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度报告 【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行业 LPR 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核心观点 以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为转换期 , 存量贷款 将 挂钩 LPR, 随着转换期临近,市场 对 银行 后续 业绩影响 保持 较高关注度 。 本次转换中,除住房按揭贷款利率 2020 年不受影响,其余贷款利率均受到今年 LPR 调整 的 影响。 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涉及贷款数额庞大,且市场对 LPR 下调预期较强。 经测算,不 进行 存量贷款挂钩 LPR 转换, 仅 LPR 自然下调情况下, 考虑同业负债成本的降低, LPR下调 30bps对行业净利润和净息差影响分别为 -0.32%、-0.30bps,影响较小。 同时 , 贷款增速的提高对 LPR 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较好的抵御作用。 贷款增速更高 时,净利润、 净息差受 LPR 下调 影响更小 。这是因为当贷款增速更高时,生息资产中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更大,由于贷款收益率高于其他类型资产,故会对 净利润和 净息差构成一定支撑。 存量贷款如期完成 LPR 挂钩时, 考虑同业负债成本的降低, LPR 下调 30bps对行业 2020 年净利润 和净息差 影响 分别 为 -1.72%、 -1.62bps,影响 有限 。 对个股 影响 中 , 1)净利润: LPR 下降 30bps 对个股净利润影响 区间为 【 -2.22%,-0.06%】 。 中小行 净 利润受影响较小,因其贷款增速高;国有行 因 贷款增速低,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高,同业负债在计息负债中占比低,受影响较大。 其中,上海、兴业、民生、宁波、浦发银行受影响较小。 2)净息差: LPR 下降 30bps对个股净息差影响 区间为 【 -2.28bps, -0.06bps】 。 中小行净息差受影响较小,因其贷款增速较高,相对本地中小微企业议价能力更强;国有行 贷款增速低,且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高,同业负债在计息负债中占比低,受到影响较大。其中, 上海、兴业、民生、杭州、北京 银行受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2020 全年 LPR 继续下行概率较大,确实会对银行基本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这种负面影响仍较为可控,银行股当前仍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其一,经过测算, LPR 调降 20bps-40bps 对行业和个股的影响总体仍较为可控,调降 40bps 时对部分个股的冲击才比较明显。其二,考虑到未来逆周期政策的对冲,实际上降息对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要小于当前的测算结果。其三,当前约一半银行股的 PB 在 0.8 以下,银行 PB 处于 2013 年以来 2%分位数以下,处于显著低估区间,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然不大;我们认为当前银行板块的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板块息差、利润增速 和资产质量的风险。 未来银行投资的重要关注点在于逆周期对冲政策能否有效对冲降息和经济下行风险。 预计后续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逐步推出, 银行业 经营将平稳进行。央行流动性对冲政策将使行业负债成本进一步下行,贷款占比提升和流动性负债成本降低将对息差构成支撑。当前 零售业务息差水平仍较高, 资产质量仍较好,在内外部不确定 性 增加的情况下,优质零售银行标的仍是稳健收益的好选择。此外, 非息业务收入 增长良好、息差韧性高的银行将迎来较好弹性。经济下行区间除考虑利率变动影响外,资产质量稳健的银行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个股方面, 建议关 注 兴业银行 (601166,买入 )、招商银行 (600036,增持 )、邮储银行 (601658,未评级 )、平安银行 (000001,买入 )。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降息幅度超预期;外资开放带来行业竞争加剧。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行业 银行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0年 02月 20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唐子佩 021-63325888*6083 tangzipei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4060001 联系人 张静娴 021-63325888-4311 zhangjingxianorientsec 相关报告 银行 2020年度策略:稳健先行,估值修复: 2019-11-22 银行 3Q2019 报告综述:质、速均佳,息差反弹: 2019-11-06 超额拨备即将调降,增厚利润空间较大: 2019-10-3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2 目 录 1. 