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1证券研究报告 新三板 研究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16 年 06 月 02 日 邬煜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6040001 研究员 021-28972083 wuyuhtsc 陈雳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2070041 研究员 010-56793977 chenli8305htsc 邱乐园 010-56793945 联系人 qiuleyuanhtsc 杨欧雯 010-56793972 联系人 yangouwenhtsc 1新三板分层落地,新常态下的投资机遇2016.05 2敢问新三板路在何方,吾将上下而求索2016.05 3新三板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壮大的资本沃土 2016.05 资料来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烯 ”望之材,下游应用分级释放 新三板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 石墨烯 材料之王 石墨烯具备独特的纳米级碳单层结构,是目前已知室温下最好的导电和导热材料,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具备极高的透光性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是诸多关键工业材料的“变革调味剂”。自从 2004 年两位英国物理学家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得到石墨烯,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并制定配套政策和经费支持,取得长足进展。 我国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步入规模化应用初期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新材料列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掀起石墨烯热潮。我国石墨烯专利和 SCI 论文全球第一,并逐步由制备工艺向应用领域转变;全国已形成石墨烯产业园区并配套相应政策支持,民间联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石墨烯粉体和薄膜均已突破大规模制备,石墨烯产业步入规模化应用初期,在石墨烯涂料、散热膜和触控屏等领域已有批量化产品。 黑科技革命,迎来千亿级产业规模 中国制造 2025制定了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图,预计到 2025 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石墨烯产业链下游应用可概括为三个方向: 1)电子器件领域:主要用作散 热材料、柔性触控屏材料、传感器材料和芯片材料等; 2)能源领域:包括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电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等; 3)其他领域:如电线电缆的电磁防护、船舶等产品金属表面的防腐涂料、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海水淡化等。 石墨烯企业盈利困难,三大瓶颈制约产业化 虽然国内已具备石墨烯粉体和薄膜制备能力,但突破石墨烯产业化仍存在三大瓶颈:1)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技术尚不成熟,存在成品率不高、薄膜转移困难、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点; 2)我国石墨烯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科研支持 ,企业以创业型企业为主,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 而国内经费支持主 要集中于科研机构,科研和产业脱节严重; 3)应用技术难突破导致产业链下游尚未形成,已有应用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触摸屏等少数应用,半导体等高端应用尚未开发。 寻找高性能和性价比应用,石墨烯下游市场分级释放 石墨烯产业已过炒作期,企业将注意力从石墨烯制备转移到应用,产业爆发点已经形成。未来石墨烯行业取决于下游应用兴起,而石墨烯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石墨烯特性,寻找高性价比方向。基于此,我们以时间为周期判断了未来石墨烯应用的路径;短期( 1-2 年)防腐涂料等复合材料、触控产品将率先突破, 中期( 3-5年)超 级电容、锂电池等能源应用以及柔性显示产品将逐步释放, 长期( 5 年以后)石墨烯有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质量、订单、客户三重壁垒,优选新三板石墨烯标的 根据石墨烯发展路径,我们选取了拥有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技术、短期内有望形成规模订单、同时具备客户壁垒的三家企业:第六元素 (831190.OC),高质量石墨烯粉体和薄膜供应商,突破风电防腐涂料应用;二维碳素 (833608.OC),石墨烯薄膜制备和触控专家,携手维诺信拓展柔性显示应用;华高墨烯 (835672.OC),依托区位优势,探索“海洋”与“军工”石墨烯应 用。 风险提示:石墨烯产业化处于发展初期风险较大,新三板流动性风险等。 -36%-26%-16%-6%1506 1508 1510 1512 1602 1604三板做市 三板做市板指数 相关研究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2正文目录 石墨烯 材料之王 . 4 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级碳单层结构 . 4 石墨烯可由多种方法制备 . 4 石墨烯是诸多关键工业材料“变革调味剂” . 5 全球兴起石墨烯产业研究和生产 . 