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汽车行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9年11月5日,目录,行业背景,一,(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二)商用车:行业趋于稳定,重卡热度不减,(四)零部件:寻找细分龙头与确定增量,二,三,四,五,(五)投资建议:把握四条投资主线,四,(三)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是行业盈利的关键,(六)风险提示,六,行业背景,4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30.0%20.0%10.0%0.0%-10.0%-20.0%2010,201120122013,x 10000,20142015汽车年度总销量,2016201720182019.1-9YOY,2006年国内汽车销量为722万辆,经过十多年高速增长后,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2808万辆,同比小幅下滑,2006-2018年期间累计增长289%。2019年1-9月汽车累计销量1837万辆,同比下降10.3%,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为 负。我们认为,在经过16个月的下滑之后,行业分化加剧,各细分龙头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国内汽车 销量大概率将在2019年四季度出现回暖,今年汽车销量下滑幅度将出现收窄,全年销量增速在-8%左右。图表1:国内汽车销量及同比(单位万辆),行业背景,截止2019年6月,国内机动车保有量3.4亿,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约178辆,仅美国的20%, 日本的35%,韩国的39%。参考以2006年为基年,汽车名义价格指数基本不变,实际价格逐年下降,对应消费 需求仍将保持增长,综合来看,国内汽车消费短期将经历波动,长期仍有上升空间。,图表2: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美国,日本,韩国,中国,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2006,2008,2010,2012,2014,2016,CPI,汽车价格指数,图表3:汽车价格指数,(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复合增长率,24.3%,11.8%,年产61辆,年产1.6万辆,复合增长率12.7%,年产206.8万辆,年产22.2万辆复合增长率,1955,1958,1980,2000,2010,年产1826.5万辆,复合增长率6.8%,2017,年产2901.5万辆,1,117,951,166,37,190,18,115,34,15,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42%,36%,6%,1%,7%,1%,轻卡,轿车中卡,SUV重卡,MPV轻客,微客大中客,年产2780.9万辆,2018,复合增长率-4.2%,图表4:2018年国内各车型销量,图表5:2018年国内各车型销量占比1% 4%1%,(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乘用车出现负增长的核心因素是SUV销量增速大幅放缓,由于国内路况及消费者对汽车空间和尺寸的偏好等原因,SUV行业在2012-2017年均保持两位数高增长,自主品牌通过快速切入15万以下级别SUV市场,实现崛起,爆款 车型哈弗H6等车型年销售量一度突破60万辆,目前国内SUV每年销量已接近一千万,占乘用车销量超过40%。,图表6:国内SUV销量,-20.0%,0.0%,20.0%,40.0%,60.0%,0,500,1,000,1,500,2012,2013,2017,2018,x 10000,20142015SUV年度销量,2016YOY,(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2018年之前国内SUV核心驱动因素是1.6L排量以下的车型销量保持高增长,占比持续提升,其中主要由于自主品牌部分爆款车型在 二三线城市的热销。2018年之后SUV销量增速大幅放缓的核心是1.6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占比开始下滑。我们认为,SUV的结构性变 化主要由于:1)自主品牌高端化路线,车型以1.8L及2.0L为主;2)基数较高;3)行业景气度下滑。我们认为,SUV红利驱动下的乘用车销量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大概率保持波动性的低增速增长,行业寒冬已经接近尾声,车企间分化加剧,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行业格局逐步清晰,细分龙头将获得明显优于行业的增速,率先从行业寒冬中走出来,市场 份额将逐步提高。图表7:国内不同排量SUV占比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3,2014,2018,2019.1-9,201520162017小于1.6T1.6T-2.0T2.0T-2.5T2.5T-3.0T大于3.0T,(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以长城汽车为例,公司在行业景气度低迷的背景下,销量基本仍能保持增长,经过今年二季度末的国五切换国六 过程中,公司准备充分,销量经过短期波动后,迅速回暖。在行业增速超过-10%的背景下,公司2019年Q3基本 保持10%+的增速,业绩同环比改善显著。