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数字化汽车分析报告,1,2018年数字化汽车报告:转型洞察概要与目录,第七期数字化汽车年度报告,该研究为全球研究,主要聚焦美国、欧洲及中国基于详细的研究作出量化的市场预测对车企、供应商的高管、一流的专业学者及行业分析师开展访谈,概要,互联、自动、电动及共享汽车市场何时崛起?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收入和利润将怎样转变?政策和法规会如何影响发展进程?,出行服务市场概览哪些竞争方式能为车企带来最大价值?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中蕴含哪些新的机遇?汽车制造商如何在传统业务与新技术和服务模式之间取得平衡?,未来该做些什么?,第二章出行和互联服务展望第三章发展未来能力,第一章市场雷达,2,我们的数字化业务前瞻研究帮助汽车制造商及出行服务提供商指明未来方向数字化业务研究内容:主要转型领域,互联服务,出行服务,法规影响批准、税收、数据隐私、基础设施,技术推动互联化、电动化、自动化,消费者驱动按需、共享、多模式出行收入和利润转变车辆业务,第三章,构建未来能力,服务展望,第一章市场雷达第二章出行和互联,智能产品组合,沉浸式渠道,超本地化布局,量身定制的技术 灵活的组织架构,出行行业的变革方兴未艾,车企应紧跟发展步伐, 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的共享按需车辆(出行服务)市场将达1.4万亿美元(2017年为870亿美元), 利润丰厚的出行服务将弥补车辆销售额的下降:到2030年,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而新车销售将带来,38%的收入及26%的利润, 占全球人口50%以上的千禧一代期望获得个性化、全面集成、多模式及按需的出行体验。若机器人出租车的价格合理,47%的欧洲消费,者和79%的中国消费者会考虑放弃自有汽车, 互联、电动、自动和共享出行服务不断满足客户对便捷性的需求:电池容量较小的电动汽车的总拥有成本已经低于同类型的汽油和柴油,车。到2022年,所有新车都将实现互联化;到2021年,4级自动驾驶车辆将用于特定场景, 政策将成为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西方国家政府的损失较大(燃油税、制造业就业、交通系统控制等),东方国家政府的获益更多(减少,雾霾、电池技术领先地位), 美国的自动驾驶法规最为成熟,由于欧洲国家的法律框架各不相同,欧洲的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发展缓慢, 大城市对内燃机汽车的限制令、税收减免政策和强制性电动车配额等因素推进电动车发展。到2030年,曾为“少数派” 的电动车数量,将不断增加,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将占到新车总量的50%、欧洲为44%、美国为20%, 到2030年,欧洲出行服务市场的价值将达4510亿美元(2017年为250亿美元),届时,中国市场将显著超越欧洲市场,3, 到2030年,供应商业务、车辆销售和售后市场等传统行业的利润份额将从71%降至41%。出行平台提供商将抢占自有车辆的市场份额,,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因此,车企必须双管齐下、灵活变通:既是高效的汽车设计者和生产者,又能成为灵活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在现有的零售结构之外,车企须管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和实体客户渠道,并学习如何管理大量触点和客户互动, 新的超本地化选址:从偏远的低成本生产地区转移至高价值的大都市地区,以便运营出行服务 快速的创新周期要求对信息技术进行根本性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服务需要围绕物联网的全新技术支撑,站稳脚跟同时迎接创新若要在2019年开辟新的客户渠道并扩展核心技术平台,传统行业玩家必须抓紧时机明确自身的出行定位,并在202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全球布局及合作伙伴整合,以便在不久的将来从新的出行服务中获得可观收入,车企需积极行动,向下一代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4,市场雷达,01.,6,欧洲、美国、中国的出行变革进程各不相同出行变革,从现在至2030年,变革初期,自动驾驶普及,电动化蓬勃发展,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过渡顺利进行;全自动车辆大规模应用,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车的总体拥有成本持平;首批L4/5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上市,纯电动车和L4/5级自动驾驶技术不够先进,无法广泛应用,I.,II.,III.,欧洲 ?