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T a b l e _M a i n I n f o T a b l e _T i t l e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 专题 2019 年国内宏观经济研判及资产配臵建议 报告摘要: 预计 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较今年小幅下降。 制造业 PMI 指数持续下滑、企业利润继续下行、实际利率与民企利差高企、出口缓降都是制造业投资的不利因素,但政策红利和后续政策支持将托底,为明 年投资奠定较好的基础。资金紧张与销售回落、拿地积极性下降、库存回升等背景下,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行空间较大。基建投资方面,在未投用资金清空 带来 的低基数效应、政府加杠杆空间较充裕、 PPP 将发挥更大作用三大积极因素合力下,预计明年会有值得期待的表现,但难以恢复到过去那样的高增长模式。 消费方面,我们中性预计明年社零增速将稳定在 9%的平台,若减税政策能得到较好的执行,那么乐观情形下未来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10%。外贸方面,我们认为明年出口增速将明显下滑。 明年是建国 70 周年 , 2020 年要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四中全会未来将召开, 预计明年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政策将保持宽松,一些结构性宏观政策仍然不排除使用,并 主要 以“ 内部短 期稳局势的宽货币、稳信用 +中期改革、创新 +外部开放 ”为主线。减税降费 若 出台 、 执行,宏观总量增速虽 会 下降,但再分配机制下,微观红利反而可能增加。 综合来看,明年国内的经济继续下台阶为一致共识。明年上半年是观察经济增速下降程度的核心窗口,我们倾向于认为没有大幅下行的风险,预计 2019 年 GDP 增速区间 6.3-6.5%。 明年 CPI 中枢将上移至 2.3%, PPI 中枢降至 1%附近。供给端对价格支撑的贡献下降,叠加内外需均存在下行压力, PPI 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明年 油价对 CPI 非食品类 的 支持 作用将弱化, 且 PPI 下行 有传导效应 , 但 猪周期重启将支撑食品类价格, 预计 CPI 中枢将 上 移 。 资产配臵方面,我们认为 2019 年权益资产持有价值上升,利率有望低位运行,黄金明年预计将有正 回报 ,而工业品表现需要慎重看待,同时关注猪周期。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下行超预期,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美股下行剧烈,引发全球避险,扰动强度加深;欧元区经济超预期下行,美元被动 维持一定强劲,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减 ;贸易战升级。 T a b l e _S Um m a r y T a b l e _I n v e s t 6 . 2 06 . 4 06 . 6 06 . 8 07 . 0 07 . 2 07 . 4 07 . 6 07 . 8 08 . 0 08 . 2 0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G D P :不 变 价 :累 计 同 比T a b l e _R e p o r t 行业数据 GDP(%) 6.4 M2(%) 9.0 CPI 中枢 (%) 2.3 PPI 中枢 (%) 1.0 工业增加值 (%) 5.8 固定资产投资 (%) 4.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9.0 美元兑人民币 6.8 T a b l e _R e p o r t 相关报告 2019 年基建将迎来黎明,政府债务仍可控 基建投资与政府债务专题报告之一 ( 20181113) 民营经济之殇,何以解忧? 民企融资难专题报告 ( 20180908) 东北证券 2018 年宏观经济中期展望:宏观混沌,供给革命,攻守兼备 ( 20180604) T a b l e _A Ut h o r 证券分析师: 沈新凤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8040001 18917252281 shenxf nesc 研究助理 : 尤春野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118060022 13817489814 youcynesc 证券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11-28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2 / 35 目 录 1. 2019 年:经济将下台阶,政策将保持宽松 . 5 2. 明年 CPI 中枢上移, PPI下降 . 6 2.1. 明年对美加征关税引起的通胀上行压力不大 .6 2.2. 猪周期再起,推涨食品类价格 .8 2.3. 明年 PPI 下滑将传导至 CPI 非食品项,原油支撑效应或减弱 .11 2.4. 预计 2019 年 CPI 呈倒 U 形态,中枢 上移 .12 3. 投资缓降,消费或弱势稳定,出口将显著下降 . 14 3.1. 景气与外需回落,利润恶化,成本上升,制造业投资将小幅回落 .15 3.2. 