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 目 名 称: 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报告表中不涉及商业机密,予以全文公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I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3 环境质量状况. 20 评价适用标准. 2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3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3 环境影响分析. 3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6 公众意见征询. 51 结论与建议 . 55 II附 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上罗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3 上罗双龙110kV输电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4 输电线路杆塔一览图 附图5 杆塔基础一览图 附图6 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土壤侵蚀图 附图7 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土地利用图 附 件 附件1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开展洛亥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27个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川水电投规20143号; 附件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3 宜宾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珙县上罗双龙 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宜市环函201443号; 附件4 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同意本项目线路路径方案的图件; 附件5 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珙县上罗双龙 110 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电磁环境监测; 附件6 公众意见调查表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 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地良 经办联系人 韩嘉陵 通讯地址 珙县巡场镇新桥街民生路1号 联系电话 15283634133 传 真 邮政编码 644500 建设地点 珙县上罗110kV变电站位于宜宾市珙县上罗镇庄稼村3组 110kV输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境内 立项审批 部 门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川水电投规20143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永久占地:8700 临时占地:4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9736 环保投资(万元) 148.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 预计投产日期 2015年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原名:珙县弘利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可打通宜宾地方电网东西部的电力通道,加强宜宾东部缺电区域与宜宾有余电的宜宾县之间的联系;珙县可开发的电能资源相对较少,且地方电网的电源点均为水电站,受丰枯出力限制,导致珙县枯期缺电严重,本项目的建设促进了东部与西部的功率交换,达到区域平衡的目的;释放龙头220kV变电站的主变容量,能给珙县带来更多的电源,平衡珙县缺点现状。因此,实施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川水电投规20143号”文关于同意开展洛亥 110 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 27 个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附件1),该文件中包含了本项目在内的其他一共27个项目,因此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本工程输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境内,选线已得到珙县住房和城乡 2规划建设局、高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4),项目选线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城乡建设规划。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中第 10 条: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本项目属330kV以下送(输)变电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电磁部分编写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四、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珙县上罗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工程在上罗 110kV 变电站扩建 1 回110kV出线间隔,并完善站内相关设施。本次建设是在上罗110kV变电站原预留间隔位置上进行设备支架的安装施工,并安装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本期工程不新增占地,土建施工工程量很小,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 上罗110kV变电站位于珙县上罗镇庄稼村3组,目前该站已建成投运。上罗110kV变电站现有规模为:主变140MVA,110kV出线2回(分别至珙县变、高坪变)。