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研究报告 1 石油炼化 行业 2017年研究报告 工商评级三部化工组 一、 2017 年 石油炼化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2017年,我国 石油炼化 行业 经营业绩 向好 , 收入 大幅 增长,投资热情 上升 ,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全行业 总体运行良好。 2017年 前三季度 ,炼油业主营业务收入 2.49万亿元,同比增长 21.3%; 利润总额 1,423.9亿元,同比增长 19.2%。 2017 年前三季度, 炼油业投资 1,655.6 亿元, 同比增长 6.7%。 对外贸易方面,前三季度, 原油及产品 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海关数据显示, 19 月,国内进口原油 3.18 亿吨,同比增长 12.2%,进口金额 1,183.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3.6%;进口天然气 673.7 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 22.3%,进口金额 158.7亿美元, 同比增长 32.8%。 19月, 成品油(汽、煤、柴合计)出口额 146.4亿美元, 同比增长 28.5%;出口量 2,841.6万吨, 同比增长 6.1%。 表 1 2017 年前三季度炼油业经营数据 财务数据 数值 同比 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 24.9 21.3% 利润总额(千亿元) 1.4 19.2% 固定资产投资(千亿元) 1.7 6.7% 对外贸易 数值 同比 进口 原油 数量(亿吨) 3.2 12.2% 总额(亿美元) 1,183.6 43.6% 天然气 数量(亿立方米) 673.7 22.3% 总额(亿美元) 158.7 32.8% 出口 成品油(汽、煤、柴合计) 数量(亿吨) 0.3 6.1% 总额(亿美元) 146.4 28.5%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报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以及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二、 2017 年原油运行情况 1、全球原油运行情况 2017年,全球原油供给 端 呈现出 美国 与 OPEC国家激烈 博弈 的局面 , 整体看, 全球 原油需求稳步增长, 供给 过剩 的 局面有所缓解, 年内 油价在 经历宽幅震荡后 , 下半年重新步入上行通道 并突破60美元 /桶 。 OPEC国家原油 储量 约占全球原油 储量 70%以上,年产原油约为全球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2016年 11 月 30日,能源输出国组织( OPEC)八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同意将原油产量下调 120万桶/日 至 3,250万桶 /日 ,俄罗斯等非 OPEC产油大国同意减产 60万桶 /日 ,减产协议于 2017年 1月起实 行业研究报告 2 施,目前,减产期限已延长至 2018年 3月底。 2017 年以来, OPEC 减产执行率基本维持在 90%以上, 2017 年前 10 个月 OPEC 原油产量平均同比下降 1.37%。 图 1 OPEC 原油产量(单位:千桶 /日) 资料来源: Wind,联合评级整理 。 美国方面, 2017 年以来, 随着油价回升, 美国原油产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期间 由于 受飓风袭击影响, 8月和 10月分别出现两个产量低点。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最新数据,截至 2017年 11 月 17日 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已达到 966万桶 /日的新高 ,较年初 895万桶 /日的 产量 水平增长了7.96%。 图 2 美国原油产量(单位:千桶 /日) 资料来源: EIA,联合评级整理 从需求端来看,根据 OPEC 月度石油市场报告,全球原油需求量自 2017 年 年初 以来 有所回升,第 三季度 平均 需求量为 9,749万 桶 /日 ,环比增长 1.35%,同比增长 1.56%,处于三年来的历史 高位 。需 求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中国、印度 和德国 等国家 。 行业研究报告 3 图 3 全球原油需求(单位:百万 桶 /日 ) 资料来源: OPEC,联合评级整理 。 继 8、 9、 10月连续上调 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量的预期后, OPEC在 11 月再度上调预期,全年的全球原油需求上调 14万 桶 /日 至 9,694万 桶 /日 ,原油需求面向好。 受上述因素影响, 2017年虽然全球原油总体仍处于过剩状态,但过剩局面有所缓解 。 原油价格上半年 在 45 美元 /桶 以上 震荡走低 , 年中受 OPEC 减产协议 延长影响, 下半年原油价格强势走高,截至 2017年 11 月 末 ,布伦特和 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收于 63.84美元 /桶和 58.11美元 /桶 ,处于全年高位 。需注意的是,受 OPEC 减产以及中东地缘政治事件影响,代表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的布伦特原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布伦特和 WTI原油价差扩大至 5美元 /桶以上。 图 4 原油价格走势(单位:美元 /桶)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从目前市场走势看,考虑到中东地区局势变化以及全球油气供需等因素,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有望保持震荡上扬趋势, 预计 2018年 布伦特 原油 价格 可能 运行 在 5570美元 /桶之间。 