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 项目名称 :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盖章 )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20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项目名称 :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        评价机构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签章 ) 法定代表人:              胡   萍              (名章 ) 评价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特殊 )      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董鹏华  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  A10500011200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登记证编号  职   责  签  名  董鹏华  环评  高级工程师  A10500011200 编制   郑国锋  环评  高级工程师  A10500131200 校对   王际芳  环评  高级工程师  A10500021200 审核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法人代表  尹昌新  联系人  杨瑞凯  通讯地址  北京市前门西大街 41 号  联系电话  010-63670507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31 建设地点  北京市大兴区寿宝庄  立项审批部门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电力、 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4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5510 绿化面积(平方米 ) 0 总投资  (万元 ) 25881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1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9  评价经费  (万元 ) 10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新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和新建寿宝庄 110kV 输电线路两部分组成,具体建设内容见表 1。  表 1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工程组成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1 变电站工程  新建寿宝庄 110kV 地上户内变电站:本期规模: 2 台 110/10.5kV 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 110kV 进线 2 回。终期规模: 3 台 110/10.5kV 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 110kV 进线 3 回,支接出线 2 回。  总用地面积: 5510m2(其中,变电站占地面积:5400m2,新增站外道路用地面积 110m2) ;  总建筑面积: 3532m2。新建 110kV 架空线路工程  架设陈留庄 220kV 变电站 新建电缆终端塔 N3 双回 110kV 架空线路。  线路长度约 20.25km。新建 110kV 电缆线路工程  新建电缆终端塔 N3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双回电缆线路。  新建双回电缆长度约为25.112km。新建电缆隧道 4.25km。  改造 110kV 架空线路工程  改造留朔双回 110kV 架空线路。  线路长度约 20.3km。  2 输电线路工程  架设 110kV 临时架空线路工程  架设留朔一单回临时架空线路,本工程建成后拆除临时线路。  线路长度约 10.3km。   22.建设必要性  拟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镇东区。考虑到大兴区西红门镇镇东区及周边地区负荷的接入需求,结合大兴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和 大兴区的电网规划,有必要实施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  3.项目建设地点  3.1 变电站建设地点  新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寿宝庄。建设场地现状为空地。站区东侧、南侧为厂房,西侧为规划六路,站区北侧为空地。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区域位置见图 2。3.2 输电线路路径  本工程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双回电源引自现状陈留庄 220kV 变电站,以架空 +电缆方式将电源引入寿宝庄站。本项目线路路径示意图见图 3。  3.2.1 新建架空线路路径  新建架空线路自现状陈留庄站的留朔一、二间隔开始,向南至 N1 塔后左转,至电缆终端塔 N3。路径长度约 0.25km。  3.2.2 新建电缆线路路径  本工程双回电缆自新建电缆终端塔 N3 向北行至郭公庄大街后向东, 行至兴华大街折向南至南五环北侧辅路向东,穿过京开高速、规划十四路、规 划四路、广阳大街、规划五路、马家堡西路南延、规划六路后向北至新建寿宝庄 110kV 站。路径长度约 5.112km。  3.2.3 改造架空线路路径  由于陈留庄站出线端的现状留朔一、二回线路 架空出线影响本工程出线路由,需改造陈留庄站留朔 2#塔之间双回线路,由陈留庄站扩建的出线间隔引出双回线路经新建 N2 塔接至留朔 2#塔,路径长度约 0.3km。留朔 2#塔之后线路维持现状。  3.2.4 临时架空线路路径  为保证留朔一、二回线路改造期间正常供电, 本工程需架设留朔一单回临时线路,路径长度约 0.3km。本工程建成后拆除临时线路。  架空线路部分路径详见图 4。   4图 1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图  北新建电缆终端塔 N3 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双回电缆线路 新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 现状陈留庄 220kV 变电站 0km 2km 4km 新建陈留庄 220kV 变电站 电缆终端塔 N3110kV 架空线路  5图 2 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区域位置及评价范围图   6图 3 寿宝庄 110kV 输变电工程线路路径图  N1 N2 N3 7 图 4 架空线路路径示意图   84.