美国 ?中国 ?消费者 寻求不同的出行方式经济 总体拥有成本优于现有出行方式科技 车载技术和基础设施不断成熟法规 有利于运营的标准、法律、激励措施和税收政策,欧洲美国中国出行变革的驱动因素,1) 实时交通信息、通讯和广告、新闻和音乐信息来源:2018年普华永道消费者调研,受访人数=3000人 (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7,多模式74% 的消费者选择最便捷的出行模式,包括多种交通方式的结合,全面互联互通34%的欧洲消费者及89%的中国消费者期望获得全面整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1)个性化70%的消费者希望得到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满足个人需求和出行习惯,订购服务大多数消费者愿意每月花费250美元订购城内无限次乘车出行服务,70% 的中国车主会通过点对点平台共享汽车来赚取收入,而仅有 28%的欧洲车主会这么做,按需47% 的欧洲消费者会考虑放弃自有汽车,转而使用广泛普及且价格合理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注重体验乘坐全自动驾驶车辆时,46%的消费者认,为音乐流媒体最能提升其乘车体验,42%的人则选择视频流媒体共享,消费者消费者期望得到便捷、个性化、多模式及互联的出行服务,18,12,14,21,13,欧洲美国,61,中国,8,3332262934,愿意,很有可能,可能,不愿意,消费者共享自动驾驶车辆有望大量取代自有车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可能低于行业预期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场景,54,-34%,机器人出租车,74共享汽车,50出租车,82,13 16公共交通,私家车,现在,5-10年后(机器人出租车广泛普及之时),机器人出租车的定价比公共交通高20%27,公共交通:2.8 欧元,共享汽车: 3.9 欧元,出租车: 12.3 欧元,合理的机器人出租车价格: 6.0 欧元 (1.2 欧元/公里)共享汽车: 5.3 欧元 出租车: 12.8 欧元公共交通: 2.4 欧元合理的机器人出租车价格:6.9 欧元 (1.4 欧元/公里),出租车: 3.4 欧元合理的机器人出租车价格:3.8 欧元(0.8 欧元/公里),公共交通: 0.4 欧元汽车共享: 1.2 欧元,场景:5-10年后的机器人出租车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相比较,昂贵,合理的价格区间,便宜,1) 假设机器人出租车的定价比公共交通高出20% 2) 可接受的机器人价格范围=性价比高 (中位数), 其他交通方式的价格根据参考城市的市场价格估算信息来源:2018年普华永道消费者调研,受访人数=3000人 (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假设场景为5-10年后机器人出租车广泛普及,欧洲市场价格参考德国8,一旦机器人出租车广泛应用,中国消费者最愿意放弃拥车放弃拥车的意愿 (%),若定价合理,机器人出租车可满足约27%的日常通勤需求日常通勤的首选出行模式 (%)1,机器人出租车的可接受价格介于汽车共享和出租车价格之间市内5公里车程的可接受价格区间 (欧元)2,9,机器人出租车2-6座,旅客捷运系统7-12座,自有车辆2-5座,3级,4级5级,xx 最高时速,区域限制,施工区,自动驾驶车道变更,2021,2023,2025,2027,2029,2031,RestrictedAreas,80,100,RestrictedAreas,130,30,RestrictedAreas,50,80,RestrictedAreas,50,RestrictedAreas,RestrictedAreas,所有区域畅通无阻,所有区域畅通无阻,速度小于130公里/小时,所有区域畅通无阻,速度小于130公里/小时,100,RestrictedAreas,80130,城市,农村,城市高速公路,农村,城市高速公路,技术 自动驾驶L4级自动驾驶预计于2021年实现,届时,旅客捷运系统和机器人出租车可在限定道路上行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50公里/小时自动驾驶的可用性 (以德国为例),新兴的电动出行基础设施类型10,续航里程所需的充电时间,功率使用模式能量需求,“配套充电桩”,“电动车充电站”,“住宅/工作场所充电桩”,“路边公共充电桩”,17小时,414小时,414小时124小时,0.52小时0.53小时,5-20分钟,10分钟1.5小时,2. E-Mobility解决充电问题对推广电动出行至关重要,同时能推动基础设施多样化发展电动出行基础设施类型, 配套设施方便实用 无法作为唯一的充电来源, 可得性、停车规则和成本非常重要 赋能长途驾驶 自动驾驶车队能提高利用率, 可得性、停车规则和成本非常重要,3-11千瓦 交流电1-3相 在购物、用餐时,顺便充电 按每日部分需求充电5-10千瓦时,50-350千瓦 直流电(特殊情况下为22千瓦 交流电) 靠近长途路线 设置在城区内的充电站针对无法访问其他充电站点的客户 自动驾驶车队充电30-80千瓦时 (完全充满),3-11千瓦 交流电1-3相 夜间慢速充电(住宅) 白天充电 按每日需求充电10-20千瓦时,3-11千瓦 交流电1-3相 设置在城区的公共充电桩,针对没有私人充电桩的用户 按每日需求充电或完全充满10-80千瓦时,最大范围,用户反馈最小范围, 非常满意 方便且成本较低临界充电能增加续航里程,2030 其他动力系统 vs.,内燃机,11,1) 2030年最具竞争力的其他动力系统车辆的拥有成本与内燃机汽车相比,|,里程: 短=150千米; 中=300千米; 长=500千米; 很长=800千米,不同动力系统的发展挑战, 续航里程有限 充电时间长,尾气, 耐用性和寿命有限200,1),中端(峰值100千瓦),高端,(峰值150千瓦),短,中长很长,短中长,很长,细分经济型(峰值70千瓦),-15%+1%+15%+21%,-17%,-4%+7%+14%,-19%-11%0%,+8%,2025,续航里程 2018短中长很长,2020,+O2+O2,H2H2,+O2,H2,纯电动车和内燃机汽车的总体拥有成本持平:,纯电动车的总体拥有成本低于内燃机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 系统复杂,投资成本较高 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有限 内燃机模式下排放,纯电动 投资成本较高,燃料电池电动车 投资成本较高,内燃机 效率低 尾气污染,+O2,H2,经济 电动出行从2018年起,具有小电池容量的纯电动车的总体拥有成本将更具竞争力,其他动力系统车辆的总体拥有成本与内燃机汽车相比较,法规法律框架、税收政策、交通管制等因素将对出行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法规覆盖领域,互联, 4G/5G流量服务和联网,许可费的价格监管 出行数据和渠道的标准化 跨国家和区域的数据传输 出行数据使用许可费1),自动驾驶, L4/5级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 自动驾驶的测试标准 L4/5级自动驾驶车辆零部件/系统的技术指南 有关混合交通的驾驶规则 统一自动驾驶基础设施的法律定义,电动,和WLTP测试2) 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 强制性替代动力系统配额和补贴 购买激励措施 城市超低/零排放区 电动车用电税,共享, 运输运营者的资质和相,应责任 出行提供商的市政费用(停车、排他性)1) 对单独驾驶私家车进行额外收费,以激励拼车、公共交通等其他出行方式1) 限制外国提供商,确保,全面掌控本国出行市场1) 区域性法规覆盖的潜力2) 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排放测试标准12, 其他, 实施实际驾驶排放(RDE) 数据隐私和安全(例如地,理空间数据) 针对网络犯罪的数据保护法规 跨域竞争法规(例如车辆操作系统、电池) 对公共福利和资产有效使用的影响(例如动态收费),缩写:CARB 采用加州排放标准的州; EPA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ZEV 零排放车辆; EV 电动车; AV 自动驾驶车辆13,美国电动 CARB州与EPA之间存在目标争议 CARB的ZEV销售目标与EPA的排放标准之间存在差距 车企对美国各州的法规差异存在担忧自动驾驶 各州独自立法 快速批准, 部分州允许AV上高速(佛罗里达州、内华达州、弗吉尼亚州) 密歇根州和加州允许无人驾驶车辆测试, 许多玩家已根据当地法规开展测试,中国电动 许多城市针对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推出牌照优惠政策 计划于2019年实施强制性EV配额 到2022年,逐步减少车辆补贴自动驾驶 AV相关的法律制定已提上议程,全国性法规尚未颁布 高速公路上的测试车辆需进行登记(北京、上海等七个城市),自动驾驶 AV目前仅处于测试状态,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时必须配备驾驶员 