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23 Table_Page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2019 年 2 月 12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C ontacter 本报告联系人: 王昭光 021-60750609 wangzhaoguanggf Table_Title 电子行业 折叠 屏 专题报告: 柔性显示 新纪元, OLED 产业链新机遇 Table_Author 分析师: 许兴军 分析师: 余高 SAC 执证号: S0260514050002 SAC 执证号: S0260517090001 SFC CE.no: BNX006 021-60750532 021-60750632 xuxingjungf yugaogf 请注意,许兴军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手机屏幕继续增大遇瓶颈,折叠屏成为理想解决方案 屏幕尺寸增大是智能手机产品迭代发展的一条关键主线。 然而,在经历了最新一轮的全面屏迭代之后,主流 旗舰 机型的屏占比普遍 已 在 80%以上,可提升空间已十分有限,机身尺寸也已经达到挑战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的极限。目前来看, 沿着屏幕尺寸持续增大这条主线,折叠屏设计将会是智能手机产品较为明确的下一代发展方向 。 折叠屏手机 山雨欲来 , 2019 年 将 是 柔性显示 元年 三星 /华为 /OPPO 预计将在 2019 年 2 月 下旬纷纷发布各家首款折叠屏手机 , 小米已公开展示 其双折叠手机工程样机 , 苹果也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 在折叠屏方向加码布局 。 另外, LG 在 2019 年 1 月初的 CES 展上发布全球首款可卷曲电视 ,带动 柔性 OLED 登陆大尺寸应用 。 折叠屏手机叠加可卷曲电视, 2019 年将是柔性显示 爆发 元年。 OLED 供给端趋于成熟,折叠屏手机刺激需求放量 自 2017 年 iPhoneX 采用以来, 柔性 OLED 面板 产能快速增加 , 供给格局优化, 良率不断爬升, 产业链 上游也不断成熟 , 成本 有望 不断 下降, 供给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 需求端来看, 折叠屏手机单机所需的屏幕面积翻倍,并且由于创新更为显性 有望在 智能手机市场 快速 渗透。 供需共振下,我们认为柔性 OLED 产业链 将 迎来高景气 周期。 OLED 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 可折叠 带来 多环节新机遇 我们认为 柔性 OLED 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对于需求的拉动, 面板厂商以及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相关 企业 迎来发展契机 。 另外, 相较于原有普通的直面或是固定曲面形态的柔性 OLED 屏幕,“可折叠” OLED 屏幕在盖板方案、 OCA 胶和偏光片三大环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 配套折叠屏设计,智能手机需配置全新设计的折叠转轴,并且出于降低机身厚度的考虑有望采用新型的结构件方案 , 产业链多个环节 迎来 新机遇。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智能手机折叠屏创新趋势为柔性 OLED 产业链带来的投资机会 。 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面板制造领域的 京东方 A、 维信诺;发光材料领域的万润股份 (广发化工团队联合覆盖) 、濮阳惠成;新型材料领域 的新纶科技;设备领域的 大族激光、 精测电子 (广发机械团队联合覆盖) ;金属件领域的宜安科技、长盈精密;偏光片领域的三利谱; FPC 领域的 东山精密、 弘信电子;驱动 IC 领域的中颖电子等。 风险提示 智能手机销量 大幅下滑的风险 ; 新技术 渗透 不及 预期的风险;产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 电子行业周观点 :三星发布可折叠手机,消费电子边际创新进行时 2018-11-09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目录索引 手机屏幕继续增大已遇瓶颈,折叠屏是理想解 决方案 . 5 屏幕尺寸增大是智能手机迭代发展的关键主线 . 5 突破屏幕增大瓶颈, “折叠屏 ”将成为下一方向 . 7 折叠屏手机叠加可卷曲电视, 2019 将是柔性显示元年 . 8 手机端:折叠屏手机山雨欲来, 2 月底将有多款产品发布 . 8 电视端: LG 发布可卷曲电视,柔性显示登陆大尺寸应用 . 10 OLED 供给端趋于成熟,折叠屏手机刺激需求放量 . 11 OLED:柔性显示载体,折叠屏设计的基础 . 11 供给端:产业链逐渐成熟,具备爆发潜力 . 12 需求端:渗透率尚处低位,折叠屏将刺激柔性 OLED 需求放量 . 14 OLED 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可折叠带来多环节新机 遇 . 