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0-X378K2-P2201 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 (陆地部分)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建设单位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二一四年二月 武汉 40-X378K2-P2201 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 (陆地部分)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评价单位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 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4 号二一四年二月 武汉 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目 录 1 前言 . 11.1 工程简况 . 11.2 建设必要性 . 21.3 工程进展情况及建设计划 . 21.4 环评工作过程 . 22 编制依据 . 42.1 编制依据 . 42.1.1 法律、法规 . 42.1.2 部委规章 . 52.1.3 地方法规 . 52.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62.1.5 采用评价技术导则的名称及标准号 . 62.1.6 测量方法 . 62.1.7 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 . 62.1.8 工程设计文件及可研审查会议纪要 . 62.1.9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准文件 . 72.1.10 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 72.2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评价因子 . 102.2.1 评价工作等级 . 102.2.2 评价范围 . 112.2.3 评价标准 . 122.2.4 评价因子 . 132.3 评价工作重点 . 143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153.1 工程概况 . 153.2 工程配套站概况 . 163.2.1 港城 500kV 变电站 . 163.2.2 徐闻 500kV 高抗站 . 193.2.3 南岭终端站 . 223.2.4 林诗岛终端站 . 233.2.5 福山 500kV 变电站 . 253.3 送电线路项目概况 . 283.3.1 送电线路概述 . 283.3.2 线路路径选择原则 . 283.3.3 路径方案比选 . 293.3.4 推荐方案路径描述 . 293.3.5 导线和地线 . 303.3.6 杆塔 . 303.3.7 基础 . 303.3.8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 303.3.9 民房拆迁、林木砍伐原则及走廊宽度 . 313.3.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23.4 工程占地 . 333.5 工程土石方 . 333.6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33.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3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i3.6.2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43.7 拟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 353.7.1 变电站、高抗站、终端站工程 . 353.7.2 输电线路工程 . 363.8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 . 383.8.1 变电站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 . 383.8.2 输电线路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 . 393.9 工程环保特点和主要环境影响 . 433.9.1 工程的环保特点 . 433.9.2 主要环境影响 . 433.10 计划工期 . 434 拟建项目地区区域环境状况 . 444.1 自然环境概况 . 444.1.1 地形、地貌、地质 . 444.1.2 地质 . 474.1.3 水文状况 . 494.1.4 气象 . 514.1.5 植被 . 524.1.6 生态环境敏感区 . 534.2 工程所在区域主要环保问题 . 53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545.1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 545.1.1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结果 . 545.1.2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 . 585.2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 595.2.1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结果 . 595.2.2 声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 . 626 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 . 636.1 工程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 636.2 工程与区域电网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 636.3 工程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 636.4 与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相符性分析 . 64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57.1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57.1.1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51 . 737.1.2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27.1.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947.1.4 事故油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 957.1.5 对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及措施选择 . 967.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生态恢复分析 . 977.2.1 站式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生态恢复分析 . 977.2.2 架空线路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生态恢复分析 . 988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 101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ii8.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 1018.2 评价方法 . 1018.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48.3.1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48.3.2 敏感区现状 . 1058.3.3 土地利用 . 1118.3.4 生态完整性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28.3.5 评价范围现存主要生态问题 . 1168.3.6 项目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 . 1178.3.7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1178.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188.4.1 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 1188.4.2 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 . 1208.4.3 陆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 1238.4.4 陆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 1248.4.5 工程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