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受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委托完成了对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根据国家及本市规定,在向具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前公开环评文件全文。 本文本内容为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承诺本文本和报批稿全文完全一致,但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承诺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并承担内容不实之后果。 本文本在报环保部门审查之后,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根据各方意见和对项目的建设方案、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开展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最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以经环保部门批准的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稿)为准。 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地址: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林慧路 1000 号 邮编 201505 建设单位联系人:李工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57277218 建设单位联系人邮箱: liheng/socpsocp 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评价机构地址:上海市黄陂北路 9 号 16 楼 评价机构联系人:宗工 联系电话: 63903366-2091 电子邮箱: liepi_zong1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 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 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 建设单位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慈雄 联系人 李珩 通讯地址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林慧路 1000 号 联系电话 57277218 传真 27277171 邮政编码 201505 建设地点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林慧路 1000 号 立项审批部门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沪发改能源( 2013) 107 号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号 D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2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 9566.26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 评价经费 (万元 ) 7 预期 投产日期 2014.10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工程背景 上海金山工业区于 2003 年 9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上海市级工业区之一, 是市政府重点支持开发的工业区。 工业园区坐落上海西南, 杭州湾北岸, 紧靠 G1501、G15、 S4 高速和金山铁路,规划人口 27 万,规划总面积 58 平方公里。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朱行地块林慧路 1000 号,年产各类生活用纸约 14 万吨。众所周知,造纸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同样也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户;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目前由园区供给电力、用汽,2012 年年耗电 9194 万 kWh,消耗蒸汽 28.4 万吨,折合标煤约 55000 吨 /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号召,同时降低能源成本,东冠纸业公司决定在厂内建设一套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以给本企业提供用于生产、生活的热负荷与电负荷,以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标;同时本项目为工业区供能系统节省出的电力及蒸汽可用于园区内小规模企业的用能,为园区进一步发展挖掘了潜力。 2 工程概况 2.1 建设地址及周边环境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占地面积 1200m2,不新征土地。厂区 2 东侧隔新泾港(河宽约 15m) ,东偏南侧为王家宅、正东侧为空地、东偏北侧为旺旺集团上海立旺食品有限公司;南侧为空地; 西侧隔金腾路为空地(已圈待建) ;北侧隔雨水河(河宽约 15m)为上海大巨龙蓬盖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1、区域位置图见附图 1.2、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2。 2.2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本工程机组配置方案为选用 2台 5700kW进口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2台烟气补燃锅炉(或电锅炉)。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燃气增压设备、给水泵、凝结水回收设备以及化学水处理系统等。 项目组成详见表 1。 表 1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 工程情况 设计负荷 设计热负荷为38.5t/h,电负荷指标为12672kW。 技术指标 年供热总量303882.15GJ,年发电总量5700万kWh。 主体 工程 分布式 功能系统 燃气轮机 5700k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台,机组发电效率31.86%,机组热效率58.24%,天然气气耗64.4GJ/h,排烟温度为516,单台排气流量55000m3/h,经补燃锅炉(或电锅炉)利用余温后排放。 