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医疗器械市场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概况,1,大型医疗设备,2,高值耗材器械,3,目 录,1.1医疗器械:规模庞大,增速远超药品市场和国际水平,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和 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可细分为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器械、骨科器械等多个领域。图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2011-2017),2017年市场规模达5233亿元;近六年CAGR达18.21%;远高于药品市场增速(10%)。,1.2市场结构: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器械和骨科是最大细分,图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结构,1.3市场格局:部分高端器械领域逐步完成进口替代,图表:中国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下文将重点分析大型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1.4政策制度:鼓励使用国产设备,促进遴选优秀设备,图表:国家鼓励进口替代相关政策内容,1.4政策制度:特别审评&优先审批加速优秀产品上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自2014年3月开始实施;截止2018年3月8日,已有165个产 品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获批产品超过30个。,图表: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程序数量 图表:进入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品种情况(2018Q1)(2014-2017),“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自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18年Q1已有12个产品纳入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 获批2个(垠艺生物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和华大智造的基因测序仪)。,1.5贸易争端:国产中高端器械迎来突破性发展机遇,2018年6月15日,美国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 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高端医疗器械(核磁 共振、监护仪、超声、X线、心电图仪等)面临加税局面。对应地,国务院在6月16日发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 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公告,其中涉及的医疗器械项目 包括以下六项:90181310 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装置90181930 病员监护仪90185000 眼科用其他仪器及器具90189099 税目90.18未列名的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90221400 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90229090 税目90.22所列其他设备及零件、附件整体来看,中美贸易争端对国内监护设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对磁 共振MRI和X射线市场将产生重要。,医疗器械概况,1,大型医疗设备,2,高值耗材器械,3,目 录,2.1大型医疗设备:价值高、体积大、管理严,图表:大型医疗设备分类和管理情况,2.2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大,需求端资金压力也大,图表:中国医疗设备销售情况(2013-2016)单位:亿元,医疗设备的定价普遍高昂,项目成本回收期限较长,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公立医疗机构获取设备资金有三种渠道:自给自足、政府划拨、外部融资;医疗机构的资金需求大,同时还希望能够盘活已有的医疗设备,实现资金的融通;,2.3CT&MRI类:GSP绝对垄断,东软&联影有望突围,图表:CT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图表:MRI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GE、Siemens、Philips三外资巨头的市场份额均超过八成;国产CT以64层以下为基础,开始涉足128层及以上的高端市场;国产主流超导型磁共振以1.5T为主,部分企业已突破3T的技术壁垒;东软&联影拥有强大研发团队和核心技术专利,有望突破外企垄断的局面。,2.4X射线&超声类:本土企业崛起,竞争愈发充分,图表:X射线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图表:超声影像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X射线类竞争最为充分,无明显垄断企业,国产有望实现进口替代;超声类仍被GSP垄断,迈瑞扩张速度加快,进入前三指日可待;X射线和超声类技术壁垒相对不高,国产厂商可以通过价格、服务等附加产品方面 抢夺市场份额。资料来源: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发布大会,2.5放疗&核医学类:技术壁垒高,外企处绝对优势,图表:放疗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图表:核医学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放疗设备中伽马刀的国产化程度近90%,基本实现进口替代;核医学的主要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ECT),具体可分为SPETCT(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此两类设备的玩家都偏少,因技术壁垒,外企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2.6监护&呼吸类:外企优势逐渐降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图表:监护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图表:呼吸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监护类设备市场,迈瑞份额过半,处市场主导地位,其新发布的BeneVision N1智能转运监护仪有望颠覆市场;呼吸类设备虽说仍是进口为主,但国产企业抢夺市场的趋势明显;长远来看,此两类设备有往智能化、家庭化的发展趋势。