德国允许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但相关认证并不明确,欧洲电动 关注氮氧化物和颗粒污染 电动车可获积分,免除二氧化碳违规处罚 内燃机车辆城内禁令计划,法规欧洲、中国和美国有关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车辆的法律框架各不相同法规趋势,法规作用,(1) 促进,(2) 制约,(3) 均衡,缩写:V2X 车辆与一切事物的联系14,触发出行变革的因素(部分),之前,2030,之后,消费者经济技术法规, 拥车偏好 青睐新模式(共享、自动驾驶) 相对支付意愿 (占收入的百分比) 现有和新兴出行方式的总体拥有成本(购买价格、优惠政策、燃油/电力成本、减记、罚款等) 自动驾驶技术(例如车辆系统、V2X基础设施) 电动驾驶技术(动力系统、电池、充电桩) 标准 责任/立法 许可/CO2目标,市场前景哪里将成为电动、自动和共享出行转型的前沿阵地?,50%以上的人愿意放弃自有车辆?中档(中程300公里)车型中,纯电动车的成本与内燃机车辆的成本持平?在无道路限制且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自动驾驶汽车的速度能达80公里/小时?城市地区形成密集的充电网络?自动驾驶旅客捷运系统获批(8座,速度小于50公里/小时)?实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5克的WLTP目标,实行城市准入限制?, 潜在的临界点(举例),15, 到2030年,约25%的新车为L4/5级 假设L4/5级自动驾驶车辆自2028年起得到应用且相关法规到位 2025年起,机器人出租车可以在特定道路/限定区域中行驶, 2030年L4/5级车辆占比约10%,预计在2030年后出现拐点 由于美国的传统汽车总体拥有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假设美国的转型速度较慢, 2030年L4/5级车辆占比约35% 假设L4/5级自动驾驶车辆自2028年起得到应用且相关法规到位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乐意接受新的出行模式,拉动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市场前景2025年后,自动驾驶车辆将得到广泛普及自动驾驶车辆 (新车销售总量)(欧洲、美国、中国;单位:百万),202025,212020,202018,222030,5级,4级,0级,3级,1级,2级,172030,172025,182018,182020,352030,352025,322020,292018,16, 2030年电动车占比为20%,其中9%为0-3级,11%为L4/5级 预计出行模式在2030年之前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电动车技术的应用将遵循基于相对成本优势的传统S型曲线路径,2030年电动车占比达50%2018年6月起,法规发挥巨大推动作用2025年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不同汽车类型和使用模式的运营成本优势突显,市场前景2020年之后,相关法规将促进电动车销量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电动车(新车销售总量)(欧洲、美国、中国;单位:百万),222030,202025,202018,212020,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售总量的44%2020年起相关法规的促进作用日渐明显2025年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足运营成本临界点因汽车类型和使用模式的不同而变化内燃机混合动力电动,172030,182020,172025,182018,322020,352025,352030,292018,17,1,单位:公里,76%,100%90%80%70%,40%30%20%10%0%,60%,50%,3%12%6%3%,20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共享自动驾驶旅客捷运系统(7-12座),共享机器人自动驾驶(2-6座),自有自动驾驶,共享司机驾驶,自有自驾,91%,4%,20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52%,6%,6%,6%30%,20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2%1%,市场前景中国市场的共享自动驾驶出行将实现强劲增长出行类型分布(占总行驶路程的百分比)12%,300,18,272,293,291,0,200100,%,2030,2020,2018,汽车保有