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12月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2018 年第 12 期 ( 选题 版 ) 目 录 专题评述 美收紧对华核技术出口管制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1 战略规划 欧盟提出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 5 德国通过第七能源研究计划“能源转型创新” . 7 韩国发布加快研发创新的 10项 政策课题 . 8 创新政策 俄罗斯发布保障核与辐射安全的国家政策 . 12 智库观点 日本报告分析经费来源与大学技术研发活动间的关系 . 14 国际能源署发布 2018年可再生能源报告 . 16 体制机制 OECD报告分析各国公共科研治理的特点 . 20 韩国启动“第 2期科研制度创新企划团” . 22 科技投入 OECD报告分析科研资助的趋势和竞争性资助的关键问题 . 25 巴西科技创新与通信部发布 2019年预算指南 . 27 国际合作 法兰西科学院呼吁欧盟和英国的科研不应有边界 . 30 科学与社会 美国 NIST与 SRI联合成立量子经济发展联盟 . 31 欧盟提出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1 专题评述 美收紧 对华核 技术出口管制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8 年 10 月 11 日,美国能源部( DOE)以 “ 国家安全 ” 名义为由发布美国对中国民用核能合作框架 1报告( 以下简称 框架),主要针对美国联邦法规第 10 章第 3 节的 810 条款( 10 CFR part 8102)中核技术出口管制内容做出调整,为所有现有的、未做出决定的以及将来向中国进行的核技术转移制定了指导原则,旨在收紧对中国民用核技术出口的限制,防止中国非法获取美国民用核能技术用于军用和其他未授权的用途。这是继此前美国政府拟禁止中国持股 25%以上的公司收购美国科技公司,进 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美国再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 加强对华科技出口管制,真正目的是打响对华科技攻防战,封堵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因此,系统地分析研判该出口管制可能给我国核技术及核电产业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 并作出相应的预案和措施显得意义重大。以下就该合作框架内容及其对我国核技术和 产业发展的可能潜在影响进行系统分 析 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美国对中国民用核能合作框架核心内容 1、技术出口政策调整 ( 1)推定许可(取决于非贬损性的最终用户审查)。 修订或延期 2018 年 1 月 1 日以前的已有核技术转让许可。但该许可不适 用于小型模块化的轻水堆和非轻水先进反应堆技术;转让运行安全相关的新1 DOE Announces Measures to Prevent Chinas Illegal Diversion of U.S. Civil Nuclear Technology for Military or Other Unauthorized Purposes. energy.gov/articles/doe-announces-measures-prevent-china-s-illegal-diversion-us-civil-nuclear-technology 2 CFR810 条款由能源部进行授权许可,并需要得到美国国务院、核管会、商务部、国防部的一致支持。它是美国核材料及技术出口的管制条款,条款中详细列出了出口管制的范围,相关的核材料 及技术在出口时需要经过能源部的授权许可 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2 技术,但条件是要对适用性和裨益进行技术分析,对最终用户进行评估;新技术转让必须要有利于扩大美国已商业化核能技术的市场规模。 ( 2)推定禁止。 小型模块化轻水堆技术禁止出口;非轻水先进反应堆技术禁止出口;禁止 2018 年 1 月 1 日以后新兴核技术出口;任何向中广核及所属单位或相关实体机构技术出口的申请都不予批准 ;对于非中广核的中间商和最终用户,美国政府将逐案进行审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将民用核技术转用于军事用途的风险,以及对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的风险,对交易方 的风险。 2、设备和组件出口政策调整 ( 1)推定许可(取决于非贬损性的最终用户审查)。 支持 AP1000( 1000 兆瓦级 先进压水反应堆) 、 CAP1000( C 表示中国) 建设的设备组件以及 CAP1400 主要的相同组件出口,将获批准;不在前述受限范围的民用核设备能够继续出口,包括小型模块化压水堆或非轻水先进反应堆的设备部件,但是技术转让不能超出安装和运行范畴。 ( 2)推定禁止。 与美国有直接竞争的如华龙一号、 CAP1400 技术的美国专有设备出口将不予批准;任何向中广核及所属单位或相关实体机构核设备和组件出口的申请都不 予批准。 3、材料出口政策调整 ( 1)推定许可(取决于非贬损性的最终用户审查)。 新的申请,现有许可的修订或延期。 ( 2)推定禁止。 任何向中广核及所属单位或相关实体机构核材料出口的申请都不予批准。 二、框架内容调整可能给我国核电技术和产业产生的影响 综合分析框架内容可知,本次技术出口管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在技术上,限制对象聚焦在小型模块化轻水堆、非轻水先进反应堆技欧盟提出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3 术、 2018 年及之后的新技术;在设备和部件上,华龙一号、 CAP1400 等与美国有直接经济竞争关系的设备将不能出口;部分材料限制出口。由此可知,本次 对华核技术出口管制目的不仅在于限制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减弱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护美国自身核工业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更大意图在于遏制中国新兴核技术发展。因此,出口限制难免对中国核技术及产业有所影响,主要包括: 1、对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影响甚微 多年来,我国核电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核电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对华龙一号、CAP1400 两种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可控,实现了关键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研制。