资金紧张,拿地积极性或下降,广义库存回升,地产投资预计回落 .18 3.3. 基数降低,政府债务可控,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将回升 .20 3.4. 减个税效应缓慢发酵,预计消费明年弱势稳定 .24 3.5. 进出口预计均将下滑,净出口对经济贡献下降 .25 4. 下一步政策红利:开放、创新、改革 . 26 4.1. 企业减负刻不容缓,减税降费在路上 .26 4.2. 做自己的事,改革、开放、创新是唯一最佳策略 .28 5. 大类资产配臵建议 . 30 5.1. 权益持有价值上升,利率低位运行 .30 5.2. 黄金明年预计有正回报 .31 5.3. 谨慎看待工业品表现,关注猪周期 .32 图 1:中国对美国进口加征关税清单 . 7 图 2:大豆进口占比 . 8 图 3:大豆进口占国内消费比例 . 8 图 4:历次猪周期划分 . 9 图 5:能繁母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 . 10 图 6:母猪 /生猪存栏比与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 . 10 图 7:母猪与仔猪饲料产量负增长 . 11 图 8:猪肉价格预测图 . 11 图 9:核心 CPI 及 CPI 各分项走势 . 11 图 10: CPI 非食品各项走势 . 11 图 11: PPI 同比与 CPI 非食品项同比 . 12 图 12:油价涨幅与 CPI 非食品项同比 . 12 图 13:库欣地区商业原油库存走势 . 12 图 14:欧元区 PMI 指数与 GDP 季调环比 . 12 图 15: CPI 同比走势预测:布油 55 美元 /桶情景 . 13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3 / 35 图 16: CPI 同比 走势预测:布油 65 美元 /桶情景 . 13 图 17: CPI 同比走势预测:布油 75 美元 /桶情景 . 13 图 18:国内生产总值走势 . 14 图 19: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14 图 20: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 . 14 图 21: 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 . 14 图 22:制造 业固定资产投资各行业表现 . 16 图 23:制造业 PMI 与订单指数 . 17 图 24:制造业利润与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 17 图 25:企业实际利率水平 . 17 图 26:民企利差水平 . 17 图 27: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 . 18 图 28:制造业投资与出口金额 累计同比 . 18 图 29:房企资金来源结构 . 19 图 30:各资金来源同比增速 . 19 图 31:商品房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 . 19 图 32:待开发土地面积累计值 . 19 图 33:本年土地购臵与百城土地成交面积 . 20 图 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各分项同比情况 . 20 图 35:现房与期房销售累计同比 . 20 图 36:广义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 . 20 图 37: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端结构 . 21 图 38:各融资途径对基建投资的贡献 . 22 图 39:基建投资同比走势及预测值 . 23 图 40:赤字与政府债券净融资关系 . 23 图 41: PPP 执行阶段投资额与项目落地率 . 23 图 42:广义政府利息费用 . 23 图 43:各经济体 PMI 走势 . 25 图 44:各国出口累计同比 . 25 图 45: PMI 出口订单倒推出口同比增速 . 26 图 46:民企与国企债券融资利率之差 . 26 图 47:民企与国企累计净融资情况 . 26 图 48: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民企利差的关系 . 27 图 49:民企相对盈利能力 . 27 图 50:民企相对偿债能力与民企利差走势 . 27 图 51:债务违约情况与民企利差的联系 . 27 图 52:政策与民企利差的联系 . 28 图 53:沪深上市公司增值税税负 . 28 图 54: 16%减至 13%后制造业利润改善幅度 (%) . 28 图 55:已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贸易占比 . 29 图 56:政策推动建立科技强国 . 30 图 57: 11 月中旬较去年末涨跌幅 . 31 图 58: 10Y 国债利率与名义 GDP 增 速 . 31 图 59:美债实际利率 . 32 图 60:黄金价格水平 . 32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4 / 35 图 61:房地产投资与商品价格指数 . 32 图 62:基建投资与商品价格指数 . 32 图 63:猪肉价格与二元能繁母猪价格 . 33 图 64:猪肉价格与母猪生猪存栏比 . 33 表 1:明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 6 表 2:基建投资完成额预测结果 . 