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新建寿宝庄 110kV 地上户内变电站, 本期 110kV 进线 2 回, 终期 110kV 进线 3 回;新建 110kV 架空线路工程,线路长度约 20.25km;新建 110kV 电缆线路工程,新建双回电缆长度约为 25.112km, 新建电缆隧道 4.25km; 改造 110kV 架空线路工程, 线路长度约 20.3km;架设 110kV 临时架空线路工程,线路长度约 10.3km。  本工程总投资 25881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39,主要用于建设变电站内事故油池、设备隔声降噪、施工期环境管理、线路沿线的土地平整和植被恢复等。4.1 变电站工程建设内容  变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参数见表 2。  表 2 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用地面积  m2 5510  变电站占地面积25400  1 新征站外道路用地面积  m2110 2 总建筑面积23532  3 建筑容积率   0.65 4 建筑基底面积  m21605  5 建筑密度    29 6 站内 2m 2m 电缆隧道  m 35  7 主变事故油池  座  1 8 化粪池  座  9 新建 2.3m 高围墙  m 290 10 场区平整填方量37685 估  11 外运土33275 估  4.1.1 变电站总平面及电气设备布置  寿宝庄变电站设计为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地上户内变电站。 主要建筑物有主厂房 (包括 10kV开关室、主变间、室外散热器间、 GIS 间等设备房间) 、泵房、运营检修楼、事故储油池和电缆隧道等,总建筑面积 3532m2。  综合考虑环境、进出线,本工程主厂房布置于 站区西部,主变间东侧布置,厂房周边设4m 宽消防运输道路,道路内转弯半径 9m,事故油池位于站区南侧。站区南侧设一处大门与规划十五路联接。  4.1.2建筑规模  主厂房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为 245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 1403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 1055m2,总高约 11.40m,室内外高差 1.10m。变电站各层平面布置见表 3,变电站电气平面布置图见图 5。  消防泵房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100m2,建筑高度 5.5m。地下设水池,总体积 9380 m3。  表 3 变电站各层平面布置  序号  楼层  平面布置  层高 /建筑高度( m)  1 地上一层  警卫室及消防控制室、 10kV 开关室、接地变电室、站用变室、卫生间  5 2 地上二层  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主变压器室、值班室  4.5 3 地下一层  电缆夹层  3 4.1.3 变电站主要设备及电气主接线  ( 1)电气主接线  新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为地上户内变电站,本期 110kV 进线 2 回,终期 110kV 进线 3回,支接出线 2 回。  ( 2)主要电气设备  主变压器选用三相双绕组油浸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 50MVA。   110kV 配电装置选用 SF6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成套装置( GIS 设备)。  4.2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内容  ( 1) 110kV 架空线路工程:  建设内容:架设寿宝庄 110kV 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 0.25km;改造留朔一、二110kV 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 0.30km;架设留朔一单回临时 110kV 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 0.30km。线路主要参数及材料用量见表 6。塔型图见图 7。  表 6 线路主要参数及材料用量  新建双回长度( km)  0.25km 改造双回线路( km)  0.30km 临时单回线路( km)  0.30km 地形  平地 100% 回路数  双回路  铁塔  双回耐张塔 3 基  导线  单根 NR-400/35 3.0 吨  光缆  24 芯 OPGW-13-90-2 0.5km绝缘子  U70BP/146D 型瓷绝缘子  800 片  金具  金具  4.0 吨  接地装置  Q3 3 套  铁塔钢材  Q345、 Q235 55.7 吨  基础钢材  HPB300、 HRB335 33.49 吨  地脚螺栓  Q235 2.85 吨  C20 163.31m3基础混凝土  C30 469.2m3垫层  C15 5m3 10混凝土保护帽  C15 1.8m3电缆终端塔围栏 -混凝土  C20 4.1m3电缆终端塔围栏 -钢材  Q235 1.3m3( 2) 110kV 电缆线路工程:  本项目新建双回 110kV 电缆线路自新建电缆终端塔 N3 接至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新建110kV 双回电缆线路长约 25.112km。新建电缆隧道长约 4.25km。具体敷设情况见电缆隧道图 6。电缆线路部分主要工作量见表 4。  表 4 电缆线路主要工作量  电缆 (路 ) ZC-YJLW02-64/110kV-1x800mm251123m 电缆 (路 ) ZC-YJLW02-64/110kV-1x800mm251123m户外空气终端  110/800 爬距不小于 3503 6 只  GIS 终端 10/800 6 只  避雷器  HY10W-108/281 6只  绝缘接头  110/800 30 只  接地电缆  ZC-10kV-1150mm2120m交叉互联电缆  ZC-10kV-150/150mm2300m明开 2.0mx2.1m 电缆隧道  暗挖 2.0mx2.3m 电缆隧道  图 6 电缆隧道断面图  电缆隧道路径及建设规模见表 5。  表 5 电缆隧道路径及建设规模  新建隧道序号  隧道路径  施工工艺  最浅覆土深度( m)  隧道长度  ( m)  L1 段电缆隧道  由陈留庄 220kV 变电站东侧的拟建电缆终端塔 N3郭公庄路北侧的现状隧道  2.0m2.3m 单孔暗挖2.0m2.1m 单孔明开  6 2 190 L2 段电缆隧道  由西红门西环路与南五环路东北角预留电缆隧道甩口 拟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西侧  2.0m2.3m 单孔暗挖2.0m2.1m 单孔明开  6 2 4000  11新建 L2 支一、 支二、支三三段支线隧道  L2 三段支线隧道从西侧进入新建寿宝庄 110kV 变电站  隧道采用 2.0m2.1m 单孔明开隧道  2 60 12 图 5 变电站电气平面布置图4 1 2 3 化粪池噪声预测点位  13 图 6 塔形图  14 5.资源、能源消耗量  5.1 水的消耗  寿宝庄变电站为全户内无人值 班有人值守变电站,项目用 水为警卫人员的生活用水,日用水量 0.3m3/d,年用水量 109.5m3/a;日排水量 0.24m3/d,年排水量 87.6m3/a。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用水量见表 7。  