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 研究报告 | 行业 深度报告 工业 | 电力设备 推荐 ( 维持 ) 自动化行业系列报告之(六) 2018 年 09 月 11 日 中日自动化产业发展历程对比与分析 上证指数 2665 行业规模 占比 % 股票家数(只) 160 4.5 总市值 (亿元) 9585 2.1 流通市值(亿元) 7254 2.0 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5.2 -23.8 -33.0 相对表现 -0.1 -2.4 -17.4 资料来源: 贝格数据 、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行业或有短期扰动,优势产品公司长期空间更加清晰 自动化行业系列报告之(五) 2018-07-24 2、 仍有十年以上的产业繁荣,自动化产业开始进入大公司时代 自动化行业系列报告(四) 2018-3-11 自动化产业在制造业大国都有长期 战略意义,日、德、美系 的自动化发展历程中,日本企业借鉴意义又最大。 日本自动化产业 通过全球化发展,即使在其经济泡沫后 仍实现了较好的增长,成功 穿越了经济周期。从商业模式看, 自动化领域 暂时没有大的技术颠覆,主要还是应用 创新 的竞争 , 工程师红利决定国内公司的长期优势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从国内主要参与者的管理能力、经营效率来看,行业应该开始进入了大公司时代。当前,行业不可避免会受经济扰动的影响 ,但长期 的行业前景仍非常清晰,我们仍然认为,自动化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而具有产品支撑的公司,有希望成为细分领域的全球性企业。 日本 自动化产业 实现了长期繁荣 , 并通过全球化发展穿越了经济 周期。 日本自动 化产业大致经历了初期发展、快速成长、平稳增长、海外拓张四个阶段, 经济泡沫后, 其 自动化龙头公司 通过全球化拓张 仍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日本自动化全球化的成功,建立在多个要素上:好的工业基础与快速学习能力、强大的制造能力与精益化管理、始终保持着全球化雄心与视野,并享受战后政治格局与机遇。中国自动化产业在产品比较标准化的领域,早已开始参与全球分工,有强的性能、成本竞争力,但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水平比较欠缺。要在海外市场获得持续认同,不仅需要持续的人财物投入,也需要在发展中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自动化市场处于 较快 成长 的时期,同时可能叠加全球化发展 特点。 中国自动化产业 的经济性、必要性在加快体现,行业发展呈现类似 日本 70-80 年代 末的特点:劳动力成本提 高催化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 需求 ,制造业转型期,高端产业只能依靠自动化设备升级。同时,中国 自动化产业已 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在比较标准化的产品环节,已开始入全球供应体系;中国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工程师红利赋予的定制、响应能力,将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尽管短期可能受贸易政策影响,长期看,应有机会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成功。 短期可能受宏观经济扰动影响,长期前景清晰 。 自动化领域主要是应用层面 的创新,考验的是提升投入产出比、控制扩张边际成本的管理能力,有产品支撑的公司,竞争优势很可能会继续放大,行业正在进入大公司时代。当前,行业可能受宏观经济扰动,但不改变长期前景,下半年可能迎来战略性买点。 投资建议: 长期推荐正泰电器、宏发股份、汇川技术,推荐麦格米特 、 长园集团、 良信电器、卧龙,关注 信捷电气 、英威腾 等 。 风险提示: 自动化行业下游众多,宏观经济不景气可能对行业带来影响 。 游家训 021-68407937 youjxcmschina S1090515050001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股价 17EPS 18EPS 19EPS 18PE 19PE PB 评级 正泰电器 21.16 1.32 1.67 2.06 12.7 10.3 2.2 强烈推荐 -A 宏发股份 19.00 0.92 0.99 1.27 19.2 15.0 2.5 强烈推荐 -A 汇川技术 25.53 0.64 0.77 0.96 33.2 26.6 7.3 强烈推荐 -A 麦格米特 23.07 0.43 0.6 0.79 38.5 29.2 4.1 审慎推荐 -A 长园集团 7.59 0.86 0.76 0.80 10 9.5 1.1 强烈推荐 -A 良信电器 6.11 0.4 0.34 0.47 18.0 13.0 2.8 强烈推荐 -A 卧龙电气 7.53 0.52 0.59 0.72 12.8 10.5 1.6 审慎推荐 -A 信捷电气 22.10 0.88 1.08 1.31 20.5 16.9 3.2 强烈推荐 -A 资料来源: 公司数据、 招商证券 -40-30-20-1001020Sep/17 Jan/18 Apr/18 Aug/18(%) 电力设备 沪深 30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2 正文目录 一、日本自动化产业历程回顾 . 