,2.7血液净化&麻醉类:长远看好独立血透中心市场价值,图表:血液净化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图表:麻醉类医疗设备市场份额(2017),血液净化设备仍是进口主导,独立血透中心有望成为市场争夺重点;麻醉类设备存在寡头垄断(德尔格&GE),迈瑞有望突破这一格局;近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价格持续下降,毛利率微幅下降。,2.8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引导微创介入治疗,图表:医学影像引导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情况,除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方式治疗肿瘤外,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介入 治疗已经成为新的诊疗手段;术者可以通过术前的影像学资料提前制定手术计划,通过术中的影像数据实时监 测消融范围,然后再通过术后的影像学复查资料来评估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影像引导手术操作创伤更小、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并发症少;,2.9发展趋势:耗材捆绑被禁止,医械融资租赁前景广阔,图表:融资租赁资产行业分布情况(2016)医疗健康租赁,成为当下融资租赁业务新 的增长点;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主要集中在MRI、CT、PET、伽玛刀等高科技成像设备和放 射治疗设备;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关于促进 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直接推动医疗设备融资 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厂商融资 租赁,简单融资 租赁,售后回租,杠杆租赁,医疗器械概况,1,大型医疗设备,2,高值耗材器械,3,目 录,3.1心血管器械:介入器械为主,支架类器械处绝对地位,图表:心血管医疗器械主要分类情况,心脏&骨科是高值耗材的核心利润来源,3.2市场空间:整体规模超380亿,增量市场为主要目标,图表:中国心血管器械市场规模(2013-2018),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患病 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上升阶段;存量市场有限;随着新农合的实际报销比例不 断提高,基层PCI手术的需求 将得到释放;国产以明显的价格优势将继续 占据增量市场;市场增速预计在20%左右。,3.3产业结构:支架类竞争饱和,电生理介入企业较少,图表: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企业图谱,图表:中国PCI治疗例数和支架需求数情况(2009-2016),血管支架已成为PCI的主要手段;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占比达80%;现有药物洗脱支架已使患者基本 摆脱了长期的药物需求,但血管 再狭窄的问题依然突出;相比于可降解材料问题,支架快 速内皮化更有助于防止血管再狭 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3.4血管支架:药物洗脱支架是主流,内皮化研发另辟蹊径,3.5研发技术:全降解 VS 内皮化,待临床和市场检验,图表:中国血管支架主要研发情况,3.6骨科器械:基本四大类,高值耗材,技术含量高,图表:骨科医疗器械主要分类情况,3.7市场空间:整体规模约200亿,市场成熟,增速放缓,图表:中国骨科器械市场规模(2013-2018),复合增速约15%,略低于 整体水平;创伤类市场份额最大,约 32%;脊柱类和关节类其次,足踝 类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关节类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3.8市场格局:创伤类发展有限,关节类将成主战场,创伤类国产化超过50%,但增长明显 放缓,长期发展有限;关节和脊柱类国产化仅30%左右;国际骨科器械市场趋向成熟,其中关 节类占比最高;50岁以上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60%, 直接推动关节类市场需求;国内外关节置换技术正逐渐缩小差距;关节类近年来增速均在20%以上,高 于医疗器械整体水平。,图表:中国骨科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主要企业,创伤,3.9发展趋势:“创伤-脊柱-关节-运动医学“的发展路径,中国目前正处于创伤脊柱的过渡阶段;,以关节镜微创技术、局 部注射技术为主,进行 个体化创伤前预防、创 伤后治疗和康复辅导;足踝科兴起;欧美发达国家所处阶段。,脊柱经皮穿刺椎体成 形术(PVP)、 球囊扩张椎体后 凸成形术(PKP);辅助脊柱外科的 手术机器人;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器械。,关节置换技术;人工关节质量 设计与保证;运动医学关节,医疗3D打印的技术主要有: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选择性激光烧结成 型(SLS)、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选择性激光熔融(SLM),打 印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树脂(光敏树脂)、金属(钛)以及生物材料(高分 子材料、水凝胶);骨科植入物占全部植入物市场规模的93%,市场规模庞大,将成为医疗3D打 印市场的争夺重点;西安铂力特、爱康医疗、艾科赛龙等已取得骨科植入物产品证;,图表:3D打印器械对应注册管理情况,3.9发展趋势:3D打印骨科植入物将成市场争夺重点,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