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 数据 分析报告 报告 撰写 中国公益 2.0 中山大学 中国 公益慈善研究院 项目 资助 南都公益基金会 2014 年 4 月 本 报告遵从 知识共享署名 -非商业性使用 -禁止演绎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1 目 录 1 摘要 . 1 1.1 报告目的 . 1 1.2 主要结论 . 1 2 项目介绍 . 3 2.1 项目背景 . 3 2.2 数据收录 . 3 3 结果分析 . 5 3.1 组织成立时间 . 5 3.2 组织注册状况 . 6 3.2.1 注册类型 . 6 3.2.2 注册时间 . 7 3.3 组织所在地 . 9 3.3.1 省份 /直辖市分布 . 9 3.3.2 区域分布 . 10 3.4 服务区域 . 11 3.4.1 服务区域范围 . 11 3.4.2 服务区域所在地 . 12 3.4.3 服务区域为“全国”的组织所在地分布 . 13 3.4.4 平均服务省份 /直辖市组织数量 . 14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2 3.5 服务领域 . 15 3.5.1 服务领域 . 15 3.5.2 不同服务领域组织在各区域分布 . 15 3.5.3 不同区域组织服务领域分布 . 16 3.5.4 热门领域增长趋势 . 20 3.6 资金规模 . 21 3.6.1 上一年度支出规模 . 21 3.6.2 注册状况与支出规模 . 21 3.6.3 不同区域组织支出规模 . 22 3.7 工作人员 . 24 3.7.1 工作人员类型与数量 . 24 3.7.2 工作人员构成状况 . 25 3.7.3 不同服务领域组 织工作人员情况 . 26 3.8 媒体使用 . 27 3.8.1 不同类型媒体使用情况 . 27 3.8.2 不同区域组织微博使用情况 . 28 3.9 组织成熟度 . 29 3.9.1 成熟度指标的建构方法 . 29 3.9.2 组织成立时间与成熟度 . 30 3.9.3 组织所在地与成熟度 . 30 3.9.4 组织所在区域与成熟度 . 32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3 3.9.5 服务区域范围与成熟度 . 33 3.9.6 服务领域与成熟度 . 33 4 后续计划 . 34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1 1 摘要 1.1 报告 目的 本分析报告的撰写建立在数据库 2013 年 9 月 -12 月数据收录的成果之上,撰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检验数据库的信息收录效果,并 利用数据 库收录的基本信息,对目前国内民间公益组 织在几个主要维度上的现状进行一个详细的刻画, 希望能帮助 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对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形成一个 较全面的印象,例如与自己同样的组织在全国有多少? 自己 所在 的组织算是“大”组织还是“小”组织 ? 是“ 成熟 ” 的 组织还是“新生”的组织? 报告 所提出的成熟度等指标可 为资助型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制订资助策略时提供一个 参考 的方向 ,同时 也希望通过报告的结果为研究民间组织的 机构 和个人提供 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也为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抛砖引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数据库所覆盖的民间公益组织数量与国内实际存在的民间公益组织数量 还有很大差距。 本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只能理解为这个领域的掠影而已 , 以 供公益同行参考 。 1.2 主要结论 1990 年至 2000 年样本公益组织成立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0 年以后组织数量急剧增加 。可以预期 国内 民间公益组织 在未来会持续不断成长。 约四分之一的组织没有注册,有超过 40%的民间公益组织没有正式的“非营利组织身份” 。 在注册组织中 , 民非注册的组织最多。 公益组织 的注册数量 于 1990 年至 2010 年 呈现增长趋势,自 2011 年大幅度增加, 2013 年达到顶峰,组织成立时间与注册时间之间平均相隔约 2年 左右 ,即有一部分组织并不 能在成立后马上注册成功 。 来自广东、北京、四川、江苏和上海的 民间公益组织 最多。 从区域数量分布来看,东部 西部 中部。 超过六成的组织仅服务本省 。服务范围较广 的组织,也主要分布在组织数量集中的地区 。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2 组织数量排名前五的服务领域是儿童青少年、教育助学、综合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和残障人士,组织数量最少的 三 个领域为同性恋、女性权利和动物福利。 公益组织上年度支出金额在 30万元以下的组织 占全部组织数量的 60%以上 , 整体而言 大额支出的公益组织数量较少 ,小额支出的公益组织的数量较多 。 绝大部分组织的人员结构为“全职 +兼职 +志愿者”。在各服务领域中全职人数中位数最高的为残障人士;兼职人数中位数最高的为灾害管理。除信息网络和综合志愿服务这两个领域外,其他领域全职人数均大于兼职人数。 本报告尝试 利用全职人数、成立年份、是否注册、媒体传播、开支建立了公益组织成熟度模型。成立时间 6 年以内的组织,成熟度与成立时长正相关;成立时间 6 年以上的组织,成熟度与时间无 明显相关 。 在组织数量多于 15 家机构的省份中,组织 平均成熟度 排名依次是陕西、上海、北京、重庆、福建和广东;公益成熟度总和前三的为广东、北京和四川。 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组织成熟度相当,中 部地区的组织成熟度最低;服务全国的组织相对成熟度更高一些,而服务本省组织相对 较 低。 成熟度 排名前四的领域依次是教育助学、企业社会责任、民间研究机构和残障人士,排名靠后的领域是综合志愿服务、老年人、动物福利和艾滋病。