8 1.1 日本自动化产业海外取得了怎样的成功? . 8 1.2 日本自动化产业海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 13 1.2.1 工业基础好、学习能力强 . 13 1.2.2 精细化制造、成本优势显著 . 16 1.2.3 具有强烈的 全球化视野与意识 . 20 1.3 日本主要自动化企业 . 23 1、欧姆龙( OMRON) . 23 2、安川电机( Yaskawa) . 26 3、发那科( FANUC) . 30 4、三菱电机( Mitsubishi) . 33 5、松下( PANASONIC) . 37 二、中国很多公司已经深度进入全球供应链,自动化行业具备全球拓张的基础 . 40 2.1 很多公司已经深入全球供应链 . 40 2.1.2 宏观层面: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价值量持续提升 . 40 2.1.2 微观层面:部分行业海外占比已经很高,可能带动自动产业海外发展 . 41 2.2 自动产业已经处在海外拓张的历程中 . 43 三、长期需求潜力被低估、优质的中国公司有能力走得更远 . 45 3.1 长期需求潜力被低估 . 45 2.2 国际标杆企业订单增速背离,行业或有短期扰动 . 48 3.2、优质的中国公司有能力走得更远 . 50 3.4 投资推荐 . 53 相关报告: . 53 图表目录 图 1 日本自动化产品出口位居全球第二(单位,百万美元) . 9 图 2 日本机床产品出口位居全球第一(单位,百万美元) . 9 图 3 日本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各市场有很高市占率 . 9 图 4 全球精密减速机行业竞争格局 . 9 图 5 安川变频器全球销量(万台) . 9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3 图 6 安川变频器市占率( %) . 9 图 7 安川伺服全球累计销量(万台) . 10 图 8 安川伺服市场占有率 . 10 图 9 安川收入结构 . 10 图 10 安川收入增速 . 10 图 11 发那科收入结构 . 10 图 12 发那科收入增速 . 10 图 13 三菱电机收入结构 . 11 图 14 三菱电机收入增速( %) . 11 图 15 欧姆龙收入结构 . 11 图 16 欧姆龙收入增速 . 11 图 17 日本制造业 PMI 指数 . 11 图 18 日本工业机器人生产指数 . 11 图 19 日本金属切削机械生产指数 . 12 图 20 日本金属成型机械生产指数 . 12 图 21 日本技术引进件数 . 13 图 22 引进技术费用支付额逐年增长(单位,亿日元) . 13 图 23 技术引进带来的销售额占比逐步提升(单位, 10 亿日元) . 14 图 24 伴随技术引进日本企业进行了大量机械设备投资(单位, 10 亿日元) . 14 图 25 工业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量 15 强 . 15 图 26 安川全球专利申请量 . 15 图 27:发那科全球专利申请量 . 15 图 28 日本汽车制造分包商体系 . 17 图 29 下请企业在日本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 17 图 30 日系变频器有一定价格优势(单位,人民币元) . 20 图 31 日系工业机器人有更高的性价比 . 20 图 32 1970 年前后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已经开始快速提升(单位,百万美元) . 20 图 33 安川驱动控制产品行业应用情景 . 28 图 34 安川运动控制产品应用情景 . 28 图 35 安川机器人产品行业应用情景 . 28 图 36 安川系统工程产品应用情景 . 28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4 图 37 发那科主营产品 . 31 图 38 发那科 i 系列工业机器人 . 31 图 39 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主要产品 . 35 图 40 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主要产品 . 35 图 41 各国制造业出口额比较(单位, 10 亿美元) . 40 图 42 全球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数量 . 40 图 43 2014 年各国制造业出口额比较(单位, 10 亿美元) . 40 图 44 2014 年各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 40 图 45 全球制造业增值份额占比 . 41 图 46 中国工业品出口中高新技术品占比 . 41 图 47 2014 年全球制造业主要国家 /地区制造业产品的进出口程度 . 41 图 48 2017 年 A 股上市公司各板块海外收入占比 . 42 图 49 工控自动化海外收入占比( %) . 43 图 50 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单位,元 /年) . 45 图 51 日本 70 年代后劳动力成本急剧提升 . 