补燃锅炉(或电锅炉) 卧式自然循环补燃锅炉(或电锅炉)2台,单台额定蒸发量(补燃):14t/h(20t/h),给水温度109,设计温度210,燃气轮机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补燃锅炉后经一根15m高烟囱排放,进出口烟气温度515-160(带省煤器)。 辅助及公用工程 燃料供应 管径为DN250 的支管从亭卫公路处的母管上引出送入厂区计量站,分两路计量,一路计量后送至天然气增压机房增压后供给燃气轮机,另一路经计量并经减压后提供给补燃锅炉(或电锅炉)补燃用。 给水工程 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自来水经本工程新建设的化学水处理系统软化处理后获取。 排水工程 锅炉废水及制取化学水废水,与企业自制清水站处理的出水混合后供给企业造纸生产用水。 用电 采用“就地平衡,并网不上网”的原则,发电机组输出电力均接入厂区35kV 变电所10kV 一段母线。根据接入系统报告,配置一套防逆流控制装置。用电高峰时,所发电力全部就地消纳,不足的电力由电网补充;用电低谷时,防逆流控制装置作用减少出力或停机,以便保证所发电力不倒送电网侧。 环保 工程 废气治理 燃气轮机产生的废气经加热补燃锅炉(或电锅炉)后经过1根15m高的烟囱(直径为2m)排放 废水治理 生活废水依托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 噪声治理 选用低噪设备,并采取隔振、降噪措施。 供能管网工程 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热管线接至站址内蒸汽间的分气缸中,然后分别送入各工艺车间。 电力自发自用余量不上网运行模式,两台机组分别以10kV电压等级接入内部电网。 3 接入系统 附属 工程 依托企业现有工程 2.3 主体工程平面布置 本项目占地面积 1200m2,其中长约 36m,宽约 33m。 本工程新建压缩机基础、凝结水箱基础、补燃锅炉(或电锅炉)基础等。新建区域的东部、南部和北部均紧邻厂区已有道路,西面是已建的蒸汽分配间。补燃锅炉(或电锅炉)基础位于新建区域的南侧。在补燃锅炉(或电锅炉)和已建的蒸汽分配间之间设置一道防火墙,以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主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2.4 电气主接线 本工程建设 2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 5700kW,发电机机端电压为 10.5kV。 2台发电机出口分别经过并网断路器, 均接入厂区 35kV变电所 10kV一段母线,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电力主管部门的接入系统批复为准。电气主接线图见附图 4。 2.5 机组配置方案 根据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负荷的性质以及热、电负荷需求量,采用以热电联供、热电平衡原则进行机组配置。 根据热电负荷分析,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设计热负荷为38.5t/h,电负荷为 12672kW,根据热、电负荷需求,同时为提高原动机的利用时数,保证在最低负荷时原动机仍然可以连续运行, 并匹配相应的余热利用方式, 拟选方案如下:选用 2台 5700KW进口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2台烟气补燃锅炉(或电锅炉)。 本工程原动机提供的热量满足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基本的热负荷负荷需求,当原动机提供的热量无法满足需求时,由外购蒸汽补充,当外购蒸汽由于供热站因检修停运等原因无法提供补充热量时,蒸汽不足部分由锅炉补燃提供。 2.6 主要设备 表 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 设备参数 设备台数 (台) 备注 1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5700kW 2 / 2 补燃锅炉(或电锅炉) 14t/h(补燃20t/h)2 / 3 凝结水箱 25m31 / 4 凝结水泵 45m3/h、15m、15kW 3 / 4 5 给水泵 22m3/h、204m、24kW 3 两用一备 6 软化水补水水泵 10m3/h、20m、10kW 3 两用一备 7 天然气压缩机 / 2 / 2.7 天然气消耗量 本项目天然气消耗量见表 3。 表 3 天然气消耗量 项 目 小时耗气量(Nm3/h)日耗气量(Nm3/d)年耗气量(万Nm3/a)每台5700kW燃气轮机1810.82 28973 905.41 总计 3621.64 57946 1810.822.8 热经济指标 本项目经济指标列表见表 4-表 6。 表 4 热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两台机组)1 分布式能源系统年供热总量 Qrf GJ 303882.15 2 分布式能源系统年发电总量 Qef 万kWh 5700 3 厂用电率 % 2 4 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料耗量 Q 万Nm31810.82 5 发电热效率 % 31.9%6 余热热效率 % 49.2% 7 总效率 % 81.1%8 热电比 % 约 1.65:1 注:燃气轮机日耗气量按额定负荷 16小时计算,年利用时数按 5000h计算。 表 5 除本项目供给每年需外购电、汽量 购电量 购蒸汽量 4336万kWh 10.81万t 表 6 用水及废水产生情况 单位: m3/a 项目 用水量 废水产生量 损耗量 锅炉 来自制取化学水(2万)600* 19400制取化学水 2.9万 9000* / 生活用水 396 336.6注: *该两部分废水与企业自制清水站处理的出水混合后供给企业造纸生产用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的水平衡图见附图 6。 2.9 职工定员及轮班计划 本项目新增职工定员数为 12 人,其中生产工人 9 人,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 3 人。2.10 系统运行时间 5 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全年运行时间为 330 天,在该段时间内本项目系统运行时间为6:00-22:00, 22:00-次日 6:00 停机。 3 现有工程回顾评价 3.1 现有工程 现有工程分一期、二期两次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原设计规模为年产生活用纸 4万吨;二期工程年生产高档纸及纸制品 12 万吨。现有工程组成情况见表 7: 表 7 企业现有及在建项目概况、环评及竣工验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基本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 1 年产40000吨纸及纸制品项目 年产纸及纸制品40000吨 主体工程:造纸生产车间(1-2#造纸车间)、浆板废纸仓、后加工车间及成品仓库; 公用工程:变电所、锅炉房、煤堆场、上水处理、污水处理厂。 2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年产高档纸及纸制品12万吨 主体工程:3-5#造纸车间、原纸仓库、浆板车间; 公用工程:变电站、上水处理、化学品仓库、燃油贮罐区。 注:一期工程中建设的锅炉已于 2009 年停用, 2010 年拆除,目前企业生产用汽均来自金山工业区集中供应。 