5 我国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步入 规模化应用初期 . 6 政策:石墨烯有望成为“十三五 ”规划先导产业 . 6 研究:我国石墨烯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 7 配套:石墨烯产业逐渐形成园区式的集群化,配套逐渐完备 . 8 制备:我国石墨烯产业已突破大规模制备阶段 . 8 应用:石墨烯已开始应用于涂料、散热膜和触控屏等 . 9 黑科技革命,迎来千亿级产业规模 . 9 2025 年石墨烯产业有望迎来千亿级产业规模 . 9 应用一:电子器件 领域 . 10 应用二:能源领域 . 13 应用三:复合材料领域 . 15 突破三大瓶颈,石墨烯应用空间分级释放 . 18 石墨烯企业盈利困难,三大瓶颈制约产业化 . 18 寻找高性能和性价比应用,石墨烯下游市场分级释放 . 19 质量、订单、客户三重壁垒,优选新三板石墨烯标的 . 21 第六元素 (831190):高质量石墨烯粉体和薄膜供应商,突破风电防腐涂料应用 . 21 二维碳素 (833608):石墨烯薄膜制备和触控专家,携手维诺信拓展柔性显示应用 . 21 华高墨烯 (835672):依托区位优势,探索“海洋”与“军工”石墨烯应用 . 22 图表目录 图 1: 石墨烯的优异性能 . 4 图 2: 石墨烯产业链 . 5 图 3: 中国制造 2025石墨烯产业制定目标 . 7 图 4: 世界范围内石墨烯相关专利申请 . 8 图 5: 石墨烯专利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分布 . 8 图 6: 主要石墨烯产业园 . 8 图 7: 手机用石墨散热片 . 11 图 8: 石墨烯散热薄膜 . 11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3图 9: 三星展示柔性屏及其概念手机 . 11 图 10: 蓝石科技展示首例石墨烯多点触控柔性屏幕 . 11 图 11: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测 . 12 图 12: 石墨烯传感器应用时间节点预测 . 12 图 13: IBM 展示制造的 155GHz 石墨烯晶体管 . 13 图 14: IBM 石墨烯晶体管微观结构 . 13 图 15: 石墨烯在能 源领域的应用 . 13 图 16: 各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 . 14 图 17: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14 图 18: 各种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性能参数 . 15 图 19: 超薄平面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结构图 . 15 图 20: 石墨烯 应用于电缆导体替代品 . 16 图 21: 美国 ZARA 门店采用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 . 16 图 22: 石墨烯环氧防腐底漆可显著提高涂料耐腐蚀性 . 17 图 23: 我国国内涂料产量走势图 . 17 图 24: 石墨烯吸附范围 . 17 图 25: 氧化石墨烯吸附水中放射性废物 . 18 图 26: 石墨烯海绵对油类的吸附能力 . 18 图 27: 中国制造 2025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图 . 20 图 28: 石墨烯下游应用和发展路径预测 . 20 表格 1: 石墨烯各种制备方法优劣比较 . 4 表格 2: 各国的石墨烯研发现状 . 6 表格 3: 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 的有关石墨烯的重大项目清单 . 7 表格 4: 国内企业石墨烯制备和产品研究进展 . 9 表格 5: 石墨烯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 10 表格 6: 石墨烯催化剂的优缺点 . 18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4石墨烯 材料之王 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级碳单层结构 石墨烯 神奇的碳单层结构。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单层平面晶体新材料,它独特的碳单层结构一度被认为无法稳定存在。 2004 年两位英国物理学家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得到石墨烯,并因此荣获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纳米尺寸 石墨烯 具有 独特的性能,在 多种 应用领域 有 广阔的前景。 纳米尺寸的石墨烯具有与众不同的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 片状 石墨烯由于传 导结构特殊,在电、热传导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研究的深入 ,石墨烯的 性质和应用范围也 在 不断拓展,在诸如催化、储氢、海水淡化、癌症治疗 等 领域进展颇丰。 图 1: 石墨烯的优异性能 资料来源:技术在线,华泰证券研究所 石墨烯可由多种方法制备 自 2004 年 第一次用机械剥离方法得到石墨烯后,石墨烯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随之开发出众多石墨烯制备方法。 目前已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10 种以上,主流的包括机械剥离法、 化学气相合成法、外延生长法和氧化还原法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石墨插层、有机合成、晶膜生长、溶剂加热等方法。 目前石墨烯制备 存在 成品率较 低、环保成本高 等问题,这些 问题 一定程度 制约了石墨烯的工业应用。 