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券研究报告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维持)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龙头种业公司有望共享行业扩容 转基因作物主产国集中度高,前五大主产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始于 1996 年,1996-2018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70 万公顷攀升至 1.917 亿公顷,年均复合增长率 24%,2013-2018 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年复合增长率 1.8%。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前五大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高达91%,五大主产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全球前四大转基因作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2018年四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总种植面积 99.4%。 各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及法规管理模式迥异。美国模式: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地,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和国际贸易采取积极推进的政策,转基因未单独立法,管理采用实质等同原则;欧盟模式: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以抵制为主,商业化种植获批作物很少,且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进口;日本模式:采用的是一种折中的发展模式,对转基因作物采取审慎监管和适度发展的态度;巴西模式:巴西转基因作物种植采取先谨慎后快速放开宽松的模式。 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反超美国品种。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级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评价阶段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为确保安全评级科学、可靠、公平和全面,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在转基因产品的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申领三个方面,实行单票否决制。在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还需要经过作物种子新品种审定,此后还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1996年我国开启 Bt棉花商业化种植,中国审定的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是美国岱字棉公司的新棉 33B,2003 年之前,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在我国占主导地位。1998 年中国审定了第一批转单价抗虫基因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1999 年审定了第一个国审抗虫棉品种中棉所 38,从此迈开了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培育和生产推广的步伐。随着中国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逐渐成熟,国产抗虫棉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逐年提高,2003 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首次超过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 53.9%,2007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大幅攀升至96.1%。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助力玉米种子价格上行,基因专利费丰厚。 维度一:2018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成本 55.72 元/亩,而2018年美国玉米种子(以转基因为主)价格为 110.93 元/亩,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若实现商业化,价格上限有翻番空间; 维度二:2001-2010 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较常规种子溢价达到25%-50%,若以2018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成本55.72 元/亩为基数,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溢价可达到 13.93元-27.86 元。转基因玉米一旦商业化,玉米种子公司新增利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种子价格提升:2013-2018年中国玉米年种植面积在6-7亿亩之间波动。现假设:转基因玉米推广面积最终达到 4亿亩,每亩转基因种子溢价 13.93 元-27.86 元,则玉米种子行业可扩容 55.72 亿元-111.44亿元; 基因专利费:国外的收费模式是,转基因性状可以带来10-20%的增产,相应的收益会由性状研发公司、种子公司和农民共享,从分成比例上看,农民最多,生物技术公司次之,种子公司最少。据我们草根调研了解到,专利许可费或定在10元/亩,若转基因玉米推广面积最终达到4亿亩,则对应40亿元左右的基因专利费。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龙头种业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转基因作物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到食用的产业化路线清晰,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可有效解决草地贪夜蛾在国内快速传播所带来的严峻问题。我们判断,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已渐行渐近,我国龙头种业公司有望在共享玉米种子行业扩容的同时,迎来市场集中度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建议高度关注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审批进度慢于预期。 证券分析师:王莺 电话:021-20572510 邮箱:wangyinghcyjs 执业编号:S0360515100002 占比% 股票家数(只) 86 2.27 总市值(亿元) 11,006.7 1.68 流通市值(亿元) 8,518.59 1.79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5.62 -3.04 29.19 相对表现 -0.73 -10.09 10.28 【华创农业】第 4 周报:新冠肺炎或致产能再出清,猪价高位运行时间延长 2020-02-02 农业重大事项点评:中央一号文件锁定脱贫和补短板两大任务,首提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2020-02-06 【华创农业】第 5 周报:生猪养殖行业补栏受阻,高猪价运行时间延长 2020-02-09 -2%14%30%46%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2019-02-142020-02-13沪深300 农林牧渔相关研究报告 相对指数表现 行业基本数据 华创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农林牧渔 2020年 02月 14日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2 目 录 一、转基因作物主产国集中度高,各国法规管理模式迥异 . 4 (一)转基因种植面积占比:五大主产国91%,四大品种99.4% . 4 (二)前五大主产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 . 7 (三)各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及法规管理模式迥异 . 9 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反超美国品种 . 12 (一)中国持续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八种作物安全证书获批 . 12 (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 . 13 (三)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反超美国品种 . 14 三、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抬升种子价格+专利费丰厚. 