上罗110kV变电站现有规模已包含在宜宾市珙县至上罗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并已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批复(川环建函2008166 号),评价规模为:主变 140MVA,110kV 出线 2 回。本次新建的间隔(至双龙变)未进行评价,本次环评对上罗110kV变电站按本期扩建完成后的规模进行评价。 (2)110kV线路工程: 新建珙县上罗变电站宜宾县双龙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长约72km,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本工程共设杆塔210基,塔基占地约8700m2,新建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境内。 (3)宜宾县双龙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工程在双龙 110kV 变电站扩建 1回110kV出线间隔,并完善站内相关设施。 双龙 110kV 变电站位于宜宾县双龙镇罗河村新民组,目前该站已建成投运。双龙 3110kV变电站现有规模为:主变131.5MVA,110kV出线3回(分别至杨柳滩变、庆符变和柏溪变)。双龙 110kV 变电站现有规模已包含在宜宾市屏山 220kV 站经城北站至双龙站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并已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批复(川环建函2008339号),评价规模为:主变231.5MVA,110kV出线4回。本次扩建的间隔(至上罗变)已包含在原环评报告中,本次环评评价内容不包含双龙110kV变电站的间隔扩建工程。 (4)光缆通信工程: 沿新建珙县上罗变电站宜宾县双龙变电站 110kV 线路工程配套架设 2 根 24 芯OPGW光缆,光缆长272km。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见表1-1。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表1-1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表 名 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上罗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主体工程 上罗110kV变电站为室外布置变电站,主变采用室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外AIS布置,110kV输电线路采用架空出线。 水土流失、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项目 现有 本期 扩建后 主变(MVA) 140 / 140 110kV进出线(回) 2 1 3 35kV进出线(回) 8 / 8 无功补偿(kvar) 122400 / 122400 辅助 工程 已建给、排水系统、化粪池(2m3),事故油池(15m3),站内道路 已建,本期利旧 生活污水、 事故油 公用 工程 已建进站及站外道路 噪声、扬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已建主控楼、配电室、保安值班室、厕所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仓储或其它 已建绿化地带 / 线路工程 主体工程 新建珙县上罗变电站宜宾县双龙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长约72km,导线采用 LGJ-400/35 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本工程共设杆塔 210 基,塔基占地约 8700m2,新建线噪声、 植被破坏、 生活污水、 扬尘、 水土流失、固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4路位于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境内。 体废物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活设施 仓储或其它 光纤通信工程 沿新建珙县上罗变电站宜宾县双龙变电站 110kV 线路工程配套架设 2 根 24 芯OPGW光缆,光缆长272km。 双龙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主体工程 双龙110kV变电站为室外布置变电站,主变采用室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外AIS布置,110kV输电线路采用架空出线。 本期已评价 本期已评价 项目 现有 本期 扩建后 主变(MVA) 131.5 / 131.5 110kV进出线(回) 3 1 4 35kV进出线(回) 3 / 3 10kV进出线(回) 7 / 7 无功补偿(kvar) 122004 / 122004 辅助 工程 已建给、排水系统、化粪池(2m3),事故油池(15m3),站内道路 已建,本期已评价 已建,本期已评价 公用 工程 已建进站及站外道路 办公及生活设施 已建主控楼、配电室、保安值班室、厕所 仓储或其它 已建绿化地带 2、主要设备选型 表1-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上罗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110kV电压设备 断路器:LW36-126W 2000A,40kA 隔离开关:GW4-126DG、GW4-126GD 1250A 31.5kA(手动操作机构) 电流互感器:LB7-110 150200250/5A 10P20/10P20/0.5/0.2S(线路)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线路型):TYD110/3-0.01H 电压比:110/3/0.1/3/0.1KV 准确级:0.5/3P 氧化锌避雷器:Y10WZ-102/266 线路电压互感器 110/3/0.1/3/0.1kV,0.5/3P 5双龙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110kV电压设备 断路器:LW36-126W 2000A,40kA 隔离开关:GW4-126DG、GW4-126GD 1250A 31.5kA(手动操作机构) 电流互感器:LB7-110 150200250/5A 10P20/10P20/0.5/0.2S(线路)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线路型):TYD110/3-0.01H 电压比:110/3/0.1/3/0.1KV 准确级:0.5/3P 氧化锌避雷器:Y10WZ-102/266 线路电压互感器 110/3/0.1/3/0.1kV,0.5/3P 110kV线路 工程 导线 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 2根OPGW光缆 绝缘子 型号为U70BP2/146D瓷质绝缘子;U70BP2玻璃绝缘子 铁塔 塔型 呼高(m) 排列方式 基数 铁塔基础 直线塔 ZM5101 24 三角形排列 合计:210基 掏挖基础、板式斜柱基础 ZM5102 24 ZM5103 24 ZM5104 24 转角塔 GJ5101 21 GJ5102 21 GJ5103 21 GJ5104 21 终端塔 DGJ5101 21 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典型杆塔见附图4,输电线路基础型式见附图5。 