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热门行业:趋势和问题英国投资环境现状如何在英国起步设立和收购英国企业英国企业并购市场现状 计划并实施一个成功的投标02 05 1004 06在英国做生意 中国投资享有的待遇当今主题全局纵览 热门行业:趋势和问题在英国做生意1在英国做生意 / kwm2718 292814发生纠纷怎么办:在英争议解决英国兼并与收购AQ:亚洲智慧我们的团队如何在英国起步2 在英国做生意 / kwm作为对欧投资的首选目的国,英国凭借其与欧洲、英联邦、非洲及中东地区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投资者通往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门户。由于投资者对英国法律体系的信心、英国法律及其机制的确定性,国际交易双方几乎普遍将英国法律作为首选的管辖法律,这也成为英国执业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备受需要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并购市场持续繁荣以及英国企业不断寻求海外资本,中国对英国投资继续稳步增长。身为在英国最具中国影响力的顶级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分所,金杜伦敦办公室不仅经验丰富,擅于为中国企业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提供法律服务和支持,还对中国投资者最感兴趣的资产、关注的问题及相关要求了如指掌。同时,我们也在协助英国企业与中国在英和在华企业沟通磋商和处理中国市场事宜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中国监管改革及对外投资规则持续放宽,赋予了中国投资者在快节奏的英国投资环境下开展竞争所需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中国对英投资呈升温之势,也将不断深化投资双方对彼此监管环境及商业文化的理解。而这种深入理解对成功管理所有投资交易的执行风险而言至关重要。在本指南中,我们对中国投资者进军英国市场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包括: 投资环境及目标行业; 英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英国脱欧的影响);及 影响当今市场格局的重要主题及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全球法律服务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中英两国商业经验及亚洲市场专长,能够充分理解您的需求并为您在英国开启新的投资机遇助一臂之力。金杜与众不同的关键优势,在于我们对中国这一增速全球领先的经济体拥有独特见解及专业知识。想要在亚洲世纪及崭新的全球市场中获得成功,首先需要了解亚洲。凭借亚洲智慧,我们为希望连通亚洲的客户开启机遇,同时协助亚洲客户架起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桥梁。亚洲智慧是我们每一天服务客户和理解其业务的核心。3在英国做生意 / kwm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市场中,跨境营商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国际视角并对当地深入了解对于奠定长久的成功不可或缺。具体而言,我们在以下领域独具优势: 协助中国客户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及 协助国际企业吸引中国资本并与中国实体发展成功的合作关系。凭借卓越的文化流畅度,我们能够妥善应对当地监管、商业及文化带来的复杂挑战,为客户达成满意的商业结果。简而言之,我们致力于将客户在新市场达成交易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阻碍降至最低,并为实现繁荣的中西商务往来架起沟通桥梁。作为亚洲第一家全球性律师事务所,金杜致力于让亚洲走向世界,让世界联通亚洲。凭借遍布中国内地及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和增长市场的2000多名专业律师,组成覆盖澳大利亚、英国、欧洲、美国、中东、东京和新加坡等地的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我们的使命是协助您在未来获得成功为您的企业和员工塑造一个新的世界。如您对本刊内容或在英国做生意的其他事宜有任何疑问,敬请联系本刊封底的合伙人。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并衷心期待与您就本刊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探讨。4 在英国做生意 / kwm丰富的机遇、便捷优渥的投资环境及聚焦中英合作的政府政策议程,这些都使得英国成为吸引中国资本的目标国。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开启对外投资的大门,英国将自身定位为吸引中国资本的重要目标国。英国的企业税收制度具有高度的竞争力,对于英国长期位居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功不可没。英国的公司税率仅为19%(截至2017年4月),2020年还将进一步降至17%,成为二十国集团中税率最低的国家。为提振英国企业增长,英国政府积极鼓励对英投资,采取措施便利企业融资,并将英国从欧洲的法规及令人畏惧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除某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领域,英国入境投资并无限制,而且其税收制度也着眼于吸引外国资本。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英国正力图将自身打造为人民币业务枢纽。