行业研究报告 4 2、国内 原油 供需 情况 2017年 , 我国原油需求稳步增长,但受原油开采难度大 和 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原油产量延续了2016年的下降趋势 , 年内供需缺口继续扩大,原油进口量大幅提升,对外依存度 较 高 。 受原油进口政策放开 的影响 ,地方炼厂原料供给问题得以缓解,原油加工量增长 。 我国作为原油消费大国, 石油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17年 110月,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累计为 5.05亿吨,同比增长 6.01%。 图 5 2017 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从原油产量来看, 2017 年以来,我国原油每月产量在 1,550 万吨 1,650 万吨之间,月度产量波动不大。从月度累计量来看,受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 的 提高 影响, 2017年 , 我国原油产量 延续了 2016年的下降趋势, 110月,我国原油产量为 1.60亿吨, 同比 下降 4.10%。 图 6 2017 年我国原油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在我国原油消费量增长 和 产量下降的 双重影响 下,我国原油供需缺口扩大, 原油进口量持续增长, 2017年 110月,原油 累计 进口量为 3.49亿吨,同比增长 11.80%,原油对外依存度达 68.31%。 行业研究报告 5 图 7 2017 年我国原油进口情况(单位:万吨、 %)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三、 2017 年 成品油及 主要基础化工品的运行情况 1、成品油 市场 2017年前三季度 , 成品油 整体 消费 增速 与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 其中, 汽油和煤油需求较 上 年同期变动不大 ,但 柴油消费增速较 上 年同期 大幅提高 ,成为拉动成品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前三季度,汽油表观消费量 9,134.50万吨,同比增长 2.6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0.01个百分点;柴油表观消费量 12,390.60 万吨,同比增长 2.3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 9.52 个百分点;煤油表观消费量 2,506.45 万吨,同比增长 8.65%,增速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不变;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合计为 24,031.55万吨,同比增长 3.1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 0.0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柴油消费量的高速增长。 图 8 20152017 年 9 月成品油表观消费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 Wind 出口退税率提高 , 刺激 我国 成品油 出口 量 增加 ,但 加工 贸易型出口 配额 2017 年暂停 向 地方 炼厂 发放 , 未来 地方 炼厂 能否再次获得出口配额仍存在不确定性 。 随着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加剧,出口 成为调剂过剩成品油的重要途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 行业研究报告 6 的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预计 2017年产能 过剩 约 1.6亿吨, 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 2.5 亿吨 , 国内成品油维持供大于求格局。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增速逐步放缓,加之绿色出行观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我国成品油内需增长有限,出口成为缓解产能的有效途径,炼油企业出口意愿增强。同时 , 2016年 11 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 2016年 11 月 1日起,将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出口退税率提高至 17%,进一步推动今年成品油 出口增加。 2017年 19月 , 我国 成品油累计出口 3,663.00万吨 , 同比 增长 7.60%, 其中, 汽油出口 730.83万吨 ,同比增长 5.50%;柴油 出口 1,202.00万吨 ,同比增长 11.40%;煤油 出口 908.22万吨 ,同比增长 0.30%。 2017年, 我国共发放 五 批 成 品油加工 贸易出口配额, 合计 配额 3,142.9万吨 ,其中 , 中石油 970万吨 ,中石化 1,594.4万吨 ,中海油 279.5万吨 ,中化 300万吨 , 成品油 出口配额 全部 面向国有企业发放, 地方炼厂 已 被 暂停 出口 配额的 发放 , 国内 销售竞争 激烈 。 2、 2017 年我国主要基础化工品进出口情况 以 原油 为原材料 的基础化工品应用广泛,整体需求保持旺盛,但长期以来国内炼厂主要关注成品油炼制,同时 , 受制于工艺水平所限 和环保约束 ,国内 部分 基础化工品 存在 缺口。 我国作为烯烃需求大国, 2016年,我国乙烯、丙烯、丁二烯的进口依赖度分别为 8.51%、 13.1%和 8.1%,是上述烯烃的净进口国。 2017年以来,由于乙烯下游 产业景气度提升 ,我国乙烯需求大幅增长 , 2017年 110月,我国乙烯累计进口量为 177.17万吨,同比增长 39.41%。