16 折叠屏带动国内 OLED 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 . 16 实现 “可折叠 ”,柔性 OLED 面板模组多个环节需要变革 . 17 配合折叠屏,手机结构件迎来新变化 . 19 投资建议 . 20 风险提示 . 21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图表索引 图 1:初代 iPhone 与同期( 2007 年)主流手机厂商旗舰产品屏幕尺寸对比 . 5 图 2:苹果 iPhone 季度出货量及同比增速情况 . 5 图 3:初代 iPhone 和最新发布的 iPhone Xs Max 对比 . 6 图 4:初代 Galaxy S 和最新发布的 Galaxy Note9 对比 . 6 图 5:三星历代 Note 系列手机产品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 6 图 6:三星历代 S 系列手机产品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 6 图 7:苹果历代 iPhone 产品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 7 图 8:折叠屏 “内折式 ”和 “外折式 ”两种形态 . 8 图 9:三星在 2018 年 11 月向公众展示其折叠屏原型机 . 8 图 10:三星折叠屏原型机上的主副两块屏幕的参数 . 8 图 11:三星将在 2019 年 2 月 20 日召开新品发布会 . 9 图 12:三星对其发布会采用 “展开未来 ”的广告语 . 9 图 13:华为将在 2 月 24 日 MWC 上发布 5G 折叠屏手机 . 9 图 14:外折式可折叠手机概念图 . 9 图 15: OPPO 的 2019MWC 纸质邀请函采用折叠设计 . 10 图 16: OPPO 的 2019MWC 宣传视频中充满折叠元素 . 10 图 17:林斌在微博上展示的小米双折叠工程样机 . 10 图 18:苹果已申请多项折叠屏相关的专利 . 10 图 19: LG 在 CES 展上发布可卷曲电视 “OLED TV R” . 11 图 20:可卷曲设计使得电视具备可移动性 . 11 图 21: OLED 和 LCD 面板的显示效果对比 . 12 图 22: OLED 可以实现柔性显示功能 . 12 图 23:三星 Galaxy S6 Edge 搭载双侧弯曲 OLED 屏幕 . 12 图 24: Apple Watch 搭载柔性 OLED 屏幕 . 12 图 25:全球柔性 OLED 面板理论总产能面积 . 13 图 26:全球柔性 OLED 手机面板总出货面积 . 13 图 27: 2016 年全球柔性 OLED 面板产能分布 . 14 图 28: 2020 年预计全球柔性 OLED 面板产能分布 . 14 图 29:手机柔性、硬屏 OLED 和 LCD 屏幕的 ASP 对比 . 15 图 30: 2017Q4 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负增长 . 16 图 31: 2017Q4 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负增长 . 16 图 32: OLED 面板结构 . 17 图 33:柔性 OLED 面板物料成本结构 . 17 图 34:康宁已开发出厚度在 0.1mm 的可弯折玻璃 . 18 图 35:三星首款折叠屏手机即采用 CPI 薄膜方案 . 18 图 36: CPI 薄膜具备良好的可弯折性 . 18 图 37:偏光片结构 . 18 图 38:三星在专利中设计的折叠屏手机转轴结构 . 19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表 1:主流手机厂商最新旗舰型号的屏幕参数情况 . 8 表 2:全球已规划的柔性 OLED 量产线 . 13 表 3:近年来主流手机厂商旗舰系列产品的屏幕种类情况梳理 . 15 表 4: 2018 年采用柔性 OLED 屏幕的主流手机型号 . 15 表 5:柔性 OLED 产业链相关标的梳理 . 20 表 6:产业链相关标的估值比较表 . 21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手机屏幕继续增大 已 遇瓶颈,折叠屏 是 理想 解决 方案 屏幕尺寸增大是智能手机迭代发展的 关键主线 智能手机在问世之初就带有大屏的属性 。 业界 公认 , 初代 iPhone定义了 近十年智能手机的形态 。 时间拉回至 2007年来看,初代 iPhone配有一块 3.5英寸的屏幕, 与当时市场上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 例如诺基亚 N95、三星 U608等 相比, 屏幕 尺寸明显更大。 图 1: 初代 iPhone与同期( 2007年)主流手机厂商旗舰产品屏幕尺寸对比 数据来源: 各品牌官网,中关村在线,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在一定便携性和可操作性基础上,消费者对于大尺寸 手机 屏幕的需求十分强烈 。显而易见 , 更大的 手机 屏幕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可以让消费者在使用中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 举例来看, 2014年 苹果 发布 iPhone 6 / 6Plus,相比上一代的 iPhone 5s屏幕尺寸明显增大 (从 4英寸到 4.7/5.5英寸) , 相应的 2014Q4 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速高达 46%,而 对比 之前 2013Q4从 iPhone 5向 iPhone 5S过渡时 ,由于屏幕尺寸未发生变化, 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速仅为 7%, 由此可见 屏幕尺寸的增大能够有效拉动消费者的换机需求 。 