量(百万辆)287,2025,保有总量,互联车辆,电动车辆,自动驾驶车辆,262,269,267,265,%,2030,2025,2020,300,TotalParcMio.,303,218,189,0,20,6040,2030,2020,2025,TotalParcMio.,2018,289,占比(%)10080,政策和科技实现突破性发展,推动互联、电动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行驶里程整体增加,车辆出行模式增长强劲(尤其是中国市场)由于共享/拼车模式提升了汽车的使用率,汽车基数逐渐减少中国:随着新兴出行模式的成本下降,新车销量不断增加(庞大的客户群),市场前景欧美的汽车保有量将减低,而中国则保持增长汽车保有量(自动驾驶、电动、互联车辆占比,单位:百万辆),1%,4%,5%,1) 根据2030年场景假设。由于四舍五入,总和可能存在差异,2) 车辆出行服务,包括共享自动驾驶、共享司机驾驶,注:合并数据;供应商价值也计入车辆/售后/出行服务收入中,以显示完整的市场价值19,2%,5,3152%,100%,8,931,技术供应商保险,12%8%14%48%13%2017出行服务2)互联服务,22%1%9%7%11%38%7%2030融资售后市场,新车销售传统供应商,收入分布1) (单位:十亿美元),利润分布1) (单位:十亿美元),637,30%4%9%8%9%10%26%5%2030,3771%,13%11%16%41%14%2017,100%,出行服务增加车辆利用率和相应车辆磨损 车辆相关销售增加,但车辆基数下降,出行服务车队所有者成为购买主力军,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售后市场、融资和保险领域的利润率降低自动驾驶技术增加了车辆技术的复杂性和价值,并降低碰撞可能性 保险业务和售后服务发生转变车辆电动化降低了动力系统的复杂性、车辆维修需求以及传统供应商的业务 传统供应商的收入下降,主要影响因素,41%,71%,市场前景到2030年,传统供应商、车辆销售和售后市场的利润份额可能大幅降至41%全球汽车市场价值变化,02.出行和互联服务展望,20,出行服务平台通过有效的资产利用和/或与生态伙伴的良好合作,提供更加便捷和优惠的出行服务,出行平台相比传统出行模式,出行平台能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更便捷的服务以及更优惠的价格,21,互联互通实时通讯4G/5G ,车辆技术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基础设施和能源,导航和交通导航交通监控,传统车企车辆装配,车辆设计零售 传统车辆零部件零部件,电动系统电池生产动力系统制造,消费类电子品语音助手可穿戴设备 ,云服务运营系统平台,媒体和零售信息娱乐定位服务,提供道路/轨道充电和加油能源管理货运/物流配送服务 IT 系统,金融车辆金融车辆租赁,保险,资产保险出行保险 ,出行服务平台,行程规划和路线,安排,预订和票务,驾驶/ 运输,旅行服务延伸,计费和支付,评论, 全球车辆出行向共享模式转变是主要的潜在驱动因素 单位行驶里程(共享/传统)总花费基于成本加成和家庭历史花,费计算得出 共享出行的价格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 汽车相关成本降低 (性能、维护), 自动驾驶 共享/拼车的进一步发展,注:车辆出行服务包括共享自动驾驶、共享司机驾驶。基于2030年场景假设。22,美国的出行市场规模发展预测 (单位:十亿美元),欧洲的出行市场规模发展预测 (单位:十亿美元),2502030,472017,1702025,25,198,451,2017 2025中国的出行市场规模发展预测 (单位:十亿美元),152017,2030,2030656,2012025,年复合增长率2017-30,+14%,+25%,+33%,出行平台自2017年起,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出行服务市场规模预计每年增长25%,到2030年达1.4万亿美元,收入来源多样化,技术效率,法规变化,车辆购置和运营, 优化满足需求的车辆设计,包括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用于共享基本车辆配置,出行产品, 通过中央式平台/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提供访问和ID管理 搭载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客户服务 IT/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商品化,23,税收,对电动车进行征税以弥补燃油税收减少对自动驾驶车辆收取道路使用费,技术效率,法规变化,当前潜力,其他收入来源,利润成本基础,出行平台收入来源多样化、技术效率提升以及法规变化将影响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盈利能力潜力和风险11,A,B,C,A,B,C,B2C,B2B,24,目标受众,产品范围,窄,广,出行顾问 