,图表8:近一年长城汽车SUV销量(万,辆),20%15%10%5%0%-5%-10%-15%-2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销量(万辆),YOY,12.8,7.7,7.4,2.00.0,4.0,6.0,8.0,10.0,12.0,14.0,16.0,2018Q4,2019Q1,2019Q2,2019Q3,图表9:长城汽车近四个季度业绩(亿,元) 14.0,(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三个维度解析自主品牌的生态1)车企数量众多。美国汽车行业由20世纪90年代超100家企业发展至目前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德国汽车20世纪90年代超50家汽车企业,发展为大众、戴勒姆和宝马公司。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行业竞争加剧,内部整合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国内传统自主品牌数量众多,叠加诸多造车新势力突围,行业已经进入红海。我们认为,行业产能将加速出清,自主品牌分化 将趋于明显,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好于行业水平,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图表10:2019年自主品牌销量前十车企,图表11:车企与行业毛利率,30252015105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Q3,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SW汽车整车,(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三个维度解析自主品牌的生态 2)合资品牌结构下沉,加速自主品牌分化。近两年丰田推出C-HR,大众推出探歌、途岳,合资品牌陆续推出20万元以下级别的 SUV车型,对部分自主品牌车型造车冲击。部分豪华车品牌也积极推出20-30万元级别的新车型,包括奥迪Q2、新奔驰A级、GLA、 宝马2系等车型,与部分进军中高端车型的自主品牌形成价格重叠区间。图表12:合资与自主品牌车型价格(万 元)302520151050,汽车整车行业格局:乘用车分车系,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郑州日产,一汽丰田,长安马自达,福建戴姆勒,北京奔驰,36%,34% 34%,36%,33%,32%,31% 31%,35%,39%,44%,18%,23%,26%,24%,23%,22%,19%,19%,18%,18%,17%,18%,34%,18%,18%,17%,18%,19%,22%,22%,22%,21%,21%,20%,29%,12% 10%,11%,12%,12% 14%,14% 15%,14%,13%,12%,13%,6%8%,10%,9%,10%,10%10% 10%,9%,8%,5%,5%,5%4%4%,2%,4%3%4%4%,3%,2%,1%,1%,100%90%80%70%60%50%40%30%20%10%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自主日系德系美系韩系法系,图表13:过去十年各国别车型占比,(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三个维度解析自主品牌的生态分国别来看,2019年1-9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日系和德系车型销量提升显著,丰田、本田等日系车型积极推出紧凑型车型,大众及BBA的产品结构逐步下移,集中推出紧凑车型,挤压自主品牌及其他国别品牌的市场份额。,图表14:国别车型市场份额,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1-9自主日系德系美系韩系法系其他,0%,20%,40%,60%,8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1-9,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美国法国,图表15:国别SUV车型市场份额,(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三个维度解析自主品牌的生态 3)造车新势力突围,制高点竞争激烈。2014年年底至今,新成立的国内车企品牌已突破60家,已推出量产车型超过5家。目前造车 新势力推出车型以纯电动车型为主,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切入点。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造车新势力仍难以对传统车企造车明显冲 击,主要由于:1)电动车型盈利及现金流问题,2)品牌力的沉淀,3)技术上的差距,4)营销网络搭建以及产能问题。图表16:国内造车新势力,(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行业变革在即,传统车企仍然拥有优势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的冲击:2018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24.5万辆,根据目前特斯拉产能安排估算,到2020年之后,model 3的年销售量级将超过奥迪A4同级豪华品牌车型。2019年Model 3国产化后,特斯拉将侵蚀BBA等豪华车品牌市场份额。