、 27.3%、 29.9%、 26.9%,日本同期的水平分别为 25.4%、 29.1%、 27%、 28.3%。 图表 10: 德国的(社会保险缴费 +税收) /GDP显著偏高 来源: 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Koeln, Deutschland in Zahlen 2010, s 139 、国金 证券研究所 -2-1012345619 70 19 72 19 74 19 76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德国 : G DP: 不变价 :同比第三次石油危机、两德统一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0121416182022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德国 : 65 岁及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0%5%10 %15 %20 %25 %30 %35 %40 %19 80 19 90 20 00 20 08德国 美国 日本股票专题分析报告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由此,德国经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保缺口增加 提高缴费率、动用财政税收 投资下降经济增长降低社保缺口更大” 。 ( 2) 改革社会保险的过程 为了解决这个恶性循环, 德国从 20世纪 90年代 便开始进行了改革。 ( 1) 1992年养老 保险 改革 改革措施主要有 两 点: 1、引入 “ 提前退休调整因子 ” ,如果在正常退休年龄之前退休,每月养老金将缩减,这实际上延迟了实际退休年龄; 2、 将养老金的缴费基准由毛工资改为净工资。 ( 2) 2001年李斯特养老金计划 改革措施包括三点: 1、建立企业补充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 并对投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 多层次保障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 。 自此德国开始建立起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一层次是法定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辅助养老金,第三层次是个人自愿养老 金 ; 2、设定一个养老金待遇调整的“敏感因子”, 控制养老金由于通胀、工资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 3、 以法律形式规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的上限和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限, 养老保险缴费率在 2020年前不得超过 20%、 2030年前不得超过 22%,养老金替代率在 2030年前不得低于 67%、 总替代率不得低于 46%。 ( 3) 2003年医疗 保险 改革 在德国医保体系中,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占据垄断地位,覆盖人群近九成,私人医保只占一成的份额。 2003 年,德国颁布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主要措施包括两点: 1、取消病假补贴、缩小医保覆盖范围、患者自我承担部分医疗和医药费; 2、提高医疗、医保机构间的竞争力度。 ( 4) 2004年 养老保险 改革 2004 年,德国颁布法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法, 改革的核心措施为: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加入“可持续发展因子”, 如果养老金领取人数 /参保缴费人数增加,那么每个老年人所能领到的养老金将下降。 ( 5) 2004年劳动力市场改革 2004年,德国开始实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法,主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