15 (一)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 . 15 (二)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抬升种子价格,基因专利费丰厚 . 15 (三)龙头种业公司将充分受益转基因玉米商业化 . 18 四、风险提示 . 18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1996-2018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走势图 . 4 图表 2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地域分布图 . 5 图表 3 2016-2018年全国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种植面积(百万公顷)和品种 . 5 图表 4 2018年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7 图表 5 各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占转基因总面积比重 . 7 图表 6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地域分布图 . 7 图表 7 2018年美国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8 图表 8 美国各转基因作物应用率 . 8 图表 9 2018年巴西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8 图表 10 巴西转基因作物应用率 . 8 图表 11 各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及法规管理模式对照表 . 12 图表 12 转基因品种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流程 . 14 图表 13 美国种植户选择转基因作物的原因对照表 . 16 图表 14 美国转基因作物普及率 . 16 图表 15 中国转基因棉花普及率 . 16 图表 16 美国转基因玉米和常规种子价格差别 . 17 图表 17 美国转基因大豆和常规种子价格差别 . 17 图表 18 美国玉米种子价格走势图 . 17 图表 19 美国大豆种子价格走势图 . 17 图表 20 中国玉米种子价格走势图,元/亩 . 18 图表 21 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亿亩 . 18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4 一、转基因作物主产国集中度高,各国法规管理模式迥异 转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造成品质更好的作物。转基因作物通常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它特性。转基因种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并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 (一)转基因种植面积占比:五大主产国91%,四大品种99.4% 1、201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917亿公顷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始于 1996 年,1996-2018 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 170 万公顷攀升至 1.917 亿公顷,平均年复合增长率24.0%,2013-2018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年复合增长率1.8%。 图表 1 1996-2018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走势图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2、排名前五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逾90% 2018年,全球范围内26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917亿公顷,排名前7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和中国。其中,排名前 3 位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占总种植面积的 78.4%,占据绝对主力地位,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占总种植面积的比重高达 91.0%。除了 26 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之外,还有 44 个国家进口转基因作物,因此,全球共有70个国家应用了转基因作物。 分国别看,在已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 26 个国家中,12 个国家属于美洲,8 个来自亚洲,3 个来自非洲,2 个来自欧洲,还有 1 个来自大洋洲;就种植面积而言,88.5%转基因作物种植在美洲,9.5%种植在亚洲,1.5%种植在非洲,0.4%种植在大洋洲,欧洲种植占比小于0.1%。 -100%0%100%200%300%400%500%600%0306090120150180210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yoy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5 图表 2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地域分布图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图表 3 2016-2018年全国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种植面积(百万公顷)和品种 国家 2016 2017 2018 地域 转基因作物品种 1 美国 75 75 75 美洲 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马铃薯、苹果 2 巴西 50 51.3 51.3 美洲 大豆、玉米、棉花、甘蔗 3 阿根廷 23.6 23.9 23.9 美洲 大豆、玉米、棉花 4 加拿大 13.1 12.7 12.7 美洲 油菜、玉米、大豆、甜菜、苜蓿、苹果 5 印度 11.4 11.6 11.6 亚洲 棉花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6 国家 2016 2017 2018 地域 转基因作物品种 6 巴拉圭 3 3.8 3.8 美洲 大豆、玉米、棉花 7 中国 2.8 2.9 2.9 亚洲 棉花、木瓜 8 巴基斯坦 3 2.8 2.8 亚洲 棉花 9 南非 2.7 2.7 2.7 非洲 玉米、大豆、棉花 10 乌拉圭 1.1 1.3 1.3 美洲 大豆、玉米 11 玻利维亚 1.3 1.3 1.3 美洲 大豆 12 澳大利亚 0.9 0.8 0.8 大洋洲 棉花、油菜 13 菲律宾 0.6 0.6 0.6 亚洲 玉米 14 缅甸 0.3 0.3 亚洲 棉花 15 苏丹 0.2 0.2 0.2 非洲 棉花 16 墨西哥 0.1 0.2 0.2 美洲 棉花 17 西班牙 0.1 0.1 0.1 欧洲 玉米 18 哥伦比亚 0.1 0.1 0.1 美洲 棉花、玉米 19 越南 0.1 亚洲 玉米 20 洪都拉斯 0.1 美洲 玉米 21 智利 0.1 美洲 玉米、大豆、油菜 22 葡萄牙 0.1 欧洲 玉米 23 孟加拉 0.1 亚洲 茄子 24 哥斯达黎加 0.1 美洲 棉花、大豆 25 印度尼西亚 0.1 亚洲 甘蔗 26 史瓦帝尼 0.1 非洲 棉花 全球数据 185.1 189.8 191.7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3、全球四大转基因品种:大豆、玉米、棉花、油菜 全球四大转基因种植品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2018年四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总种植面积99.4%,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50.3%、玉米 30.9%、棉花13.0%、油菜 5.2%。 2018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9633万公顷,占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8%,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5916万公顷,占全球玉米总种植面积的30%,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2500.4万公顷,占全球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6%,全球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1006.3万公顷,占全球油菜总种植面积的29%。 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7 图表 4 2018年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图表 5 各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占转基因总面积比重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二)前五大主产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 截至目前,全球前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转基因应用率已接近饱和。