丙烯方面,由于 2017年国内新增产能投产, 2017年丙烯进口量增幅不大, 但 月度进口量之间浮动较大。 2017年 110月,我国丙烯累计进口量为 245.38 万吨,同比增长 8.39%,主要为春节 提前备货导致的增量。丁二烯方面, 2017 年 110 月,我国丁二烯累计进口 28.86 万吨,同比增长 25.25%,主要系国内生产装置检修所致。 图 9 2017 年我国主要烯烃产品进口情况(单位:吨、 %)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芳烃方面,我国同样 以进口为主 , 2016年主要的芳烃产品中对二甲苯进口依赖度高达 57%,纯苯的进口依赖度也在 16%左右。纯苯方面, 2017年年初 以来下游需求向好带动进口量大幅增长, 2017年 110月,我国纯苯累计进口量为 210.96万吨,同比增长 81.59%。甲苯方面,进口规模波动较大,年初 行情 走高,之后由于下游受环保检查等影响需求受限,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 2017年 110月,我国甲苯累计进口量为 44.65 万吨,同比下降 29.20%。对二甲苯方面,近年来下游化纤需求大幅增长,对二甲苯需求和供给间的缺口较大, 2017 年 110 月,我国对二甲苯累计进口量为 1,171.37 万 行业研究报告 7 吨,同比增长 16.12%。 图 10 2017 年我国主要芳烃产品进口情况(单位:吨、 %)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3、 2017 年我国主要基础化工品价格表现 主要烯烃和芳烃 价格与 石脑油价格关联度较高, 价格受成本推动明显, 部分产品受主要厂商装置检修影响 大幅 波动, 2017年全年价格中枢高于 2016年。 烯烃价格走势方面,乙烯走势与石脑油保持较高的正相关 性 , 2017年上半年,乙烯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趋势,下半年呈现快速上涨 态势 ,但 产品 价差整体弱于 2016 年。截至 2017 年 11 月 28 日,乙烯 CFR东南亚现价为 1,175美元 /吨,较年初上涨 19.90%,与石脑油价差为 595.27美元 /吨。丙烯方面, 2017年以来丙烯价格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受下游聚丙烯行情向好影响,丙烯与上游石脑油的价差相比上年有所扩大,截至 2017年 11 月 28日,丙烯 CFR中国现货价为 968美元 /吨,较年初上涨 7.56%,与石脑油价差为 388.27 美元 /吨。丁二烯方面, 2017 年以来丁二烯价格 波动 明显,其中,炒作因素较大。受装置检修炒作影响,丁二烯在 2017年初持续了上年末的上涨行情,并在 2月到达价格高点,之后随着货源相对充裕,价格回归理性,下半年起价格受下游轮 胎消费景气度提高影响再度出现一轮上涨。截至 2017 年 11 月 28 日,丁二烯 CFR 中国现货价为 1,060 美元 /吨,较年初下降 54.89%,与石脑油价差为 480.27美元 /吨。 图 11 我国主要烯烃与上游原料价格走势情况(单位:美元 /吨)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 芳烃价格走势方面, 2017年初至今大部分时间区间,甲苯和对二甲苯价格与上游石脑油价格保持了较高的正相关 性 , 且 价差较为稳定。但 10月以来,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石脑油价格迅速上涨, 行业研究报告 8 甲苯和对二甲苯与之价差有所收窄。截至 2017 年 11 月 28 日,甲苯和二甲苯 CFR 主港现货价分别为 715.00 美元 /吨和 904.67 美元 /吨,分别较年初上涨 5.30%和 3.04%,与石脑油价差分别为 135.27美元 /吨和 324.94 美元 /吨。纯苯方面, 2017 年年初受国内纯苯装置集中检修及下游需求向好等因素影响,纯苯价格出现一波快速上涨,随后纯苯库存高企,价格逐渐回归理性, 4 月以后纯苯与上游石脑油价差较为稳定。截至 2017年 11 月 28日,纯苯东南亚离岸价为 888.50 美元 /吨,较年初上涨7.57%,与石脑油价差为 308.77美元 /吨,整体行情较上年同期比处于较好水平 。 图 12 我国主要芳烃与上游原料价格走势情况(单位:美元 /吨) 资料来源: Wind, 联合评级整理 四、 2017 年我国 石油炼化 企业 运行情况 1、 产能 我国原油加工能力整体 过剩,“两桶油”竞争优势突出, 地方原油加工能力集中于山东地区。 2017年 “ 两权 ” 配额指标关闭后,落后产能淘汰速度放缓 , 预计未来产能淘汰手段将以市场竞争为主。 截至 2016年底,我国原油加工能力 7.5亿吨 /年, 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代表的国有综合炼化企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地炼企业合计炼油能力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 1/3。我国共有地炼企业约 80 多家,地方原油加工能力分布不均,地方原油加工能力集中于山东地区。 2015 年 “ 两权 ” (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使用权)放开后,地方炼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的条件下,申请 “ 两权 ” 配额,全国有 32家企业先后获得原油配额,合计配额 10,056.00万吨。2017 年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有关原油加工企业申报使用进口原油问题的通知,指出 2017 年 5月 5 日起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在 “ 两权 ” 配额申报关闭后,地炼企业的落后产能淘汰速度放缓, 根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 2017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 , 预计 2017 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新增 3,000 万吨,同时 , 淘汰落后产能 2,800 万吨,2017年底全国炼油能力与 2016年基本持平。 