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核心观点,1,前几周已经多次提醒,政策底部已经出现。现市场企稳反弹明显,充分把握本次超跌反弹机会,目前整体上医药板块机会大于风险,但分化加剧仍比较明显。三大理由如下:,1)从近期医药政策看,国家试点的带量采购政策有可能修正。2018年新版基药政策落地,新进入产品受益显著;2)从估值上看,2008年初至今医药板块PE(整体法)估值约37倍,市场调整后仅25倍显著低于均值。但我们发现:估值最低的时候为2008年6月份至12月份(20-26倍),这段时间市场非常极端,且2008年、2018年沪指跌幅分别为65%、15%; 3)公募基金对医药持仓出现明显的下降。剔除医药基金、全部公募基金,对医药的持仓比例分别约9%、11.8%,环比分别下降2.3%、2.6%,下降比较明显。另外10月份医药指数下降14.4%(6-9月份其跌幅约22%),我们估计当前对医药持仓比例分别约7%、10%,相对于标配比例约6.8%略高,再次回到较低水平。重要战略配置方向推荐如下:,1)Q3业绩加速增长,基本面或有改善趋势标的。推荐恒瑞医药、昭衍新药、健帆生物、安图生物、药明康德等;,2)创新药产业链,重点推荐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泰格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3)医疗器械,重点推荐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健帆生物、欧普康视等;4)生长激素,重点推荐长春高新、安科生物;,5)疫苗,重点推荐智飞生物、华兰生物、康泰生物等;,6)品牌中药,重点推荐片仔癀、云南白药、广誉远、同仁堂等;7)高端品牌连锁医疗服务,重点推荐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等;8)药房领域,重点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等;,9)国内按摩器具有巨大爆发潜力,重点推荐奥佳华等。,风险提示:药品/器械招标降价风险;产品销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目 录,2,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4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及标的,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1.1 医药二级市场表现,医药指数相对沪深300走势医药个股涨跌幅排名,医药子行业二级市场涨跌幅 2018年10月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2.58%,跑输沪深300指数4.29个百分点。 2018年10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均表现为下跌,化学制剂(-10.9%)和医疗器械(-11.9%)跌幅最小,生物制品(-18.3%)和医疗服务(-19.3%)跌幅最大。 如不考虑上市新股,2018年11月医药上市公司中涨幅最大的分别为润都股份(+22%)、千山药机(+15%)、德展健康(+15%),跌幅最大的为华海药业(-44%)、康美药业(-44%)、达安基因(-38%)。3,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1.2 医药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比较(TTM整体法),申万医药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TTM整体法),申万医药市盈率及与A股溢价率 横向看:医药行业PE(TTM)为25倍,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纵 向 看 : 2008 年 以 来 医 药 行 业PE(TTM)区间为25-72倍,平均值40倍,目前为25倍,处在历史底部,也是过去2年的最底部。 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99%,与9月份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4,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1.3 医药各子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申万医药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申万医药子行业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申万医药子行业相对A股的溢价率 横向看:医疗服务(50倍)和化学制剂(32倍)的PE(TTM)最高,化学原料药(19倍)和医药商业(18倍)市盈率最低。 纵向看:医药行业各板块的PE(TTM)及相对全部A股的溢价率呈现下降趋势。5,6,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长率,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及增长率,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1.4 医药工业数据表观增速低,主要是因为存在巨大分化 2018年1-9月份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04亿(+13.6%)和利润2306亿(+11.5%),2018年9月单月实现收入2009亿元(+12.0%)和利润295亿元(+12.2%);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分化明显,医药工业数据对投资决策支持作用小; 2018年3月以来医药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有所下滑:1)收入端增速下滑主要是因为年初流感影响导致经销商和终端备货库存增加,3月以来渠道和终端去库存,表观收入增速有所下滑,预计未来将维持10%以上稳定增长;2)利润端增速下滑幅度更大估计与新药研发投入加大及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有关,导致表观收入增速提升,但扣掉转高开后费用处理,利润增速下滑。,目 录,7,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4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及标的, 医药行业:统计了226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2.1%、16.7%,其中Q3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0.2%、11.6%。我们认为:由于创新药政策环境友好,龙头公司加大对研发投入及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业绩增长持续原因:1)2017年新版医保及新特药降价进医保影响,新进入者放量明显;2)零加成、两票制及新标降价对行业边际影响减弱。但行业分化加剧,珍惜行业龙头的稀缺性。, 化学制剂: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增速为24.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7.3%。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2.6%和18.4%。