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宏 观 经 济东 兴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扩 进口 促平衡 , 理论能否照 进现 实? 改革开 放四十 周年专 题( 一) 2018 年 9 月 13 日 宏 观 经济 专题 报告 投 资 摘要 : 理论上看,扩大进口战略 有利有弊 。 第一, 扩大进口战 略 通过改善要 素禀赋、融 入国际关联产 业、促进技术进 步等机制 推动 产业结构的升级 ,其中 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则分别通过 不同的路径对产业升级产生具体影响 。 第二, 进口贸易产生的干中学效应、传染效 应、演示培训效应、竞争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会 带 动 技 术进步和创新 。 第三, 进 口在促进贸易平衡时, 在一定程度有利于 缓 解贸易摩擦, 从而带动 出口 。 第四, 扩大 进口 的负面影响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增强国外的依赖导致利润 低 端 化 、冲击国内市场 ,抑制幼稚产业发展 。 此次扩大进口 重点在 农产品、 汽车 、 化妆品等消费品 , 部分 涉及重大技术装 备等资本品,关键零部件、天然气等中间品 。 不利影响整体可控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国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外贸依存 度呈下降趋势 , 对 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冲击较大 ,分行业来看, 由于特 殊的税制,对汽车行业冲击也 有限 ,对化妆品 行业 影响较大 ,也 会冲击 牛 肉、大豆等 农产品 。 有利影响 面临外部 约束,集中在消费领域, 。 扩大 重大技术装备 、关键零部 件等 的进口对于节省研发成本、 促进技术进步 具 有重要意义,但是 面 临发 达国家出 口管制 ; 农产品、化妆品、汽车 等消费品关税下降 有利于消费回 流, 促进 消费结构多元化 ,根据 关税下降 幅度 , 不同行业 具体 影响有待观 察,目前来看化妆品 进口同比增长较快 。 风 险 提 示: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分 析 师 :谭淞 T el:010-66554042 tansongdxzq 执 业 证书编 号 S1480510120016 研 究 助 理:张怀志 T el:010-66554090 zhanghzdxzq 进口依存度与贸易依存度 资 料 来源:wind 资讯, 东兴证 券研究 所 相 关 研 究报告 1.中国对美出口或现应激式增长 2018.04.25 P2 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目录 1. 进口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错误! 未 定 义书签。 1.1 进口商品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 . 3 1.2 进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效应 . 4 2. 进口对技术 创新 的影响. 7 2.1 干中学效应 . 7 2.2 传染效应 . 7 2.3 演示培训效应 . 7 2.4 竞争效应 . 7 2.5 产业关联效应 . 7 3. 进口对出口的影响. 8 4 进口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8 4.1 形成对国内企业的市场挤出 . 8 4.2 导致国内外业的对外依赖,影响企业利润 . 9 4.3 易受到他国经济控制及国际市场的冲 击 . 9 4.4 不利于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 . 9 5 扩大进口 相关 政策及实际影响 推演. 9 5.1 扩大进口 的 有利影响 局限性大 .10 5.2 扩大进口的不利影响整体可控 .12 表目录 表 1 :BEC 分 类与 SNA 分 类的对应关系. 4 表 2 :2017-2018 年部分会议 扩大进口政策指向 .10 表 3 :扩大进口政策涉及的进口商品 与 SNA 分类对应 .10 表 4 :2016 年美国与 6 大 贸易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 . 11 插图目录 图 1 : 进口商品结构对产 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 . 5 图 2 : 中间产品进口对国 内企业的作用效应 . 6 图 3 :2017 年中国主要进口国(地区)进口额占比. 8 图 4 :2017 年中国主要出口国(地区)出口额占比. 8 图 5 :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进口额、高 新技术品进口额及同比增长变化 . 11 图 6 :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数量 (吨)及同比增长 .12 图 7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进口依 存度的变化 .13 图 8 :乘用车批发和零售同比增速变 化 .14 图 9 :我国不同品牌乘用车月销量对 比 图 .14 DONGXING SECURITIES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P3 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在逐步的对外开放中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在重视出口的同 时也推出各项政策促进进口, 以进口改善贸易平衡、 推进国内供给质量的提升以及经 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进口会通过增加要素供给、 促进技术进步、 刺激新兴产业等路径对产业升 级产生有利 影响 , 通过 干中 学、 传染 、 竞争 示范 、 产业 关联 等效 应带 来技 术进 步, 进而 对经 济增 长产生正向效益,与此同时,进口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出口的增加。 