45 图 52 外资主要品牌通用变频器价格下降幅度很快(单位,元) . 45 图 53 三菱 PLC 价格下降趋势(单位,元) . 45 图 54 全球机 器人价格指数快速下降 . 46 图 55 半导体制造中的自动化工艺额 . 47 图 56 制药制造中的自动化工艺 . 47 图 57 锂电池制造中的自动化工艺 . 47 图 58 锂电池隔膜制造中的自动化工艺 . 47 图 59 外资品牌在中 国或亚洲区收入增速快速下滑 . 51 图 60 外资在华资产规模总体有所收缩 . 51 图 61 低压变频器领域外资市场份额估算 . 51 图 62 伺服系统领域外资市场份额估算 . 51 图 63 低压变频器国产化率逐步提升 . 52 图 64 小型 PLC 领 域外资市场份额估算 . 52 图 65 自动化产业国内企业演变历程 -走过草莽阶段 . 52 图 66:电力设备行业历史 PEBand . 53 图 67 :电力设备行业历史 PBBand . 53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5 表 1:日本自动化产业发展历程 . 8 表 2:日本按行业技术件数引进演变(单位,件) . 13 表 3:日本按 国别技术件数引进演变(单位,件) . 13 表 4:申请技术引进时的生产计划与实绩对比 . 14 表 5:日本企业对引进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吸收效率 . 14 表 6:主要自动化公司研发支出对比(单位,百万美元) . 15 表 7:主要自动化公司研发费用率对比(单位, %) . 16 表 8:日 本的精益化制造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 16 表 9:日本每台汽车所需的直接劳动时间大幅降低(单位,小时) . 17 表 10:日本中小企业占比更高( 1977 年)(单位, %) . 17 表 11:日本制造业外购比例很高( 1995 年) . 17 表 12:日本中小企业具备较高附加值占比(单位, %) . 18 表 13:日本中小企业拥有相对更高的资本生产率 . 18 表 14:主要自动化公司存货周转率对比(单位, %) . 18 表 15:主要自动化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单位, %) . 18 表 16:主要自动化公司收入 /(固定 +无形资产)对比(单位,倍) . 19 表 17:主要自动化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对比(单位, %) . 19 表 18:主要自动化公司 ROE 对比(单位, %) . 19 表 19:主要自动化公司 ROA 对比(单位, %) . 19 表 20: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比列占日本海外投资比逐年升高(单位,件,百万美元, %). 21 表 21:日本跨国公司地区分布(单位, %) . 21 表 22: 70-90 年代日本海外子公司设立主要以制造为主 . 21 表 23:日企在不同地区的出资( 1974 年, %) . 21 表 24:丰田零部件提供商日本电装先于丰田进入中国 . 21 表 25:丰田在中国的整车生产与投产时间 . 22 表 26:安川电机全球化拓张历程 . 22 表 27:发那科全球化拓张历程 . 22 表 28:欧姆龙自动化发展历程 . 23 表 29:工业自动化技术 . 24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6 表 30:欧姆龙主要产品 . 24 表 31: 1996-2006 年欧姆龙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24 表 32: 2007-2017 年欧姆龙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25 表 33: 2009-2013 年公司收入结构(单位,十亿日元) . 25 表 34: 2014-2017 年公司收入结构(单位,十亿日元) . 25 表 35: 2006-2011 年欧姆龙收入区域分布(单位 ,十亿日元) . 25 表 36: 2012-2017 年欧姆龙收入区域分布(单位,十亿日元) . 26 表 37:安川电机发展历程 . 26 表 38:安川驱动控制产品系列 . 27 表 39:安川运动控制产品系列 . 27 表 40: 19942005 财年安川电机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29 表 41: 20062017 财年安川电机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29 表 42: 20082012 财年公司收入结构(单位,十亿日元) . 29 表 43: 20132017 财年公司收入结构(单位,十亿日元) . 29 表 44: 20062011 安川收入区域分布(单位,十亿日元) . 30 表 45: 20122017 安川收入区域分布(单位,十亿日元) . 30 表 46:公司发展历程 . 30 表 47: 19982007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32 表 48: 20082017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十亿日元)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