受研发投入加大及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一致性评价实现仿制药供给侧改革,创新加速实现行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结构性转型;未来化药公司分化将会更加明显。重点看好恒瑞医药(600276)、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石药集团(1093.HK)等。, 化学原料药: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1.5%、65%。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7.7%、29.3%。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进入景气周期行情。重点看好亿帆药业(002019)、金达威(002626)等。, 中药: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6.4%、8.9%。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6.1%、4.1%。品牌中药短期渠道库存压力较大,长期成长逻辑不变,Q4增速或反转;中药饮片、零售端药品市场前景较好;中药注射剂政策变化仍需观察。重点看好片仔癀(600436)、广誉远(600771)等。, 生物药: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4.5%、34.3%。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0%、20.8%。疫苗受益新品放量,业绩迎来爆发期,血制品行业复苏在即。重点看好智飞生物(300122)、华兰生物(002007)。,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8, 医疗器械: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0.2%、24.7%。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6.5%、18.2%。产业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重点看好迈瑞医疗(300760)、乐普医疗(300003)。, 零售药店: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4.4%、24.5%。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7%、20%。医药零售公司未来机遇来自行业整合和处方外流。建议关注外延预期强烈的益丰药房(603939)、老百姓(603883)、一心堂(002727)。 医疗服务: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7.9%、37.6%。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3.1%、28.3%。行业处于高速成长周期,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看好业务模式较为成熟的爱尔眼科(300015)、美年健康(002044)。, CRO行业: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3.9%、71.2%。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1.9%、75.8%。受益国内医药创新政策的催化,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有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我们认为中国CRO行业接下来将继续高速发展,行业将中长期维持高景气度。看好泰格医药(300347)、药明康德(603259)。, 医药流通:2018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8.1%、11.2%。2018Q3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9.3%、14.7%。两票制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医药分家政策背景下,流通商面临向医院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机遇,看好瑞康医药(002589)、九州通(600998)、柳州医药(603368)。,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9,11.6%,有放缓趋势。, 20.2%和 医药制造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医药制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医药制造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分季度),医药制造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分季度),16.71%,5%0%,10%,20%15%,25%,2000,400,800600,1000,2012 2014归母净利润(亿元),2016 2018Q1-Q3归母净利润YOY,0%,40%30%20%10%,0,200015001000500,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YOY,22.08%,5%0%,10%,20%15%,25%,20000,4000,6000,8000,2012,2016,2014收入(亿元),2018Q1-Q3收入YOY,0%,50%40%30%20%10%,0,30025020015010050,2017Q1,2017Q3归母净利润,2018Q1 2018Q3归母净利润YOY,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 226家医药制造类公司2018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总额增速为22.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6.7%。 226家医药制造类公司2018Q1、Q2、Q3营业收入总额增速分别约为29%、19.5%、20.2%;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9.7%、14%、11.6%,收入增速平稳增长,利润增速放缓。,,合计226家医药制造企业,且已剔除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白云山、上 海莱士、辅仁药业等。10,2018Q1-Q3,2018Q3,领域医药制造化药制剂化学原料药中药其中:品牌中药其中:OTC中药其中:中药饮片其中:医院口服其中:医院注射生物药其中:血制品其中:疫苗其中:其他生物药医疗器械其中:IVD其中:其他医疗器械零售药店医疗服务CRO医药流通,收入yoy22.1%24.5%31.5%16.4%9.6%17.7%30.4%23.7%8.5%44.5%39.4%178.6%25.2%20.2%35.6%15.7%24.4%37.9%23.9%18.1%,净利润yoy16.7%17.3%65.0%8.9%9.4%18.6%22.0%1.4%-7.9%34.3%22.4%286.3%9.1%24.7%20.1%26.9%24.5%37.6%71.2%11.2%,收入yoy20.2%22.6%27.7%16.1%12.2%13.6%35.6%27.7%6.1%37.0%41.7%148.8%16.4%16.5%29.8%12.4%27.0%33.1%21.9%19.3%,净利润yoy11.6%18.4%29.3%4.1%9.8%13.3%23.7%-7.9%-17.4%20.8%52.0%152.3%-7.0%18.2%9.0%22.8%19.8%28.3%75.8%14.7%,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疫苗、CRO、血制品整体表现靓丽2018前三季度: 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血制品、医疗服务; 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 、化学原料药。