表 7 用排水量表  总用水量  排水量  用水类型  m3/d m3/a m3/d m3/a 用水定额  生活用水  0.3 0.24 109.5 87.6 总计  0.3 0.24 109.5 87.6 警卫人员 2 名, 150L/人 日,全年 365 日,两班制  5.2 电的消耗  本项目变电站电的消耗主要用于照明、空调及通风。  6.公用工程  6.1 供水  本项目变电站建成后接市政给水管网。  6.2 排水  本工程站区周围有市政污水管网和市政雨水管网。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离排 水,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 理后排至站区周围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黄村污水处理厂;雨水经收集后排至站区西南侧的市政雨水管网。  6.3 供电  本工程变电站用电由站内提供。  6.4 采暖  空调房间冬季由空调制热采暖,并辅助电暖器 采暖,卫生间、泵房等由电暖器采暖保证室内采暖温度。  6.5 通风  10kV 开关室、接地变室、电容器室:根据电气一次所提工艺要求计算通风量,设低噪声风机机械排风,进风由侧墙 上的防雨通风百叶自然进风,进风百叶设可拆洗滤尘网。主变间设高低位通风百叶窗,低 位进风,高位排风。电缆夹层:利用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设置通风百叶,实现自然进风,机械排风。 6.6 空调   15休息室、警卫控制室、值班室、主控室等房间分体空调器,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变电站用地现状为空地,不涉及原有污染源及相关环境问题。  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为厂房、空地及公路等,不涉及原有污染源及相关环境问题。   1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 、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寿宝庄。  大兴地处北京市 “南部 ”,全区面积为 1036 平方公里,是京、津两大都市的交通要道,在北京 “两轴 两带 多中心 ”的总体规划中,大兴在东南现代制造业发展带上,境内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生物 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两大国家级产业园区,是我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区域,是首都新世纪的发展空间 。  大兴区东临通州区,南临河北省固安县、霸县等,西与房 山区隔永定河为邻,北接丰台、朝阳区。  2.地形地貌  大兴区地处永定河洪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地面高程 1445 米,坡降0.51。因受永定河决口及河床摆动影响,大兴区全境分为三个地貌单元。北部属永定河洪冲积扇下缘,泉线及扇缘 洼地;东部凤河沿岸地势较高,为冲积平原带状微高地;西部、西南部为永定河洪冲积形 成的条状沙带,东南部沙带尚残存少量风积沙丘,西部沿永定河一线属现代河漫滩,自北 而南沉积物质由粗变细,堤外缘洼地多盐碱土。全区土壤分布与地貌类型明显一致,近河 多沙壤土,向东沉积物质由粗变细,沙壤土、轻壤土呈与地形坡向一致的带状交错分布,区域土壤熟化程度较高。  3.水文地质  大兴区境内现有永定河、凤河、新凤河、大龙河、小龙河、天堂河、凉水河等大小 14条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全境,分属北运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河流总长 302.3km。全区河流除永定河外,均为排灌 两用河道,与永定河灌渠、中堡灌渠、凉凤灌渠等主干渠道及众多的田间沟渠纵横交错, 形成排灌系统网络,其中除凉水河、凤河、新凤河作为接纳城镇污水河,永定河作为排洪 河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河流,目前都干枯无水。境内目前仅有埝坛水库一座。该水库始建于 1958 年,位于黄村西南部。埝坛水库现状蓄水能力为 200万 m3,在汛期起一定的滞洪作用,多年平均泄洪量 0.025 亿 m3,设计洪水流量 15m3/s。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设计洪水位高程 40.05m,防汛上限水位 37.50m,总库容 360 万 m3。4.气候气象  大兴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 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17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爽,冬季寒冷干燥。根据大兴区气象站 1959 2009 年资料,多年来平均气温在 11.5左右。每年 4 月份开始变暖, 5 月渐热, 68 月进入盛夏,月平均气温在24以上。 9 月中旬后逐渐凉爽, 10 月变冷, 11 月至来年 2 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5以下。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547.54mm。全年降水量平均有 80%以上集中在 69 月,其中 7、8 两月平均占 30.043.0%, 7 月份降水量最多, 12 月份降水量最少。丰水年(如 1959 年)降水量可达 1057.5mm,枯水年(如 1965 年)仅为 261.8mm。该地区年平均蒸发量 2000mm左右,相对湿度 50%60%,年平均无霜期 204 天,最大冻土深度 0.80m。   18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 行政区划及人口  大兴区辖 5个街道办事处、 5个地区办事处、 9个镇:兴丰街道办事处、林校路街道办事处、清源街道办事处、寿宝庄街道办事处、天宫院街道办事处;亦庄地区办事处、黄村地区办事处、旧宫地区办事处、西红门地区办事处、瀛海地区办事处;青云店镇、采育镇、安定镇、礼贤镇、榆垡镇、庞各庄镇、北臧村镇、魏善庄镇、长子营镇。 2008年底户籍人口 580854人。  2 社会经济结构  2012年,大兴区总体经济运行良好,发展形势基本符合预期。从主要领域看,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   2012年大兴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5.5亿元,同比增长 13.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实现财政收入 3.6亿元、 19.1亿元和 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9.1%、12.6%和 2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01.4亿元,同比增长 11.4%。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呈现出 “低开稳走,稳步回升 ”的态势,从年初的同比下降 1.5%,回升到年末的两位数增长状态,工业生产情况逐步回暖。 2012年,大兴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560.1亿元,同比增长 11.1%,增速高于北京市平均增速 4.6个百分点。   2012年,大兴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480.5亿元,同比增长 3.2%。