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天然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8 年 11 月 08 日,全球范围内,预计未来中长期,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稳定增长;俄罗斯、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生产贸易中继续保持其大国地位;澳大利亚新增出口增速放缓。预计未来我国进口天然气来源国家分散度提高,俄罗斯和卡塔尔影响提高,澳大利亚影响降低,美国暂时不会成为主要进口国。国内市场的情况与往年较为不同。在 2017 年大规模气荒的直接刺激下,从2018Q2 淡季即出现天然气囤货行情,基本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供给端,预计 2018-2020 年增速分别为 14%、11%、13%。短期内国产常规气由于去年加大开采保供,2018 年产量增速稍缓为 5%;非常规气增速33%。我国常规气产能基数大,预计未来二到三年内国产天然气增量仍然主要来自常规气;但是非常规气将保持高增速,长期存在逐渐取代常规气成为贡献天然气增量主要来源的可能性。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提高六个百分点至 44%,PNG 进口增量自 2020 年中俄东线投产后逐年释放, LNG 进口在天然气供给量占比将从 22%提高到 2020 年的 27%。在需求端,预计 2018-2020 年增速分别为 13.5%,12%,9%。城市燃气方面,“煤改气”政策执行较往年更加强调重质量障民生,预计未来城市生活+商服用气增速将放缓。天然气汽车较汽油车有更好的经济性,中长期看交通用气也将成为未来的消费增长点之一。工业燃气方面,其增量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和产业内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发电用气类似工业燃气,增量来自燃气发电装机量提高和能源结构改变。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但是增速会放缓。预计 2018 年天然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由于 PNG 进口增量有限,紧,平衡状态有望延续到 2019 年;2020 年 PNG 进口量大增,非常规气和 LNG进口量继续高速增长,供需拐点或将出现。在 2018、2019 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将成为影响旺季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的关键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我们估算地下储气库调峰成本 1224 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运营企业而言,4550 元/吨是其盈亏平衡价格下限。预计天然气价格达到 4550 元/吨以上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释放。投资建议,作为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 20182020 仍能维持 11%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投研角度仍值得重点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具有持续扩张能力的上游资源企业以及油气设备领域值得重点配置,另一方面在未来进口 LNG 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具有 LNG 接收站的企业具备较大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新奥股份、新天然气、广汇能源,关注蓝焰控股、中天能源。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或“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减弱造成天然气需求不达预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天然气开采不达预期;天然气出口国不履行合同,行业观点,内容目录,研究逻辑.4一、全球天然气:预计俄罗斯、美国、卡塔尔地位提升,澳大利亚影响或减弱5二、我国天然气未来需求继续强势增长.62.1 我国天然气自 2016 年后快速增长.62.2 天然气行业景气度受政策、季节、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7三、供给端:短期增量 LNG 进口为主,长期增量看非常规气和 PNG 进口 .93.1 国产常规气:加大开采导致 2018 年增速降低,预计未来长期增速 7% 103.2 国产非常规气: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预计未来 3 年 CAGR 达 30% 113.3 进口 PNG:预计 2018 年新增 50 亿方供给,长期增量来自中俄东线.123.4 进口 LNG:预计 2018-2020 年 LNG 进口增速 23%、23%、16%,未来现货占比提高 .133.5 储气库:前期壁垒高,预计未来 3 年增量来自已运行储气库扩容.15四、需求端:预计 2018 年增速 13.5%,长期交通用气或为新增长点.174.1 生活商服用气:政策目标预计提前完成,未来 3 年增速逐年降低.184.2 交通用气:短期受“气荒”影响增速略低,长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之一.194.3 工业燃料用气:预计 2018 年工业燃气增速 15%,长期增速回归第二产业 GDP 增速 7% .204.4 发电用气: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未来增速 20%、17%、13% .214.5 化工用气:短期下游和替代资源价格高位维持增速,长期用量减少 .22五、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235.1 预计 2018、2019 年供需紧平衡,2020 年供给宽松.235.2 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关键因素转移至储气库储气能力边际变化.24六、行业观点.25七、投资建议.26新奥股份 600803.SH .26新天然气 603393.SH .27广汇能源 600256.SH .27蓝焰控股 000968.SZ.27中天能源 600856.SH .27八、风险提示.27,图表目录,图表 1:全球常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单位:万亿方).5图表 2:2017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单位:亿方).5图表 3:美国 LNG 出口量(单位:亿立方米) .5图表 4:美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5图表 5:2017 年全球天然气出口前十位国家(单位:亿立方米).6,图表 6: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同比增速 .7图表 7:近两年京津冀地区雾霾情况改善.7图表 8: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图.7图表 9:近两年我国天然气相关政策.8图表 10:液化天然气市场价(单位:元/吨).9图表 11:2017 年国内天然气供给结构(亿立方米).10图表 12:我国天然气供给及同比增速(亿立方米).10图表 13:“三桶油”产量占比达 85%(单位:亿立方米).10图表 14:2016-2018 国内天然气产量及当月同比增速 . 11图表 15: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在全球排名第二 . 