根据中国核能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 2018,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及总装机容量位列 世界第一,且半数采用的是第三代核电技术;就 “ 华龙一号 ” 而言,其燃料组件、蒸汽发生器、 DCS 仪控系统等关键设备均实现了国内自主设计与制造,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7%以上,进口设备基本没有美国产品,即使有,也不存在唯一性;CAP1400 的超大型锻件、核级锆材、核级电缆、安全壳钢板等关键材料研制已打破国外垄断,国产化率超过 80%。综上 所 述,我国已拥有两种自主可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与世界其他核电强国 ( 如法国、俄罗斯 ) 亦有技术与项目合作关系,美国并非我国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唯一来源,因而此次限制影响相对有限。而关于 AP1000 建设的设备部件,新的合作框架为推定批准。因此不会对 AP1000 项目产生影响。 2、处于研发阶段的新型反应堆技术面临挑战 尽管管制对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和产业影响不大,但不代表没有危机。应当注意到新框架提及的管制内容还包括核电相关的源代码、小型模块化轻水堆、非水先进反应堆等新堆技术内容。在堆技术研发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4 方面,除了国家电投外,中核和中广核均与美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交流。在快堆发展上,中美双方曾积极推进两国实验快堆开展联合辐照试验,并签署第四代核电厂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协议,而行波堆 3的合作还促成 了 比尔 盖茨当选中国工程 院外籍院士。 而 在新 的 管制下,上述项目合作面临较大变数,使我国新堆技术研发面临挑战。 三、对策建议 1、 核电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 通力合作 面对上述核管制, 国内涉及核电产业链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应团结合作 ,将受制于人需攻克的技术和设备短板找出来,利用各家优势合理分工 、 攻克难关。此外,对比中美两国近十年的核电发展可知,想要保持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必须给予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政策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投入不断促进核电技术的进步。 2、积极与国际多边管制组织接轨 通过积极开展与国际多边管制组织的磋商与对话,我国分 别于1997 年和 2004年先后进入桑格委员会和核供应集团成为正式成员国,可以享受成员国在核 出口 物项方面的优惠与便利措施,建议进一步多渠道、宽领域地开展国际合作,以拓宽核技术和相关物项的获取途径。 3、坚定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提升自主可控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因此,在中外合作、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中国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对受制于人的关键高端材料、核心装备制造和关键工艺等 尚未实现完全自主化 的 核心技术,必须加强自主创新、集中攻关瓶颈问题,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是核电长远发展根本 。 3 行波堆: 不同于现有商业化的堆,通过对抑制堆芯燃料的分布和运行,核燃料可以从一端负级启动点燃,裂变产生的多余中子将周围不能裂变的 U-238 转化成 Pu-239,当达到一定 浓度之后,形成裂变反应,同时开始焚烧在原位生成的燃料,形成行波 欧盟提出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5 4、持续跟踪和吃透不断变化的出口管制内容 一方面,持续跟踪发达国家核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以准确评估国外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我国核技术领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运用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管制技术的指标,作为研发工作的定量评价标准之一。 (郭楷模) 战略规划 欧盟 提出 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10 月 11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可持续、可循环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战略” 4。发展生物经济是容克政府推动欧盟就业、增长和投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 扩大和改善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 一、战略背景 目前, 欧盟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约 2 万亿欧元,从业人数达 1800万人。 2012 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启动生物经济战略,旨在解决可再生生物资源的生产及其转化为重点产品和生物能源的问题,并为有关科研、示范、应用项目提供资金,包括从欧盟现有“地平线 2020”专项基金中拨付 38.5 亿欧元。此次战略 调整和升级 是在 2012 年目标的基础上,对行动范围的调整,旨在加速可持续的欧洲生物经济的部署,以最大限度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 等做出贡献。按照规划,欧盟委员会还拟拨付 100 亿欧元,用于 2021 年至 2027 年包括生物经济在内的食品与自然资源研究。 