3.1.1 生产工艺 ( 1)项目主体生产工艺 项目主体共有 4 条生活用纸生产线,各生产线生产工艺相同,见图 1。 ( 2)污水处理流程 企业自备污水处理厂对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后一部分回用于生产,其余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排海工程新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海,见图 2;污泥实为含混凝剂的纸屑,外卖后综合利用:如制作蛋托等。 外卖 图 1图 2 6 工艺 流污水预 处流 程 处 理流程 7 3.2 现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 3.2.1 废水排放情况 现有工程生产废水经调节沉砂、气浮等物理处 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达标纳管,经排海工程新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厂区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厂区内清浊分流,雨水收集后进入工业区雨水管网;生 活污水管埋地敷设,经隔油除渣后进入工业区污水管网。 根据 2011-2013 年总排口水质监测(表 8) ,现有工程排水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DB31/445-2009) 。 表 8 2011 年 2013 年总排水口排水水质监测 单位 :mg/L 监测因子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标准值 3月9日 11月10日 6月20日10月18日3月14日6月6日 6月7日 pH值 7.28-7.42 6.71-6.91 7.23 7.35 7.13 7.1-7.12 7.10-7.15 6-9 SS 11.0-12.0 33.0-41.0 38 21 50 25-31 24-26 400 色度 2 4 4 5 4 4 60 COD 54-61 138-158 58.6 54.2 100 120-124 118-124 500 BOD54.96-5.48 28.1-29.5 28.2 23.1 24.3-25.2 24.4-25.2 300 NH3-N 2.83-2.99 2.91-4.87 2.624 3.12 1.765 1.36-2.04 1.99-2.19 40 硫化物 未检出 未检出 0.25 未检出 未检出 1.0 铅 未检出 未检出 1.0 石油类 1.2 20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0.5 15 总氮 5.22-5.89 6.07-8.03 60 总磷 0.222-0.25 0.255-0.275 8 动植物油 0.29-0.35 0.29-0.33 100 注: “”为未检测。 3.2.2 废气排放情况 现有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造纸车间产生的粉尘以及食堂油烟废气,其中车间粉尘采用水幕除尘设施处理后经 15 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 近期废气监测数据见表 9,由表可知,车间粉尘排放符合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中二级标准浓度 120mg/m3、粉尘排放速率 3.5kg/h;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浓度符合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超过 2.0mg/m3的要求。 8 表 9 废气监测数据 项目 2012年 2013年 食堂油烟 废气排口 5#造纸车 间排放口 4#造纸车 间排放口 食堂油烟 废气排口 排气筒高度(m) 15 15 15 15 烟气流速(m/s) 10.2 7.4-7.5 7.6 10.2 温度() 38 40 36 37 实测流量(m3/h) 2.031041.205105-1.2211051.2371052.03104标态流量(Nm3/h) 1.721049.929104-1.0031051.055105-1.0571051.72104平均浓度(mg/m3) 0.862 11.9-13.0 10.4-17.2 0.936 油烟折算浓度(mg/m3) 1.46 1.58 粉尘排放速率(kg/h) 1.18-1.3 1.1-1.8 3.2.3 噪声排放环境影响 现有噪声主要为生产工艺及动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防治措施为:并在设备安装时采取防振、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强度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3 类标准 (昼间 65dB(A)、 夜间 55dB(A))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企业厂界西、南两侧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3 类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 表 10 2011 年 -2013 年现状噪声监测结果 编号 点位 2011年6月24日 2012年6月20日2013年7月24日2013年6月6日 2013年6月7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昼间 1# 厂界外南1米 53.6 50.6 54.8 51.3 51.4 50.5 51.9 51.6 2# 厂界外南1米 51.8 50.3 53.1 50.8 48.2 46.6 / / 3# 厂界外南1米 51.4 49.6 52.6 50.6 50.5 48.4 52.5 52.7 4# 厂界外西1米 55.1 54.6 54.2 53.6 49.6 48.2 52.2 52.3 5# 厂界外西1米 56.5 54.9 54.3 53.2 54.9 53.6 / / 6# 厂界外西1米 58.4 52.9 57.3 51.6 56.9 50.8 53.5 53.7 3.2.4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现有工程生产过程中废纸分拣产生的废塑料等杂质、低浓锥形捕砂器产生的杂质和旋叶筛产生的废渣,除部分塑料可利用外,其余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造纸系统产生的废纸浆,外销综合利用。白水回收处理站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实为含混凝剂的纸屑,外卖后综合利用:如制作蛋托等。办公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2012 年产生的固废及处置去向见表 11。 