11图表 16: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预测(单位:亿立方米) .12图表 17:2016 年至今 PNG 进口量及同比增速.12图表 18:我国 PNG 进口管道.13图表 19:2015 年至今 LNG 进口量及同比增速 .13图表 20:2017 年我国 LNG 进口来源.13图表 21:我国 LNG 进口平均价和日本原油 JCC 相关.14图表 22:我国 LNG 长协合同.14图表 23:我国 LNG 投资合同.15图表 24:2018 年在建 LNG 接收站 (万吨/年) .15图表 25:2017 年各调峰资源结构(单位:亿立方米).16图表 26:各调峰方式运营成本(元/立方米).16图表 27:我国在运行天然气储气库.17图表 28:我国天然气消费细分结构(亿立方米).18图表 29:我国天然气消费细分增速.18图表 30:生活用气相关政策.18图表 31:交通用气相关政策.19图表 32:天然气卡车 2018 年增速降低 .20图表 33:LNG 卡车每年节省 14 万燃料费.20图表 34:第二产业实际 GDP 增速与工业燃气增速 .21图表 35:2016、2017 年发电用气增速超过燃气装机容量增速.21图表 36:燃气装机容量及占比(单位:万千瓦).22图表 37:天然气、煤炭之间比价关系.23图表 38:天然气主要下游化工品价格.23图表 39:供需平衡表预测(单位:亿立方米) .23图表 40: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预测情况 .24图表 41:2015 年我国四大用气行业月度不均匀系数*.24图表 42:天然气淡旺季需求测算(单位:亿方).25,研究逻辑 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一次能源之一,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的趋势下,具有未来实现快速增长的潜力。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转变的进程中,供给不足导致的“气荒”却越加严重,2017 年冬季液化天然气价格突破 7400 元/吨。2018 年,天然气价格不同于往年,从二季度即开始上涨。加上 2018 年油价高企,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市场对天然气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着重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市场关心的问题:,在未来中长期内,我国天然气的供给和需求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2018 年天然气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会不会再次出现“气荒”?影响天然气价格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2018 年天然气价格会涨到什么,水平,会像 2017 年那么高吗?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预计到 2020 年,供给端常规气仍是最主要部分,但是非常规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和 LNG 进口气占比提高,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提高到 44%。需求端交通用气和发电用气维持较高增速,在天然气总消费量中占比提高。预计 2018、2019 年天然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20 年进入供给宽松。 我们认为,“气荒”实际上是供给不足的表现,我国天然气市场未来每年冬季都有可能面临“气荒”问题。正是由于“气荒”已经常态化,气荒带来的冬季供给不足预期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减弱。2018 年基本面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在“气荒”预期下,从2018Q2 淡季开始囤货,天然气价格从 Q2 就开始上涨。 我们认为,在 2018、2019 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将成为影响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的关键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我们估算地下储气库调峰成本 1224 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运营企业而言,2018 年冬季 4550 元/吨是其盈亏平衡价格下限。预计天然气价格达到 4550 元/吨以上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释放。 作为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 20182020 仍能维持 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投研角度仍值得重点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具有持续扩张能力的上游资源企业以及油气设备领域值得重点配置,另一方面在未来进口 LNG 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具有 LNG 接收站的企业具备较大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新奥股份、新天然气、广汇能源,关注蓝焰控股、中天能源。,2014-01,2014-09,2015-05,2016-01,2016-09,2017-05,2014-05,2015-01,2015-09,2016-05,2017-01,2017-09,2018-01,挪威, 1232, 国, 1492,卡塔尔,澳大利亚,一、全球天然气:预计俄罗斯、美国、卡塔尔地位提升,澳大利亚影响或减弱 2017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前五位国家分别为:美国、俄罗斯、伊朗、加拿大、卡塔尔等。由于美国、中国等国家本国天然气消耗量大,天然气出口国前五位排序与产量排序有所不同,依次为:俄罗斯、卡塔尔、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图表 1:全球常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单位:万亿方),图表 2:2017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单位:亿方), 预计未来中长期内美国天然气产量、出口稳定增长,但不会成为我国主要进口国:美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在全球并非处于头部位置,但是页岩气储量丰富。美国天然气产量自“页岩气革命”后开始快速增长,目前占 2017年全球产量 20%。2015 年以后美国天然气自给率已经达到 97%以上,之后产量增长停滞。美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多年,已经基本成熟,国内消耗量2017 年略有下降,主要发生消费结构变化;LNG 出口量从 2015 年稳定增长,产量占比从 2015 年的 7%提升至 2017 年的 12%,但是 2018Q1 增速已经放缓。预计未来美国 LNG 出口继续维持缓步增长,其产量也会随之提高。美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间隔较远,目前美国占我国 LNG 进口量 4%左右。预计未来中长期内美国不会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进口国家。,图表 3:美国 LNG 出口量(单位:亿立方米),图表 4:美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 俄罗斯继续占据天然气大国地位,并将成为我国天然气主要进口国之一: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全球 18%居首位,产量和出口居世界前列。预计未来将继续维持其天然气生产、出口巨头地位。