五、项目总布置及线路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1、上罗110kV变电站 上罗110kV变电站位于珙县上罗镇庄稼村3组,该变电站于2012年6月建成投运。上罗110kV变电站周围以农田为主,目前以种植水稻为主,外环境较为简单,变电站周围无环境敏感点。 上罗110kV变电站现有规模:主变140MVA,110kV出线2回(分别至珙县变、高坪变)。上罗 110kV 变电站现有规模已包含在宜宾市珙县至上罗 11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并已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批复(川环建函2008166号)。 上罗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110kV配电装置户外布置于站区东北面,向东北架空出线;主变压器户外布置于站区中部,35kV配电装置、二次设备室构成一个单层配电室,东西向展开布置于站区西南部,主控室、值班室、卫生间等布置于站区西侧。变电站的进站道路从站区的西面接入。站内布置约4.0m宽的环形道路。事故油池设置在主控楼西侧,化粪池设置在主控楼和配电室之间空地上。本期扩建不改变变电站的平面、竖 6向布置方式。 本次建设在上罗110kV变电站原预留间隔位置上进行设备基础构筑、设备支架的安装施工,并安装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本期工程不新增占地,土建施工工程量很小,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目前上罗110kV变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本次上罗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不增加运行人员和生活污水产生量,根据现场调查,上罗110kV变电站区内值班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附近农田施肥,不直接排入水体;站内雨水、电缆沟内的积水排至站外南侧围墙边的排水沟,再由钢筋混凝土涵管引至站址外的南广河。 主变压器设置有事故排油系统,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15m3),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 2、输电线路 (1)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1)避让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城市规划及沿线乡镇规划区域,尽最大可能满足县和乡的规划要求。 2)避让军事设施、重要通信设施、飞机场,以及矿区、矿藏探明区域、采空区、炸药库、油库等,确保路径的可行性和今后线路安全运行。 3)尽量缩短线路路径,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4)尽可能避让不良地质地段。 5)尽量避开树木密集区,减少树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6)与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尽量选择钻越方式;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尤其是避免交叉跨越110kV电压等级及以上送电线路,以方便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 7)避让成片房屋,减少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 8)尽量靠近现有公路,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及运行维护。 9)满足上述条件下,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跨越110kV线路方案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2)线路路径 7根据四川省西点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的珙县上罗双龙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沿线已建电力线路设计及运行情况的调查,根据变电站和接入线路的地理位置,结合珙县、高县和宜宾县的相关规划、交通条件、电力及通信线路走向、民房分布、矿区分布、林木茂密程度以及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优化,按照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意见,经过反复比较,拟定出两个可行的线路路径方案,即方案一(推荐方案)和方案二(比较方案)。 方案一(推荐方案):线路从已建双龙110kV变电站出线,左转经过天堂坝、污正沟,在黄葛坪右转经过青岗山,在朱家坡钻越已建220kV叙荆线、钻越已建500kV珙县电厂叙府线路,跨过南广河及铁路隧道和跨越已建110kV北高线后右转经过趱滩、文昌宫,在大田湾钻越已建220kV龙头筠连线路,经过麻柳坪、瓦房头、何家坳口、两岔路、高家坝,在上罗镇进入已建上罗110kV变电站。本工程线路经过三个县,从上罗110kV变电站至趱滩段在珙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32km;从趱滩至污正沟段在高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32km;从污正沟至双龙变段在宜宾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8km;本工程线路推荐方案全长约72km。 方案二(比较方案):线路从已建双龙110kV变电站出线,左转经过天堂坝、污正沟,在黄葛坪右转经过青岗山,在朱家坡钻越已建220kV叙荆线,然后平行已建500kV珙县电厂叙府线路走线,并跨越已建110kV庆廉线和已建110kV北高线,跨过南广河经过嘉乐镇、桐子湾、张家蹁、横路上,在关山钻越已建220kV珙县火电厂筠连线路,在大地头钻越已建220kV龙头筠连线路后左转经过张家祠、陈家坳、高家坝,在上罗镇进入已建上罗110kV变电站。本工程线路经过三个县,从上罗110kV变电站至张家蹁段在珙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31km;从张家蹁至污正沟段在高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32km;从污正沟至双龙变段在宜宾县境内走线,线路长约 8km;本工程线路推荐方案全长约71km。 