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内传统车企缺乏推出电动车的驱动力,给特斯拉留下充分的时间,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1)电池 成本居高不下,电动车价格高,短期市场空间小,单车盈利差;2)投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车企原有业务投入有所影响;3)新能源 汽车补贴现金流差,不如传统车型稳定;4)电池短路所造成的自燃等问题使电动车安全性长期存疑,大规模发展可能影响企业安 全形象;5)新能车前期投入巨大,大规模投入将损害其原有业务的盈利能力,短期业绩承压。,图表17:豪华车市场品牌市占率,图表18:特斯拉历年销量,(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行业变革在即,传统车企仍然拥有优势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的冲击:对比传统车企,我们认为特斯拉的优势包括:1)使用成本,2)百公里加速明显优于同级车型,3)长周期内豪华车品牌电动车仅有的选择,品牌影响力已经形成,4)各方面参数相比目前已发布的其他整车厂商电动车型,仍具有一 定优势,5)智能化及网联化技术领先,是最早实现L2量产车型的车企之一。图表19:豪华品牌对标车型价格,(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行业变革在即,传统车企仍然拥有优势传统车的核心优势: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实力雄厚,传统车型销售带来的现金流相对健康,2)近百年的车企历史底蕴所积累的制造工艺、品牌形象及研发实力,3)规模效应带来的整体采购成本优势,4) 营销能力及销售渠道更加成熟,5)对汽车制造的细节把控更为精准。,图表20:全球各大车企的电动化规划整理,(二)商用车:行业趋于稳定,重卡热度不减,国内重卡9月销量8.3万辆,同比7%,环比13%,累计88.8万,同比收窄至1%,预计全年大概率超过120万辆,我们认为,推动重 卡新一轮周期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1)潜在治超力度增加驱动的重卡需求,目前核载30吨级重卡的货运需求实际载重普遍在50-60 吨,工程需求实际载重普遍在100吨+,治超推动的单车运力下降仍将主导行业增长。图表21:国内重卡销量(万辆),60%50%40%30%20%10%0%-10%-20%-30%-40%,0,20,40,60,80,100,120,140,2011,2013,2015,2017,2019.1-9,重卡销量,YOY,(二)商用车:行业趋于稳定,重卡热度不减,2)国三限行、禁行推动的置换需求,18年底国三重卡保有量156万辆,其中80%+均为五年以上车龄重卡;,图表22:国三排放标准期间重型货车销量(万辆),54.2,63.6,101.5,88.2,63.4,77.4,74.3,54.7,0,20,40,60,80,100,12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重卡中卡,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图表23:重卡保有限(万辆),(二)商用车:行业趋于稳定,重卡热度不减,3)基建周期推动的需求增长,对重卡行业的保有量提升约在4%左右,合计约28万辆,对每年的增长约在6%左右。治超、置换以及基建推动重卡销量大概率可以保持20%+,头部企业将获得优于行业的增速。,图表24:近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单位:亿元),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2007,2009,2011,2013,2015,2017,0,10,000,20,000,30,000,40,000,60,00050,000,70,000,80,000,2014,20122013电力、热力生产业道路运输业 水利管理业 水上运输业,201520162017公共设施管理业铁路运输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其他,图表25:近五年具体基建项目投资额(单位:亿元),(三)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是行业盈利的关键,2019年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7.98万辆,同比同比下滑34.2%,1-9月累计销售87.24万辆,同比增加21%,2019年7月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同环比均出现下滑,累计增速明显放缓,核心原因仍是补贴逐步退出对行业的冲击。图表26: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2015,2016,2017,2018,2019,(三)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是行业盈利的关键,2017到2018年之间,补贴政策驱动下,国内自主品牌高续航里程的车型占比明显提升,2017年400公里以上续航里程车型仅5%,到2018年已经提升到42%,部分高端纯电动车型的能量密度也提升到160wh/kg以上,高镍三元仍是动力电池的趋势。