从投资产业构成看,呈现 “两增一降 ”的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在平原造林项目的带动下,完成 12.9亿元,同比增长 6.8倍,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去年提高 2.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36.5亿元,同比下降 9.1%。这主要受工业投资同比下降的影响。 2012年,全区累计工业项目个数 123个,完成投资 36.1亿元,项目个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9个,投资额下降 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31.2亿元,同比增长 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 89.7%。   2012年,大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0.9亿元,同比增长 16.0%。从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看,汽车类消费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最强。从各类商品占零售额的比重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零售额比重最高,是全区零售额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004元,同比增长 11.6%。其中,工资性收入 21563元,同比增长 10.3%;经营净收入 3036元,同比增长 11.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5329 19元,同比增长 11.7%,其中工资性收入 9459元,同比增长 20.6%。   3 教育文化  大兴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着 重培养具备现代综合素质的 各方面专业人才,现有各类学校 200 余所。北京印刷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 11 所高等院校和12 所中等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4 文物保护  截至目前,大兴区有市文物保护单位 1 项,区文物保护单位 14 项。其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陈留庄行宫遗址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为清代帝王到南海子游幸狩猎或到晾鹰台阅兵驻跸之所。现存建筑有御碑亭、圆亭、十字房、翠润轩等,其余只有残基。南、北侧土山尚保留有古柏 126 棵。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   20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 二类,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空气质量日报, 2013 年 11 月 18 日至 12 月 02 日大兴区黄村镇监测子站的空气质量日报见表 8。  表 8 大兴区黄村镇监测子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日期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  别  空气质量状况  2013 年 11 月 18 日  55 二氧化氮  2 良  2013 年 11 月 19 日  73 细颗粒物  2 良  2013 年 11 月 20 日  176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3 年 11 月 21 日  238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 年 11 月 22 日  312 细颗粒物  6 严重污染  2013 年 11 月 23 日  369 细颗粒物  6 严重污染  2013 年 11 月 24 日  125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3 年 11 月 25 日  44 1 优  2013 年 11 月 26 日  51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3 年 11 月 27 日  42 1 优  2013 年 11 月 28 日  55 细颗粒物  2 良  2013 年 11 月 29 日  170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3 年 11 月 30 日  74 细颗粒物  2 良  2013 年 12 月 01 日  180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3 年 12 月 02 日  266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由表 8 可知, 2013 年 11 月 18 日至 12 月 02 日,大兴区黄村镇监测子站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空气质量状况为 2 天优、 5 天良、 1 天轻度污染、 3 天中度污染、 2天重度污染、 2 天严重污染。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选址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凤河,位于变电站西侧 0.28km 处,属北运河水系,水体功能为类。   21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 2014 年 01 月河流水质状况公告,凤河现状水质类别为 4类。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地下水现状调查资料, 全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优良、 良好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 61.79%;较差水质、极差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 38.21%。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氮。  4.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变电站站址及线路沿线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根据大兴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 2013 年 12 月 19 日)中规定,本工程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沿线及环境敏感点应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12348-2008)中 1 类标准,即:昼间 55dB( A) ,夜间 45dB( A) 。