线路路径方案的技术经济见表1-3。 表1-3 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技术经济表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结果 线路长度 单回路:72m 单回路:71km 相当 曲折系数 1.11 1.10 相当 8气候条件 300m-1000m 高温40,低温-5,年平18.2,大风27m/s,覆冰厚度10mm 300m-1000m 高温40,低温-5,年平18.2,大风27m/s,覆冰厚度10mm 相当 沿线地形地质 山地60%、丘陵40%; 岩石40、松砂石40、普通土20%,无不良地质条件 山地70%、丘陵30%; 岩石50、松砂石30、普通土20%,无不良地质条件 相当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钻500kV线路1次、钻220kV线路2次、跨110kV线路1次,跨35kV及以下线路310次,跨普通公路(含便道路)35次,跨南广河1次,小河32次。 钻220kV线路3次、跨110kV线路7次,跨35kV及以下线路310次,跨普通公路(含便道路)35次,跨南广河3次,小河32次。 方案一优 交通条件 汽车运距约40km,人力平均运距约1.2km 汽车运距约45km,人力平均运距约1.5km 方案一优 房屋拆迁 无 工程拆迁民房5处 方案一优 林区分布及砍伐 砍伐果树125棵,竹340棵 砍伐果树165棵,竹420棵 方案一优 投资额 9612万元 9946万元 方案一优 推荐方案 方案一 通过对珙县上罗双龙110kV线路工程路径方案进行环保分析可以看出: 社会因素:方案二需要拆除 5 处民房,方案一可减少项目建设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并减少了建设成本; 林木因素:方案一不经过林区,方案二需经过一段林区,方案二砍伐的树木量大于方案一,从而增加了沿线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量; 交通因素:方案一交通条件较优于方案二,节约成本,且可减少施工过程临时便道的修筑,从而减少对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因此推荐方案为方案一。新建珙县上罗变电站宜宾县双龙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长约72km,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本工程共设杆塔210基,塔基占地约8700m2,新建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宜宾县境内。 本工程110kV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线路沿线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减少与已建送电线路的交叉跨越,以降低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线路尽量靠近和利用现有公路,以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有利于安全巡视; 9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其长期可靠安全运行;线路沿线采用高塔跨越林木,尽量减少林木的砍伐。本项目输电线路已经获得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珙县林业局、珙县国土资源局、高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县林业局、高县国土资源局、高县交通运输局、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宜宾县交通运输局、宜宾县国土资源局和宜宾县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见附件4),按照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意见在线路经过孝儿镇时向恒丰方向移动,已避开孝儿镇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用地,目前本选线方案已报送珙县旅游局、珙县交通运输局、孝儿镇和玉和乡人民政府审核,因此,线路建设符合沿线县、乡、镇的规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 (3)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可研文件,本项目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其它线路时,工程设计中已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对跨越河流、公路、送电线路等保留了足够的净空。导线对地面及其他交叉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1-4。 表1-4 110kV线路对地面及其它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 (m) 备注 1 居民区 7.0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有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2 非居民区 6.0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3 500kV电力线路 6.0 至电力线导地线 8.5 至电力线杆 4 220kV电力线路 4.0 / 5 110kV电力线路 3.0 / 6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 7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0 / 8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0 / 9 不通航河流 3.0 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了解及收集的资料统计,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情况见表1-5。 表1-5 110kV输电线路全线主要交叉跨越 序号 名称 跨(钻)越次数 备注 1 500kV电力线路 1 钻越500kV珙县电厂叙府线路 2 220kV电力线路 2 钻越220kV叙荆线和220kV龙头筠连线路各1次 10 3 110kV电力线路 1 跨越110kV北高线1次 4 电力线路(35kV及以下) 310 / 5 通信线路 172 / 6 公路及机耕道 35 / 7 不通航河流 1 南广河 本工程跨越南广河一次,跨越处河面宽约 30m,跨越处位于高县嘉乐镇,跨越河流段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且无珍稀鱼类,本工程不在河流中架设杆塔,杆塔架设选址在河流两岸,且高于南广河50年一遇洪水位,同时施工产生的渣土禁止排入河道,项目施工对河水水质影响很小。 