当前我国对于扩大进口的政策频出, 集中在对消费品的进口, 虽然将对国内市场产生 一定 替代 , 但也 能带 动消 费的 升级 、 刺激 新产 业的 出现 ; 扩大 进口 对经 济的 不利 影响 整体可控,继续推动进口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 1. 进 口 对产业 升级的影 响 1.1 进 口 商 品 结构 影响 产业 结构 升级 的实 现路 径 1.1.1 改 善 区域 要素 禀赋 要素是一国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 而各个国家资源 要素禀赋的不同, 本国 的要素有时无法满足本国发展的需要。 以进口方式弥补本国的稀缺资源、 能源等要素 是推进本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廉价丰富的 生产要素实现了产业的结构的调整和变迁, 而当前, 发展中国家要推进本国产业的进 一步 发展 , 除了 进口 必要 的能 源、 资源 外, 还进 口本 国暂 时不 能生 产的 关键 零部 件及 机器设备等。 利用进口贸易改善本国要素禀赋以推进产业升级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一是进口可 以克服国内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素和资源稀缺造成的困境, 进而推进产业升级; 二是进 口资 源、 设备 、 技术 等可 以增 强本 国的 区位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而外商 投资又会吸引更多的要素进入,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1.2 融 入 国际 关联 产业 进口贸易会刺激以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一国进口本国暂时无法生产的产品推进国 内对该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 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会刺激本国企业积极创新、 改进工 艺, 生产 相应 的替 代产 品或 者开 发新 的产 品以 满足 国内 形成 的新 消费 需求 。 在此 过程 中,不仅形成了新的产业,还会催生关联产业并促进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与此 同时 , 随着 国内 新兴 产业 的发 展和 成熟 , 逐渐 具备 国际 竞争 优势 还能 融入 国际 相 关产业的生产,进 一步带动生产技术的优化,升级国内产业结构。 1.1.3 促 进 技术 进步 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进口国的技术水平产生影响, 进而推进产业升级。 一是 进口资本品直接投入生产可以节省大量创新成本, 有力提升本国的生产效率, 进口中 间品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本国对于国外生产工艺进行学习、 效仿, 甚至创新相关技术,P4 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是进口高质量的国外产品利于我国相关产品地区位优势的改 善, 提高 对外 商的 投资 吸引 力, 间接 通过 外商 改善 我国 产业 结构 ; 三是 进口 贸易 会加 剧国内企业的竞争, 一方面刺激一部分企业更新设备, 加大投入, 提升技术水平和 生 产能 力, 另一 方面 也导 致劣 质企 业淘 汰, 利于 资源 向优 质企 业集 中, 促进 产业 结构 升 级。 1.2 进 口 商 品 结构 对产 业结 构升 级的 具体 效应 在进口贸易中,进口商品涉及不同的类型 ,按照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 的分类(SNA ) 方法 , 可以 将进 口商 品分 为资 本品 、 中间 产品 、 消费 品三 类。 不同 的进 口商 品结 构对 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是不同的, 分别分析不同的进口商品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具有重要 意义。将 SNA 的对商品的分类与按经济大类分类(BEC )的基本类型相对应,具体关 系如下: 表 1 :BEC 分类与 SNA 分 类 的对应关系 SNA分类 BEC分类 资本货物(运输设备除外) 工业用运输设备 工业用初级食品和饮料 工业用经加工的食品和饮料 未另归类的初级工业品 未另归类的经加工的初级工业品 初级燃料和润滑剂 经加工的燃料和润滑剂(不包括汽油) 资本货物(运输设备除外)零部件 运输设备 零部件 用于家庭消费的初级食品和饮料 用于家庭产品的经加工的初级食品和饮料 非工业用运输工具 未另归类的耐用消费品 未另归类的半耐用消费品 未另归类的非耐用消费品 资本品 中间产品 消费品资料来源: 联 合 国统 计司 东 兴 证 券研究 所 DONGXING SECURITIES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P5 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图 1 : 进 口 商品结构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 资 料 来源: 中 国知网 东 兴证券 研究所 1.2.1 中 间 产品 A 提 供参 与国 际垂 直专 业化 分工 生产 的机 会 中间 产品 的 进口 贸 易使 得一 国有 机 会借 助本 国的 比 较优 势参 与产 品的 国际 垂 直化 分 工生 产。 对于 发展 中国 家而 言, 在进 口中 间品 的过 程中 , 凭借 本国 的劳 动力 等优 势加 入到产品的国际分工产业链中, 不仅可以获得高新技术产业起步的机会, 还有利于在 庞大的产品生产中积累经验,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另外 , 在参 与国 际垂 直专 业化 分工 的过 程中 , 面对 巨大 的国 际市 场, 一国 对该 产品 的 大规模投入和生产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 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B. 