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报告案例集目录无缝式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1物联网应用技术仿真实训案例2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案例3信息化对我校教学的推进作用案例4依托沉浸式学习场馆探索旅游专业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分析以“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为例5智慧物理实验室环境中物理课程学习空间构建6金缮尽美-古陶瓷修复7基于远程虚拟实验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民航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8六位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在“信息化思政课”的突破9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10校企合作开展VR人才培养11虚拟现实技术在食品药品类职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应用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12智慧职教:推动优质资源深度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13跨平台式的VR/AR工程教育应用系统 13基于立体化教材的课程改革河南省职教云学院的成长之路14构建应用性知识结构体系,优化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应用14立体化教材实现职业教育教学问题与教学资源精准匹配的必然产物15放飞梦想为职教学生创设移动学习空间15基于立体化教材构建机械基础智慧学习环境16立体化教材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探索以液压缸的方向控制为例16智慧城市智能沙盘演示系统17小投入大收益基于立体化教材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17基于立体化教材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18立体交互式数字课件创新与应用18目录基于“游戏化学习”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探索19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19虚拟仿真软件助力无线网络中间人攻击与防护学习活动20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的应用探讨以脑梗死的急救护理为例20三维沉浸式驾驶台在船舶避碰教学中的运用21跨学科教学理念的探索儿童人物简笔画实训课程21在线平台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促进价值以与大自然对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22面向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法22移动信息技术让中职教学“活”起来23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学校的应用23借“互联网+”之东风,促教学信息化之腾飞24OneNote个性化手册辅助电动汽车电路故障诊断 24虚拟场馆在中职工艺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25在线学习平台促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25产学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6创客活动中游戏化学习策略的运用26基于自适应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以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27信息化教学手段对点钞实训促进作用的研究案例27计算机专业职场培训与职业院校教育衔接28虚拟现实职业技能训练新形态教学案例28基于智慧课堂的体验式学习在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中的创新研究以国乐华章为例29真实性学习理念下视觉生理课程教学创新29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落地30如何让企业培训课程在职业院校课堂落地生根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引入亚马逊运营培训课程为例30 1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无缝式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梅林一、翻转课堂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为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所以采用翻转课堂可以更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同时节省面授时间。本课程一方面由教师将学习资源发布,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由学生录制视频,教师对其进行再编辑,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评和难点解答。二、任务驱动搭建自主学习“脚手架”考虑到学习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学生,学习往往没有计划或者不能坚持计划,本课程采取“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任务驱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通过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因阶段性的成果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持续性有效学习。三、媒体支持丰富学生学习形式本课程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使用微信、QQ这几种社会化媒体及其聚合平台、云课堂、MOODLE学习平台,开展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开展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习社区,让线上教学与面授课堂互为补充,为面授课堂服务,实施无缝式翻转,构建适宜的学习“生态环境”,提升教学效果。链接:online.hubtvu.edu/TeacherCourse.aspx?&CourseId=b38162f9-8214-4673-ae6e-7e2ec445cda4 2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仿真实训案例许舟鸿物联网应用技术是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技术,针对物联网专业知识体系交叉多,实践技能要求强的特点,学校经过多年探讨与实践,提出了“能力进阶、项目导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始终贯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教育理念,围绕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了物联网创新实训中心,通过引入真实、典型的“智能家居体验间认知学习”、“智能家居样板间操作”、“智慧生活综合实训”三个物联网应用项目渐次式地培养学生“初、中级”岗位能力;创新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人才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研究和探索既满足企业的需要又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物联网创新实训中心,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真实安装在实训室环境中,对灯光、电器、窗帘、门锁等进行智能控制,并提供日常防护与异常报警的安防和智慧环境的监控,学生能很直观地认知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内容;智能家居样板操作间可以供学生开展实训操作,实现居家环境的智能设备安装与维护。