本项目新建线路与工程区内其他已建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有4处交叉跨越,其中钻越500kV珙县电厂叙府线路、220kV叙荆线和220kV龙头筠连线路各1次、跨越110kV北高线1次。其交叉跨(钻)越点具体情况见表1-6及表1-7。 表1-6 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钻越情况 被钻越线路名称 钻跨方式 被钻越线路钻越点处最低导线高度(m) 规范要求间距(m) 本工程线路允许架设高度(m) 满足现行规范下的实际距离 被钻越线路情况 最低点 最高点 500kV珙县电厂叙府线路 钻越 40 6 9 17 6 正常运行 220kV叙荆线 钻越 30 4 6 17 4 220kV龙头筠连线路 钻越 27 4 6 17 4 表1-7 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跨越情况 被跨越线路名称 跨越方式 被跨越线路跨越点处最高导线高度(m) 规范要求间距(m) 本工程线路最低允许架设高度(m) 被跨越线路情况 110kV北高线 跨越 15 3.0 18 正常运行 (4)林木砍伐情况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项目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竹林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4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3.5m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0m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3.0m即可。 11据调查,本工程线路未穿越国有林区及森林保护区。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地形为丘陵和山地,据统计,本项目共砍伐果树125棵,竹340棵。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程和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砍伐树木,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工程拟建线路在线路路径拟定时,已避让民房,无跨越民房的情况,由“环境影响分析”及“专项报告”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不涉及环保拆迁。 七、工程占地情况 1、珙县上罗110kV变电站 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施工均在站内施工,不涉及新增占地。 2、输电线路 本工程输电线路共用杆塔,210基,塔基永久占地约0.87hm2,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约0.25hm2,牵张场临时占地约0.15hm2,塔基施工挖方量为13500m3,填方量为13500m3,挖填方量可实现平衡,塔基占地主要为丘陵和山地。 八、运营期工作人员 珙县上罗110kV变电站均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每班仅1名保安人员,扩建后不增加工作人员。 九、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珙县上罗 110kV 变电站本次间隔扩建可利用上罗变电站已建成的进站道路进行运输,交通运输条件情况较好。 输电线路工程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运输条件较好,期间有机耕道可以利用。其中公路运输距离约40.0km,人力运输距离约1.2km。 (2)施工工序 珙县上罗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工序主要为设备运输、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约需15天,每天需布署技工2人左右,民工8人左右。 架空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等。输电线路施工周期约需12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10人左右,民工25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12 十、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为9736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8。 表1-8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上罗变电站 架空线路 合计 1 占地面积 永久 m2 / 8700 8700 临时 紧线场 m2 / 1500 1500 塔基施工 m2 / 2500 2500 合计 m2 / 12700 12700 2 进站道路长度 m / / 3 挖方 m3 0 13500 13500 4 填方 m3 0 13500 13500 5 总弃/填土量 m3 0/0 0/0 0/0 6 总建筑面积 m2 / / / 7 静态投资 万元 124 9612 973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珙县上罗110kV变电站 上罗110kV变电站目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目前,该变电站还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现值班人员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附近农田施肥,不直接排入水体;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集处理;事故油经管道排入事故油池(15m3),收集后的事故废油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没有外排。