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建设单位:南宁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号编制时间:二一四年二月前 言一、建设项目背景南宁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逐渐南扩,目前唯一正在运行的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周边已经规划并逐步建设了多个规划场馆、居民小区,现有卫生填埋场已大大影响到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保证城市整体的均衡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加快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并逐步启动该填埋场的封场工作,要求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封场工作。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计划包括座大型垃圾转运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三者属于相互配套工程。其中本报告评价的焚烧发电厂选址位于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南宁殡仪馆焚化车间北侧约的山坡上,主要负责对大型垃圾中转站运送来的原生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利用焚烧热量进行发电,设计服务年限为年。年月,自治区发改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桂发改能源号)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南宁市环境卫生管理局于年月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于年月自治区发改委以桂发改能源函号文同意将项目业主变更为南宁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见附件)。接受委托后,广西环科院即组成课题组,深入厂区、周边村屯进行了现场踏勘,向建设单位收集项目立项、工程建设内容、环保治理措施和设施、地下水文地质戡查等基础资料,并由广西华之夏环保咨询有限公司协助完成本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对项目建成情况、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以及水文地质调查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此次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焚烧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渗滤液处理工艺、烟气净化工艺、飞灰固化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风险影响。四、环评主要结论课题组于年月编制完成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结论如下: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产业政策,与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项目作为环境卫生市政工程,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所采用的焚烧工艺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或领先水平,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可行。由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总体水平较好,正常生产情况下主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未造成评价区域环境质量降级;事故排放情况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良影响,若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事故排放污染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降至环境可接受程度。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来源均已落实,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目 录1总则.1评价目的评价重点编制依据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确定评价执行标准评价时段、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7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作流程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8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工程概况工程分析工程污染源分析3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56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二噁英现状监测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83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25对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的影响分析对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的影响分析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对社会综合影响分析7环境风险评价.127 项目危险物质识别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风险源项分析 风险影响分析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小结8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运营期污染防范措施分析环保投资估算9清洁生产水平分析.167本项目的环保性 选用炉型的先进性 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资源消耗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本项目与其他项目的物耗与能耗比较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小结10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175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80环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