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Title 医药 生物 行业 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看我国分级诊疗的推进 分级诊疗系列研究 之二 深度研究报告 /医药 行业 2016 年 11 月 21 日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独立医学实验室( ICL)处于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中游 独立医学实验室( 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 ICL)也就是第三方医学检验平台, 它与医疗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集中收集并 检测这些机构采集的标本,并将检验结果送回以应用于临床, 是医疗服务专业化分 工的产物。与医院检验科相比, ICL 上游议价能力强,样本量大,能够有效降低单次检验的成本,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并且如果 ICL 同时与几家医院合作,还能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助力分级诊疗的推行。 当前第三方检验渗透率不到 3%,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015 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约为 2700-3375 亿之间,而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约70 亿元,第三方检验的渗透率约为 2.1%-2.6%,与美国检验市场 38%的渗透率有很大差距。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不断强化、分子诊断逐渐成熟、医保控费、民营医院发展、降低检验项目价格等因素的推动下,我们预计 2020 年独立实验室市场规模可达到 434-543 亿元,相比目前有 6-8 倍的增长空间 。 美国 ICL龙头 LabCorp的发展历程 LabCorp 是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从政策方面来看, 80 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减少对医院的医疗补助,医院开始将 检验服务外包给运营成本更低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公司在这一政策环境中成长起来;从自身战略来看,公司并购了美国多地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覆盖了全美市场,并且 对在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分子检测技术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公司进行了并购重组,有效地抢占了特检市场的先机 。 分级诊疗背景下,综合连锁独立实验室最具优势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各级医院外包检验科动力较强, 但 考虑因素各有侧 重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 ICL 企业更倾向于在几个社区医院之间建立区域检验中心;二级医院 受限于技术平台和仪器设施, 与 ICL 合作的意愿更强;而三级医院 面对的病人疾病复杂程度高、病理检验技术针对性强, 无论是普检项目还是特检项目,外包检验科的动力都较强。在与医院合作的 ICL 企业中,全国连锁综合实验室竞争力更强,他们掌握渠道资源,已经开始向区域化实验室、地级城市下沉。 投资策略与建议 参考海外 ICL 巨头 LabCorp 的发展历程,以及分级诊疗带来的政策 红利 ,我们推荐关注布局 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的 迪安诊断 (代理、服务、高端体检) 、 美康生物( IVD 全产业链布局) 、 达安基因 (基因检测产品 +检测平台) 。 风险提示 : 分级诊疗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外延并购失败 。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QuotePic 行业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马科 执业证号: S0100513070001 电话: 010-85127661 邮箱: makemszq 研究助理:吴汉靓 执业证号: S0100115030010 电话: 0755-22662074 邮箱: wuhanjingmszq 研究助理:蔡明子 执业证号: S0100116010026 电话: 021-60876731 邮箱: caimingzimszq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1.分级诊疗系列研究之一:从英国 NHS 改革历程看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 20160726 -27%-19%-10%-2%6%15-11 16-02 16-05 16-08 16-11医药 沪深 300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一、 独立医学实验室( ICL)处于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中游 . 3 (一)独立医学实验室简介 . 3 (二)独立实验室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利器 . 5 (三)当前第三方检验 渗透率不到 3%,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6 二、美国 LABCORP:连锁化扩张 +外延成为 ICL 巨头 . 7 (一) LABCORP 发展简述:通过并购和连锁扩张逐步成为美国 ICL 行业巨头 . 8 (二)医改新机遇推动 ICL 行业发展,布局特检和 CRO 提升综合竞争力 . 9 (三) LABCORP 的发展史给国内 ICL 企业的启示 . 12 三、分级诊疗背景下,综合连锁独立实验室最 具优势 . 13 (一)各 级医院外包检验科动力较强,考虑因素各有侧重 . 13 (二)政策壁垒逐渐降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 18 (三)依托渠 道资源,大型综合独立实验室更具竞争优势 . 19 四、投资策略与建议 . 22 (一)迪安诊断:代理 +服务为核心,并向高端体检和冷链物流延伸 . 23 (二)美康生物:内生外延齐发展 , IVD 全产业链布局势头强劲 . 24 (三)达安基因:定位精准医疗产品 +检测平台 . 25 五、风险提示 . 25 插图目录 . 26 表格目录 . 26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一、 独立医学实验室( ICL)处于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中游 (一) 独立医学实验室简介 独立医学实验室( 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 ICL)是一个经济独立、并有资格在法律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立场公正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平台。