新增贷款已全部应用 LPR,存量贷款挂钩 LPR即将开始 . 4 2. 同业负债成本有望相应降低,估值限制 LPR调降程度 . 5 2.1. 同业负债成本有望降低,但存款成本较刚性 . 5 2.2. 银行估值过 低不利于信贷供给能力稳定 . 6 3. 不进行存量贷款转换, LPR自然下调对行业净利润及息差影响较小 . 8 4. 存量贷款挂钩 LPR对银行净利润及息差影响有限 . 11 4.1. 存量贷款挂钩 LPR对行业净利润及净息差影响可控 . 12 4.2. 存量贷款挂钩 LPR对个股净利润及净息差影响分化 . 13 4.2.1. 对个股净利润影响:中小行受影响较小 14 4.2.2. 对个股净息差:中小行受影响较小 16 5. 投资建议:关注优质零售银行、息差韧性高的银行 . 19 6. 风险提示 . 1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3 图表目录 图 1:逆回购投放量有所增加,利率有所降低 . 5 图 2: MLF投放量平稳,利率降低 . 5 图 3:银行间同业拆借 :加权平均利率( %)尚未见明显降低 . 6 图 4:各项存款余额增速长期下行,当前增速仍在低位 . 6 图 5:银行 PB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弱正相关 . 6 图 6: 2010年以来历次 银行定增折价率与 PB基本呈正相关 . 7 表 1:新 LPR 历次报价稳步调降 . 4 表 2: 2010 以来银行定增详情, PB 与发行折价率基本正相关 . 7 表 3:敏 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时净利润在 2020 年一致预期基础上的变动较小 . 10 表 4:敏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时净利润同比增速稳健 . 10 表 5:敏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对行业净息差的影响较小 . 10 表 6: 2019年半年报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及占比情况列示 . 11 表 7:敏感性 分析,存量贷款应用 LPR 时,净利润在 2020 年一致预期基础上的变动可控 . 13 表 8:敏感性分析,存量贷款应用 LPR 时,净利润同比增速仍较稳健 . 13 表 9:敏感性分析,存量贷款应用 LPR 时,对行业净息差的影响可控 . 13 表 10:各银行贷款平均余额增速预测结果列示 . 14 表 11:各银行一致预测净 利润及同比增速列示( 2019/8/15, LPR 文件下达前一致预测值) . 15 表 12:存量贷款挂钩 LPR, LPR调降 20bps、 30bps、 40bps时对个股净利润增速影响分化 . 16 表 13:各银行 2019Q3 净息差及预测 2019、 2020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列示 . 17 表 14:存量贷款挂钩 LPR, LPR调降 20bps、 30bps、 40bps时对净息差的影响分化 . 18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4 1. 新增贷款已全部应用 LPR, 存量贷款挂钩 LPR 即将开始 2019 年 8 月 17 日,央行发文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形成机制。 新 LPR 自 8 月开始,于每月 20 日公布报价,报价主要根据 MLF 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参与 LPR 报价的银行由此前的 10 家扩大至 18 家。原 LPR 只有 1 年期品种,此次新增了 5 年期品种。 本次文件要求银行新增贷款用于 LPR,存量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 新 LPR 市场化程度更高,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被打破。 2019 年 12 月 28 日, 央行 发 文 引导存量贷款挂钩 LPR,以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为转换期。 1)个人贷款: 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可采用两种方式,原合同固定利率和 LPR 加点方式。其中,原合同固定利率方式下,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不变; LPR 加点方式下,新房贷利率 =上一年 5 年期 LPR+(原合同执行利率 -2019 年 12 月的 5 年期 LPR)。除住房按揭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在LPR 利率基础上的加点数值 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 2)企业贷款: 利率转换也有 LPR 加点和固定利率两种模式,重定价周期、重定价日和转换后的利率模式、利率水平均由借贷双方协商决定。 存量贷款挂钩 LPR 后,除住房按揭贷款 2020 年利息不受影响外 (定价公式中,对 2020 年而言,“上一年”指 2019 年,其 LPR 已经报价完毕) , 其余类型贷款均采用在 LPR 基础上加点(可为负)的方式,因此均会受到 LPR 变动的影响。