随着 2020 年中俄东线建成投,俄罗斯,34.97 , 18%,伊朗, 33.22 ,17%,卡塔尔,24.92 , 12%,土库曼斯坦,19.49 , 10%,非洲, 13.81 ,7%,阿联酋,5.94 , 3%委内瑞拉,6.37 , 3%沙特阿拉伯,8.04 , 4%美国, 8.74 ,4%北美洲,10.82 , 5%,其他国家,28.07 , 14%中国, 5.48 ,3%,美国, 7345,20%,俄罗斯,6356, 17%,伊朗, 2239,加拿大, 6%1763, 5%,中,3% 4% 1757, 5%,3%1135, 3%,土库曼斯坦,620, 2%印度尼西亚,680, 2%马来西亚,784, 2%阿尔及利亚,912, 3%沙特, 1114,其他国家,9374, 25%,70%60%50%40%30%20%10%0%-10%-20%-30%,100806040200,出口量,出口量月度增速,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城镇燃气,工业用气,发电用气,化工用气,二、我国天然气未来需求继续强势增长2.1 我国天然气自 2016 年后快速增长 我国一直推动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发展,近 15 年 CAGR 达 15%:近年来,为了降低我国一次能源的进口依赖度、缓解环境问题等因素,我国一直在推动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发展。2002 - 2014 年我国天然气消耗量 CAGR 高达 16%。2015 年由于宏观经济低迷以及替代能源石油和煤炭的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消耗量增速大幅降低。在 2016 年以后,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迫切需求,国家推出推出一系列政策,再次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产,预计 2020 年后俄罗斯将成为我国主要天然气进口国之一。目前中俄西线合同尚在谈判中。 预计未来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地位提升,在我国的 LNG 进口占比将提高:卡塔尔天然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卡塔尔天然气资源主要来自北方南帕斯气田,该气田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天然气田。IHS 的数据显示,油价在 50 美元/桶的情况下,卡塔尔 LNG 出口的离岸成本平均仅为1.4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之下,美国为 6.5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澳大利亚则高达 15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在 2017 年卡塔尔断交风波发生后不久,卡塔尔政府宣布解除天然气生产限制,计划将北方气田的产量提升 20%,将天然气液化能力提升 30%,即从当前的 7700 万吨/年提高到 1 亿吨/年。预计未来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会更加重要,且在我国的 LNG 进口占比将提高。 预计未来中长期澳大利亚新增出口产量有限: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 LNG进口国,但是其储量、产量在全球均不占非常大优势。由于澳大利亚多地禁止水力压裂、可再生能源目标设置过高和 LNG 出口加速推进, 2017 年澳多地出现天然气、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国内气、电价格也因此飙升。澳总理要求 LNG 出口商增加对国内市场的供应。据国际石油经济估算,“节流量”在 500 万 - 600 万吨/年,占其当前液化能力的 10%左右。此外,在 Prelude LNG 项目 2018 年投产后,澳大利亚 LNG 出口能力增长将大幅放缓。预计未来中长期澳大利亚新增出口产量有限,甚至可能缩减。预计未来长期,俄罗斯、卡塔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澳大利亚单一进口国依赖度过高时期将结束。图表 5:2017 年全球天然气出口前十位国家(单位:亿立方米)2,5002,0001,5001,0005000,PNG出口,LNG 出口,2014-01,2014-04,2014-07,2014-10,2015-01,2015-04,2015-07,2015-1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图表 6: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同比增速,图表 7:近两年京津冀地区雾霾情况改善, 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上游供给端、中游中转环节和下游需求端:上游供给端中,我国自产气包括常规油气藏天然气,和非常规气的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进口气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亚洲其他国家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PNG),一种是从海上通过船运,以长协或者现货合同形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开采或者进口的气源在中游的门站进行中转,通过燃气管道等途径配送。下游天然气用途有多种,生活用气、商服用气、交通用气合称城市燃气,此外还可用于工业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化工用气等。 图表 8: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图2.2 天然气行业景气度受政策、季节、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 政策推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2016 年以后,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迫切需求,国家推出推出一系列政策,再次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发改委 2017 年 6 月颁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确定到 2020 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25%20%15%10%5%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天然气消费量(亿立方米),增速,160140120100806040200,京津冀 PM2.5,长三角 PM2.5,珠三角 PM2.5,例达 10%。2017 年下半年,“2+26” 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2017 年冬季京津冀地区雾霾得以有效控制。2018 年 8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力争到 2020 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 2000 亿立方米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 240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5%;2018 年 1-6 月天然气消费量 1348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7%。 图表 9:近两年我国天然气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行日期2016/12/242017/2/172017/5/212017/6/23,发行部门发改委环境部国务院发改委,政策内容2020 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 3600 亿立方米以上。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重点工程,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北京、天津、河北的部分城市于 2017 年 10 月底前完成气代煤建设任务。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完善油气储备体系,提升油气战略安全保障供应能力;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到 2020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 10%左右。