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 宋代:杨佥判 原文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译文 襄樊战争已经进行四年多了,老百姓既不能打鱼又不能砍柴民不聊生。请问如今的国事是什么样子呢?耗费大量金银财宝粮食丝绸缴纳敌人。 再不要婆娑起舞了,丑恶之事实在太多了。权贵之家天天买年轻貌美的女子纵情享乐,却不管军事国事如何!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弄干戈:指战争。 柘( zh)枝:舞曲名。 能多:这样多。 朱门:权贵之家,这里指贾似道。朱娥:年轻貌美的女子。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军事:指襄樊城被围,贾似道不发援兵。 民事:指贾似道对人民加重剥削,而襄樊一带的民兵却勇敢地参加了保卫襄阳城的战斗。 赏析 词的上片指出襄樊战事的形势。度宗咸淳四年( 1268)九月,元兵筑白河城,始围襄樊。九年( 1273)正月,樊城破,二月,襄阳守将出降。 “襄樊四载弄千戈 ”,襄樊战事迄今已经四年,时城虽被围困,但仍未破。守城军民屡次向朝廷求援,但窃居相位的贾似道却置之不理。唐代诗人王维唱过 “襄阳好风口 ”( 江汉临泛),李白也曾歌唱道: “江城回渌水, 花月使人迷。 ”(襄阳曲四首其一)可是,如今在元兵的重围下, “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和平安乐的生活被破坏,再也听不到动听悦耳的渔歌、樵歌,更不用说诗人们的吟唱了。“襄阳之围,食子爨骸 ”(随隐漫录),到处是一片悲哀的呻吟。四年的战事并不算久,但为了守城而耗费的钱粮不知多少。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除了这层意思外,还隐含着贾似道和元人密约,向他们输绢纳币的一层意思。向元人输金谷称臣求和,既不能挽救裹樊的命运,也挽救不了南宋朝廷的命运。 下片,词人笔锋 一转,尖锐地指出襄樊战事危如累卵,可能遭致失陷的根溉,是因为奸臣贾似道之流 “权奸方怙权妒贤,沉溺酒色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随隐浸录)。 “柘枝不用舞婆娑 ”,据乐苑记载: “柘枝舞曲,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扑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 ”柘枝舞婆娑,金铃莲花,童女对舞,本来美妙无比,然而词人却重重地下了 “不用 ”二字,对于置前方战事不顾,成天沉溺于酒色的贾似道等人来说,曼舞轻歌正是他们的丑处、恶处。 “丑也能多,恶也能多 ”,这真是一种够丑够恶的行为了。 “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 民事如 何 ”,进一步揭露这伙人的丑恶灵魂。 “时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其中 ”(宋史 奸臣传)。贾似道之流劫买美女,把她们送入朱门深院,高筑楼阁,广置亭榭,歌舞婆娑,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襄樊被困,军事、民事如何! 这是一种强烈感愤的语气,贾似道坐视不救,襄樊危在且夕,军民命运可知。后方权臣的荒淫无耻,与前方战事的危急,形成异常鲜明的对比,从而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对战事国事的焦虑,以及对当道者的罪恶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 全词文字直质。词人丝亳也不掩饰他的激愤之情,还很 巧妙地运用一剪梅词上、下片二三、五六句同声同韵的特点,重叠地运用了 “不见 ”、 “也消磨 ”、 “也能多 ”、 “如何 ”四个词组来加重语气和感情的深度,也使整首词更富有讽刺的意味。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杨佥判名字不详。度宗时人。存词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