B2C: 专注出行系统中的某个领域(例如路线规划) 价值覆盖范围小和低价值链整合 覆盖多种出行模式和广泛的地理范围,以便快速铺开特定服务(例如公共交通、火车、航空) 佣金变现(信息、数据),广告盈利 开放式/基于API的信息共享,对客户体验的掌控较少示例:谷歌, 苹果, Here专业出行赋能者 B2B:专注出行系统中的某个领域(例如数据) 价值覆盖范围小,专业度高 不受出行模式的影响, 能快速扩大地理范围,从网络效应和高效运营中受益 佣金变现或B2B费用(信息、数据) 开放式/基于API的信息共享示例:MotionTag, Streetlightdata, Inrix,出行服务提供商 B2C: “一站式”出行服务自主运营或外包 价值覆盖范围广和高价值链整合 关注一个/几个出行模式/用例,首先在一个城市/地区集中发展,再蔓延至其他地区 变现:直接销售、佣金、订购费 针对部分合作伙伴和客户体验掌控实行半开放式/基于API的信息共享示例:Now Service Family, Uber, Didi Chuxing, Flixbus, Whim运营系统提供商 B2B: 集成技术解决方案,例如IT后端、贴牌、出行分析、漫游、横向集成(汽车、移动设备、物联网) 专注于需要可扩展技术能力的价值领域 不受出行模式影响 许可和服务费、数据变现 将平台合作伙伴基于API集成到(云)后端系统示例:Moovel on-demand, Siemens, IOKI, Splyt, Ford/Autonomic,出行平台出行市场的四大竞争定位,25,示例:,短途,中途,长途,出行平台出行服务提供商通常围绕五种场景来开发其业务模式,短距离按需出行,自由流动的轻型车辆(例如小型摩托车),竞争优势, 易用 预订方便 车辆设计 ,微出行,城内按需汽车共享/打车,自由流动或定点取还的低成本车辆,竞争优势, 可靠 车队管理 车辆清洁 ,城市汽车共享,和打车,从郊区到市区拼车及路线,规划路边上下车, 商品厢型车,竞争优势, 性价比高 路线规划算法 车辆效率 ,日常通勤,城市间点对点出行服务,大型车辆的动态路线规划竞争优势, 价格, 出行体验 安全 .,长途旅行,连接城外/机场的POI,“随上随下”班车或高端车 辆,竞争优势, 便捷 特定需求(隐私) 安全 ,中程汽车共享、,拼车、打车,Coup, Emmy,Mobike,MyTaxi, Uber, Lyft,DriveNow, Car2Go,UberPool, Waze Carpool,bla bla Lines, TwoGo,Blacklane, Drivy,Flixbus, bla bla Car,26,资产运营,车辆购置/租赁及处理,车队管理和出行利用率分析,车辆运营(调度、加油/充电、维修和保养),产品服务和市场策略,品牌建设、客户获取和增长,出行服务开发和管理,客户运营和客户服务,交通分析和路线规划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管理,动态定价、计费和支付会计、税务、人力资源、法务,客户资料和身份管理技术运营和管理,出行平台成功的出行服务提供商需要大力构建十大核心能力出行平台能力出行产品设计、交付和支持,能力构建指南, 哪些是差异化能力? 哪些能力对控制供需管理至关重要?, 哪些能力需要自建、收购或从合作,伙伴处获得? 能力优先级如何根据不同的自动/电动系统而变化? 每种能力如何影响收入和成本?,出行服务提供商,1,技术的复杂性与先进性增加了车辆购置成本通过提高车辆利用率和延长车辆使用时间来降低成本车辆运营成本下降,驱动因素如下:, 加油成本降低(转换为充电)2), 泊车需求减少2), 车辆转移、清洁和充电服务减少,-51,8.8,4.9,2.3,0.9,49.41.2,19.616.6,传统内燃机出租车,纯电动机器人出租车,共享内燃机汽车,0.4,24.50.512.25.8,100.07.3,76.3,16.5,0.8,车辆购置车辆运营客户产品和市场进入,技术运营和管理动态定价、计费和支付间接费用和其他,2,主要影响,1“汽车共享模式”,主要影响,2“自动驾驶模式”,作为车辆运营的一部分,降低了驾驶员成本由于签订车队合同,车辆购置成本降低车辆独立性成本,包括, 远程信息处理成本增加(接入单元、数据使用) 车辆转移、清洁、加油作为单独服务, 开发和运营成本,出行服务提供商,出行平台自动驾驶车辆的每公里成本预计大幅下降车队产品的成本细分按业务能力划分1) (单位:美元/公里),指标值,1) 基于对当前场景的假设,不包括税务、补贴和技术效率增长2) 