图 2: 苹果 iPhone季度出货量及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 Apple 季报,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i P h o n e ( 2 G) N o k i a N 95 三星 U 608LG KE 850 索尼爱立信 P 1 c3 . 5 英寸 2 . 8 英寸 2 . 2 英寸3 英寸 2 . 6 英寸- 2 0 %- 1 0 %0%1 0 %2 0 %3 0 %4 0 %5 0 %6 0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0 0 07 0 0 08 0 0 09 0 0 0苹果 i P h o n e 出货量(万部) 同比增速2014 年,屏幕更大的i Ph o n e 6 和 6 Pl u s 的 发布带动 销量大幅抬升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初代 iPhone问世以来, 回顾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我们 发现 屏幕尺寸的 持续 增大是 智能手机产品迭代发展的 一条 关键主线 。 从 苹果 和 三星 两大品牌举例来看, 苹果 iPhone的屏幕尺寸从初代产品( 2007年发布, iPhone 2G)的 3.5英寸持续增加至最新产品( 2018年发布, iPhone Xs Max)的 6.5英寸, 三星 Galaxy双旗舰系列( S和 Note)的屏幕尺寸同样从初代产品( 2010年发布, Galaxy S)的 4英寸持续增加至最新产品( 2018年发布, Galaxy Note9)的 6.4英寸。 图 3: 初代 iPhone和最新发布的 iPhone Xs Max对比 图 4: 初代 Galaxy S和最新发布的 Galaxy Note9对比 数据来源: Apple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5: 三星历代 Note系列手机产品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图 6: 三星历代 S系列手机产品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通过对 苹果 和 三星 历代产品参数 的 分析,我们发现 历史上 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增大的迭代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 第一阶段 , 智能手机正面形态 布局 未发生变化, 屏幕尺寸增大 使得 机身尺寸 不断增大 。 例如从 iPhone从 4s到 5、 以及 从 5s到 6和 6Plus的迭代 , 屏幕尺寸的增大给消费者带来了明显的体验升级,也直接拉动了 iPhone的销量扩张, 不过 这一阶段 伴随而来的 机身尺寸 的 增大 在 一定程度上牺牲了 手机的 便携性和可操作性 。 第二阶段 ,机身尺寸不再增加,“全面屏”的设计使得屏幕尺寸继续增大,屏占比 大幅 抬升 。 在此阶段,机身尺寸已经增大到相对极限,继续增大将带来严重的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的下降,而全面屏设计使得手机正面上下边i Ph o n e 2G屏幕尺寸 3. 5 英寸i Ph o n e Xs M ax屏幕尺寸 6. 5 英寸2007 年发布 2018 年发布Gal axy S屏幕尺寸 4 英寸Gal axy N o te9屏幕尺寸 6. 4 英寸2010 年发布 2018 年发布5 . 3 5 . 55 . 7 5 . 7 5 . 7 5 . 76 . 3 6 . 45 0 %5 5 %6 0 %6 5 %7 0 %7 5 %8 0 %8 5 %9 0 %012345678G a l a x yN o t eG a l a x yN o t e 2G a l a x yN o t e 3G a l a x yN o t e 4G a l a x yN o t e 5G a l a x yN o t e 7G a l a x yN o t e 8G a l a x yN o t e 9屏幕对角线长(英寸) 机身对角线长(英寸) 屏占比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4 4 . 34 . 8 5 5 . 1 5 . 1 5 . 15 . 75 . 15 . 5 5 . 86 . 25 . 86 . 25 0 %5 5 %6 0 %6 5 %7 0 %7 5 %8 0 %8 5 %9 0 %012345678屏幕对角线长(英寸) 机身对角线长(英寸) 屏占比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框收窄,屏幕尺寸得以继续增大,同时屏占比大幅提升。 例如 iPhone从 7( 2016年发布)到 X( 2017年发布)的迭代,机身尺寸增加不明显(对角线尺寸从 6.1英寸小幅增加至 6.3英寸),但屏幕尺寸从 4.7英寸大幅增加至5.8英寸,屏占比从 66%大幅提升至 81%。 