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XX变电站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XX 供电局                       编制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4 年 1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 、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目标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委托单位:                XX 供电局                  评价单位: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章)  法定代表人:                邵春岩           (名章)     主管院长:   崔涤尘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主管总 工 :   徐本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李   巍                    A15040291600 报告编写人员  姓名  专  业  上岗证书号  职称  签名  张张   巍巍  环环 境境 工工 程程  A15040035 工工 程程 师师   李   巍  环环 境境 工工 程程  A15040291600 工工 程程 师师   季季   兰兰  环环 境境 工工 程程  A15040045 助助 理理 工工 程程 师师   技术审核人: 徐本良     单位地址 : 沈阳市沈河区南 塔街  139 号  邮政编码 :110016 联 系 电 话 :02424520791             联系人 : 张 剑 慧                     电子邮箱 :syhky206126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3 环境质量状况  . 15 评价适用标准  . 2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25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 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41 结论与建议  . 44    1 建设 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  XX 供电局  法人代表  许良柱  联  系  人  杨  杰  通讯地址  XX 市宁波西路 3 号  联系电话  13908551002 传  真  8221244-2233 邮政编码  556000 建设地点  XX 市境内  立项审批  部门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文号  黔重大办 2013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 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m2) 1140 绿化面积 (m2) / 总投资  (万元)  5306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37.7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7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内容与规模  一、  建设必要性  为配合舟 溪 500kV 变电站的建设,改善 XX 中部电网结构,提高 XX 城市供电可靠性,满足 XX 地区负荷发展需要,经分析论证,适时开工建设舟溪 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XX 供电局 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 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根据建设 项目 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 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 关于 确认 2013 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贵州省 110kV 以上电网改建工程”建设内容的函对本工程进行了立项,工程 2 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年本) 中第一类鼓励类(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 符合国家 现行 产业政策。  四、 清洁生产 原则的符合 性  为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及确保送电工艺可靠,其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3 五、  建设内容 及规模  (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理位置 及路径走向 见图 1,基本情况见表 1。  表 1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建设内容  项目 名称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建设及营运管理单位  XX 供电局  工程设计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  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分别形成舟溪变 都匀白泥田变及舟溪变 XX 变回 220kV 线路。 线路按单、双回路混合方式架设,新建线路长 8.5km+8.5km(双回路共塔线路长 2 8.2km,单回路线路长 0.3km+0.3km),导线截面分别为 2 240mm2 和 2 400mm2。都凯线 接工程 新建铁塔 28 基,其中直线塔 17 基,转角塔 11 基, 永久占地 560m2。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分别形成舟溪变 XX变 I 回及舟溪变 开怀变 220kV 线路。线路按单、双回路混合方式架设,新建线路长 8.4km+8.4km(双回路共塔线路长 2 7.7km,单回线路长0.7km+0.7km),导线截面均为 2 400mm2。拆除原都凯线 10#、 11#(运行号)铁塔 2 基, 10#11#导地线长 0.46km。凯开线接工程新建铁塔 29基,其中直线塔 19 基,转角塔 10 基,永久占地 580m2。  光纤通讯工程  1.沿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新建线路同杆塔分别建设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最终形成舟溪变 都匀白泥田变(全长50.4km)通信线路。