表格 1: 石墨烯各种制备方法优劣比较 制备方法 技术优势 缺点 机械剥离法 操作简单 石墨烯品质高,晶体结构完整 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不能满足工业化大规划生产要求 化学气相沉淀法 生产率高 适用于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制备 衬底转移技术不成熟 石墨烯尺寸过小,存在缺陷 外延生长法 石墨烯质量高 面积相对较大 尚处于研发阶段 能耗大,不能大规模生产 氧化还原法 技术成熟 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石墨烯结构破坏较为严重, 只能供给低端使用 资料来源: 2015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 ,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5石墨烯是诸多关键工业材料“变革调味剂” 从产品形貌来看,目前石墨烯主要分为粉体和薄膜两种。石墨烯粉体由 1-10 层不等的石墨烯微片构成,潜在的下游应用是导电添加剂、复合材料、散热导热、导电油墨、储能、海水淡化、防腐材料等;石墨烯薄膜是相对大尺寸的石墨烯单晶或多晶薄膜,主要适合用于触摸屏等。 图 2: 石墨烯 产业链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全球兴起石墨烯产业研究和生产 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石墨烯研究, 截止目前 约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石墨烯研究 。 总体上,前期世界各国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石墨烯基础研究;当前 大多集中在石墨烯产业链中游,以石墨烯功能器件研发为主; 预计未来 5 到 10 年,各国对石墨烯行业的支持仍将集中在石墨烯中游产业链,以进一步加快石墨烯产业化。 同时少数领先 国家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拥有规模化下游应用 。例如 美国 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从研究到生产制备、再到 下游应用环节, 尤其是下游 应用环节表现 多元化, 包括IBM、英特尔、波音等众多大型企业, 同时良好的创业环境催生了众多快速发展的 中 小型石墨烯企业 。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6表格 2: 各国的石墨烯研发现状 国家 进展 重点方向 美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空军科研办公室在 2014 年投入 2800 万美元对石墨烯及相关的二维材料开展基础研究。 IBM 公司已成功研制出首款石墨烯集成电路,并计划未来 5 年内投入 30 亿美元研究芯片技术。 完整产业链: 半导体、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导电油墨、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英国 2014 年英国政府联合马斯达尔公司宣布投资 6000 万英镑成立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石墨烯研究院(英国财政补贴 3800 万英镑)的补充。 导电油墨、柔性显示器、涂料、储能等 欧盟 将石墨烯列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并计划十年提供 10 亿欧元资助,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 研究:材 料制备、光电显示、传感器、医疗期间、柔性显示、储能、集成电路等 企业:粉体、薄膜、复合材料制备 韩国 2012-2018 年间向石墨烯领域提供总额 2.5 亿美元的资助。韩国专利量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三星公司在柔性显示屏、触摸屏以及芯片等领域拥有 9 项核心专利。 薄膜制备和设备生产 应用领域:半导体、触摸屏、柔性显示、可穿戴设备 日本 日立、索尼、东芝等众多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日本索尼公司 2012 年就研发出了可以生成长度达 120 米的石墨烯的透明薄膜化学气相生长技术。 石墨烯薄膜连续化制备,和电子器件应用开发 资料来源: 2015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 ,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国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步入规模化应用初期 政策: 石墨烯 有望成为 “十三五 ” 规划 先导产业 去年政府对于石墨烯的关注度迅速提升,在多个重要文件中提及石墨烯发展目标。特别是2015 年 11 月 20 日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石墨烯打造为先导产业。 2012 年,工信部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新材料产业建设目标,要使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 科技部在 2012 年印发了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并在“ 863 计划”纳米材料专项中将石墨烯研发作为一个重点的支持内容;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更有望单独占有重要位置。 2014 年 11 月,发 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16 年推动包括石墨烯在内 的 20 种重点新材料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应用。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明确了石墨烯在战略前沿材料中的关键地位,强调其战略布局和研制,为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积蓄力量。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7图 3: 中国制造 2025石墨烯产业制定目标 资料来源:中国制造 2025,华泰证券研究所 研究:我国 石墨烯 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石墨烯研究起步早,研究受到国家重视。 