2018年美国转基因应用率93.3%(大豆、玉米、油菜均值),巴西转基因应用率93%,阿根廷接近100%,加拿大92.5%,印度95%,这些国家需要通过新作物审批、商业化运作或现有品种针对气候变化、抗病抗虫等性能的升级来进一步提升转基因应用率。 图表 6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地域分布图 2017年 Top5转基因应用率 2018年 Top5转基因应用率 国家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应用率 国家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应用率 美国 75 94.50% 美国 75 93.30% 巴西 50.2 94% 巴西 50.2 93% 阿根廷 23.6 100% 阿根廷 23.9 100% 加拿大 13.1 95.00% 加拿大 12.7 92.50% 印度 11.4 93% 印度 11.6 95%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1、美国:第一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39% 自 1996 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领导者,2018 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7500 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9%。 大豆、玉米、棉花、苜蓿、油菜、甜菜是美国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其中,以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最广,2018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3408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为3317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为506万公顷。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应用率在2016-2017年均已超过92%,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张将更多依赖于其他品种,如油菜、苜蓿、甜菜、土豆和苹果等。 0%15%30%45%60%75%90%020406080100120大豆 玉米 棉花 油菜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50.3%30.9%13.0%5.2%0.6%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其他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8 图表 7 2018年美国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图表 8 美国各转基因作物应用率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2、巴西: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27% 2018 年,巴西以 5130 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保持了它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排行榜中第二的位置,占当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7%,其中,包括3486万公顷的转基因大豆,1538万公顷的转基因玉米、10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并第一次种植了 400 公顷转基因甘蔗。2016-2018 年美国转基因作物应用率稳定在 93%-94%,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图表 9 2018年巴西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图表 10 巴西转基因作物应用率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ISAAA,华创证券 3、阿根廷: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12% 自 1996 年首次引进抗除草剂大豆以来,阿根廷一直在转基因作物种植中占据领导地位。在 2009 年之前的 13 年里,阿根廷一直是继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直到2009年之后才被巴西超越,位居世界第三。 2018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2390万公顷,同比增长1.3%,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12%。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1800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550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37 万公顷。2018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应用率已接近100%。 4、加拿大:第四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7% 2018年,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275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7%。其中,转基因油菜种植面05101520253035大豆 玉米 棉花 苜蓿 油菜 甜菜 90% 91% 92% 93% 94% 95% 96%大豆玉米棉花2017年转基因应用率 2016年转基因应用率010203040大豆 玉米 棉花2018年 2017年92.5%93.0%93.5%94.0%94.5%2016 2017 2018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9 积 870 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 240 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 160 万公顷,此外,还种植了 1.5 万公顷转基因甜菜、4000 公顷转基因苜蓿和 65 公顷转基因土豆。2018 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应用率已接近 100%。2018 年加拿大转基因作物应用率达到92.5%,较 2017年提升2个百分点。 5、印度: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6% 2018年,印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16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印度转基因作物以棉花为主,17/18年,IR 棉花种植面积占印度棉花总种植面积(1224万公顷)的95,由于成功控制了未经批准的IR(Bt)/ HT棉花的扩散,印度在2018-19年度将官方批准的IR 棉播种面积提高至1160万公顷,较2017-18年度增加了20万公顷,其中有超过 600 万农户参与了 IR 棉花的种植。IR 棉花应用率在继 2016 年创下 96%历史新高之后,于 2017 年下降至93%,因此2017-18年度,再次达到95的应用率表明了农民对Bt棉花技术信心的恢复。 (三)各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及法规管理模式迥异 1、美国模式:转基因未单独立法,管理采用实质等同原则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地,拥有世界最多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是转基因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作为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和国际贸易采取积极推进的政策。 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及消费 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研发最早的国家,相关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1997 年实施了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建立起成熟的转基因研发机构和完善的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体系。 