21 表 3:基建投资自筹资金 测算结果 (单位:亿元 ). 22 表 4:新旧个税累进税率表 . 24 表 5:个税节省表 . 24 表 6:今年自贸协定谈判新进展 . 29 表 7:加大开放执行情况 . 29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5 / 35 1. 2019 年 :经济将下台阶,政策 将保持宽松 我们 预计 明年 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都将边际回落,其中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相对更大 ,而基建投资将迎来黎明, 部分对冲前两者的下行。 我们 认为 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相较今年出现小幅下降 。 制造业 PMI 指数持续下滑、企业利润继续下行、实际利率与民企 利差高企、出口缓降都是制造业投资的不利因素,但政策红利和后续政策支持将托底,为明年投资奠定较好的基础。 资金紧张与销售回落、拿地积极性下降、库存回升等背景下,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行空间较大。基建投资方面,在未投用资金清空 带来 的低基数效应、政府加杠杆空间较充裕、 PPP 将发挥更大作用三大积极因素合力下,预计明年会有值得期待的表现,但难以恢复到过去那样的高增长模式。 消费方面,我们中性预计明年社零增速将稳定在 9%的平台,若减税政策能得到较好的执行,那么乐观情形下未来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 10%。 我们将消费分为三 大版块,分别为汽车、地产相关消费品、其他消费品。考虑到前期政策的影响在明年将消退,同时 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对汽车消费的多次强调也有望于明年释放相应红利,预计明年汽车消费将有所改善。地产相关消费品以家具、家电和建筑装潢材料等为主,由于明年房地产调控难以大幅放松,且外需下滑风险正在显现,这一块将有继续回落的压力。其他消费品多为小而散的日常消费品,这部分 有 望受益于减税政策的推行。 外贸方面, 我们认为 明年出口增速将明显下滑。 除美国外各主要经济体均不景气,全球经济增速呈放缓趋 势除美国 PMI 维持高位外,其他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纷纷滑落,且 欧、日、韩等国的出口增速在近几个 月 都有明显下滑, 从 侧面印证了全球 需求疲弱 。 此外, 10 月之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存在着抢跑现象,需求透支显著。 外需疲软叠加需求透支将对明年出口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明年是建国 70 周年 , 2020 年要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四中全会未来将召开, 我们认为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 , 预计明年政策将保持宽松,一些结构性宏观政策的放松仍 有实施可能 , 并 主要以“ 内部短期稳局势的宽货币、稳信用 +中期改革、创新 +外部开放 ”为主线。 财政政策方面, 减税 降费如果出台、执行,宏观总量增速虽然下降,但 在 再分配机制下,微观红利反而可能增加。 综合来看, 明年 国内的经济继续下台阶为一致共识 。 明年 上半年是观察经济增速下降程度的核心窗口,我们倾向 于 认为没有大幅下行的风险,预计 2019 年GDP 增速区间 为 6.3-6.5%。 我们 预计明年 CPI 中枢将上移 至 2.3%, PPI 中枢降至 2%附近 。 PPI 方面,去产能政策和环保政策对供给端收缩的边际贡献预计较今年下降,供给端对价格支撑的贡献下降,叠加内外需均存在下行压力, PPI 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 考虑到2018 年 PPI 中枢较高,这将为 明年带来高 基数 效应, 预计明年 PPI 翘尾因素低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6 / 35 于今年, 环比增长亦乏力, PPI 中枢在 1%左右。 CPI 食品类价格主要受猪肉价格影响, 我们认为 2018 年 5 月的低点即为第三轮猪周期的终点,时间长度为 50个月 , 近几个月来的价格上涨,则是第四轮新周期的开始。 我们通过对能繁母猪价格、 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比重 、 母猪饲料产量 三个替代变量对猪肉价格做了拟合与测算,测算 结果 显示 ,猪肉的价格 会 持续上行,至明年年初将上涨 10%左右,至明年 11 月将上涨 20%左右。 对于非食品类价格,明年上游价格下行压力将成为抑制 CPI 非食品项上涨的主要 因素,而美油增产趋势不改将使原油累库风险逐步提升,叠加国际经济下行风险显现,供需不匹配将导致油价大涨的空间缩窄,油价对非食品项的拉升作用不大。综合来看, 猪周期重启将支撑食品类价格走强,但供需不匹配下油价对 CPI 的支撑作用将弱化,叠加 PPI下行对 CPI 的传导效应,我们测算得到明年 CPI 中枢将抬升至 2.3%,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表 1: 明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指标 中性 区间 GDP(%) 6.4 6.3-6.5 M2(%) 9.0 8.5-9.5 CPI 中枢 (%) 2.3 2.1-2.5 PPI 中枢 (%) 1.0 0.8-1.5 工业增加值 (%) 5.8 5.5-6.0 固定资产投资 (%) 4.5 4.0-5.7 制造业投资 (%) 6.0 5.0-7.0 房地产投资 (%) 1.8 -0.04-3.