9 表 11 2012年固废处置量及去向 分类 成分 数量(t/a) 去向 危险废物 油回丝(废包装)、染料及涂料废物、废乳化液、废矿物油 1.54 送交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全处置可综合利用 废塑料、废纸(污泥)、废铁丝 4800 出售给上海咏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 办公、生活垃圾 2160 金山工业区城乡环境管理所统一收集处理3.3 现有工程环境保护手续的履行情况 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局于 2006年 4月 30日对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 “年产 40000 吨纸及纸制品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006 年 11 月 15 日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局对一期工程 “年产 40000 吨纸及纸制品项目”给予验收通过意见; 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局于 2007年 4月 16日对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即年产高档纸及纸制品 12 万吨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013 年 10 月 17 日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局以金环验 201383 号对二期工程中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中 4#、 5#造纸车间” 给予验收通过的审批意见(二期工程中的 6#造纸车间尚未建成投产,故对二期工程分期验收) ; 现有工程环境保护手续齐全,符合环境管理的要求。 3.4 现有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执行情况 3.4.1 环境管理 企业已经制订了专门的环境管理制度(文号: DL 02-1109) ,对公司设备部、车间、行政部、维修车间、生产车间以及辅助部门分别明确责任,以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噪声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致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 同时,企业于 2013 年 9 月修订了原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了企业现存的风险源,对化学 品泄漏、火灾、危废处置不当等等风险事故制定了应急处理方式,以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4.2 环境监测计划 10 目前东冠纸业执行情况如下: ( 1)在企业废水总排口处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对排水中的氨氮、 COD 进行实时监测。 ( 2)企业委托上海敏友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企业总排口处排水水质进行监测;对临路的厂界噪声进行监测。 ( 3)委托上海轻工环境保护压力容器监测总站对企业油烟废气进行监测。 3.5 现有工程环评及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汇总 环评报告表及批文中的环保措施要求及落实情况见表 12。 表 12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照表 项目 环评及批文中的要求 落实情况 评价 年产40000吨纸及纸制品项目 1、白水循环使用,重复利用率不小于94%;签订污水纳管协议;污水总排口设置在线监测系统。2、燃煤锅炉排气应达标排放;油烟排放浓度2mg/L。 3、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储存;废纸边角料等可回收利用的须综合利用。4、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5、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对风险事故做好应急预案。 1、白水循环重复利用率为95%;每年均与上海金山排海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纳管协议;污水总排口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 2、三台燃煤锅炉已于2010年拆除;由监测可知食堂油烟排放浓度2mg/L。 3、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均分类收集和储存,并分别妥善合理处置。 4、经监测厂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 5、建立了环境保护制度,对风险事故做了应急预案。 落实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1、白水循环使用,重复利用率不小于94%;原由污水预处理设施需进行改扩建;污水总排口设置在线监测系统。 2、三台10吨燃煤锅炉及烟囱全部取消;生产中所需蒸汽全部由金山工业区集中供应。 3、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储存;废纸边角料等可回收利用的须综合利用。4、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5、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对风险事故做好应急预案。 1、白水循环重复利用率为95%;原污水处理设施均已由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取代;污水总排口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 2、三台燃煤锅炉已于2010年拆除;生产中所需蒸汽均由金山工业区集中供应。 3、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均分类收集和储存,并分别妥善合理处置。 4、经监测厂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 5、建立了环境保护制度,对风险事故做了应急预案。 落实 3.6 小结 11 东冠纸业目前废水、废气、噪声排放及固体废物的处置均符合要求;一、二期工程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中要求的环保措施基本落实。 目前企业现存的环保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见表 13 表 13 现存环保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 类别 环境监测计划 危险废物暂存区域 噪声 大气污染物 现有环保问题 仅对南厂界和西厂界定期进行监测,北侧及东侧厂界未进行定期监测 未对4#、5#车间粉尘排放进行监测 危险废物暂存区目前为半封闭空间 以新带老措施 对厂区四周边界均进行噪声监测 对4#、5#车间粉尘排放定期进行监测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四周均需设置围墙 4 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 1)与产业政策的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中的鼓励类项目和 2012年 12 月 1 日施行的天然气利用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5号)中的优先类项目。