到 2030 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 15% 左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7/8/21,环境部、发改委,2017 年 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 300 万户以上;对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的地区,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其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用燃用散煤;纳入 2017 年度淘汰清单中的 4.4万台燃煤锅炉全部“清零”。2017 年,北京市压减煤炭消费量 260 万吨、天津市 260 万吨、河北省 600 万吨以上,山东省完成大气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 年),2017/12/5,发改委、能源部、环境部等,条 确定的煤炭消费减量任务, 河南和山西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1. 到 2019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 万吨。到 2021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7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 亿吨2. 2019 年,“2+26”重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 90%以上,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10 下同)达到 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2021 年,城市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35 蒸吨以下燃煤锅,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8/30,国务院,炉全部拆除;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 80%以上,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 60%以上。各油气企业全面增加国内勘探开发资金和工作量投入,力争到 2020 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 2000 亿立方米以上。,加快推进进口国别(地区)、运输方式、进口通道、合同模式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建立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为主、重点地区,内陆集约规模化 LNG 储罐为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系 统。 天然气行业也受到季节影响,叠加政策因素去年取暖季“气荒”严重:我国天然气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4-10 月为淡季,11 月到次年 3 月的取暖季为旺季。每年旺季需求增长,液化天然气价格都会出现一定幅度上涨。2017 年,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加速推进和北方冬季清洁供暖政策推行,天然气消费量从淡季即开始大幅增长。到 2017 年冬季,供暖季天然气需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虽然国内加大开采力度,同时进口量大增,但是此时供给已然无法跟上,“气荒”现象严重,天然气大幅涨价,突破 7200元/吨。,图表 10:液化天然气市场价(单位:元/吨), 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增速分别为 14%,12%,9%。今年开始,“煤改气”政策执行较往年更加强调注重质量、保障民生,预计未来城市生活+商服用气增速将放缓;天然气汽车较汽油车有更好的经济性,虽然短期内受到去年“气荒”影响增速较低,但是中长期看将成为未来的消费增长点,预计2020 年在天然气消费占比从 2017 年 15%提高到 17%。工业燃气的增量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和产业内部能源结构的改善,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但是增速会放缓。发电用气类似工业燃气,增量一方面来自燃气发电装机量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存量的能源结构改变。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增速略缓。,三、供给端:短期增量 LNG 进口为主,长期增量看非常规气和 PNG进口, 我国天然气供给自产常规天然气为主,进口气为辅:我国天然气来源中,常规天然气占供给总量的 55%,为天然气供给的主要来源;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供给占比不足 7%。进口气包括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为我国天然气供给的次要来源。,图表 11:2017 年国内天然气供给结构(亿立方米),图表 12:我国天然气供给及同比增速(亿立方米),常规天然气,1321, 54%,LNG进口,530, 22%,PNG进口,423, 17%,页岩气, 90,4%,煤层气, 47,2%,煤制气, 22,1%,0%,60%40%20%,80%,100%,0,200015001000500,2500,3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国产气LNG进口PNG进口国产气增速进口气增速,中石油,892.95,60%,中石化,258.43,17% 预计短期增速稍缓,长期稳定增长,增速 5%-7%之间: 2018H1 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乏力,相比去年同期增速为 4.6%,产量占比最高的巨头中石油产量增长 2.5%。根据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文件要求,2020 年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 1570 亿立方米。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我们预计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将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维持常规天然气的产量增长, 2018-2020 年国产常规气增速分别为 5%,7%和 7%。,3.1 国产常规气:加大开采导致 2018 年增速降低,预计未来长期增速 7% 2017 年为保供加大开采,我国自产气产量增速达 8.5%:2017 年我国探明天然气储量 5.5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比例 2.8%,全球排名第十位。201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 1492 亿立方米,占全球比例 4 %,相比 2016 年大幅增长 8.5%。2017 年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2017 年“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国内出现天然气供给缺口,国家为保供而加大开采。目前我国油气藏天然气田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控制,根据上市公司年报,2017 年“三桶油”天然气产量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 85%。图表 13:“三桶油”产量占比达 85%(单位:亿立方米)其他, 221.20,15%中海油,119.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