2018第三季度: 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血制品、中药饮片; 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血制品。2018年半年报及2018Q2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情况,11,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整体法),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41.06%,42.64%,44.50%,45.91%,47.24%,49.42%,51.38%,11.86%,11.63%,12.25%,13.24%,13.25%,12.83%,13.11%,0%,10%,20%,30%,40%,60%50%,2012,2018Q1-Q3,2014毛利率,2016归母净利率,30.71%,35.38%,34.65%,35.41%,35.65%,38.42%,40.45%,15.33%,14.40%,13.80%,13.82%,14.25%,13.55%,13.16%,-0.74%,-0.37%,-0.64%,-0.21%,-0.06%,-0.25%,-0.15%,-5.0%,5.0%0.0%,10.0%,20.0%15.0%,30.0%25.0%,45.0%40.0%35.0%,2012,2014,2016,2018Q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盈利能力方面,医药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整体持平,具体如下:毛利率整体趋势向上:1)两票制低开转高开;2)高毛利率产品放量且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略有升高:1)两票制推行销售费用增加;2)产品推广力度加大。管理费用率下降:规模效应逐步体现。财务费用率维持稳定。,12,代码,公司,单季度收入增速,2018Q2,2018Q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2018Q2 2018Q3,600332.SH002382.SZ300294.SZ300725.SZ600771.SH300529.SZ300003.SZ603127.SH600161.SH600062.SH300642.SZ002880.SZ603883.SH300558.SZ603658.SH002644.SZ600276.SH300653.SZ603259.SH600566.SH603368.SH002262.SZ603882.SH300633.SZ600055.SH600998.SH600535.SH600521.SH300677.SZ000538.SZ002773.SZ300396.SZ,白云山蓝帆医疗博雅生物药石科技广誉远健帆生物乐普医疗昭衍新药天坛生物华润双鹤透景生命卫光生物老百姓贝达药业安图生物佛慈制药恒瑞医药正海生物药明康德济川药业柳药股份恩华药业金域医学开立医疗万东医疗九州通天士力华海药业英科医疗云南白药康弘药业迪瑞医疗,36%54%88%62%20%38%32%10%39%26%16%3%29%10%27%8%23%22%20%19%23%12%20%17%17%16%15%6%-3%10%-6%3%,210%119%99%74%57%48%47%45%45%32%32%32%29%28%28%28%26%25%25%24%24%22%20%18%17%17%17%12%12%12%9%8%,1%91%31%-5%83%32%42%16%40%-1%-5%5%19%-59%26%-11%21%31%-295%31%32%29%10%37%11%20%10%-57%9%-2%-6%23%,102%132%39%89%271%75%50%40%62%28%14%21%22%29%26%-10%26%49%-50%34%38%53%18%39%36%31%12%-56%11%2%0%28%,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2018Q3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提速的部分优质医药上市公司,13,目 录,14,1 医药行业回顾表现,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总结分析,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4 2018年11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及标的,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1 医疗器械市场市场增速快,成长空间大,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相比偏小,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20%,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速的4倍;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增速,约为药品市场增速的2倍左右;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相比来看,发达国家基本达到1:1,全球平均水平约为0.7:1,中国市场仅为0.25:1,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15,16,国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部分企业牵头医疗器械项目,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2 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研发资金支持, 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国内外技术差距大、企业规模小而散、进口主导高端市场的特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从研发到审批到销售的全方位支持;, 研发资金投入:多个专项计划直接支持先进医疗器械技术研发,如2018年“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拟立项22个项目,中央财政经费支持2.3亿元;“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拟立项25个项目,中央财政经费支持1.5亿元。迈瑞医疗、大博医疗、先健科技、冠昊生物等公司都在其中。