,49%,7%,22%,17%,5%,图表27:2017年不同续航里程车型占比150-199200-249250-299300-399,大于400,7%,9%,23%,42%,19%,图表28:2018年不同续航里程车型占比150-199200-249250-299300-399大于400,(三)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是行业盈利的关键,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钴锂价格触顶回落,国内金属钴价格已下降接近50%,碳酸锂的价格下滑到目前的6万左右,未来碳酸锂价 格仍有下降空间,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将逐步重构,我们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盈利的关键仍是成本降低与产品升级。图表29: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万元/吨80706050403020100,NCM523,六氟磷酸锂,隔膜,锂,钴,(四)零部件:行业变革下,寻找细分龙头与确定增量,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零部件企业在行业景气度低迷的背景下,能突破产品空间局限,打开单车配套量的空间,未来将有较好 表现,我们结合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逻辑,未来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突破的逻辑:1)从低附加值构件到电子化高附加值 部件的转变,产品需要研发投入支持;2)从二级供应商到一级供应商的转变,获得更多的议价能力,主要在于产品线的丰富,3)从单一产品到多产品的丰富,外延并购是较大的助力;4)客户升级,从国内自主到全球客户的路线,复制福耀玻璃等优秀企 业的成功之路,摆脱单一客户依赖。自主零部件企业崛起核心是围绕产品和客户以及并购突破。图表30:零部件企业发展趋势,(四)零部件:行业变革下,寻找细分龙头与确定增量,零部件不断通过兼并与收购做大做强。国内众多企业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驱动公司产品技术的创新与市场份 额的扩大。单车配套价格的多少限制了产品市场规模,通过不断拓展产品链,可以使得公司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且由于国外 汽车增速降低,国外巨头通过抛售非核心业务以此精炼公司主营业务。核心零部件公司兼并收购不断,通过和上市公司的业务整 合,以期达到市场份额扩大的目的。从上市公司并购角度来看,大部分零部件公司的外延并购都是围绕主业,一方面利于管理及 技术协同,另一方面可以有市场的协同性,优化公司的客户结构。图表31:近三年国内主要零部件公司并购情况,国内整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水平,2016年以来汽车行业PE估值水平整体保持平稳, 截至2019年9月初,汽车行业PE估值水平约为18 倍,PB估值水平为1.6倍。,0,2,4,6,8,80706050403020100,00-01,03-01,76543210,12-0115-0119-09申万汽车PB(LF)/右轴,06-0109-01,申万汽车PE(T T M)/左轴,100908070605040302010,09,000-01 02-01 04-01 06-01 08-01 10-01 12-01 14-01 16-01 19- SW汽车整车SW汽车零部件,00-01 02-0104-01 06-01 08-0110-01 12-01 14-0116-01 19-09SW汽车整车SW汽车零部件数据来源:Wind、联讯证券,图表33:2000年来SW汽车PE(TTM)及PB(上年年报),图表34:2000年来整车、汽车零部件行业PE估值变化(TTM),图表32:2000年来整车、零部件行业PB估值变化(上年年报),投资策略把握四条主线,行业寒冬已经接近尾声,拐点将在2019年Q4至2020年H1出现,但行业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维持短期 波动,长期微增的状态。行业产能将加速出清,分化将加剧,细分龙头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之后盈利能力 将出现明显回暖。建议关注四条投资主线:主线1:关注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国内乘用车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兼具强品牌力、强新产品周期完善、 强研发能力以及产能周期的头部企业将率先从行业的寒冬中走出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都将持续提升,重点推 荐长城汽车、吉利汽车H。主线2:关注合资品牌的新产品周期。重点关注持续受益于福特新产品周期的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及日系份额 持续提升的广汽集团。主线3:关注特斯拉产业链。2019年Q4特斯拉国产Model 3下线,建议关注特斯拉国产化进程中持续受益的优质 零部件标的,主要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保隆科技和旭升股份。主线4:关注治超下持续增长的重卡行业。2020年治超将是重卡行业的主驱动因素,由一些事件引发的超载管理 的升级将直接增加对重卡的需求,我们认为,治超带来的行业空间仍有20%以上,重点关注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风险提示,国内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自主品牌份额提升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治超进程不及预期。,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