转基因作物研发采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相结合的模式,公共部门提供大量前期基础研究,私营部门的跨国公司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在产业开发方面占据主要地位: i)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主要包括,美国农业部、俄罗利达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美国转基因作物中仅有 3 个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分别是萨斯喀彻温大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亚麻、康奈尔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的抗病转基因木瓜; ii)私营公司主要包括,孟山都、先锋、先正达、杜邦、阿拉伯基因、艾格福等,在发展过程中,先锋被杜邦收购,杜邦又与陶氏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学收购先正达。由于企业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能够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快速形成新品种和新产品,这种以“研发-生产-销售-研发”一体化模式,使企业成为转基因作物研发主体,掌握大部分资源。跨国公司均在转基因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研发,主宰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市场,孟山都、拜耳、杜邦先锋、先正达、陶氏益农5家公司掌控了70%以上的抗虫基因专利、约63.4%的耐除草剂基因专利。 美国研发的转基因作物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以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性状为主要研发性状,并将研发目标逐步转向复合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研究。1996 年研发推出抗草甘膦大豆,1997 年推出抗农达玉米,2001 年推出抗农达玉米2代,2010年推出 Smartstax TM玉米,它是一种新型的三种复合性状玉米,其中两种为抗虫性状,另一种为耐除草剂性状。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逾600种转基因种子,大多诞生在美国实验室。 美国不仅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也是转基因作物消费大国。美国生产的转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和酒精生产,直接食用的转基因作物很少。美国市场上有近 60%的包装食物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也持有比较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没有证据证明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和质量上与其他现有食物有所不同。 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法规和管理机制 在立法方面,美国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监管政策,没有单独立法设立转基因管理体制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进行种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10 专门管理,而是将转基因食品纳入现有法律中进行监管。在管理原则方面,实质等同原则是美国监管生物工程技术产品的重要原则,即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区别,监控管理的对象应该是转基因产品,而不是转基因技术本身。美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管理基本是在原有的食品和药品管理体制下,通过增设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流程,以及制定相关的转基因食品管理辅助法律法规来实现的。 在管理制度方面,为适应转基因生物快速发展的要求,美国于1986年颁布实施了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协调框架规定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环境保护署是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管理机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研发,由国立卫生研究院根据DNA分子研究指南进行管理,由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水平和实验类型较低,一般不需要审批;第二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和应用,由农业部、食品药品局和环保局根据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进行管理。从三大机构的分工看: i)农业部的职责:负责转基因产品的种植安全,农业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管理。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局根据植物保护法对转基因植物及对植物有害的生物体的进口、州际间转移及田间实验进行管理; ii)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职责:要确保新的农作物品种用于食品是安全的。为转基因作物开发者开发的新植物品种提供咨询,并就相关的安全、营养及其他问题进行说明,对申请的植物新品种进行评估,转基因作物用于动物饲料也要经过同样的咨询程序,要征得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允许。 iii)农业环保署的职责:监管培育转基因作物是否具有预防、杀害、驱赶或减轻害虫特征,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欧盟模式:以抵制转基因作物为主,严格控制进口 欧盟的转基因发展模式与美国模式截然不同。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以抵制为主,商业化种植获批作物很少,且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进口。 欧盟转基因作物的研发 欧盟对转基因作物采用抵制的态度,转基因作物研发起步较晚,近几年虽加大研发投入,但成果相对较少。在欧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研发成本十分高昂,一个转基因新品种通过安全评估需要花费700万-1000万欧元,审批的高成本和产业化的渺茫,使得转基因研发企业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研发积极性备受打击,人才流失严重。 欧盟转基因作物的生产与消费 欧盟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品种极少,仅有两种作物,分别为Bt玉米和Amflora马铃薯。马铃薯是作为一种工业材料,玉米主要是作为饲料和生产生物燃料,均非人类直接食用。欧洲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比较抵制,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险,因此,欧盟对转基因动植物产品上市较审慎,管制措施严格,强调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欧盟转基因作物的法律与管理 欧盟专门设立了立法机构、执行机构和咨询机构三大转基因安全管理机构。立法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三个部门在食品安全领域均有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力,欧盟国家可以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但受到密切管控。2010年法规修订后,由各成员国政府决定是否种植转基因作物。 欧盟采取“预防原则”进行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建立了严格的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要求各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密切管控。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原则是首先假定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的危险,所有与转基因有关的活动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并针对转基因技术制定新的法规,它认为转基因食品在本质上是不安全的,因此把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只要是转基因食物,就必须接受严格管制。与美国的管理体系不同,欧盟以一系列不同于管理传统食品的法律法规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以确保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