,17,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2 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加快医疗器械审批上市 2014年药监局发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2016年又发布了关于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的公告,对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储备品种、儿童或残障人士特有及多发疾病使用的医疗器械提供快速上市通道,缩短研发周期; 如2017年收到特别审批申请273项,完成323项审查(含2016年申请),确定63个产品特别审批通道,共批准12个创新产品注册上市。其中审批进度最快的是海杰亚的低温冷冻手术系统,从公示到获批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大大加快了医疗器械上市获批进度。2017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项目数据,323,273,2502001501006350120,350300,审查数量(含2016),申请数量,通过数量,获批上市数量,18,地方政府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具体措施,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2 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2014年以来卫计委已遴选4批共32个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鼓励公立医院采购优先国产医疗设备;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也明确提出由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负责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四川、湖北、山东等多个省市都在省级政府采购或招标采购时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加快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进程。,19,迈瑞医疗发展历程,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 通过自主研发+外延并购,迈瑞医疗已发展成覆盖医学影像产品、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体外诊断产品三大板块的综合性医疗器械企业,并在超声、监护仪、生化诊断等领域处在国内龙头地位;,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监护仪、麻醉剂、除颤仪等; 医学影像产品:彩超、, 体外诊断产品: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相关试剂。,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迈瑞医疗母净利润增长趋势 内生+外延并购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收入从2014年的78亿增长到2017年的112亿,归母净利润从2014年的13.6亿增长到2017年的25.9亿; 高强度持续研发是产品竞争力提升和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公司拥有近1700名研发工程师,研发费率维持在10%左右。20,迈瑞医疗收入增长趋势迈瑞医疗研发投入增长趋势,21,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 迈瑞在监护设备领域深耕多年,提供包括床旁监护仪、遥测监护仪到中央监护系统的全套设备与解决方案。2017年公司监护仪实现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速11%。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统计,2016年公司在全球和中国监护设备市场排名中分别为第三位和第一位。,迈瑞医疗监护仪收入增长趋势,全球监护仪市场格局,22,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 公司麻醉机产品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17年公司麻醉机产品销售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8.9%。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统计,2016年公司在全球(不含日本)和中国麻醉设备市场排名中均为第三位。,迈瑞医疗麻醉机入增长趋势,全球麻醉机市场格局,23,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 2017年公司体外诊断产品线实现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收入来源为试剂和仪器,占比分别为52%和44%; 公司生化分析仪技术领先,在国内市场排名第4位,化学发光在2018年推出高速产品,检测速度在全球排名第一,有望实现快速放量。,迈瑞医疗体外诊断收入增长趋势,样本医院生化分析仪竞争格局,24,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 2017年公司超声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9%。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统计,2016年公司在全球和中国超声产品市场排名中分别为第六位和第三位。,迈瑞医疗超声收入增长趋势,全球超声市场竞争格局,25,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迈瑞医疗盈利预测, 投资逻辑:,1)市场高增长+进口替代利好行业龙头:分级诊疗+进口替代推动高端医疗器械设备有望快速成长。迈瑞作为超声、监护、IVD龙头,政策利好最明显;2)高强度研发提升综合竞争力:多年来持续高强度研发,研发费率保持在10%左右,多个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从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由国内市场打入全球市场,由低端产品延伸至高端产品,发展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头羊。盈利预测及建议:,预计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36.6亿、44.5亿,对应PE分别为33倍、27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或无法放量的风险;器械招标降价的风险;汇兑损益或超预期的风险。,26,股价表现,3.3.1 综合性医疗器械平台:迈瑞医疗(300760),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27,乐普医疗产业链布局,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乐普医疗从心脏支架起家,逐步发展成覆盖心血管、肿瘤、糖尿病的综合性企业:, 心血管产业链闭环:1)器械:心脏支架+封堵器+起搏器等;2)药品: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重磅药品;3)医疗服务:心血管专科医院+基层医院接入中心;, 医疗器械产品线:巩固心血管器械优势后,逐步延伸至心血管手术相关的手术器械和IVD产品; 跨界高成长潜力市场:跨界布局市场空间大、成长潜力高的肿瘤免疫治疗和糖尿病药物平台。