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3 2 项目介绍 2.1 项目背景 中国 已 日益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矛盾凸显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崛起正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近年来随着体制 改革以及公民意识的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数量与日俱增, 其 在国家转型和公共领域参与等方面 都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3 年 3 月,中山大学中国 公益慈善研究院( 下文简称 SOP)、中国公益 2.0项目( 下文简称 NGO2.0)和南都公益基金会三家机构相聚一堂,希望由研究机构、技术服务机构与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项目,集学术、技术和业界优势于一体,为民间公益组织提供技术传播、资金募集等多方面的支持。数据库的搭建基于以下主要思考:一是信息完整的数据库能够影响资助方决策,让基金会更高效地找到合适的资助对象;二是为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特别是大规模的量化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样本框,从而提高研究质量。 2.2 数据收录 本数据库主要收录民间公益组织的基础信 息,具体如下: 公益组织的数量、机构所在地、成立时间、服务领域及区域; 公益组织年度总支出; 公益组织的规模(全职人数、兼职人数、志愿者人数); 公益组织是否注册,注册时间及注册类型; 公益组织媒体平台(自建网站、微博); 公益组织固定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数据库的收录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2013 年 4 月 -9 月中旬是项目的筹备阶段, 通过清理和汇总三家发起机构各自已有的民间公益组织名录,得到一份 约 3000 个民间公益组织名称的初始名单。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4 2013 年 9 月 -12 月份为数据库的集中宣传和推广,三家机构共同邀请国内民间公 益组织进入数据库填写基本信息。一是“点 面”式动员,主要利用 QQ 群、邮件组、微博等媒介号召自身 网络中的民间公益组织入库填写,再邀请它们动员起它们的组织网络,层 层向外扩展。二是“点 点”式动员, 对每 家组织进行邮件、 微 博私信以及电话邀请。除了线上途径,发起方也利用 线下的途径进行宣传,在全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教育组织年会、安徽 NGO 年会、广州青年社会组织评估会等由发起机构组织或有份参与的场合,都派发了数据库宣传资料。 组织的收录具体包括两个步骤: 初审:甄别填写信息的组织是否 “民间公益组织”,项目组确立了 4 条标 准: 1、在中国大陆境内发起,不包括在港、澳、台及海外发起的组织; 2、由中国大陆民间个人 /团体自发成立,非官办的组织; 3、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包括公益性质(帮助社会大众)和互益性质(组织成员互相帮助),不以营利为目的; 4、不论是否注册和注册性质,但不包括基金会。 复审:对符合条件的组织,电话联系资料填写人核对信息,核对完成后组织会被正式收录。 由于民间公 益组织的成立背景往往比较复杂,仅靠填写的信息、网上 公开信息 及电话复核 并不能 完全识别出该组织是否完全符合条件。为尽可能覆盖更多组织, 项目组采取的是“宜宽 不宜窄”的原则, 只要该组织大致符合 4 条标准,国内发起,明显不是基金会 也不属于事业单位和企业性质,就会收录到 库 中。 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入库填写或完善信息的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数量为810 家,在库组织总数量为 3602 家。 为追求数据的完整性,本分析报告所使用的组织样本为符合数据库服务范围,在 2013 年 12 月 31 日前填写或完善信息,且已经完成电话复核的组织,合计共 788 家。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数据并利用电话及其他手段进行联络,所以样本中较少包含完全接触不到网络的公益组织。由于地域差异、网络使用、组织信任度 等限制,导致部分省市有效样本偏少,例如安徽省通过线上和线下网络到达了 100 家左右的草根组织,但目前可供分析的有效数据中仅收录了 29 家。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5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省市的公益组织情况,分析者在分析过程中也从东西 中 部各挑选了代表性省市进行分析,东部为北京、广东,中部为安徽,西部为四川、云南。 3 结果分析 3.1 组织 成立时间 民间公益组织 成立时间 见图 1 和图 2,最早成立的一家为 1939 年,其余自1990 年开始数量总体 呈 上升趋势, 2000-2001 年是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增长的转折点,在 2000 年前组织数量整体增幅不大, 在 2001 年后显著 增 多 。这个民间组织增长格局与 SOP 于 2011 年所做的一项全国民间公益组织抽样调查的结果非常类似。 数据库 结果也显示 2007 年至 2013 年组织数量急剧增加, 2008 年和 2013 年组织增加数量达同期顶峰 。这与中国发展简报 2013 年发布的一个全国草根公益 NGO 调查 结果也相一致 1。 图 1 公益组织成立 年份分布 1 中国公益 NGO 概览 -中国公益组织名录特别报告EB/OL.chinadevelopmentbrief/qikanotherlist.php?id=5. 中国民间 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 6 图 2 公益 组织 成立 数量 按年份累计 情况 3.2 组织 注册状况 3.2.1 注册 类型 民间公益组织的注册状况是其生存现状的另一个重要反映, 数据库收录结果显示 (见图 4), 24.75%的组织尚未进行注册, 75.25%的进行了注册。注 册 组织中有 39.21%为民非注册, 19.04%为社团注册, 9.26%为工商注册, 7.74%为机构挂靠。 若把机构挂靠也看作未注册 的话,两者相加比例为 32.49%,即 超过三成的民间公益组织尚未有独立的身份。考虑到接近 10%的工商注册组织, 合计 有超过 40%的民间公益组织没有正式的“非营利组织身份”。 通过比较发现 这与SOP2011 年 全国抽样调查的结果虽略有差异但大体亦非常接近(见图 5)。 图 4 公益 组织注册 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