从 石墨烯 刚刚成为科研界新星之时 ,中国各大科研机构就已经 紧跟 前沿 科学的脚步,涉足石墨烯研究 。 清华大学 、中国 科技大学、 中科院北京 物理所、 中科院 沈阳金属所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 山西 煤 化 所等众多高校 和 研究所纷纷成立 相关 研究组, 投入 大量经费,引进 众多 海归人才, 加强石墨烯 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国家自然基金委等也给予重大项目经费支持。 表格 3: 国家 自然基金委资助的 有关石墨烯的 重大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资助经费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光电特性与新原理器件探索 中山大学 748 万元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及其功能应用探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76 万元 介电衬底上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信息器件的构筑与特性研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0 万元 金属单晶表面外延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及其介电插层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20 万元 介电衬底上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器件构筑与性能调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60 万元 介电衬底上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直接生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80 万元 高性能石墨烯器件与电路的批量制备与优化 北京大学 440 万元 资料来源: 国家自然基金委官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国石墨烯专利 和论文 全球第一。 2010 年后,全球石墨烯相关论文和专利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据赛迪 智库 统计 显示, 从 1991 年开始至今,全球共发表石墨烯相关 SCI 论文 137690篇。其中,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发表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四名,占比分别是 34.2%、 18.9%、7.5%和 5.4%。此外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石墨烯的出版物和专利的领先者, 申请的石墨烯专利数量占全世界的 1/3, 位居全球首位。 从各原创 国的技术申请范围看,韩国、美国和日本都在积极进行专利全球布局,但 我国专利海外布局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 石墨烯专利 由 制备 工艺向 应用领域 转变 。 从石墨烯专利技术申请领域看, 2013 年之前,石墨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领域, 2011 年至 2013 年间制备技术专利占石墨烯专利申请比例 逐步提升 。 2013-2015 年间,全球新增大量关于复合纤维、涂层、功能薄膜、水处理等新兴领域的石墨烯技术专利申请,其中关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和储能 的专利申请 占比分别达27%和 15%。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8图 4: 世界范围内石墨烯相关专利申请 图 5: 石墨烯专利技术在不同 应用 领域的分布 资料来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SooPAT, 华泰证券研究所 配套:石墨烯产业逐渐形成园区式的集群化,配套逐渐完备 石墨烯产业园成立落实优惠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区相继成立了 常州石墨烯产业园 、无锡 石墨烯产业应用示范基地 、 青岛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等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以及 给予税费优惠等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业园。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 2013 年应运而生。 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6 家,联盟发起单位 26 家,目前已发展到 53 家,其中高校 17 家、 科研院所 7 家、 企业 29 家,基本囊括了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 成立至今在国际 已经 具 备一定影响力。 图 6: 主要石墨烯产业园 资料来源: 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 华泰证券研究所 制备: 我国石墨烯产业已突破大规模制备阶段 当前,国内某些公司已具备提供石墨烯的能力,但主要应用于试验和应用研究,真正实现高端应用的较少,且相关企业的年产能大多不超过百吨级。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资本投入以及宏量制备技术的突破,未来 5-10 年,多数企业年产能将达到千吨级,少部分大型企业年产能有望达到万吨级。