形 成技 术溢 出 中间产品的进口贸易具有技术溢出效应: 一是通过对中间产品的进口, 学习和效仿其 蕴含的先进技术, 降低了我国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 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产 品的 生产 技术 , 实现 技术 突破 。 二是 对中 间产 品的 进口 会带 动上 下游 相关 产业 的发 展, 增强产业间联系, 提高相关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三是在中间产品的进口过程中, 可以 对国内生产形成有益的启发, 对于刺激替代产品的生产, 新产业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推 力作用。 P6 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图 2 : 中 间 产 品 进口对国内 企业的作用效应 资 料 来源: 中 国知网 东 兴证券 研究所 1.2.2 资本品 A. 提 升生 产效 率, 催生 新兴 产业 一国通过进口资本品可以产生投入产出效应, 不仅可以改善已有产业的生产效率还会 对新产业的兴起产生有利影响。 通过进口先进的资本品可以有效地节省我国企业的研 发费 用, 在降 低生 产成 本的 同时 促进 生产 效率 的大 大提 升, 同时 还使 得产 品的 整体 技 术含量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 资本品的引进可以激发相关产业的创新意识, 促进新兴 产业的萌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B 通过 “ 干中学 ” 降低一国研发成本 “干 中学 ” 是技 术水 平低 、 知识 储备 少的 发展 中国 家掌 握先 进技 术、 提高 生产 水平 的 一个 高效 渠道 。 发展 中国 家进 口资 本品 并将 其投 入本 国的 产品 生产 , 在不 断的 使用 过 程中 对探 索、 复制 效仿 , 可以 在较 短的 时间 内掌 握该 项技 术, 并且 在对 其进 一步 的改 进和 完善 后, 使用 于本 国的 产品 生产 。 在边 干边 学中 , 较高 效率 的促 进了 生产 , 对产 业结构的优化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1.2.3 消费品 A. 挤 占国 内市 场, 替代 国内 产品 对国外消费品的进口一方面会因国外产品的质量、 技术、 品牌等优势对国内相关产品 的供应形成一定的替代, 挤占国内的部 分市 场。 另一 方面 对国 内企 业尚 不能 生产 的产 品的进口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引导国内消费升级, 间接 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 B. 加 剧国 内企 业竞 争, 引导 企业 学习 国外 经验 DONGXING SECURITIES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P7 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进口 产品 会 对加 剧 进口 国企 业产 生 竞争 。随 着进 口 产品 在进 口国 的市 场规 模 不断 扩 大, 会对 进口 国的 企业 产生 较大 的冲 击, 从而 刺激 国内 企业 更新 设备 , 改进 生产 技术 , 加大创新力度,增强产品的质量,由此推进一国的产业调整和升级。 进口产品还会带来一定的示范作用。 进口国外商品, 不仅是进口产品本身, 还会引进 产品蕴含的技术。 一会促进国内企业对产品 的核心技术进行解析和效仿, 并学习国外 生产该产品的经验、 管理方式等, 推动国内生产、 管理、 销售等各方面的转变; 二会 因其带动的消费需求引导国内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发展新兴产业, 为产业发展注入 新血液。 2. 进口 对技术 创新的影 响 2.1 干中学效应 干中 学效 应 在进 口 贸易 中主 要表 现 为进 口国 在生 产 产品 时需 要从 国外 进口 先 进设 备 和零 部件 , 将其 投入 生产 的过 程中 边干 边学 , 可以 掌握 到国 产企 业的 生产 技术 , 并在 此基础上吸收创新,推动本国技术进步。 2.2 传染效应 技术具有传染效应, 即技术是会发生扩散的。 一个国家开放程度越大, 越能接触到国 外的 先进 技术 , 越能 受到 国外 技术 的传 染。 进口 贸易 就为 一国 接触 另一 国的 技术 提供 了良好渠道,可以使先进的国家技术扩散到进口国,促进进口国的技术创新。 2.3 演 示 培 训 效应 当前 , 要在 庞大 的国 际市 场中 占据 一定 的份 额, 企业 不仅 要保 证产 品的 质量 、 功能 等 领先 于竞 争者 , 还要 在保 证良 好的 售后 服务 。 企业 在对 售后 服务 相关 人员 进行 演示 培 训时 , 就为 其他 企业 获得 该商 品的 生产 技术 提供 了渠 道, 进而 推动 节省 其他 企业 的技 术研发成本、刺激创新,带来技术进步。 2.4 竞争效应 在进 口贸 易中 , 一国 的企 业不 仅面 对内 部竞 争, 还面 对国 外同 类产 品企 业的 竞争 。 当 进口的产品引起巨大的国内消费需求时, 必然会极大刺激国内企业改进技术及生产质 量, 甚至 会推 动企 业创 新, 否则 将面 临淘 汰危 机。 与此 同时 , 进口 国内 不能 生产 的产 品也是国内企业追赶国外技术的强大动力,激发国内企业生产替代产品或者新产品。 2.5 产 业 关 联 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是产业间的一种技术溢出, 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前向关联对 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进口国外的关键零部件和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推 进自身的技术创新。 后向关联也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在进口贸易中主要表 现国外企业对于国内企业进口产品后的相关培训, 由此带来技术水平的进步。 