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9.0 8.5-10 出口 (美元, %) 0.0 进口 (美元, %) 2.0 美元兑人民币 6.8 6.5-7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2. 明年 CPI 中枢上移, PPI下降 2.1. 明年对美加征关税 引起 的通胀上行压力不大 中 国对美国进口加征关税的商品主要为大豆相关食品类、车辆以及航空航天器。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主席明确表示将相当程度降低进口汽车关税, 因此即便与美国实际发生汽车关税,也会被其他国家汽车关税下调抵消。 这意味着 对美征税主要影响通胀的链条在大豆,其会向食用油、养殖肉禽传导。 而中国 CPI中食品类 权重 较大,预计将在原本中枢抬升背景下进一步推升通胀水平。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7 / 35 图 1: 中国对美国进口加征关税清单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测算 我们测算了美豆征税对我国大豆价格产生的影响。具体来看,加 征 25%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大豆价格上涨大约 23.3%,小于 25%。由于中国大豆消费并非完全来自美国大豆,因此美国进口大豆上涨 23.3%并不等于全部大豆价格上涨同样幅度。我们预估国内大豆消费中约 85%来自进口,并以 2015-2017 年均值作为参考比例,进口大豆中自美进口约为 35%,自巴西进口约占 47%。综上,我们推测均衡条件下,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 25%的关税可能带来大豆价格上涨7%,但在达到均衡之前,价格涨幅完全可以超过 7%,达到 10%以上。而居民消费中与大豆相关的有四类:干豆及豆制品、油脂类、肉禽及制品、 蛋类。权重分别为 0.34%、 0.77%、 5.61%、 0.56%。我们加总测算大豆价格上涨对 CPI 的可能传导弹性: 0.34%*0.5+0.77%*0.78*0.6+5.61%*0.25*0.6*0.51+0.56%*0.25*0.65 1.05% 即大豆价格上涨一个百分点将带来 CPI 整体上升 1*1.05%个百分点,也即 0.0105个百分点。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8 / 35 图 2: 大豆进口占比 图 3: 大豆进口占国内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东 北证券 , Wind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Wind 因此 在假设大豆价格上涨 10%的情况下,预计将带来国内 CPI 上涨约 0.1 个百分点,幅度不大。 尽管 每一个链条的初始冲击都可能被放大,使得初始的涨幅超过 0.1 个百分点,但整体仍可控。而时间上来看, 现在处于 美豆进口时间窗口,价格影响可能才开始到来。 另外,我们也对 600 亿美元清单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做了估算。 由于 600 亿美元清单涉及商品种类较广,由于数据可获得性较弱,我们无法按照清单细化出每个商品的体量 ,但 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估算。 2017 年,我国进口消费品 1.1 万亿元人民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63 万亿),其中,自欧盟进口消费品4366.7 亿元,增长 18.7%,占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 39.7%。同期,自美国进口 1547.5 亿元。也即,在消费品中从美国进口 的 占全部进口 的 14.07%。 600亿商品占我国全部从美国进口 的 20%,假设消费品加征关税比例和全部进口品相同,取 15%作为关税中枢( 5%-25%区间),则估算 CPI 影响 为: (1.1/36.63)*14.07%*20%*15%=0.0127% 因此, 600 亿清单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很小。 2.2. 猪周期再起,推涨食品 类价格 食品类价格主要受菜价与猪价的影响,菜价受气候影响较大,走势难以估测,而猪价则有较强的规律性 。 从历史数据上看,过去共有三轮完整的猪周期, 我们这里定义的猪周期,是从 2006 年 7 月(最早有数据记录)开始,以每 35 年中的猪肉价格最低点为旧周期的终点和新周期的起点,以此划分出三个完整的猪周期。 第一轮猪周期时间长达 48 个月 。 2006 年夏天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发猪肉供给急速下降,价格迅速攀升,至 2008 年 3 月达到最高点,随后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而回落,经过几番波动后于 2010 年 6 月达到最低点。 