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中国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 全球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 复合材料 27% 结构材料 24% 功能材料 17% 储能材料 15% 电子信息 10% 传感器 4% 生物医药 2% 水处理 1%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9 石墨烯薄膜: 2015 年我国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突破了薄膜面积大小的限制,可以试制满足任何尺寸需求的薄膜,技术难点为提高产品良率和降低电阻率。 石墨烯粉体: 2015 年石墨烯粉体产品通过下游市场开拓首次实现了销售量的突破,代表企业第六元素全年营收增长超过 600%,主要产品为海水防腐涂料 等 。然而目前每生产 1g 石墨烯产生 20g 废酸,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应用:石墨烯已开始应用于 涂料、散热膜和触控屏 等 当前,我国石墨烯 产业中的部分企业 注意力已经从材料制备转向下游应用。受制备技术和成本因素影响,目前市面上的石墨烯产品主要为粉体、涂料、散热 膜和触控屏 等;根据各公司网站及新闻资料, 具备石墨烯研发生产能力的部分企业及其主要产品归纳如下: 表格 4: 国内企业石墨烯制备和产品研究进展 时间 公司 进展 201201 常州二维碳素 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 201302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制备出国内首片 15英寸均匀单层石墨烯和 7英寸石墨烯触摸屏 201302 中航工业航材院 能够在铜箔表面制备出超过 12 英寸的石墨烯薄膜 201304 贵州新碳高科 研制生产出中国首个纯石墨烯粉末产品 柔性石墨烯散热薄膜 201305 二维碳素、格菲电子等 投产 3 万平方米石墨烯薄膜生产线 201308 第六元素 投产年产 100 吨氧化石墨(烯) /石墨粉体生产线 201312 墨西科技 投产一期年产 300 吨石墨烯生产线 201402 鸿钠(东莞)新材料公司 投产千吨级少层石墨烯生产线 201405 墨西科技 推出 5 种石墨烯浆料产品和 2 种石墨烯粉体产品 201412 厦门凌拓科技 推出石墨烯体温计产品 201412 济南墨希科技 引进石墨烯矿物涂料 201502 江苏灰山石科技 发布一款石墨烯降温贴 201503 重庆墨希科技 正式发布量产的 3 万台石墨烯手机 201603 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公司 石墨烯远红外理疗护腰产品发布 资料来源:各公司网站,华泰证券研究所 黑科技革命,迎来千亿级产业规模 2025 年石墨烯产业有望迎来千亿级产业规模 石墨烯具备优良 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高比表面积,目前已知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器件领域、能源领域、环保领域以及金属制品电磁防护、防腐涂料、导电油墨 等。 石墨烯作为工业添加剂,材料本身市场规模并不大,各机构预测到 2020 年石墨烯材料本身市场规模在 1.5-3 亿美元之间,并在 2015-2020 年期间保持 40%以上增速。 中国制造 2025明确了石墨烯发展目标,文件指出到 2020 年“规模制备及电化学储能、印刷电子、航空航天用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海洋工程防腐等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大幅提升相关产品性能,形成百亿元产业规模。到 2025 年突破石墨烯在电子信息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6 年 06 月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10表格 5: 石墨烯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时间 机构 市场预测 2013 年 9 月 BCC Research 发布石墨烯:技术、应用和市场报告 2018 年全球石墨烯产品市场将超过 1.95 亿美元, 2023 年将达到 1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46.1%。在超级电容器、触摸屏、结构材料、传感器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占石墨烯市场需求的 79%。 2014 年 5 月 Allied Market Research 2020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将达 1.49 亿美元, 2014-2020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44% 2015 年 5 月 Future Markets 发布 2025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报告 石墨烯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电子和光电,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领域以及复合材料领域,占比分别为 27%、 19%和 11%。 2015 年 6 月 Chisult Insight 发布 2015 年全球和中国石墨烯行业报告 2014 年,在电子、光电和数据存储领域的应用约占全球石墨烯总需求的近 31%;在复合材料的应用占 24%。 2014 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为 2900 万元,其中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为 477 万元,占整个销售额的 16.4%;预计 202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95%,市场规模超过 16 亿元 。 2015 年 9 月 IDTechEx 发布石墨烯年度市场报告 2026 年石墨烯市场将达到 2 亿美元,主要应用领域为复合材料、能源和石墨烯涂料 。 2015 年 10 月 Markets and Markets 发布全球石墨烯产品、应用及区域市场: 2020 年趋势和展望报告 到 2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