“独立”是界定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关键,它与医疗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集中收集并检测这些机构采集的标本,并将检验结果送回以应用于临床。这类实验室是医疗服务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们与医院的检验科、病理科并列,处于诊断产业链的中游。 图 1: 独立医学实验室诞生于专业化分工 资料来源: 金域检验 招股书 ,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2: 独 立医学实验室在医疗机构产业链中的位置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民生证券研究院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上游即是 IVD 设备和试剂生产商,国内 IVD 生产厂商数量在 2014 年底超过 600 家,但市场集中度较低,销售规模超过 1 亿的不到 30 家,外资企业(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国内企业以 迈瑞、 科华生物、美康生物为龙头。 图 3: 2014 年国内 IVD 行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肯卓市场研究 , 民生证券研究院 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中游即是医学实验室,可分为医院内部实验室、独立医学实验室( ICL)和诊所附 设实验室, 2015 开展了 ICL 业务的企业数量发展至 356 家,根据其收入测算行业规模约在 70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在 30-50%之间 。 当下行业处于跑马圈地的扩张状态,其中,金域检验 、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市占率约为 32%、 16%、 4%,约占行业一半以上份额。 图 4: 独立 医学 实验室服务流程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招股书 , 民生证券研究院 医学诊断产业链的下游是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构在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下,均有意愿与独立实验室合作,但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本文将在第三部分讨论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外包检验业务的出发点和合作模式。 (二) 独立实验室 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利器 1.规模效应节省成本 医学检验项目的种类不断增多,许多单一测试的检验频率较低,如在医院进行检测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不利于控制成本。在医院,很多检验项目都要一周以上才能出报告,原因是标本量太少,要等一周后标本足量后机器才能开工,否则就会造成试剂和耗材的极大浪费, 加大医院检验成本。 医院做不了和不 愿做的检验,给了 医学独立实验室 发展的空间 。 独立实验室 将原本属于医院检验科、病理科的检验业务外包进行集中检验,具有显著的规模化效应,样本量的上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单次检验的成本。 图 5: 独 立实验室检验 巨大带来规模效应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民生证券研究院 此外, 独立实验室 长期进行检验设备和试剂的大金额采购,上游议价能力较强,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2.标准化场地、先进设备和专业队伍保证检验服务质量 医学诊断服务行业的基础是拥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其先进性、稳定性、精确性对本行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有直接影响;同时病理诊断、分子诊断等领域不断有新的诊断技术产生,这些特检对实验环境、仪器设施、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比较高。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独立实验室 作为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常配备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学检验人员、病理诊断医生以及各类先进的技术平台,可应对各种普检和特检,可检项目种类远超过各类医院检验科。近年来,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逐步实现连锁化、标准化管理,仪器试剂集中采购,人员统一培训,因此可为临床医生与患者提供更具可靠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的检验结果。 图 6:独立实验室配备更多检验项目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民生证券研究院 3.减少重复检查,推动检验结果互认 国内部分检验机构已通过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如 ISO 17025、 ISO 15189 国际质量体系认可,美国病理学家协会 CAP 认可,其检验报告可被境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的检验机构具有一定的公信力,给出的检验结果有高的真实度、精确度和准确度,出具的检验报告可同时被不同的医疗机构认可并采用。患者如果转诊,可以向不同的医疗机构提供由同一家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因此, 独立实验室 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推动检验结果互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得以减轻。 (三) 当前第三方检验渗透率不到 3%,未来 市场空间广阔 2015 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 33750 亿元,根据行业经验,检验收入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的 8%-10%左右,由此可推断, 2015 年我国 医学检验市场约为 2700-3375 亿之间, 根据过去十几年的数据, 我国医学检 验市场行业复合增速为 15%,则 2020 年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在 5430-6789 亿元之间。 