此外,伦敦证券交易所也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落实“沪伦通”。受益于此,一旦2019年”沪伦通“全面实施,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将寻求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其股份及全球存托凭证(GDR)。我们一直在就“沪伦通”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及其他市场参与者保持着积极沟通。作为“沪伦通”计划的一部分,伦敦优质上市公司将寻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中国存托凭证(CDR),以提高公司在华知名度、增强股票流动性和创造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近年来,中国投资者青睐的英国目标行业范围不断扩大。能源仍是重点投资领域,预计到2025年能源和基础设施(含房地产)投资将突破1000亿英镑。其他重要行业包括金融服务、教育、制造与自动化、电池储能、金融科技及生命科学(包括制药及医疗器械)。最近几年,还有中国投资者买进奢侈品及休闲品牌,以期从中国国内不断发展的消费市场和持续壮大的中产阶级中把握商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详细分析英国投资环境、重点投资行业、当前并购市场格局及在英国经商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全局纵览5在英国做生意 / kwm聚焦共同合作中英两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共同合作、促进双边投资增长。举例而言,2013年以来有多位英国大臣率领贸易代表团成功访华;2014年3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主编、英国驻华大使馆提供支持的中国企业在英投资指南在北京发布;以及最近的2018年2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率英国高级别贸易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进一步巩固了中英双边关系。英国多位历任和现任高级大臣坦言,英国政府希望将伦敦打造成为最大的人民币交易枢纽之一。2014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被指定为伦敦人民币清算行。2014年9月,英国当局第一次向某中国银行发放了设立批发银行分行的牌照。随即在2014年10月,英国政府向市场发行了首笔人民币政府债券。此后,中国金融机构在进入伦敦市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最近,金杜协助工商银行伦敦分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15.8亿美元等值三段绿色债券。这不仅是该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最大规模绿色债券,也是中资机构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国际证券市场板块完成的首宗发行。“沪伦通”计划蓄势待发,市场预期中资大型企业将率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GDR。便捷的投资环境近年来,英国政府不仅为海外资本在英直接投资提供了优渥的环境,还成为设立对欧洲及对世界其他地区投资控股公司的优选司法管辖区。同时,投资者还能享受到其他税收和合规优惠待遇。比如,英国公司(i)无须就其从子公司取得的股息收入纳税;(ii)可能无须就处置子公司纳税;(iii)在分红派息时无须缴纳预提税;和(iv)享有一系列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优惠(中英双重征税协定于2013年12月13日生效)。投资英国可享有的非税收优惠包括,一般而言,除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领域之外,外商投资或持有英国公司鲜少受到限制。但投资金融服务、能源、传媒及国防等国家安全敏感行业,难免需要取得相关许可。在英国设立投资机构还具有另一项优势,即由英国注册公司对其他国家进行的投资通常也享有英国与该国订立的双边投资协定的待遇,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层额外的保护。面临的挑战在共同合作的大环境下,中国投资者对英投资仍会面临许多挑战,包括需事先取得国内监管机构的批准、英国公司及资产出售流程的推进速度及竞争,由英国投资银行牵头的出售流程(例如拍卖程序)尤其如此。不过,随着中国对英投资加快步伐,两国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将越来越熟悉彼此的要求,也会更有能力化解或应对内在风险。中国投资享有的待遇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伦敦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科技之都,今天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伦敦仍然是投资者心目中领先的全球科技枢纽。伦敦汇集了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和多元化的国际人才储备,堪称创造力和创新中心。”伦敦发展促进署,2018年6月6 在英国做生意 / kwm英国脱欧2016年6月,英国公投结果显示支持英国脱欧的投票数量达到一半以上,英国市场及英镑遭遇重挫。2017年3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宣布英国计划在2019年3月底之前退出欧盟。在此期间,英国与欧盟需就英国脱欧条款及未来贸易条款达成一致。