由于具体加点数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企业贷款的定价取决于 借贷 双方的议价能力,在我国信贷供需格局下, 银行总体议价能力强于企业, 企业贷款利率 短期尚 不具备大幅下行空间。 截至 2020 年 2 月 18 日, 1 年期 LPR 已经较 2019 年 8 月初下调 26bps, 5 年期 LPR 较 2019年 8 月下调 10bps,当前 1 年期 LPR 稳步下调, 但降幅仍有限, 5 年期 LPR 降幅 较小 。 表 1:新 LPR 历次 报价 稳步调降 1 年期 LPR( %) 5 年期 LPR( %) 2019/8/16 4.31 - 2019/8/20 4.25 4.85 2019/9/20 4.20 4.85 2019/10/21 4.20 4.85 2019/11/20 4.15 4.80 2019/12/20 4.15 4.80 2020/1/20 4.15 4.80 2020/2/20 4.05 4.75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5 2. 同业负债成本有望相应降低,估值限制 LPR 调降程度 2.1. 同业负债成本有望降低,但存款成本较刚性 监管调降 LPR 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但从银行角度考量, 银行负债成本较高则会抑制 LPR 下行空间,预计 2020 年央行有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动力。 2019 年下半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投放量稳中有增,其中 7 天逆回购和 14 天逆回购投放量明显增加, MLF 投放量维持平稳,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增强;且逆回购和 MLF 利率均已现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当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明显下行,实际货币资金成本仍有进一步下调动力 。预计 2020 年银行在央行和银行间市场获取资金的成本将继续下行,负债端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这将增强银行抵御资产端利率下调风险的能力,为 LPR 的后续下调打开空间。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银行当前揽储压力仍然较大。金融脱媒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持续下行,各家银行通过结构化存款高息揽储的情况仍较多,银行 实现 整体 性 存款成本 下行的难度较大 。但由于 2018 年以来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部分非银资金回流银行 存款,对存款增速构成一定支撑。总体考虑,存款成本将在中短期保持基本稳定。 从根本而言,在 2020 年降息大环境下,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降低将主要依靠货币市场资金成本的降低,其降低幅度与流动性宽松程度、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程度关系较大,而存款成本预计仍将保持平稳。货币市场利率降低、投放量增加将更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打开 LPR 下降空间。 图 1: 逆回购投放量有所增加,利率有所降低 图 2: MLF投放量平稳,利率降低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2.22.32.42.52.62.72.802000400060008000100007天逆回购数量 (亿元 ) 14天逆回购数量 (亿元 )7天逆回购利率 (%,右 ) 14天逆回购利率 (%,右 )3.223.243.263.283.33.3202000400060002018-022018-042018-062018-082018-102018-122019-022019-042019-062019-082019-102019-122020-02MLF投放数量 :1年 (亿元 ) MLF利率 :1年 (%,右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6 图 3: 银行间同业拆借 :加权平均利率( %) 尚未见明显降低 图 4: 各项存款余额 增速 长期下行,当前增速仍在低位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2.2. 银行估值过低不利于 信贷供给能力 稳定 若 LPR 调降幅度过大,将会对银行的业绩和估值造成较大冲击,而 银行估值下降太多,会影响其信贷供给能力。 很多银行当前仍处于“破净”状态,部分银行 PB 甚至不足 0.8,在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通过增发、发行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以维持信贷供给能力。 图 5: 银行 PB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弱正相关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银行估值过低,不利于其正常补充资本 ,以 维持较强的信贷供给能力。 根据经验统计,银行在低估值下增发的折价率较低,由于本身估值已经较低,这种情况下能够给予合意投资者的折价空间已经不大。