2、 生产运行情况 2017年前三季度 , 全国原油加工总量保持 3%5%的 速度 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两桶油原油加工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 65%以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原油加工总量累计 4.18亿吨,同比增长 4.63%,增速较 上年 同期提高 1.61个百分点,其中 , 中石油原油加工量累计 1.01亿吨,同比增长 5.17%,;中石化原油加工量累计 1.77亿元,同比增长 1.26%;两桶油原油加工量增速均已由 上 年同期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行业研究报告 9 2017 年前三季度,中石化原油加工量占全国比重为 42.41%,较 上年 同期下降 1.41 个百分点,仍 为 全国原油加工量最大的企业;中石油原油加工量占全国比重为 24.08%,与 上年 同期基本保持平稳,两桶油总体占比呈平稳下降趋势,但合计占比总量仍超过 65%,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图 13 20142017 年 9 月中石油、中石化原油加工量增速及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 Wind 受部分炼厂获得 原油 “ 两权 ” 影响, 原油供应 量 增加 ,加之下游 需求 热情提高 , 2017年前三季度,地炼企业的开工率保持 60%左右。 原料 端,在陆续获得原油 “ 两权 ” 后,地炼企业主要加工原料由燃料油逐步向进口原油和国产海洋油转变。进口油种主要来自阿曼 Oman、俄罗斯 ESPO、委内瑞拉 Merey、安哥拉 Saturno、巴西Lula等,中质低硫、含硫原油占到一半以上。 2017年 110月, 累计原油进口量为 3.49亿吨,同比增长 11.80%,仍保持较高增速。 市场端,在落后产能淘汰以及两桶油加工量占比下降的背景下,地炼企业的行业竞争放缓, 2017年前三季度,地炼企业的开工率保持 60%左右。 图 14 20152017 年 9 月全国炼厂与山东炼厂的开工率情况(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 行业研究报告 10 环保治理 力度加强, 部分 装置 被 停产或 限产。 “ 2+26城市” 1油品升级, 造成 柴油阶段性供需失衡 。 未来 , 如何 应对 环保要求 提高 仍是 炼油 企业 面临 的主要问题。 随着 环保 政策 的 落地 , 特别 是 2017年 8月 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 出台 , 加大了 “ 2+26”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 力度 。 2017 年下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地炼大省山东,部分地炼企业被整治取缔, 山东 滨州、菏泽 、 淄博等 石化 企业较为集中的 地区以及 中 石油、 中 石化、中 海油 、中化明确 被 列入 环保 考核范围中 , 部分企业被限产 , 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影响了行业供给端,同时环保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地炼企业的内部分化。 2017 年 9 月 , “ 2+26” 城市 车用油 升级为 国 六 标准 ,另外,普通柴油提前至 11 月 1 日由 国四升级为国五标准 。尚未 达到生产 普通 柴油国 五 标准的企业约占柴油市场近三成比例, 提高 产品 质量 ,实现转型升级 成为必经之路 。 2017 年 11 月 , 由于 部分炼厂限产以及柴油质量升级 造成 柴油供需 阶段性 失衡,柴油价格已 大幅 增长至 7,000 元 /吨以上 , 其中 2017年 11 月 25日 已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为 7,215元 /吨 ,较 今年 最低价格 4,428元 /吨 提高 2,787元 /吨 。 五、 2017 年我国 石油炼化 企业债券市场表现 2017年 年初 至今石油炼化企业新发债券规模大幅下降,主体级别多分布于 AA及以上,无 债券违约事件发生。 2017 年 石油炼化 企业新发债券规模大幅下降,合计发行金额为 100 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了258.20 亿元。 分市场来看, 新发债券 仍以在银行间市场为主,在交易所市场上仅上交所的发行债券42.00 亿元。 从发债品种来看, 2017 年前三季度除定向融资工具外,其他品种债项均有涉及。多数债权品种的发债规模均较 2016年前三季度下降 50%及以上幅度。从下图可以看出,各种发债品种利率与 2016年前三季度相比,短期融资券的发债利率增幅最大,其次排名依次为一般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一般中期票据。 从债券发行市场来看, 2017 年前三季度债券发行市场中银行间发债额度最高,合计金额为 58亿元,但较上年前三季度发债总额 263 亿元下降 77.95%,若剔除 2016 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银行间的发债额度 160亿元,较上年前三季度的发债总额仍下降 43.69%。 2017年前三季度上交所的发债额度较上年同比下降 49.52%至 42.00亿元,深交所则无债券发行。 从债券发行期限来看, 2017 年前三季度 1 年以内的债券期限品种较上年有所减少,除期限为 1年期的超短期融资券的发债规模外,其余期限种类的发债规模均较上年同比降幅超过 50%。从同期限的债券发行利率来看, 2017 年前三季度超短期融资券的发债利率增幅较去年同比最大,其次为 5年期、 1年期的债券种类; 3年期的债券种类发债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行业研究报告 11 图 15 2017 年一级市场石油化工企业新发债券种类统计(单位: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 注:由于 2017 年前三季度未发行定向融资工具,此处假设发行利率与去年保持一致。 