可能易发生法规变化,例如征收道路使用费28,28,出行平台不同的出行生态系统玩家所面临的机遇也各不相同,图解,出行服务提供商,运营系统提供商,出行顾问,专业出行赋能者,车企车队运营商,出行资产的所有权、车辆相关数据的访问权;服务业务能力有限卓越的车队运营能力、客户出行数据的访问权;对B2B技术/数据服务的分析能力有限,电信服务提供商,个人出行数据的访问权;需建立出行品牌,个人出行数据的访问权;缺乏整体视角,用户数据孤立,数字化媒体&科技公司初创企业供应商基于现有资产和能力的竞争机会,全方位深入的客户洞察、可扩展的技术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和交付能力;缺乏与车辆的集成(局限于Apple Car Play、Alexa等用户界面) ,并没有提供出行解决方案的专业知识高度专业化、专注于某个特定的价值主张、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和市场通路;需快速吸引客户、获得资金和短期摊销对生存至关重要特定车辆传感器数据的访问权(跨车企);数据/软件业务方面的经验有限构建其他竞争方式所需的资产和能力,29,数字化服务1 车辆功能类服务 按需添加功能,可通过无线激活,例如增加电池容量 直接用户变现,例如付费使用 成功因素:预装硬件的摊销;尽管需重复进行付款操作,仍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5 数据/洞察服务 利用用户洞察优化流程(例如研发)或出售给第三方(例如市政当局), 内部优化节省成本;B2B直接变现,例如路况 成功因素: 有利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法规;客户和内部接受度;前期潜在量化,第三方内容,客户,流程优化数据/洞察服务,车辆管理驾驶服务数字化界面,车辆功能$,$,车外服务,车企,第三方,互联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主要通过提供五种类型的数字化服务创造额外价值,2 以车辆为中心的互联服务 互联车内服务用于 1) 管理车辆, 2) 驾驶辅助, 3) 连接数字世界 直接用户变现,例如一次性订阅;间接变现,例如品牌建设、触点体验优化 成功因素: 快速服务创新,避免服务价格下降;全球服务运营;经销商提供用户支持,3 第五块屏服务 通过车辆屏幕提供第三方服务,例如音乐、咖啡外卖 通过转售获得佣金 成功因素:合作伙伴筛选;第三方服务质量;合作伙伴管理,4 车外服务 独立于车辆的车企品牌服务,例如聊天机器人旅行助手 直接用户变现,收费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内付费;间接变现,例如,用于品牌建设, 成功因素: 与全球科技公司/独角兽竞争;品牌和能力保持一致,车辆管理,30,以车辆为中心的互联服务,汽车共享助手,基础远程控制娱乐功能增强互联助手智能家居连接,(自动)驾驶服务,通过互联服务提供驾驶支持,提高安全水平,实现自动驾驶,驾驶优化驾驶员监控驾驶员健康助手,交通堵塞助手,高速公路助手,转弯指示代客泊车危险警告,基于数据的车辆相关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营成本及驾驶员交互,无线导航更新,预测性车辆维护“追踪”被盗车辆寻回,无线固件更新,变现:车企推出订阅、一次性付费等多种变现模式,不断探索最适合自身的模式,整合: 车企提供尽可能多的数字化服务接口,以便客户连接智能手机、家居控制、可穿戴设备等第三方设备,自动化: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推陈出新,车企、合作伙伴(如Nvidia、英特尔)及行业其他参与者(优步、特斯拉)正大力推进3/4级自动驾驶和相关服务的发展,车企目前的重点,2,数字化生活界面推出,提供车内信息和娱乐,提升驾驶员舒适度和幸福感公布但未推出,互联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注重车辆管理、驾驶辅助和数字化生活界面等领域,31,以车辆为中心的互联服务 市场潜力,2,19.6,美国互联市场规模预计 (单位:十亿美元)10.31.3,203016.72030,2017 2025欧洲互联市场规模预计 (单位:十亿美元)8.60.82017 2025中国互联市场规模预计 (单位:十亿美元),0.62017注:基于2030年场景假设,2030,39.5,16.82025,年复合增长率2017-30+23%,+26%,+38%,互联服务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互联服务市场规模将达760亿美元,从2017年到2030年的年增长率为28%,评论 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为 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提升, 服务质量提升和客户需求增加提,高服务使用率 过度补偿降低支付意愿,原因如下 服务产品的商品化,类似通信行业的流量套餐 车队运营商不断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