根据 2013年 11 月 18 日的现状监测结果,环境噪声现状值均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表 9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昼间( dB(A))  夜间( dB(A))  编号监测点位置  监测值 标准值  监测值  标准值  变电站站址   1 站址中心处  49.5 39.6 线路沿线   1T接点处  53.8 43.6 1 老三余村  51.2 38.3 环境敏感点   2 西红门镇四村  48.6 55 38.9 45 由表 9 可知,本项目变电站站址、线路沿线及 环境敏感点处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5.电磁环境现状  2013 年 11 月 18 日对本项目变电站站址及周围环境敏感点、 线路沿线进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监测点位参见图 2、图 3。  表 10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  编号  监测点位置  测试高度( m)  工频电场强度综合值( kV/m)  工频磁感应强度综合值( mT)  0 0.01319 0.000101 1 变电站站址中心处  1.5 0.01498 0.0001020 0.00039 0.000029 1 老三余村  1.5 0.00035 0.0000300 0.00955 0.000127 2 环境敏感点  西红门镇四村  1.5 0.02044 0.000118 0 0.00351 0.000162 1 线路沿线  T接点处  1.5 0.00982 0.000195 22表 11 无线电干扰场强现状监测结果  编号  监测点位置  测试高度  ( m)  测试频率( MHz)  无线电干扰场强dB( V/m)   1 变电站站址中心处  39.8 1 老三余村  38.5 2 环境敏感点  西红门镇四村  41.9 1 线路沿线  T接点处  2 0.5 40.1 由表 10 可以看出,本项目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沿线及环境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强度现状值为0.00035 0.0204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为 0.0000290.000195mT,均满足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中评价标准的要求, 即推荐暂以 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 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 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由表 11 可以看出,本项目各监测点位的无线电干扰场的现状监测值为 38.541.9dB(V/m)。  2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为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对变电站站址区域及线路沿线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范围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即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的半径 500m 范围内的区域,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本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保证沿线区域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质量达标。  环评单位在评价范围内进行了现状调查,将变电站站址周围的居民区确定为电磁环境敏感点与声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环境敏感点基本情况及保护级别参见表 12, 分布情况参见图 2、图 3,现状照片见表 13。  表 12 本项目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级别  编号  环境敏感点  方位  最近距离(m) 使用功能建筑形式 保护级别   1 老三余村  变电站  东南侧  266 居住平房及楼房   2 西红门镇四村  变电站  西北侧  342 居住平房及楼房  电磁环境评价标准:  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规定的以 4kV/m 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0.1mT 为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 2008) 规定的 1 类标准限值,即昼间 55dB( A) ,夜间 45dB( A) 。  表 13 变电站站址及周边环境现状照片  变电站站址东南侧:老三余村  变电站站址西北侧:西红门镇四村   24本工程架空线路自现状留朔一、二间隔开始,向南至 N1 塔后左转跨越沟道至电缆终端塔 N3。双回电缆自新建 N3 电缆终端塔向北行至郭公庄路向东,行至兴华大街折向南至南五环北侧辅路向东,穿过京开高速、规划十四路、规划四路、 广阳大街、规划五路、马家堡西路南延、规划六路后向北至新建寿宝庄 110kV 站。  经现场调查,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25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具体指标参见表 14。  表 14 二级标准限值具体指标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  单位年平均  60 24 小时平均  150 1 二氧化硫( SO2)  1 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2 二氧化氮( NO2)  1 小时平均  200 g/m324 小时平均  4 3 一氧化氮( CO)  1 小时平均  10 mg/m3日最大 8小时平均 160 4 臭氧( O3)  1 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70 5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m)24 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35 6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m)24 小时平均  75 g/m32.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中的类标准限值,具体指标参见表 15。  表 15 地表水类标准限值 (单位: mg/L) 项目  pH DO CODcr高锰酸盐指数 BOD5NH3-N 石油类标准限值  6 9 2 40 15 10 2.0 1.0 3.声环境质量标准  变电站站址及输电线路沿线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4.