图 16 2017 年一级市场石油化工企业新发债券交易市场统计(单位: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 注:由于 2017 年前三季度未在深交所发行债券,此处假设发行利率与去年保持一致。 图 17 2017 年一级市场石油化工企业新发债券发债期限统计(单位: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 注:由于 2017 年前三季度未发行期限为0.49 年和 0.50 年的债券,此处假设发行利率与去年保持一致。截至 2017年 11 月底, 涉及 石油 (含液化石油气) 加工 业务 2的 发债企业共 13家,债券余额 619.90亿元,余额最大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60.00 亿元,余额最小的 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 6.00亿元;债券总数 43 只,存续债券数量最多的为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广汇能源 ” ) 和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东华能源 ” ) 均为 7只。 从债券到期期限看, 2018年和 2020年石化行业到期规模分别为 213.00亿元和 175.70亿元, 如不考虑 “ 两桶油 ” 债券的影响, 20182022年 到期规模较为分散,偿付压力不大。 信用等级分布上, AAA 的 2 家, AA+的 2 家, AA 的 103家。在信用等级迁移上,在 有 主体级的 13 家企业中, 2017 年首次 评级的企业有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能源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 从级别迁徙情况看, 2017年至今 石油加工 行业中 无 主体 信用级别迁徙企业 。 图 18 2017 年一级市场石油化工企业存续期债券到期分布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六、 2018 年 我国 石油炼化 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18年 , 原油价格有望保持相对强势, 期间 , 美国与 OPEC国家仍将 激烈 博弈,油价 可能 维持宽幅 震荡 ,全年 价格 中枢 将高于 2017年 。 主要基础化工品价格受益于 原油价格 支撑 将 表现强势 , 产2 根据 申万行业划分标准统计 ,同时剔除非炼油主业的公司。 3 广汇能源:中诚信证券评估 给予其 “ AA+/稳定 ” 的信用等级 ;中诚信国际 给予其 “ AA/稳定 ” 的信用等级 。 行业研究报告 12 品利润空间将取决于供给侧产能释放情况。 受环保督查力度加强影响 , 部分化工品 产能出清, 将 改变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格局,有利于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规范运营的 炼化企业 将 整体 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从 企业发展来 看,未来一体化、集群化、规模化 仍将是我国 炼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大连长兴岛、上海漕泾 、广东惠州、福建古雷、河北曹妃甸 、江苏连云港以及浙江宁波 共 七大炼化基地建设 作为 中国石油化工 “ 十三五 ” 炼化一体化的重要规划 将继续推进 , 现有落后产能将 逐步 在竞争中被 淘汰, 我国整体原油加工能力 有望 进一 步 提升 。 作为 地方炼油行业 的代表, 山东 地方炼油企业受单体装置 规模小和 环保压力 加大 等因素影响,整体竞争 力 将有所弱化。 加工贸易型出口配额2017年已暂停向地方炼厂发放, 由于缺乏销售渠道, 未来 ,以成品油为主要产品的地方炼厂经营将面临更大 经营 压力 。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到石油炼化企业现有发行债券规模一般,信用状况较好, 2018年石油炼化行业整体信用状况有望保持稳定 ,但是需关注由于产品和工艺路径不同导致的 企业 信用分化 。 行业研究报告 13 研究报告声明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联合评级 ” )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资格。 联合评级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研究报告中可能所涉及的证券或证券发行方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 本研究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联合评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联合评级于发布本研究报告当期的判断,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使用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研究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联合评级对使用本研究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研究报告版权为联合评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 “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研究报告的,联合评级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