除此 之外 , 在进 口贸 易过 程中 国内 消费 者消 费观 念的 改变 及国 家政 策的 改变 也会 对技P8 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术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进 口 对出口 的影响 扩大进口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平衡, 而且通过扩大进口保持与他国的友 好往来,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增加我国企业对他国的出口额。 2017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 27.79 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 国。与此同时,我国也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多年来居于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 1996-2017 年期间,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措施占全球案件数的 20%以上。 当前 , 中国 出口 规模 仍然 大于 进口 规模 , 如果 只注 重出 口而 忽视 了进 口, 极容 易引 起 他国 的不 满, 受到 他国 市场 的制 裁。 扩大 进口 在一 定程 度可 以减 少贸 易纠 纷和 贸易 摩 擦, 缓解 我国 企业 在国 际市 场屡 次被 反倾 销、 反补 贴制 裁的 状况 , 有益 于为 我国 企业 的出口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因此进口的扩大对于促进企业的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7 年,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韩国、 日本、美国、德国、越南、 俄罗斯不仅是 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国, 也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例如, 自韩国的进口额占比是9.64% , 而对其出口额占比也达到 4.54% 。中国的扩大进口政策,是 中国及贸易伙伴之间的贸 易稳 定器 , 有助 于维 护双 方的 稳定 贸易 关系 , 从而 能对 中国 的出 口形 成一 定的 促进 作 用。 图 3 :2017 年中国主要进口国(地区)进口额占比 图 4 :2017 年中国主要出口 国(地区)出口额占比 资料来源:wind 东 兴 证 券 研究所 4 进 口对经济的不 利影响 4.1 形 成 对 国 内企 业的 市场 挤出 进口势必增加国内外企业的竞争, 虽然在此过程中存在激发企业进行创新, 激励企业 更好发展的动力, 但是随着国外极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大 范围 抢占 , 实际DONGXING SECURITIES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P9 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是对国内企业的一种的投资挤出, 不仅会减少投资者对该领域的投资, 更会导致刚起 步的或者发展水平不足的企业的破产倒闭, 甚至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形成较大的打 击,严重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 4.2 导 致 国 内 外业 的对 外依 赖, 影响 企业 利润 提升 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亦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产生负面作用。 一是会 导致国内企业对国外资本品和中间品的极度依赖。 虽然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可以减 少企业的研发费用和研发时间、 增加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 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但是也会导致企业形成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抑制其自主 研发和创新活动。 二是定价权 和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情况下, 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不仅需要耗费较大的 进口 成本 , 同时 也难 以形 成对 国内 企业 的技 术溢 出, 导致 国内 企业 长期 处于 价值 链低 端,利润低端化的常态难以改变。 4.3 易 受 到 他 国经 济控 制及 国际 市场 的冲 击 进口贸易在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及消费偏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 是长期大规模对相关产品的进口一方面会抑制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也为他 国对我国实行经济控制提供了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进口贸易面临一定的进口风险, 例如我国部分产品对国外单一来源地的高度依赖 就很容易受到该国的经济波动、 市场 风险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4.4 不 利 于 国 内幼 稚产 业的 发展 一国的产业的发展总要经历幼稚发展阶段, 而稳定的市场环境是幼稚产业得以发展的 重要 条件 。 进口 产品 因其 发展 至较 为成 熟的 阶段 具有 低成 本、 高质 量等 竞争 优势 , 而 幼稚产业却是处于高成本、 低水平的脆弱起步阶段。 进口产品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会 严重破坏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空间, 对国内的幼稚产业形成致命性的打击, 抑制其起 步和进步。