同时,本项目是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 (沪府办发 201314 号)中的扶持对象。 ( 2)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强调要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加快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到 2015年,建成 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1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此外, 全国还要新增燃气电站 3000万千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节能减排、优化天然气利用等优点,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本项目完全符合该规划。 ( 3)与金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符合“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促使生产生活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向绿色发展和低碳宜居转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符合“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技改、清洁生产和电能平衡工作、加快节能低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运用、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本项目符合该规划纲要的主导纲领。 1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厂内,企业现有废水、工艺粉尘、食堂油烟废气、厂界噪声等均符合相关标准,目前企业现存的环保问题包括环境监测计划及危险废物暂存区域设置两方面:东、南、西、 北四厂界噪声均需定期进行监测、 4#、 5#车间粉尘应定期进行监测;危险废物暂存区域目前为半封闭空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597-2001)危险废物暂存区域四周均需设置围墙。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 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 地理位置 金山区陆地总面积 61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73 万,辖 9 镇 1 街道及金山工业区。金山地处上海西南,南濒杭州湾,北连松江、青浦两区,东邻奉贤区,西与浙江省平湖、嘉善接壤,是长三角经济区域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正式建成通车,使金山成为连接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和上海南翼辐射长三角的 “桥头堡 ”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2 地质地貌 金山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太湖流域碟形洼地东南端。全境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从西北向东南略有升高,河区交织成网,为典型的滨海平原地形。全区地貌可分为:低洼地,分布于区境西北部,地势低平,河流密布,地面高程在 3.20m 左右。中部平原,分布于区境中部张堰 亭林一线,地面高程在 3.50m 3.80m 之间。东南沿海平原,地面高程在 3.50m 4.80m 之间,是区境内地面较高地区;漕泾以东一带,旧时为南北走向的冈身地带南段,一般高程在 4.00m 以上。潮坪,分布于海岸线至低潮位之间,呈带状形态。剥蚀残丘,区境东南有秦山、查山、甸山 3 座剥蚀残丘,及大小金山岛和浮山 3 座海岛。 3 土壤 金山土壤受地貌地势的制约,发育于湖泊沉积、河湖交互沉积、江海交互沉积和江河冲积 4 种母质的基础之上,在不同地域分别经历了盐渍化、草甸化和沼泽潜育化的过程,又经过长期人为影响,逐步形成水稻土和潮土两个土类。其中潮土分布于河流两侧,仅作自留地之用;极大部分土壤为水稻土,其中青黄泥、黄斑青紫、青紫泥、青黄土、黄泥头 5 个土种为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土种。西北部低田区,地下水位高,大部为青紫泥;中部低平田区,地势略高,以青黄泥、青黄土为主;东南部高平田区,地势高爽,以黄泥头、青黄泥为主,地下水位在 1 1.2m 以下。 4 气候特征 金山区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季风影响,四季相当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14 5 地下水 金山区共有 1 个潜水含水层和 5 个承压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主要为陆上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埋深 2m 左右,地表主要为浜填土,厚度约 2.4m。距离海岸较远的潜水水化学类型属 HCO3Cl MgCa 型,矿化度 1g/L,单井出水量最大 100m3/d。海岸附近的潜水含水层属滨海堆积,矿化度 1 3g/L 的微咸水,含水层埋深 0.51.7m,至海岸趋近地表,含水层厚度一般为 28m,水温 1920,单井出水量 10100m3/d。 当地承压水分为 5 层,其中第二层承压含水层是区内分布最广的承压含水层。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金山区全区辖朱泾、枫泾、张堰、亭林、吕巷、廊下、漕泾、山阳、金山卫 9 个镇和石化街道及金山工业区,目前共有 77 个居民委员会、 131 个村民委员会。 2012 年底,金山区常住人口 79.57 万人,其中常住流动人口 28.19 万人。 2012 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553.5 亿元,工业总产值 2147.2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 1768.1 亿元。财政总收入 204.57 亿元,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 44.7 亿元。 2012 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0082 元和 15760 元,同比分别增长 10和 11。 按照功能定位的有关要求,金山区应充分 发挥位于上海重要城市发展轴 (沪杭发展轴和滨江沿海发展轴 )交汇处的门户优势,以金山新城、枫泾特色镇和新市镇的 “城镇联动 ”为动力,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融合为导向,以城 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围绕 “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 ”,把金山区建成上海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滨海新郊区。 