图 7: 苹果 历代 iPhone产品 屏幕参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Apple 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突破屏幕增大 瓶颈,“折叠屏” 将 成为 下一 方向 “全面屏” 迭代之 后手机屏幕继续增大已遇瓶颈 。 在经历了最新一轮的全面屏迭代之后,我们发现主流旗舰机型的屏占比普遍在 85%以上,可提升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机身尺寸也普遍在 7英寸 左右 ,已经达到挑战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的极限。 因此目前来看,若仍然 沿用原有的产品形态设计,手机屏幕 尺寸已 几乎 再无可提升空间 。 打破原有产品形态,折叠屏设计 能够继续增大手机屏幕尺寸 。 “折叠屏” 设计采用一 整 块 大面积 柔性可折叠 OLED屏幕 , 分为 “内折式”和“外折式”两种形态 ,可以 让消费者获得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双重体验 。 因为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 尚无 已成熟量产的 “折叠屏” 手机产品,但 我们观察到 各大厂商 (如三星、华为、 OPPO、小米和苹果) 均已 在此 方向上 加码布局。 由于“折叠屏”设计可以突破现有的手机屏幕尺寸瓶颈, 理论上可以 将 现有手机屏幕面积继续扩大一倍,并且通过可折叠的形态保证产品的便携性不受影响 ,因此 我们认为 沿着屏幕尺寸持续增大这条主线,折叠屏设计将会是 智能手机产品 较为明确 的下一代发展方向。 4 0 %4 5 %5 0 %5 5 %6 0 %6 5 %7 0 %7 5 %8 0 %8 5 %9 0 %012345678屏幕对角线长(英寸) 机身对角线长(英寸) 屏占比第一阶段: 依靠机身尺寸增大带动屏幕尺寸增大,屏占比被动提升第二阶段: 机身尺寸已到极限,依靠全面屏设计使得屏占比大幅提升,带动屏幕尺寸继续增大i Ph o n e 2 G i Ph o n e 4i Ph o n e 5i Ph o n e 6 Pl u s i Ph o n e Xi Ph o n e Xs M a x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4 2015 2015 2016 2016 2017 2017 2017 2018 2018 2018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表 1: 主流手机厂商最新旗舰型号的屏幕参数情况 图 8: 折叠屏“内折式”和“外折式”两种形态 数据来源: 各品牌官网,中关村在线,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新浪科技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折叠屏手机叠加可卷曲电视, 2019 将是柔性显示元年 手机端:折叠屏 手机 山雨欲来, 2 月底将有多款产品 发布 三星抢跑 : 已公开展示 折叠屏样机 ,预计 2月 20日发布首款商用产品 “ Galaxy F”。依靠 在柔性 OLED屏幕 技术上的领先性,三星 的折叠 屏 OLED手机 在主流厂商中 率先亮相 ,已于 2018年 11月在其 SDC( Samsung Developer Conference) 开发者 大会上 将 首款产品的 原型 样 机向公众展示 。 已公布的邀请函显示,三星将在 2019年 2月20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旗舰新品 Galaxy S10。考虑近期三星对此次发布会采用的宣传标语“展开未来”,我们预计三星的首款商用折叠屏手机产品 “ Galaxy F” (该命名为产业链 猜测 结果 ) 也 将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面世。 图 9: 三星在 2018年 11月 向公众 展示其折叠屏原型机 图 10: 三星折叠屏原型机上的 主副 两块屏幕的参数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 SDC大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ZEALER, SDC大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三星 “ Galaxy F”采用内折式设计,首发备货 预计 百万台左右 。 根据 三星 SDC大会内容, “ Galaxy F”配有 4.6英寸 外置小屏和 7.3英寸 内置可折叠大屏(命名为Infinity Flex Display)两块屏幕,内置可折叠大屏面积已经接近小型平板电脑,可以像书本一样向内对折。 根据 Digitimes报道, “ Galaxy F”预计首发备货一百万台左右 ,发布 后 将视需求 状况 调整量产规模 。 我们认为 , 三星“ Galaxy F” 作为全球首型号 屏幕对角线尺寸(英寸) 机身对角线尺寸(英寸) 屏占比iPh o n e X s M a x 6 . 5 6 . 9 85%G a la x y N o t e 9 6 . 4 7 . 1 84%H u a w e i M a t e 2 0 Pro 6 . 