4 A new bioeconomy strategy for a sustainable Europe. ec.europa.eu/research/bioeconomy/pdf/ec_bioeconomy_strategy_2018.pdf#view=fit&pagemode=none 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6 二、具体目标及相关措施 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生物经济需要公共机构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为此,新战略提出三方面的目标及相关措施 。 1、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利益相关者 的 研究、示范 并 部署可持、包容性和可循环的生物解决方案; 建立 1 亿欧元的“循环生物经济投资平台”,使生物领域的创新更接近市场,降低私人部门投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风险;为支持生物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分析有利因素和瓶颈问题;改善或 制定生物经济相关的标准和新兴市场激励措施,并根据有关环境和气候绩效的可靠 、 可比数据,改进适用于生物产品的标签;促进相关价值链中的关键参与者加强研发与创新投资,开发替代化石基材料的生物基、可回收、可海洋生物降解的材料及生物修复方法;促进欧洲新的可持续生物炼油厂的发展。 2、在整个欧洲加快部署生物经济 释放中东欧地区生物质能和废物利用潜力,制定可持续粮食和农业系统、林业和生物产品战略部署议程;在“地平线 2020”下设立欧盟生物经济政策支持机制,以推进国家和区域生物经济议程;开展农村、沿海和城市地区的生物经济发展 试点行动,例如废弃物管理或农地保碳;促进生物经济领域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3、保护生态系统并了解生物经济的生态限制 实施欧盟范围内的监测系统,追踪可持续和循环生物经济的进展;利用生物经济知识中心等平台收集、获取数据和信息,增强民众的认知与了解;在生态安全限度内为生物经济体系运行提供指导和范例。 10 月 23 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 EIB)启动了 1 亿欧元的“循环生物经济投资平台”,以刺激对生物经济的私人投资,帮助欧德国通过第七能源研究计划“能源转型创新” 7 洲生物 类 公司在资本竞争中获得成功。欧盟委员会将从“地平线 2020”中为该基金提供基础投资 。 (王建芳) 德国通过第七能源研究计划 “能源转型创新” 9月 19日,德国联邦通过了联邦政府第七能源研究计划 “能源转型创新 ” 5,确定了 未来几年 能源领域研究资助 与创新政策的基本原则 。 1、 聚焦技术与创新转 化 利用新的资助形式 “能源转型 实时 实验室”, 资助技术成熟度等级( TRL) 达到 7 9级 6的项目, 为具有 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的市场准入做准备 ,并通过初创企业的参与,促进有活力的市场转化。 2、 瞄准 能源转型的 跨部门和跨系统问题 扩大项目资助研究范围,从单一的技术 问题到系统性和跨系统的能源转型问题,包括数字化和部门 协同 。 3、 加强 项目资助与 机构式资助 相结合的双重资助战略 联邦政府对亥姆霍兹联合会的能源研究提供机构式资助,使其面向国家和社会目标研究复杂问题,特别是需要使用大科学装置的问题。 4、密切欧洲与 国际合作 在 欧洲层面,德国 要 参与“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行动计划( SET-Plan)”中可再生能源、智能能源系统、能源效率和可持续交通等战略项目;在 全球层面,德国将扩大与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能源署的技术合作计划。 第 七 能源研究计划 由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联 邦教研部、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共同参与并依据研究课题与技术的 TRL等级 分工:教研部资5 Innovationen fr die Energeiwende Bundesregierung beschliet 7. Energieforschungsprogramm. bmwi.de/Redaktion/DE/Publikationen/Energie/7-energieforschungsprogramm-der-bundesregierung.pdf?_blob=publicationFile&v=8 6 技术成熟度等级( TRL) 7 9 级 为: 完成实验验证、完成产品定型 、完成使用验证等 3 个最高 等级 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8 助 TRL 1 3级 的应用导向基础研究;经济与能源部负责 TRL 3 9级的应用研究;农业部负责 TRL 3 7级 的有关高能生物质利用的特定主题项目资助。 2018-2022年 联邦政府计划为 第 七 能源研究计划 投入 64亿欧元,比 2013-2017年增长 45%。 (葛春雷) 韩国发布加快研发创新的 10 项 政策课题 9 月 14 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 7、 科学技术创新本部 8举行了“国家研发创新方 案 ” 说明会,总结了创新本部设立后的一年间为实现通过创新研发制度带动国内研究水平实质性提升的 13 个有效举措,并发布了加快研发制度创新的 10项 政策课题 9。 一、愿景与目标 科学技术创新本部设立后提出以人与社会为中心提升国家研发体系的愿景 ,并制定 了 以下 两个目标:世界级领军研究人员(论文被引用次数位于前 10%)数量由 2016 年的 3209 名增加至 2022 年的 6000名;创新型创业 在创业企业中的占比 由 2014 年的 21%提高至 2022 年的 30%。 二、 重要 举措 1、加强指挥中心功能 ( 1) 制定 规划 。 2018 年 7 月制定 国家研发创新方案。由以政府为中心的模仿型研发转向以研究人员为中心的创新引领型研发。 ( 2) 整合科技 咨询 机构 。 2018 年 4 月 , 在国家科学技术审议会7 文在寅政府将原科技主管部门 “ 未来创造科学部 ” 更名为 “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 ” , 承担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历史使命,通过大力提高产学研能力和促进先进信息通信技术( ICT)研发应用,培育新增长动力 8 2017 年 10 月,韩国 增 设副部级机构 “科学技术创新本部 ”,下设科学技术政策局、研究开发投资审议局、成果评价政策局等三个部门,分别负责韩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国家研发事业成果评估 9 , R&D 10 . msit.go.kr/web/msipContents/contentsView.do?cateId=mssw311&artId=1405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