第二轮猪周期 持续时间为 47 个月。 2010 年夏天,由于产能持续出清,伴随口蹄疫、夏季猪蓝耳病导致供给收缩,第二轮猪周期开启。猪肉价格一路上扬至 2011年 9 月达到峰值,随后价格回调,在 2014 年 4 月跌至最低价。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9 / 35 经过产能的持续淘汰,叠加环保政策趋严影响猪肉供给的因素,猪价于 2014 年4 月开始上涨。第三轮猪周期与前两轮不同,并非由猪瘟引起,故价格上涨较为缓慢,并经历较多波动。猪肉价格在 2016 年 4 月达到顶点,之后迅速回落; 2018年 5 月达到低点。 我们认为 2018 年 5 月的低点即为第三轮猪周期的终点,时间长度为 50 个月。近几个 月来的价格上涨,则是第四轮新周期的开始。 图 4: 历次猪周期划分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Wind 此前,在预测猪肉价格时,通常使用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的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猪肉的供给量,进而测算出猪肉的价格。但是近年来,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的数据持续下降,与猪肉价格走势不符,且与猪肉的产量数据相悖。这可能是由于近几年环保政策趋严,导致部分养殖户少报、不报养猪存栏数据。所以,传统的利用存栏来预测价格的猪周期模型不再适用于现在的预测。我们使用三个替代 变量来作为预测的基础。 第一个替代变量是能繁母猪价格。 其基本逻辑是,当能繁母猪价格处于高位时,意味着其需求旺盛,养殖户购买母猪量也会处于高位,即能繁母猪的补栏量较高;对应 1415 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也应较高,而较高的供给会拉低价格。所以, 能繁母猪的价格,应该与 1415 个月后的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经过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确是如此,其历史走势与我们的推测基本吻合。 我们用猪肉价格对二元能繁母猪价格做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 猪肉价格与 15 个月前的二元能繁母猪价格相关性最高,回归系数显著。 用此回归系数,我们可以用 近 15 个月的能繁母猪价格计算出未来 15 个月的猪肉价格。 测算结果表明,未来的 15 个月里,猪肉价格会继续上行,在 2019 年 10 月达到高位。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10 / 35 第二个替代变量是 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比重。 其逻辑为,当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被低估,是由于养殖户的少报、漏报,并不存在结构性的差异。那么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被低估的比例应该大致相同。所以,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比重这一变量受到的误差影响不大,而且能反映出能繁母猪的相对存量。与上文所述的逻辑相似, 能繁母猪存栏所占比重应该与 1015 个月后的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 数据显 示 猪肉价格与 13 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比重相关性最大。回归系数也具有显著性,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近 13 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比重来测算出未来 11 个月的猪肉价格。用此方法测算的结果与能繁母猪价格法相近, 仍然显示未来 11 个月内猪肉价格会继续上行。 图 5: 能繁母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 图 6: 母猪 /生猪存栏比与猪肉价格呈反向关系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Wind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Wind 另一 个可以作为替代变量的是母猪饲料产量。养殖户有虚报存栏的动机,但饲料生产商无需隐瞒饲料产量。而饲料产量则能直接反映出生猪的存栏量。我们跟踪了 180 家饲料企业猪饲料产量的变化,用以衡量生猪的存栏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母猪饲料产量同比在 2017 年 10 月由正转负,反映出母猪存栏量的减少。仔猪饲料产量也在 2018 年 2 月滑落至负增长,滞后母猪饲料产量增长率约4 个月,与母猪的生产周期吻合。 母猪与仔猪饲料产量同比增速双双滑落至负增长后,一直维持在负值,反映出产能在持续出清。未来一段时间内,供给下降仍将是主要趋势。 综合以上 三种方法 后, 测算 结果 显示 ,猪肉的价格 会 持续上行,至明年年初将上涨 10%左右,至明年 11 月将上涨 2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