电磁环境评价标准  工频电场强度: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中的推荐值,即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 4kV/m。  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中的推荐值,即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 0.1mT。  无线电干扰场强: 110kV 架空线路执行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的规定, 110kV 架空线路边导线外 20m 处、 测试频率为 0.5MHz、 26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46dB(V/m)。变电站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规定的, 110kV 变电站距站址厂界外 20m 处、测试频率为0.5MHz、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46dB(V/m)。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水  生活污水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限值参见表 16。  表 16 水污染物排综合放标准 (单位: mg/L) 项目  CODCrBOD5 SS 氨氮  标准限值  500 300 400 45 2.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标准,具体指标参见表 17。  表 1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昼间  夜间  70 55 营运期变电站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标准 1 类限值,即 55dB(A)、 45dB(A)。  3.固体废物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指标是 CODCr及氨氮,污水排放量为 87.6m3/a,CODCr排放浓度约为 400mg/L、氨氮排放浓度约为 39mg/L,估算 CODCr排放总量为 0.035t/a、氨氮排放总量约为 0.0034t/a。  2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1 变电站工艺流程  2 架空线路工艺流程  3 电缆线路工艺流程  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  固体废物  噪声、振动  生态环境影响  110kV 电缆进线 10kV 电缆出线 110kV 配电装置 110/10.5kV 50MVA 主变压器 10kV 配电装置 电磁环境影响  值班人员  电磁环境影响  噪声、事故油  风机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噪声  施 工 期 营 运 期 线路架设  调试  运行  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固废、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  塔基施工  电磁环境影响、噪声隧道施工  敷设电缆  调  试  运  行  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施工固废、生态环境影响  电磁环境影响   28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1 大气污染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来源于变电站基础和隧道施工、施工垃圾清理及堆放、运输车辆行驶等。  1.2 水环境污染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过程中结构施工、车辆冲洗等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1.3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来源于变电站建筑施工、电缆隧道建设等。  1.4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噪声,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产噪设备均在室外。  1.5 生态环境影响  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变电站、塔基及电缆隧道等局部土方的开挖以及施工临时占地等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地表植被破坏。  2.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  2.1 运营期变电站主要污染工序  2.1.1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为变电站值守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排至地下化粪池处理,最终排入黄村污水处理厂。  2.1.2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为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事故时产生的变压器事故排油。2.1.3 噪声  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晕和尖端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噪声、风机运行产生的设备噪声。  2.1.4 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站主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在运行期间,由于电晕和尖端放电现象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影响。  2.2 运营期电缆线路主要污染工序  电缆在电缆隧道内敷设,采用两端接地的接地方式,电缆表面产生的电位很小,再 29经过钢筋混凝土隧道、覆土及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等的屏蔽和衰减,最终在隧道上方地表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无线电干扰可以忽略。所以,电缆的电磁环境影响主要为工频磁场的影响,仅对其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预测。  2.3 运营期架空线路主要污染工序  2.3.1 噪声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营期间产生的电晕和尖端放电噪声。  2.3.2 电磁环境影响  架空线路在运行期间由于电晕和尖端放电现象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影响,影响因子主要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3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