市场普遍认为,考虑到金融服务业等各项相关安排的复杂性,该时间表十分紧张。截至撰稿时,很难确保能赶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3月末截止日期前完成谈判并达成贸易协议(即导致“无协议脱欧”)。不过,英国和欧盟原则性同意设置持续到2020年12月的脱欧过渡期,在此期间将大体延用现行英欧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虽然上述历史性事件造成了诸多不确定性(也可能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发现市场对英国资产的投资兴趣显著升温,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投资兴趣尤其浓厚。这主要是因为英镑贬值凸显了英国资产对于投资者的价值吸引力,同时长期来看英国仍是投资安全港。脱欧在短期内也许促使一些投资者采取较为保守的“观望”姿态,但由此也导致市场对关键资产的角逐暂时趋于缓和(尽管我们尚未发现竞争程度实质性趋缓)。随着英镑兑美元及其他主要币种持续贬值,已有海外投资者(包括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对具有价格竞争力的投资机会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发现脱欧尤其有利于中国投资者,因为脱欧后英国企业需要更好地适应欧盟以外业务合作伙伴的需求,同时市场上待售的核心/具吸引力资产数量也有增加。脱欧带来的现阶段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收购价值长期稳定的英国资产创造了宝贵的机会,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在英国经济中奠定牢固根基,还能以此为跳板发挥协同作用扩大亚洲市场份额。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英国政府力争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业务中心,金融服务业也是中国投资的重点机会领域。不同于设立子银行,中资银行在英国开设分行能够利用监管优势扩张其英国业务,同时保持以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管为主,还能利用总行的资金池。然而,这些银行的处置与恢复安排会受到严格审查,而且它们需要向英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英国审慎监管局(PRA)提供充足保障,证明其处置与恢复安排足够周密,能够在分行破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对英国金融体系及其英国客户的冲击。同时,它们还需确保遵守高级管理人员及认证制度的规定。该新设监管框架针对银行从业人员,自2016年3月起适用于英国境内的分行及子银行。英国的金融科技也在蓬勃发展。由于振奋人心的创新发明催生源源不断的投资机会,加之伦敦的监管环境有助于滋养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发端及发展,2017年伦敦发展促进署确认,按投资总额计,伦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中心。支付系统和支付架构企业迎来可观增长,同时由于金融科技公司往往会寻求新资金、或者乐于与带来价值增加的合作伙伴协作,因此英国存在大量投资机会。凭借有利于人才培育的政府、监管及私营计划,英国诞生了众多激动人心的初创企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科技创新枢纽。The trends and issues in sectors热门行业: 趋势和问题7在英国做生意 / kwm我们的观点.“金融服务业依然是英国经济的基石,其平衡而成熟的监管体系为全球金融服务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KHAI NGUYEN,合伙人,金融与银行部门基础设施与能源对于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领域的外商投资,英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即如果英国想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保持经济竞争力,就应当继续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这些领域。英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很明确,涵盖供水、废物处理、交通运输、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英国最新的全国基础设施规划预计需要超过4600亿英镑的公共和私人资金投入。英国政府希望解决能源低碳化、供应安全和可负担性等关键问题,因此能源领域蕴藏着大量机遇。其中最大的机遇将青睐那些准备好应对英国和欧盟复杂监管机制的投资者。除了英国许可、定价、合规及责任问题,欧洲能源项目的投资者还应注意欧洲的监管限制,涉及政府补助、公共采购及竞争等方面。投资者还应特别注意欧盟“拆分规则”的影响,该规则旨在通过限制能源输送企业在生产或供应资产中持有权益,以及限制生产或供应企业持有输送资产权益,来规范电力和天然气供应行业出现的反竞争行为。这些规则会影响集团对整个欧洲境内电力和天然气资产的控制。此外,还需要根据这类规则认真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情形,因为控制欧盟成员国境内能源输送和生产资产的两家国有企业,可能会被认定为属于同一家控制企业,除非它们拥有彼此独立并独立于母国政府的决策权。8 在英国做生意 / kwm我们的观点.受英镑的估值竞争力推动,加之英国政府作出拥抱全球市场表态后中国投资者投资意愿回升,中国对英国投资稳步增长。王荣康律师 欧洲及中东管理合伙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