新建光缆长 8.5km+8.5km。  2.沿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新建线路同 杆塔分别建设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最终形成舟溪变 XX 变 I 回(全长 17.4km)及舟溪变 开怀变(全长 19.4km)通信线路。新建光缆长 8.4km+8.4km。  ( 2) 建设规模  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  将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分别形成舟溪变 都匀白泥田变及 4 舟溪变 XX 变回 220kV 线路。线路按单、双回路混合方式架设,新建线路长 8.5km+8.5km(双回路共塔线路长 2 8.2km,单回路线路长约 0.3km+0.3km),导线截 面分别为 2240mm2 和 2 400mm2。  拆除原都凯线 111 号(运行号)铁塔 1 基。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  将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分别形成舟溪变 XX 变 I 回及舟溪变开怀变 220kV 线路。线路按单、双回路混合方式架设,新建线路长 8.4km+8.4km(双回路共塔线路长 2 7.7km,单回线路长 0.7km+0.7km),导线截面均为 2 400mm2。  拆除原都凯线 10#、 11#(运行号)铁塔 2 基, 10#11#导地线长 0.46km。   OPGW 光 缆工程:沿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新建线路同杆塔分别建设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最终形成舟溪变 都匀白泥田变(全长 50.4km)通信线路。新建光缆长 8.5km+8.5km。沿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新建线路同杆塔分别建设 1 根 24 芯 OPGW 光缆,最终形成舟溪变 XX 变 I 回(全长 17.4km)及舟溪变 开怀变(全长 19.4km)通信线路。新建光缆长 8.4km+8.4km。  本工程总计投资 5306 万元。  ( 3)导线、地线与杆塔  导线:舟溪变 都匀白泥田变线路导线采用 2 JL/G1A-240/30 钢芯铝绞线,舟溪变 XX变回新建线路导线采用 2 JL/G1A-400/50 钢芯铝绞线;舟溪变 XX 变 I 回及舟溪变 开怀变线路导线采用 2 JL/G1A-400/50 钢芯铝绞线。  地线: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及 XX 开怀变 XX 变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地线均采用双回路部分采用 2 根 24 芯 OPGW-24B1-120光缆,单回路部分 1 根采用 JLB40-120 型铝包钢绞线, 1 根采用 24 芯 OPGW-24B1-120 光缆。  都匀白泥田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单回路耐张塔采用干字型铁塔,双回路直线、耐张铁塔均采用鼓形塔。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 5 路工程单回路直线塔采用猫头型铁塔,耐张塔采用干字型铁塔,双回路直线、耐张铁塔均采用鼓形塔。本工程铁塔使用南网标准设计 2E2X1, 2E1X1 共 2 种模块。舟都线、舟凯二回选用了 2E2X1 模块、 2E1X1 模块塔型。舟开线、舟凯一回选用了 2E2X1 模块、 2E1X1 模块塔型。铁塔类型见表 2( 1)、 2( 2)。  表 2( 1)   都匀白泥田变 XX变 220kV线路接入舟溪变线 路工程 铁 塔  杆塔模块  塔型名称  呼称高 (m) 水平档距 (m) 垂直档距 (m) 转角 () 使用基数  备注  2E2X1 模块  Z3 26 54 600 1000 0 12 10mm冰区  Z4 26 54 750 1150 0 4 Z5 35 66 450 900 0 1 J2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20 40 2 J3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40 60 4 J4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60 90 1 JD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0 60终端  2 2E1X1 模块  JD 15 30 375/125 600( -400) /200 0 30终端  2 10mm冰区  合计       28   6 表 2( 2)   XX 开怀变 XX 变 220kV 线路接入舟溪变线路工程 铁 塔  杆塔模块  塔型名称  呼称高 (m) 水平档距 (m) 垂直档距 (m) 转角 () 使用基数  备注  2E2X1 模块  Z3 26 54 600 1000 0 13 10mm冰区  Z4 26 54 750 1150 0 2 Z5 35 66 450 900 0 2 J2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20 40 1 J3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40 60 1 J4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60 90 2 JD 20 30 375/125 600/200( -400)  0 60终端  4 2E1X1 模块  ZM3 1551 600 1000 0 2 10mm冰区  JD 15 30 375/125 600( -400) /200 0 30终端  2 合计       29  六 、 工程选线 合理性分析  ( 1) 线路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a)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使线路路径走向经济合理。  b)尽可能避让森林风景区、保护区、减少林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c)尽可能避让或缩短通过严重覆冰地区和不良地质地段,提高安全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  d)尽可能避让主要厂矿企业,城镇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通信设施。  e)尽可能避让拟建或规划中的工程项目。  f)尽可能靠近现有公路,以改善 施工、运行条件。  g)综合协调本工程与沿线已建的电力线路及其相应的其它设施关系。  且上述拟定路径方案的原则应自始至终地贯彻于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中。  ( 2)线路路径    路径方案   7 a) 220kV 都凯线接工程( 220kV 舟凯二回、 220kV 舟都线)  舟溪 500kV 变北边为 XX 市规划用地, XX220kV 变、开怀 220kV 变均处于规划区内,并且 220kV 都凯线 XX 变侧也是从规划区内经过,故本工程路径方案在拟定前主要征询了XX 供电局计划发展部及 XX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意见,尽量避开规划用地。经过现场踏勘及收资 工作,本线路工程拟定了如下线路路径方案:  方案一:线路经由舟溪 500kV 变向南出线后双回架设,连续左转向北,经过小营盘跨越一条 110kV 线路,经下崩坡、新寨、白狮村,然后跨越两条 110kV 线路后,至原 220kV 都凯线附近分支,至此线路分成两条单回路,左侧线路在 220kV 都凯线 111 号塔小号侧 20 米接上原线路进入都匀白泥田 220kV 变,形成 220kV 舟都线;右侧线路在 220kV 都凯线111 号塔大号侧 20 米接上原线路进入 XX220kV 变,形成 220kV 舟凯二回。线路建成后,220kV 舟 都线全长 50.35km, 220kV 舟凯二回全长约 10km。本方案新建双回线路 8.2km,220kV 舟都线新建单回线 0.3km, 220kV 舟凯二回新建单回线路 0.3km。新建线路的曲折系数为 1.35。  方案二:线路经由舟溪 500kV 变向南出线后,单回连续右转向北经过上平、苗岭后左转向西走向,经过大寨、红星再向西北走向,于铜鼓公社东北面的原 220kV 都凯线 90#杆塔附近分支,然后分别接上原线路,形成 220kV 舟都线及 220kV 舟凯二回。由于 220kV 舟凯二回导线截面比原 220kV 都凯线大,原杆塔不能用,此 段利旧线路需拆除旧塔立新塔( 10km)。本方案新建双回线路长 11km, 220kV 舟都线新建单回线 0.5km, 220kV 舟凯二回新建单回线路 0.5km,改造线路 10km。新建线路的曲折系数为 1.16。  b) 220kV 凯开线接工程( 220kV 舟凯一回、 220kV 舟开线)  220kV 凯开线位于舟溪 500kV 变北面,整体由西向东走线。由于 XX220kV 变在规划区内,舟溪 500kV 变也位于 XX 市规划用地范围外不远处,考虑线路短,并且线路走向离规划区不远,踏勘后根据现场情况只做出如下图一个方案。  路径方案:线路经由舟溪 500kV 变向南出线后,双回架设,连续左转向北,然后线路绕开翁引坡(海拔 1384.9)等高海拔位置,平行 220kV 舟都线、舟凯二回双回线路( 50m) 8 走线,经过小营盘、下崩坡、新寨、旺州至余家寨,然后线路分支,至此线路变成两条单回线路,左侧线路在 220kV 凯开线 10 号塔小号 20 米接上 220kV 凯开线进入 XX220kV 变,形成 220kV 舟凯一回;右侧线路向东北方向在 220kV 凯开线 11 号塔大号 20 米接上220kV 凯开线进入开怀 220kV 变,形成 220kV 舟开 线,并需拆除原 220kV 凯开线 10 号,11 号 2 基塔, 10 号 -11 号间的线路 0.46km。  线路建成后, 220kV 舟凯一回全长 17.37km, 220kV 舟开线全长 19.4km。本工程新建双回线路 7.7km, 220kV 舟都线新建单回线 0.7km, 220kV 舟凯二回新建单回线路 0.7km。新建线路的曲折系数为 1.31。                      路径方案比较  220kV 都凯线接工程方案一与方案二经济技术比较汇总见表 3。  表 3  路径方案经济技术比较表  项目  方案 一  方案 二  经过地区  XX 市  XX 市  线路长度 (km) 双回  8.2 11 单回  0.3+0.3 0.5+10 曲折系数  1.35 1.16 20mm 冰区  无  无  转角个数  10 个  14 个  杆塔使用基数  28 基(双回 26 基,单回 2 基)  49 基(双回 31 基,单回 18 基)  地形比例  丘陵 15.5%,山地 84.5% 丘陵 17%,山地 83% 污秽情况  C、 D 级  C、 D 级  主要交叉跨越次数  21 次  22 次  跨房屋情况  无  无  交通运输条件  较好,小运距约 1.2km 较好,小运距约 1.0km 水文、地 质条件  一般  一般  对军事设施的影响  无  无  压覆矿床情况  无  无  对一、二级通信线的影响  无  无  拆除旧线路长度  拆除 1 基, 111 号塔  约 8km 方案推荐: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一明显路径短,使用塔材及基础要比方案二少,  并且从拆迁老塔的工作量来看,方案一明显优于方案二,其他方面两个方案相差不多,  故推荐方案一为本工程路径方案。  ( 3)主要跨越   9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主要交叉跨越见表 4。  表 4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主要交叉跨越  被跨越物名称  220kV 都凯线接工程  220kV 凯开线 接工 程  方案一  方案二  公路 及 乡村公路  5次  5次  10次  三级及以下通信线  4次  8次  8次  110kV 线路  3次  2次  1次  35kV 线路  1次  1次  1次  10kV 线路  8次  6次  10次  ( 4) 林木砍伐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 工程 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林木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 4.5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 3.5m 的树 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 2.0m 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城市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 4.5m 即可。  据 现场 调查, 本改造工程沿线以零星树林及灌木为主,累计跨越林区约 4km。主要树种为松、杉树,自然生长高度为 20m。跨越林区原则为:采用砍跨结合的原则,只对塔基位置的林木砍伐,对山坡、沟谷的林木尽可能保留。本工程线路需要砍伐少量乔灌木(主要在塔基占地处),多为灌木和杂树,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到相关林业部门办理砍伐审批手续后方能施工。  ( 5)建设单位已获得相关部门的路径协 议,均同意本工程建设。  七 、 工程 拆迁及安置  本工程线路位于毕节市境内,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无环保拆迁。  八 、工程占地情况  都凯线接工程共新建铁塔 28 基,其中直线塔 17 基,转角塔 11 基, 永久 占地 560m2;塔基占地属永久 性 占地 ,按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偿 , 占地类型主要为山地,不占基本农田。都凯线接工程线路经过地形:丘陵 15.5%、一般山地 84.5%,线路沿线主要以山地为主 。 凯开线接工程共新建铁塔 29 基,其中直线塔 19 基,转角塔 10 基, 永久 占地 580m2; 10 塔基占地属永久 性 占地 ,按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偿 , 占地 类型主要为山地,不占基本农田。都凯线接工程线路经过地形:丘陵 19.9%、一般山地 80.1%,线路沿线主要以山地为主 。  