因此,适当限制进口对于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5 扩 大进 口政策及 实 际影响 分析 2018 年 8 月 8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了智能及高 端装备展区展商客商的展前供需对接。来自 81 家智能及高端设备行业的签约展商与 交易团的 269 家采购企业进行提前对接与沟通, 并且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第二届进口博 览会的展位预定。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要行动, 当前已 受到全球展商的热捧。 而今年, 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和措施也在频繁出台, 中国主动 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来中国的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 下进行。 P10 东 兴 证 券专 题报 告 扩进口促平衡,理论能否照进现实? DONGXING SECURITIES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表 2 :2017-2018 年部分会议扩 大进口政策指向 2018.6.21 “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 习近平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 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将主动扩大进口,为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环境。 2018.4.10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博鳌论坛上释放出主动扩大进口的积极信号,并且明确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 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 采购协定进程。 2017.12.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贸易的平衡,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 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 2018.3.5 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主动扩大进口,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下调汽车和部分 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 时间 相关会议 会议关于扩大进口的政策指向资 料 来 源 : 东兴证 券研究 所 当前 中国 出 台的 扩 大进 口具 体措 施 中涉 及的 进口 商 品包 括重 大技 术装 备、 关 键零 部 件、 天然 气、 化妆 品、 药品 、 农产 品、 汽车 及日 用消 费品 等, 按照 SNA 的分 类, 涉及 最多的是消费品 。 表 3 : 扩 大进口政策涉及的进口商品与 SNA 分 类对应 2018.5.22 进口汽车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税率降至3至 15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018.5.31 进口日用消费品 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的最惠国税率,涉及1449个 税目。因最惠国税率调整,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210项进口商品最惠 国暂定税率,其余商品最惠国暂定税率继续实施。 消费品 2018.5.19 进口农产品 5月19日中美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我国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产 品进口。 2018.4.23 进口药品 4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5月1日起,对部分药品进 口关税进行调整。调整后,绝大多数进口药品特别是有实际进口的抗癌药 实现零关税。 2018.3.12 进口设备、关键零部件 近期公布的浙江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行动计划(2018-2020)提 出,综合运用信贷等政策,引导省内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 件进口。 资本品/中间品 2017.12.22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 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能源局 共同印发了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对 相关产品目录进行增列及删减,以及税收调整。 2018.3.8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在有关在更大范围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备案管理的公告 (2018年第31号),指出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 理试点扩大至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等10个 自贸试验区。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