根据 国内 ICL 企业的收入来估算, 2015 年独立医学实验室 市场达到 70 亿左右的规模 , 可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推算出 2015 年独立医学实验室占医学检验市场的比例约为 2.1%-2.6%, 与美国检验市场 38%的渗透率有很大差距 。 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不断强化、分子诊断逐 渐成熟、医保控费、民营医院发展、降低检验项目价格等 因素的 推动下, 假设 2020 年 独立实验室占医学检验市场的比例可达到 8%, 那么 2020 年独立实验室市场规模可达到 434-543 亿元,相比目前 有 6-8 倍 的增长空间。 二、 美国 LabCorp: 连锁化扩张 +外延成为 ICL 巨头 LabCorp 是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当前市值为 138.31 亿美元(截至2016 年 10 月 18 日)。 公司能够提供近 500,000 个检测服务,包括基本的成分分析等普检项目以及基 因测试、肿瘤检测、罕见病诊断等特检项目,实验室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联酋等 多个国家。 在收购 CRO 企业 Covance 后, LabCorp 的业务分为两大板块: LabCorp 诊断( LCD)和Covance 药物研发( CCD)。 2015 年公司的净利润超过 85 亿美金,其中 LabCorp 诊断拥有 39家主要实验室和近 1700 家患者服务中心,贡献 72.9%的净利润。 Covance 药物研发对净利润的贡献为 27.1%。 图 7: LabCorp 净利润 逐年增长 资料来源: LabCorp 公司年报,民生证券研究院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8 图 8: LabCorp 近三年净利润构成 ( 单位: 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 LabCorp 公司年报 , 民生证券研究院 (一) LabCorp 发展简述 :通过并购和连锁扩张逐步成为美国 ICL 行业巨头 LabCorp 成为美国全国性的 ICL 龙头, 其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83-1999):罗氏旗下的 Kings County Research Laboratory 和 Powell 兄弟的 Biomedical Reference Laboratories 合并为 Roche Biomedical,后被 NHL 收购正式形成 Laborato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oldings。第二阶段( 2000-2007),公司对基因组学、个性化诊疗表现优异的公司并购重组,扩展特检和普检业务范围,进一步发展壮大:如 2001 年收购位于洛杉矶的 National Genetics Institute 从而扩展丙型肝炎超敏测试业务, 2002 年收购位于华盛顿、威斯康辛的Dynacare 等。第三阶段( 2008 年至今),以 2008 年并购 Tandem Labs 为开端,之后于 2015年以 61 亿美元收购全球 CRO 综合排名第二的 Covance,进军 CRO 业务。 图 9: LabCorp 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展业务范围 资料来源: LabCorp 官网 ,民生证券研究院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9 从上市以来公司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出,公司完成外延收购后股价都有显著的提升, 截止2016 年 10 月 17 日公司股价为 135.97 美元,是上市时价格的 4.22 倍。 图 10: LabCorp 完成并购后股价均有明显上涨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医改新机遇推动 ICL 行业发展,布局特检和 CRO 提升综合竞争力 1.医疗改革政策东风, 美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兴起 1965 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医疗照顾法案和医疗援助法案,前者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年过 65 岁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医疗保险而设立,后者用于帮助那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贫困人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保险开支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加重。20 世纪 80 年代,里根推行“新联邦主义”,美国医疗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收缩的状态。联邦政府对各州的医疗补助的补贴减少,实施的预算支付制度限制了每个病例费用的支出,意图减缓医疗费用的增长。医院控制成本的压力增大,他们开始将检验服务外包给运营成本更低的ICL。医院将检验服务外 包给独立实验室后检验服务的成本明显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减轻了检验服务对医疗保险开支造成的负担。这一背景下,以 National Health Laboratories ( LabCorp 前身)为代表的独立实验室逐渐成长起来, ICL 在临床检验市场的市场份额也由 20世纪 80 年代的 20%提升至目前的 35%-40%左右。 深度研究 /医药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0 图 11: ICL 检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资料来源: 基因之家 , 民生证券研究院 2.并购外延,业务范围全美覆盖 ( 1)连锁经营,覆盖全国市场 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客户来源是各个医院和诊所,地理位置相对分散、每天检测服务的数量多、频率高( LabCorp 每天提供近 500000 个检测服务),检测样本的保存和运输对环境和时间也有一定要求,所以实验室的地理位置设置必须保持一定的密度。 LabCorp 对位于美国多地的独立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并购,比如同为 ICL 企业的 Dynacare 在华盛顿、田纳西、威斯康辛和加拿大都有机构分布, LabCorp 将其收购于后有效扩展了业务地理范围,增加了客户来源,保持了检测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LabCorp 如今的实验室遍布美国 50 个州以及包括加拿大、阿联酋的多个国家。 图 12: LabCorp 在美国的实验室分布广泛 资料来源: Discounted labs, 民生证券研究院 ( 2)多点出击,由普检向特检的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