九、  评价因子   工频电场评价因子 : 工频电场强度 ( kV/m);   工频磁场评价因子 : 工频磁感应强度 ( mT);   无线电干扰评价因子 : 0.5MHz 频率下无线电干扰 强度( dB( V/m));   噪声评价因子 : 等效连续 A 声级 Leq, dB( A) 。  十、  评价范围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各 30m 带状区域范围内 ;    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各 2000m 带状区域 ( 重点 评价 两侧各 30m 带状区域范围内 );    噪声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各 30m 带状区域 ;    生态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各 30m 带状区域范围内 。  与本 项目 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11 图1 本工程地理位置及路径走向图 12 建设 项目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XX 市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首府,地处云贵高原向中 部丘陵过渡地带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贵州省第五大城市。湘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沪昆高速 G60(贵州段为凯麻高速公路、凯玉高速公路)和 320 国道贯穿全境。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辖 2 乡 7 镇和 7 个街道办事处,国土总面积为 1306km2,其中城市规划面积 248km2, XX 市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 、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少数民族占 74%,其中苗族占63%,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     XX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矿藏有煤、铁、铅、锌、铝土矿、硅石岩等,其中硅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 98%,名列西南之冠。正在探明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     XX 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游人赞叹流连。曾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省级卫生城市 ”称号,同时被列为 20座 “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 ”之一。市区位于中部,东距台江县城 54km(公路 行程,下同);西距省城 贵阳 市 197km,距 都匀 市 80km;南距雷山县城 45km,丹寨县城 70km;北距黄平县城 80km,镇远县城 152km。  XX 市地处 云贵高原 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西北 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最高处海拔 1447m,最低处海拔 529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6.1 ,最高气温 37 ,最低气温零下 4-7 ,年均日照 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 1243mm,无霜期 282 天。   在评价区域范围内无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   13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XX 是贵州工业重镇之一,目前在工业方面已形成了以电子、轻纺、建材、冶金、医药、木材加工、煤炭为主体,门类齐全,与黔东地区资源开发相适应和相配套的工业体制,拥有工业行业 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0多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XX 的资源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资源综合加工基地。在农业方面,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获得丰收;以生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油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和 “菜篮子 ”工程均有很大的发展并形成规模。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  XX 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 牂牁 (牂柯), 战国 、 秦 、汉、 两晋 、 南北朝 属 且兰 ,隋 、 唐 属 宾化县 ,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 XX 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 1958年复称 XX 县, 1983年设立 XX 市。几百年来,生活在 XX 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除了有内容丰富、格调古朴、风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风光主要有香炉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观独特的溶洞。还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点 136 个,有 “百节之乡 ”之称。自 1985 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 XX 属典型的民 族风情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俗和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级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之一。境内有雄伟的 “黔阳第一山 ”香炉山,景色奇秀的镰刀湾,鬼斧神工的 渔洞溶洞 ,如诗如画的清水江以及 大阁公园 、金泉湖公园等自然景观。民族民间文化蔚为大观。  本工程变电站附近没有需要特殊 保护的文物古迹及人文景点等敏感目标。   