鉴于增发本身就会对银行股价造成冲击,投资者短、中期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加上投资者参与增发的折价优惠小,这可能导致投资者长时间都不能得到正的投资收益,影响其参与热情。因此,在低估值下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银行寻求合意投资者的压力增加。 024682010-122011-062011-122012-062012-12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7天 1年 60天0510152025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10-112011-072012-032012-112013-072014-032014-112015-072016-032016-112017-072018-032018-112019-07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 :同比 (%,右 )7%8%9%10%11%12%13%14%15%0 0.5 1 1.5 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PB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 青岛银行 江阴银行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 苏农银行 西安银行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7 从这个意义上,上市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情况较好, LPR 下调对银行后续融资影响比较有限,但是大量非上市银行中,相当一部分资本充足率仍较低,后续融资仍有较大压力。 在 LPR 下 调的大背景下,信贷需求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为满足信贷需求,中小银行补充资本诉求将更为迫切。但因为 LPR 对银行估值和基本面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小型银行因合意投资者缺乏和基本面边际恶化,融资压力反而有所增加。 考虑到保障银行信贷供给能力 的需要 , LPR 下调幅度 或 存在底线 。 图 6: 2010年以来历次银行定增折价率与 PB基本呈正相关 数据来源: wind, 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2: 2010 以来银行定增详情 , PB 与发行折价率基本 正相关 名称 发行日期 发行日 PB 发行折价率 (%) 发行日至今 涨跌幅 (%,后复权 ) 宁波银行 2010-10-14 3.17 20.71 350.94 平安银行 2010-06-28 2.60 1.24 150.26 浦发银行 2010-10-12 2.11 4.78 98.52 南京银行 2015-06-05 1.94 -1.51 15.61 华夏银行 2011-04-22 1.83 16.90 56.91 平安银行 2011-07-20 1.70 -1.20 157.45 平安银行 2015-04-29 1.67 -7.12 14.25 北京银行 2012-03-09 1.33 -6.70 59.38 兴业银行 2012-12-31 1.31 26.38 183.05 浦发银行 2016-03-15 1.17 7.57 3.11 中信银行 2015-12-31 1.15 10.34 16.12 浦发银行 2017-08-25 1.03 6.97 -4.75 平安银行 2013-12-30 1.01 3.96 151.59 宁波银行 2014-09-24 0.98 17.32 446.18 北京银行 2017-12-22 0.98 -0.85 -18.94 兴业银行 2017-03-30 0.96 7.48 32.18 交通银行 2012-08-22 0.94 -4.12 65.94 -60-50-40-30-20-100102030400.0 0.5 1.0 1.5 2.0 2.5 3.0 3.5折价率(%)PB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8 农业银行 2018-06-26 0.81 -15.41 -9.58 华夏银行 2018-12-28 0.59 -53.02 -36.48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至 2020/2/16 3. 不进行存量贷款转换, LPR 自然下调对行业净利润及息差影响较小 我们首先对 LPR 自然下调,暂不进行存量贷款利率转换的情况进行分析。 本次分析考虑了同业负债成本降低对负债端压力的减轻 ,并对贷款增速和 LPR 降幅对净利润、净息差的影响做了敏感性分析 。 经测算发现, 假设 2020 年全年 LPR 陆续 共下调 30bps,在 2019 年贷款增速 10%、 2020 年贷款增速 9%的情况下,对 19 家样本银行 2020 年 的净利润影响为 -0.32%, LPR 下调后对应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6.66%,会使行业净息差减少 0.30bps。总体而言,不进行存量贷款转换,银行净利和息差受到的影响较小。 详细分析敏感性测算结果发现,贷款增速的提高对 LPR 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较好的抵御作用。 贷款增速更高 时,净利润、 净息差受 LPR 下调 影响更小 。 