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没有收到环保投诉,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同时,根据现场监测,上罗110kV变电站四周设置站界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21310-2kV/m至 5.61010-2k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 1.910-5mT 至 8.510-5mT之间;无线电干扰在 32.02dB(V/m)至 36.12dB(V/m)之间,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2、输电线路 经现场监测,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交叉跨(钻)越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在7.02510-1kV/m至2.145k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7.310-5mT至8.9010-4mT之间;无线电干扰在34.14dB(V/m)至36.24dB(V/m)之间,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珙县位于宜宾市南部,位于东经1043810502,北纬27532831之间。北距宜宾市城区46千米,南与大雪山相连,距云南威信县城69千米,西靠筠连县,东南、东北与兴文县、长宁县连界。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东邻珙县、长宁县,西接宜宾县,南界筠连县,北与宜宾市翠屏区相望,东北、西南分别与南溪区和云南省盐津县毗连。 宜宾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滇两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下游。属北纬28182916,东经1040110423之间,东与自贡市富顺县、宜宾市翠屏区交界,西与乐山市犍为、沐川两县相连,北与自贡市荣县接壤,西南与宜宾市屏山县、云南省水富县相邻,东南与宜宾市高县相靠。 本项目珙县上罗 110kV 变电站位于珙县上罗镇庄稼村 3 组,本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途径珙县、高县和宜宾县辖区。 二、地形、地貌、地质 线路路径属珙县、宜宾、高县行政管辖,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南临云贵高原,植被发育,总体地势是南高北低,而以中低山为主,丘陵次之。东、南部山脉东西向布展;西、北部山脉北东及南北向布展。线路路径区域内山势差别明显,一般在海拔 3001000m,高差最大可达300m。 全线地形划分:丘陵40、山地60。 线路路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杨子准台区,北为四川中坳陷区之川东南褶皱束及川中隆起;南为滇黔褶皱区之娄山坳陷褶皱束及雷波隆起。线路路径区域内主要为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 东西向构造主要为罗场向斜,线路主要经过罗场向斜分布在珙县孝儿场地段,轴向北80东,轴面略弯曲,在孝儿场以2506翘起。 北东向构造主要为符江向斜、贾村背斜、高县双河背斜、老鹰嘴向斜、石城山向斜。线路主要经过符江向斜分布于高县红岩山一带,轴部平缓,两翼产状分别为3308 14 58、1501055;线路经过四烈附近及贾村背斜中段,其为不对称背斜;线路经过高县双河大背斜的西北翼,倾角2025;线路穿过老鹰嘴向斜、石城山向斜。 线路路径区域内未见明显的大型断裂构造,线路路径区域的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适宜修建110kV线路工程。 工程所在区域站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南临云贵高原,属川南山地。山脉走向大致呈东西向,总的地势南高北低,海拔300700m。拟建工程区属低山区,阶地地形较平坦。工程区处扬子准地台区,属滇黔褶断区之娄山坳陷褶断束。地跨东西向南北向构造、旋钮构造、北西向构造等体系。构造线展布方向多异,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还有弧形展布者。工区无区域性大断层通过,褶皱为其主要构造形迹。区内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工区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因此场地整体稳定性条件较好,适宜修建站址。工作区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apl), 第四系崩坡积层(Qcol)及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地层,其中第四系地层岩土类型有卵石、碎石土、含角砾粘土,嘉陵江组地层岩性有灰岩、白云岩、白云质角砾岩、断层角砾岩等。 根据调查,输电线路沿线无滑坡、泥石流、压矿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没有需要避让的地质不稳定区。通过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线路经过区域内无地下矿藏分布和开发,杆塔定位对其无影响。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线路区域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上罗 110kV 变电站四烈段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四烈双龙变段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三、气象、水文 1、气候条件 工程区受云贵高原气候的影响,春旱、夏热、秋冬多绵雨、日照少、湿度大、云雾多、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势高差的悬殊,形成南北两个气候区,季节相差大,北部低山多年平均气温为17.2,极端最低气温为-2.5,极端最高气温为 42。南部高山区(本线路所在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12,极端最低气温为-9.6,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33.9,最冷为元月,平均气温 1.07,最热为七至八月,平均气温305,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199.2mm。但季节分配不均,常有春旱和伏 15 旱,降雨量及降雨日少,为25月和911月,且气候宜人。1月、68月和12月,常年细雨纷纷雾蒙蒙。多年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20.0m/s。多年平均无霜期334d,多年平均雷暴日53d,多年平均日照988.11348.7h。南部山区有1020d的积雪天气,积雪深度 60100mm,冰冻日 2030d,北部丘陵区每年有 57d 积雪天气,积雪深50mm内,冰冻日510d。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值下见表2-1。 表2-1 气候条件组合表 项 目 宜宾县气象站 高县气象站 珙县气象站 测站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