1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 项目 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环境空气与地表水  本 工程输电线路 地处 XX 市境内,线路沿线主要为山地 ,因本工程投运后不涉及大气、水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空气、地表水质量无影响 。  输电线路沿线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 类水域标准, 空气质量 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生态环境现状  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经过 地区 主要以山地为主,不占基本农田,沿线树种主要有柏树、松树、杂树及灌草。本工程线路沿线需砍伐少量乔灌木(主要在塔基占地处),主要砍伐杂树及灌木,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  根据现场踏勘, 线路沿线植被发育良好,无矿产分布,沿线附近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裂陷、大型溶洞等)。 线路 经过地区以 山地为主, 丘陵 占 15.5%、山地占 84.5%。  输电线路沿线自然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评价范围 内 农田植被与自然植被交替分布,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不多, 主要是啮齿类和一些常见鸟类 。  在本工程线路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及国家级保护动物分布。  3. 电磁环境与声环境  ( 1)监测布点  本工程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 对 改建的输电线路 沿线 环境敏感目标进行了 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 ,监测布点见表 5,敏感目标与监测布点见图 2。   15 表 5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噪声监测布点  序号  监测点  所在方位  监测项目  1 XX 市舟溪镇  上崩坡村 10 组  潘治江家房前距地面 1.5m 高处  线路东侧 15m 工频电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图 2  XX 市舟溪镇上崩坡村 10 组敏感目标监测布点图  ( 2) 监测项目  本次环评监测项目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环境噪声,同时利用卫星定位 仪对监测点进行地理坐标定位。  ( 3)调查与 监测结果  本工程 环境敏感目标 现状 监测结果见表 6( a)、 表 6( b)。  表 6( a)   电磁环境现状 监测结果  序  号  监测点  电场强度  ( V/m)  磁感应强度  ( T)  无线电干扰  (dB(V/m) 1 XX 市舟溪镇上崩坡村 10 组  潘治江家房前距地面 1.5m 高处  0.021 0.010 36.8 由 6( a) 可见, 敏感目标 距地面 1.5m 高处 工 频电场强度为 0.021V/m, 满足 4kV/m 的评价标准限值 要求 ; 敏感目标 距地面 1.5m 高处 工频磁感应强度 为 0.010T, 满足 0.1mT 的 16 评价标准 要求 ; 监测点位 无线电干扰 值 为 36.8dB(V/m), 满足 53dB(V/m)的 评价 标准限值 要求 。  表 6( b)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dB( A)  序号  监测点  昼间  夜间  1 XX 市舟溪镇上崩坡村 10 组  潘治江家房前距地面 1.5m 高处  41.2 38.1 由表 6( b) 可以看出, 监测点环境噪声昼间为 41.2 dB( A),夜间为 38.1dB( A),满足 声 环 境 质量 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沿线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为长住居民,无养老院等敏感目标,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敏 感目标。本工程保护对象情况 见表 7,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 8。  表 7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 环境保护对象  序号  敏感目标  环境要素  行政隶属  人口(人)  相对 距 离  1 XX 市舟溪镇上崩坡村10 组潘治江家等 2 户  电磁影响  无线电干扰  噪声  毕节市  14 线路东侧 15m 表 8  XX500kV 变电站 220kV 送出工程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性质  最近距离  规模  (人)  保护级别  一、保护目标(住户)  1、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满足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要求。  2、 无线电干扰, 满足 高压交流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值( GB15707-1995) 要求。  3、声环境满足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1 XX 市舟溪镇上崩坡村 10 组潘治江家等 2 户  农村居民房  (砖混, 5m 尖顶 )  15 14  17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噪声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推荐值;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推荐值;    无 线电 干扰 执行 高压 交流 架空线 送 电线 无线 电干扰 限 值( GB15707-1995);    施工期噪声执 行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2008)1 类 。  以上采用评价标准限值详见表 9。  表 9 评价标准限值  污染物名称  标准值  标准来源  工频电场强度  4kV/m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 工频磁感应强度  0.1mT 无线电干扰值  220kV   53dB(V/m)  ( 0.5MHz)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 1995) 施工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边界噪声  昼 55 dB(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