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年5月储能产业趋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1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储能产业趋势 2019年 5月 第 98期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发布日期: 2019.6.10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2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目录 目录 . 2 热点话题 . 3 白皮书 | 2018 储能大数据公布,这些公司进了前十榜单 . 3 行业观察 . 10 夏清:储能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 10 俞振华:储能技术成本已突破行业拐点 . 12 联盟活动 . 14 ESIE2019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2019 开幕式在北京隆重召开 . 14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19正式发布 . 1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于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联盟标准发布会 . 17 2019 中国 储能产业领袖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 . 19 新疆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光储政策研讨会 . 19 ESIE2019 北京项目考察 直流光储充已具备商业推广价值 . 20 江苏省经研院,平高储能,许继电科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1 会员动态 . 23 库博能源与 T V 南德意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3 双登集团亮相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2019,璀璨 “双登之夜 ” . 24 致读者 . 26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3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热点话题 白皮书 | 2018 储能大数据公布,这些公司进了前十榜单 5 月 18 日,储能行业年度盛事“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2019”正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开幕当天,包括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各地能监局 (办)、两大电网和国内主流储能厂商在内的上千位领导和嘉宾参与。 峰会期间,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编写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19也同期发布。白皮书不仅对 2018 年国内外储能市场格局与态势有详尽分析,也统计公布了国内储能电池技术、 PCS 及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前十大供应商。 1、 储能技术提供商排名 ( CNESA 将储能技术提供商定义为向客户提供储能技术本体、电池模组,电池系统的企业) 2018 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南都电源、宁德时 代、中天科技、力信能源、双登集团、海博思创、科陆电子、信义电源、圣阳电源和中航锂电。 2、 储能逆变器提供商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4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2018 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逆变器提供商,依次为:科华恒盛、许继、昆兰新能源、 科陆电子 、阳光电源、盛弘 股份 、中天 科技 、索英电气、爱科赛博和南瑞继保。 3、 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 2018 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功率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依次为:南都电源、科陆电子、中天科技、 海博思创、阳光电源、睿能世纪、圣阳电源、欣旺达、煦达新能源和库博能源。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5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除榜 单之 外, 白皮 书 还披 露了 国内 外储 能 市场 的一 些宏 观数 据 。 一、全球储能市场规模 根据 CNESA 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 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181.0GW,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 170.7GW;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为 6625.4MW;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 5714.5MW。 二、世界各国市场排名 2018 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 39 个国家和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 韩国、中国、英国、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和加拿大,规模合计占 2018 年全球新增总规模的 95.8%。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6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三、中国储能宏观表现 根据 CNESA 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1.3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 17.3%,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 29.99GW;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 为 1072.7MW; 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 758.8MW。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7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四、 2018 年中国储能市场发展特点 2018 年成为了中国储能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配套文件的出台和落实,我国储能市场实现了又一轮高速增长,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突破 GW,储能在电网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投运比例大幅提升,储能在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价值实现有望破冰,储能应用在各个领域全面铺开。 虽然政策仍然是重要的驱动力,但市场需求已经逐步明晰、储能系统供应链日臻完善、客户对储能应用的认识也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促动下,储能市场开启了向规 模化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纵观 2018 年全年,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六个特点 : 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突破 GW,迈进规模化发展阶段 ; 电网侧储能“强势出击”,探索储能应用新领域 ; 火储联合参与调频正向多地渗透,期待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建立 ; 可再生能源场站配置储能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未来储能新的增长点 ; 非补贴类政策重推储能市场化发展,强化生命力 ; 多项储能标准出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五、中国储能市场发展预测 CNESA 研究部自 2014 年起对中国储能市场规模进行预测,五年来,在行业专家和储能企业的支持下,研究部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本版白皮书,我们将对 2019-2023 年 中国储能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物理储能: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仍占绝对优势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8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已投运的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为 29.99GW,在建规模 44.00GW,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发展 “十三五 ”规划,到 2020 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40.00GW,2025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90.00GW。 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已投运的压缩空气储能的装机规模为 11.5MW,近两年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和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选址、建设和应用经验将不断积累,据 CNESA 研究部预测,到 2023 年底,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累计规模将超过 2GW。 飞轮储能,虽然也是 CNESA 一直关注和跟踪的一类物理储能技术,但目前国内项目尚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因此,本版白皮书中暂不进行预测。 熔融盐储热: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将相继投入运行 2016 年 9 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国内首批 20 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 1.349GW,均配置了熔融盐储热装置 。截至 2018 年底,这批项目已建成投运的容量为 0.2GW,结合在建项目当前的状态,预计 2019 年新增投运的容量将达到 0.35GW,届时我国投运的熔融盐储热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 0.62GW,截至 2020 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 1.369GW。 电化学储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18 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累计投运规模为 1.073GW,是 2017 年累计投运规模的 2.8 倍,首次突破 “GW”。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驱动下, 2018 年储能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应用均增速明显,特别是电网侧,年增速更是达到 2047.5%,从 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中的规划数据看, 2019 年电网侧储能的快速应用还将持续下去,此外,储能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比较乐观。 CNESA 研究部预测,截止到 2019 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的累计投运规模将达到 1.92GW,年增速 89%,在 “十三五 ”的收官之年,即 2020 年,将延续超过 70%的年增长速度,到 2021 年,储能的应用将在全领域铺开,规模化生产趋势明显,推动储能系统成本的理性下降。随着电力 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推动市场化机制和价格机制的储能政策将为储能应用带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将趋于刚性,在此背景下,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将实现两连跳, 2022 年突破 10GW, 2023 年接近 20GW。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9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综合三类储能技术的预测值,截止到 2020 年底,中国储能市场的累计投运容量为 45.16GW,多类储能技术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各自优势。 储能产业趋势 第 98期 10 / 26 警告 : 内部文件 ,任何非法使用 ,阅读或转载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十四五”之后,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催生出台新一轮的储能政策,储能在市场运行中的价值流能够 得到体现和有效衡量,这将带动储能的又一次爆发性增长, 并且此次增长将更加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实现储能的多重应用为目的。 届时,储能各应用领域的界线将逐渐模糊,无论业主是谁,安装在何处,储能都可以被灵活配置,既可以单独也可以被整合起来提供各类电力服务,以最佳的组合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并逐渐向电力系统外渗透,成长为服务于全行业的支撑技术。 ( 文章来源:储能 100 人 ) 行业观察 夏清:储能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在今年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2019”上,电网侧储能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这一次源于 4月 22 日国家发改委 发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没有将储能纳入输配电成本。 目前储能成本是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将储能纳入输配电成本,能激励电网公司理性投资储能,也能带动储能产业发展。但是此次输配电定价成本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电储能设施等成本排除在外。对此,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夏清在储能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发表了对于此事的看法,并在会后接受北极星储能网等媒体专访。 夏清表示,对于电储能设施未被纳入输配电成本一事,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1、储能设施仍属奢侈品,成本较高; 2、电网侧储能建设以电网公司三产 公司为主,价格缺乏公允; 3、储能作为输配电设施,投资收益难以衡量。 储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解决电网资产利用率低的问题,尖峰负荷如果有储能来代替传统输配电投资,电网投资收益将大大提高。 夏清认为储能有很多价值,既然承认储能是电网的一个环节,那么就要考虑储能作为固定成本纳入输配电价,但也需要有条件。电网可以统一规划储能建设,但应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