4 6 . 8 87%O P P O F in d X 6 . 4 6 . 8 94%M i M ix 3 6 . 4 6 . 9 93%v iv o N EX 6 . 6 7 . 1 91%内折式 外折式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款量产商用折叠屏手机, 虽出于磨合用户 需求、产业链配套尚不成熟的 考虑备货量较少,但有望 点燃消费者对于折叠屏设计的关注度 , 为后续的全面迭代奠定基础 。 图 11: 三星 将在 2019年 2月 20日召开新品发布会 图 12: 三星 对其 发布会采用“展开未来”的广告语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Samsung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除了三星以外, 我们观察到 华为、 OPPO、 小米、 苹果 等主流手机厂商均在 “折叠屏”这一方向上加码 布局 , 其中华为 和 OPPO的 首款折叠屏手机 产品 预计将 紧随三星之后 于 2月底 巴塞罗那 MWC大会上发布 。 我们认为, 各大 手机厂商 对于折叠屏手机产品的 积极 规划 布局直接印证了“折叠屏”将是下一代智能手机产品的 确定性迭代发展方向,而 2019年将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 华为: 2019年 1月 24日,在华为 5G发布会暨 2019MWC大会预沟通会上,华为消费者 BG CEO余承东透露将在 2月 24日 巴塞罗那 2019MWC大会上发布 华为 首款折叠屏旗舰手机 ,并将搭载 5G通信功能 。根据 Digitimes报道,华为该款 折叠屏 产品将采用“外折式”设计,展开后屏幕尺寸达 8英寸 。 图 13: 华为将在 2月 24日 MWC上 发布 5G折叠屏手机 图 14: 外折式 可折叠手机概念图 数据来源: 华为消费者 BG CEO余承东微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搜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OPPO: 根据 Digitimes报道, 2018年 11月 OPPO的产品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可能将在 2019年 2月的 MWC大会上发布折叠屏产品。 2019年 1月 21日, OPPO对外发布 MWC大会 邀请函 ,其纸质邀请函采用折叠式设计,叠加其宣传视频中的折叠元素 , 我们预计 OPPO也将在 2019年 2月底的MWC大会上展示其可折叠手机产品。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23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电子 图 15: OPPO的 2019MWC纸质邀请函采用折叠设计 图 16: OPPO的 2019MWC宣传视频中充满折叠元素 数据来源: 太平洋电脑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OPPO官方微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小米: 2019年 1月 23日 , 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微博 上 发布 一小段视频 展示了小米的 折叠屏 工程样机 , 该产品采用双折叠的外折式设计, 是否量产以及 正式 发布时间目前未知 ,但 说明 小米已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深度布局 。 苹果 : 由于其机型数量少 ,单个 iPhone机型的 全生命周期 出货量通常上亿部,因此 苹果 在 大的 产品形态 创新 方面较为谨慎 , 目前并 未透露 较为确切的对于折叠屏产品的 规划 。 不过 截至目前 苹果 已申请多项与折叠屏相关的专利,显示其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也有所布局。 图 17: 林斌在微博上展示的 小米 双折叠工程样机 图 18: 苹果已申请多项折叠屏相关的专利 数据来源: 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 林斌微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Patently Appl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电视端: LG 发布可卷曲电视,柔性显示登陆大尺寸应用 LG全球首发 可卷曲电视惊艳市场。 2019年 1月 初的拉斯维加斯 CES展上, LG发布 了全球首款 可卷曲电视 “ OLED TV R”。 该款产品将 65英寸的 4K柔性 OLED屏幕放置于铝合金外壳底座上,屏幕 可以像纸一样被卷曲收回底座内, 拥有 Full View(整块屏幕全部展开)、 Line View( 只 展开部分 屏幕 ,显示时间、照片或是音乐操控界2017 - 可折叠屏制造技术专利2017 - 折叠装置润滑系统专利2017 - 双向折叠手机专利2017 - 使用微 le d 显示屏和液态金属作为形状记忆合金来实现可折叠屏幕2018 - 柔性铰链折叠专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