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省公益事业扶贫资金(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XX年XX省公益事业扶贫资金(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XX年XX省公益事业扶贫资金(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XX年XX省公益事业扶贫资金(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XX年 XX省公益事业扶贫资金 (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2 目 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 4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 4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 4 (三)项目实施情况 . 4 二、 项目绩效目标 . 4 (一)总体绩效目标 . 4 (二) 20XX 年度绩效目标 . 5 三、 评价基本情况 . 5 (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 5 (二)评价依据 . 5 (三)评价指标体系 . 6 (四)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 . 6 四、 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 9 (一)综合评价结论 . 9 (二)绩效分析 . 9 五、 存在问题 . 10 (一)部分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 . 10 (二)部分项目管理不够规范 . 10 (三)个别项目效益不明显 . 10 六、意见建议 . 10 (一)严格立项, . 10 3 (二)明确目标, . 10 (三)强化管理 . 11 4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2015 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 XX 省委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 201522号)。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助力全省扶贫攻坚, 2016 年,我省印发了关于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鲁财发 2016 2 号)文件,明确提出设立省公益事业扶贫基金,主要投向农村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较重、公益设施薄弱的财政困难县(市、区),重点支持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公益设施建设,以及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其他公益事业项目。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20XX 年度公益 事业扶贫资金项目涉及省级以上财政资金 44000万元,按照规定的因素法,将资金切块分配到农村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重、公益设施建设薄弱的财政困难县(市、区),由县级具体运作实施。 (三)项目实施情况 截至 2018年 6月, 20XX年度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投入 44000万元,重点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教育事业、体育事业、文化事业、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事业及其他等七类公益设施建设。 二、 项目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5 中共 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 2015 22 号)提出: “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基础上,对建档立卡的 300 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开展扶贫工作。在脱贫进度上, 2016-20XX 年两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第三年全部兜底完成,后两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可视为该项目的绩效总目标。 (二) 20XX 年度绩效目标 按计划完成 104 个县(市、区),共 511 个大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质量达到相关行业标准,执行进度与计划一致。通过项目实施,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解决老年 人、残疾人、孤儿、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三、 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本次评价针对 20XX 年 “公益事业扶贫基金 ”项目省级以上专项资金 44000 万元的使用绩效,涉及全省 14 市、 104 个县(市、区)。通过对项目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该项目立项投入、组织实施、运行管理的具体建议,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下一步预算资金安排提供重要参考。 (二)评价依据 1.关于印发的通知( 财预 2011 285号); 2.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 2013 53号); 6 3.关于印发的通知(鲁财预 2011 67 号); 4.中共 XX省 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 2015 22号); 5.关于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鲁财发 2016 2号); 6.关于印发的通知(鲁财预 2016 30 号); 7.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 8.项目任务书、实施方案、验收报告、绩效报告等 ; 9.与专项资金支出有关的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10.其他相关资料。 (三)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XX 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在不改变 “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 ”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内容以及权重的前提下,结合项目实际对三级和四级指标进行细化和调整,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三、四级指标的权重。另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项目绩效目标及相关管理办法,确定绩效评价标准。此次绩效评价从项目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由一 级至四级指标及分值、指标解释、评价标准、评价依据 4 个部分组成。其中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 6 个、三级指标 24 个、四级指标 29 个。 (四)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 7 1.评价方法 ( 1)政策制度研究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政策制度进行分析:一是有关国家、省政府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 2015 34 号)、中共 XX 省委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 2015 22 号);二是我厅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管理办法,如关于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鲁财发 2016 2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鲁财预 2016 30 号)等。 ( 2)专家咨询 为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全面反映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专家评议法,根据需求适时邀请财务专家、技术咨询专家组成现场评价小组,到项目现场采取勘察、问询、复核、访谈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对 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时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 ( 3)实地核查 为保证绩效评价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此次评价进行了实地核查,一方面,对项目的档案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和问询,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核实项目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 4)社会调查 8 本次绩效评价选取受益群众和相关实施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书面问卷的形式获取有关数据和观点,并进行统计分析,从侧面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以及满意度情况。 2.实施过程 在对所有项目进行资料审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资金量和项目类别,按照一定比例抽取了 131 个项目进行现场评价,现场评价项目数占本次评价项目总数的 27.58%,资金量占本次评价项目资金总量的49.65%。该项目评价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 1)评价准备阶段 首先,研究政策、法规,制定初步方案。评价组搜集并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初步的项目资料,就评价背景、评价思路、评价对象和内容、评价方法和进度安排等制定初步工作方案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制定评价表格。评价组根据工作需求制定现场评价工作底稿、实地调研记录表、评价意见表、专家工作协议等相关表格。 ( 2) 评价实施阶段 依据工作需要组建评价小组到所抽查的项目单位进行现场评价。采取勘察、问询、座谈、复核等多种方式,结合项目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核实,并对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初步分析,形成现场评价意见。 整理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情况和绩效统计表等相关证明资料,汇总项目总体完成情况。 9 ( 3)撰写并报送评价报告阶段 根据现场评价意见和相关调研记录,对项目的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内容撰写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 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综合评价结论 20XX 年度公益事业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 85.28分,总体评价等级为 “良 ”。总体来看,项目立项规范、目标合理,专项资金到位率高,项目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均较好,取得了良好的可持续影响,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且服务对象满意度高。但绩效指标 不够细化和量化,业务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度需进一步加强,带动社会资本金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绩效分析 各县(市、区)以公益事业为立足点,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可持续为原则,充分发挥了省公益事业扶贫基金的作用,完成大项目 511个,其中:用于社会福利类项目 235 个,用于教育事业类项目 75 个,用于文化事业类项目 81 个,用于残疾人事业类49 个,用于体育事业类 3 个,用于红十字事业类 2 个,用于其他类项目 66个。这些项目贴近贫困群众生活、可基本满足贫困群众物质、文化、精神需求,项目在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方面起 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受益群众的满意度较高。 10 五、 存在问题 (一)部分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 评价发现部分项目未编制绩效目标申报表,县(市、区)主管部门也未汇总编制绩效目标。部分项目在实施方案中设定的绩效目标内容不够全面、完整。 (二)部分项目管理不够规范 该项目建设内容多、地域覆盖广,涉及扶贫、民政、残联、住建、教育等各级部门、镇街和村等多个层级。评价中发现,有的项目开展前期论证不及时,有的论证不充分,主管部门项目库不健全,出现项目开工建设滞后、进度慢,影响了公益资金使用效益的及时发挥。 (三)个别项目效益不明显 部分建成的农村幸福院入住率低,个别文体活动中心设施设备以及部分农村图书室购买的书籍使用率不高。评价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前期调研不到位,项目建设内容与当地实际需求不相符,项目设计针对性不强。 六、意见建议 (一)严格立项,加强审核。在立项阶段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问询,综合考虑残疾孤老人员以及儿童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将专项资金用于符合管理办法要求,且能充分满足本地区相关贫困人员需求的项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明确目标,细化 指标。各资金使用单位在项目立项时即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