上海金山工业区于 2003 年 9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是上海市级工业区之一,是市政府重点支持开发的工业区。工业 园区坐落上海西南,杭州湾北岸,紧靠 G1501、 G15、 S4 高速和金山铁路,规划人口 27 万,规划总面积 58 平方公里,通过产业招商配套招商,主动招商已形成了生 物医药、食品加工、绿色印刷、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日本中小企业、绿色创意 印刷、光电七大主导产业,拥有了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英格索兰安防(中国)有限公司等 500 多家企业落户。 金山工业区经济园区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于 1997 年 12 月成立的隶属于金山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的招商服务机 构,由上海时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15 上海金工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昇经 济发展有限公司组成,主要从事招商引资、招商引税服务工作,为各类新办企业办 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全程一条龙服务。多年来园区坚持品牌化发展策略,实现 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打造了 “服务上优质,政策上交底,感情上交流 ”的服务团队,注重协调服务、跟踪服务和后续服务,以独特的区域优势,便 捷的交通环境,优惠的扶持政策,丰富的服务经验,吸引了国内外 5000 多家客户来园区注册、投资、创业。 16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空气环境、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 环境空气 根据石化空气自动监测点监测数据, 2012 年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GB3095-2012) 。 PM10、 SO2和 NO2年平均浓度为 0.055mg/m3、 0.022mg/m3和 0.036 mg/m3,分别较 2011 年下降 16.7%、 12.0%和 5.3%。按 API 指数评价,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358 天,较 2011 年增加 15 天;优良率为 97.8%,较 2011 年上升 3.8 个百分点(朱泾空气自动监测点监测数据与石化 空气自动监测点监测数据平均 96.6%) 。区域降尘量为 6.2 吨 /平方公里 月,较 2011 年下降 11.4%。 根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AQI 日报, 2013 年 11 月 28 日 12 月 4 日全市 PM2.5日均浓度变化趋势见图 2。由统计数据可知 11 月 30 日 -12 月 4 日 PM2.5均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75ug/m3,最大超标倍数为 2.25。 图 3 11 月连续 7 日 PM2.5日均值 2 地表水环境 2012 年,金山区 4 个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综合水质指数在 1.28 2.17 之间,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 1.71,较 2011 年上升 16.2%,考核断面水质有所恶化。 2012 年,金山区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 2.69mg/L 和 0.428mg/L,较 2011 年分别上升26.5%和 38.9%。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整治河道综合水质指数在 1.49 2.09 之间,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 1.78,断面达标率为 50.0%。 49.460.698.2221244143125.4050100150200250300单位:ug/m3PM2.5日均值 17 3 声环境 2012年, 金山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52.2dB(A), 较 2011年上升 0.5dB(A),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45.2 dB(A),较 2011 年下降 0.5 dB(A),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 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66.4 dB(A), 较 2011年上升 0.7 dB(A),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道路交通噪声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56.8 dB(A),较 2011 年上升 1.5dB(A),未能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位于金山工业园区,临近的敏感目标为工业园区内未拆迁的村庄。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 14。 表 14 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目标性质 方位与项目最近距离 保护级别 水环境 新泾港 水环境 E 距东厂界2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V类标准 雨水河 N 距北厂界10m大气环境声环境 王家宅(10户,已启动拆迁) 居住 SE 300 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 南周家埭(10户) NE 450m 18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 15。 项目 取值时间 NO2 (g/m3) SO2 (g/m3) PM10 (g/m3) PM2.5 (g/m3) 标 准 值 年平均 40 60 70 35 24小时平均 80 150 150 751小时平均 200 500 /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V 类标准,见表 16。 水质指标 COD BOD 氨氮 DO 总磷 石油类 V类(mg/L) 40 10 2.0 2 0.4 1.0 3.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3 类区标准(夜间不生产) ,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