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 十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八 唐代:钱珝 原文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赏析 此诗以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 “江行 ”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 “暗起 ”的写作手法。 “咫 ”是八寸。 “咫尺 ”,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 ”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 “不可登 ”,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 “不可登 ”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 “风雨 ”之势, “愁 ”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 “不可登 ”,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 “只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 十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 “只疑 ”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 “疑 ”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 “高古 ”的联想。 “只疑 ”和 “犹有 ”之间,一开一阖, 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此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 “滃 ”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钱珝 ( x许 ),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 钱徽之孙, 善文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