物联网实训套件可以模拟物业端智慧社区的系统,包含智慧商超、智慧医疗、智慧物业,并实现远程监控并实时查看数据。链接:mp.weixin.qq/s/gK5LMBJYkJ3JxU9jZe3iWw 3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案例吴敏玲一、混合式学习设计原则就近发展原则 混合式学习基于任务驱动,设计学生任务时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难度为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能力培养原则 设计任务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如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评价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弹性学习原则 现代生活节奏快,学习任务是短小精悍的微课,学生可以泛在学习,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多元化、过程性、整体性评价原则 评价的设计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辅相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二、混合式学习设计课前任务 老师在课前发布导学案。布置学生搜索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的资料,观看微课,组成团队完成导学案任务,平台给予自动评价。课中任务 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组织在线小测,平台即时评分,老师可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老师利用平台组织学生讨论、随机选人、投票等活动,师生互评。课后任务 学生作业上传,老师随时随地辅导,企业和师生沟通和评价。链接:220.162.12.173/?action=openfile&id=2915701234123 4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信息化对我校教学的推进作用案例吴敏玲我校主要采用以下信息化教学推进措施。网上教研 网上申报课题和管理课题;我校制定定期网上论坛机制:各学科组轮流主持论坛,每次一个主题,全校老师积极参与,结束后,由组织者归纳总结成文,上传QQ群后老师可以反复学习。专家培训 学校经常聘请信息化教学专家开展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常用软件的培训。以赛促教 每学期由各个专业集体备课,打磨1-2节信息化课参加学校大赛,学校评选优质课,授课教师作为下一年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种子选手。教学过程信息化 教师利用平台备课、发送课前任务、检查完成情况、点名、测验、选人、分组讨论 、指导学生,课后作业和检查等均实现信息化。用动画、软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发信息化课程 13门。链接:220.162.12.173/?action=openfile&id=291569123456 5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沉浸式学习场馆探索旅游专业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分析以“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为例王丽本课题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将艺术学科和旅游学科课程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由于情景体验对于旅游专业学习尤为重要,所以授课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依托三维虚拟“昆曲视听游”软件(沉浸式学习场馆)展开教学,有效整合视频、图文、动画、交互软件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交融的学习环境和交互式的模拟旅游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的输入到能力的输出。图:“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教学模式链接: jsve.edu/articles/2017/12/29/59464.htm协作、会话情境激发感知内化输出创设情境激趣导思沉浸式体验感官、认知体验提炼昆曲四美结合景点整合导游词昆曲文化讲解用软件反复训练任务驱动自主、小组研究视频引入昆曲3D虚拟场景720全景视频景点全景图景点热点交互平台软件主题视频信息加工昆曲试听游软件平台公众号意义建构 6 22233344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物理课程学习空间构建的发展模式一、构建特点外延性和开放性 自主性和集聚性 主体性和主导性 生态性和发展性二、中职物理学习空间的四维空间结构物理空间 信息空间 心理空间 思维空间三、学习空间构建的有效策略形成学习的连续性 形成交互的连续性 学习空间的泛迁移四、案例分析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一等奖作品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应用为例课程背景:传统课程中讲授本节知识点,学生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动手能力均得不到较好的提高;理论指导:创客教育,关联主义等;信息化手段:虚实结合的智汇物理实验室环境,结合VR技术,人工智能的物理小帮手机器人和虚拟nb物理实验室等软件,打造虚拟物理实验室,提供重构的真实物理实验室,包括工具库,交互空间,资源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帮助学习者形成学生的连续性,多层次交互的连续性和自身生态的优化发展。链接:t.yzinter/index.php?m=News&a=listcontent&id=487579&classid=122&from=singlemessage智慧物理实验室环境中物理课程学习空间构建潘舒洁111123 7 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金缮尽美-古陶瓷修复朱婷婷本案例用到的新兴技术为“古陶瓷虚拟仿真系统”和“拼补小助手”软件。一、“古陶瓷虚拟仿真系统”包括三个模块品瓷轩:助力学生熟悉各朝代陶瓷造型特征与历史文化,支持漫游、交互体验与在线自测。掌缮堂: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四类古陶瓷修复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领,分练习模式与考核模式。资料馆:提供各朝代不同器型的古陶瓷资料。二、“拼补小助手”软件包括拼合与补缺两项功能将3D扫描仪扫描碎片导入拼补小助手,虚拟拼合,辅助实物精准拼合。调阅“古陶瓷修复虚拟仿真系统”中“资料馆”相应朝代同器形图片资料,导入“拼补小助手”,根据壁厚、高度、直径与倒角完成精准补缺。链接:jsve.edu/articles/2018/01/02/59471.htm1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