,28,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从发展历程来看,乐普在巩固现有产品市场地位之后,通过介入新领域协同发展,从而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 乐普医疗的收入从2006年的1.8亿增长到2017年的45.4亿,增长了25倍,复合增速达到34%;归母净利润从2006年的0.6亿增长到2017年的9.0亿,增长了14倍,复合增速达到27%,乐普医疗收入增长趋势,乐普医疗归母净利润增长趋势,80%70%60%50%40%30%20%1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营业收入(百万元),YOY,160%140%120%100%80%60%40%20%0%-20%-4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归母净利润(百万元),YOY,29,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心脏支架是乐普的核心产品,2017年收入超过10亿,仍然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 乐普医疗凭借心脏支架的高技术高水平+强大的学术推广实力,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完全可降解支架NeoVas已经申报生产,近期发布了3年随访患者人群的亚组数据,显示NeoVas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均不劣于金属支架,且血管修复效果更优,获批上市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乐普心脏支架销售收入增长趋势,乐普心脏支架市场竞争力强,20%10%0%-10%,40%30%,70%60%50%,80%,4002000,800600,12001000,1400,心脏支架收入(百万元),YOY,乐普医疗, 24%,微创医疗, 23%,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吉威医疗, 20%,雅培, 13%,波士顿科学,3%美敦力, 10%,其他, 7%,30,乐普氯吡格雷销售收入增长趋势,乐普氯吡格雷在PDB样本医院的销量占比低,乐普阿托伐他汀销售收入增长趋势,乐普阿托伐他汀钙片在PDB样本医院的销量占比低,198,442,680,566,0%,120%100%80%60%40%20%,140%,0,700600500400300200100,间。800,2015,2016,2017,2018H1,氯吡格雷收入(百万元),YOY,0%,90%80%70%60%50%40%30%20%10%,1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H1,乐普,赛诺菲,信立泰,63,167,364,362,0%,80%60%40%20%,100%,180%160%140%120%,0,20015010050,400350300250,2015,2016,2017,2018H1,阿托伐他汀收入(百万元),YOY,10%0%,50%40%30%20%,60%,100%90%80%7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H1,百科,辉瑞,嘉林,莱柯,乐普,天方,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乐普医疗收购重磅心血管药品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之后,通过学术推广实现快速放量,2015-2017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5%和140%,销量市占率分别为18%和2%,都还有巨大的成长空,31,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乐普战略布局肿瘤免疫治疗和糖尿病药物领域,未来3年内陆续进入收获期,成为未来5-10年新的业绩增长点; 肿瘤免疫治疗:布局了生物药早期开发、CMC、CMO/CDMO平台,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产业链布局,拥有PD-1、PD-L1、抗体偶联药物、溶瘤病毒等多条产品线; 胰岛素药物:拥有二/三代胰岛素、阿卡波糖、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DDP-4抑制剂苯甲酸阿格列汀和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等研发注册品种。,乐普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乐普在糖尿病药物领域的战略布局,32,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乐普医疗盈利预测,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 投资逻辑:,1)器械板块:心脏支架+起搏器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可降解支架NeoVas有望在18下半年获批上市,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2)药品板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持续快速放量,18年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降糖药艾塞那肽有望在18年获批,国产第一家上市;3)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形成,心血管平台持续扩张,器械+药品+服务+健康管理保障业务可持续高增长,同时加强肿瘤免疫治疗和智慧医疗战略布局,未来5-10年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盈利预测及建议:,预计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18.3亿,对应PE分别为37倍、28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产品招标降价的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33,股价表现,3.3.2 心血管医疗平台:乐普医疗(300003),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4,3 政策全方位利好,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高速增长3.3.3 角膜塑形镜龙头:欧普康视(300595) 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而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则在15%以下;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也比较突出,教育部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 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随着近视人口的增多,也带来了视力矫正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青少年近视比例在全球最高,我国中小学生中重度近视问题突出,70%,25%,15%,10%,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