这是因为当贷款增速更高时,生息资产中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更大,由于贷款收益率高于其他类型资产,故会对 净利润和 净息差构成一定支撑。 样本选取: 现选取市场关注度较高的 19 家银行(这些银行一致预期的数据较完整)对 LPR 的具体影响做测算。 19 家 样本银行包括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 。 关键假设: 1) 预计 2020 年一致预期中隐含贷款平均余额增速约为 9%。 理由如下 : 1.参考近 3 年银行贷款平均余额 年均复合增速 10.27%。 2.考虑 到 2020 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信贷需求短期稳健可期,但难有大幅增长;且信贷需求经过 2018、 2019 年“去杠杆”,融资需求由非标回流贷款后,这种融资渠道的替代作用体现在贷款增速上,效用正在减弱;此外, 2020年的 逆周期对冲政策见效 需要一定 时间 ,因此信贷需求释放可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考虑以上情况,我们预计 2020 年贷款平均余额增速约为近 3 年贷款平均余额增速的 90%。4.以上事实已被市场较充分认知,大概率已经包含在一致预期中。 2) 假设行业 2019 年行业贷款 平均余额 增速为 10%。 此处按照 2019 前三季度贷款增加情况推测。 2019 行业贷款平均余额增速 =( 2018 贷款平均余额 +( 2019Q3 贷款平均余额 -2018贷款平均余额 ) /3*4) /2018 贷款平均余额 -1。 2020 年同业负债增速 采用三年复合增长率。2020 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 =( 2017 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 *0.8+2018 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 *0.8+2019 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 *1.4) /3。 给 2017、 2018 年生息资产以更低的权重,是因为 2017-2018 年“去杠杆”下,信贷环境与 2019、 2020 年有较大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9 不同。 贷款平均余额、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业负债平均余额 =上一年相应值 *( 1+预测当年增速)。 3) 全年 同业负债 付息率的 降低幅度,假设 约 为 LPR 调整幅度的 1/3。 理由如下: 同业负债付息率的降低 与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和投放量增加 有关 。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资金投放量 预计会参考 LPR 调降幅度,但其 和银行同业负债付息率 之间的 传导关系复杂 ,在资金投放量并不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同业负债付息率降幅有限。由于 2020 年 1-2 月市场资金面仍然较为稳健,宽松程度有限,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当前尚未见明显下降。 因此,当前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的下降仍期待后续政策操作,时间上具有一定滞后性。预计 4 月可能迎来同业拆借利率的真正 显著 下降。 且按照 2019 年半年报 上市银行 同业负债期限结构, 三个月内到期的同业负债占比约为78%, 1 年内到期的同业负债占比约为 98%,对 90%以上的同业负债完成重定价按照半年估算,从 4 月算 , 到几乎全部同业负债完成重定价,基本要等到 10 月。 假设 LPR 下调,同时伴随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低、货币投放量 增加 , 这之后 会陆续造成各期限银行 同业拆借利率 的 下降 ,之后这种 降幅再 传导到银行,等 各期限 同业负债 陆续 完成重定价 后 , 全部 同业负债才能全部转换成新利率。 总体考虑,给予 全年平均同业负债付息率降低程度可能约为 LPR 降幅的 1/3 的假设 。 4) 以上涉及的一致预期采用 wind 一致预期值, 税率按照 25%统一估算 。 5) 行业数据按照 样本银行平均值 计算。 计算方法: 1)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净利润变动幅度 =( 预计 2020 年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利息损失 +敏感性分析下,贷款增速高于预期带来的增量利息收入 -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息成本节约) /2020 年一致预期净利润 其中, 预计 2020 年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利息损失 =预计 2020 年新增贷款平均余额 *LPR变动值 *(1-25%)。 敏感性分析下,贷款增速高于预期带来的增量利息收入 =预计 2019 贷款平均余额 *(敏感性分析给出的 2020 年贷款平均余额增速 -一致预期 2020 年贷款平均余额增速) *2019H1平均贷款收益率 *(1-25%)。 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息成本节约 =2019 预计同业负债平均余额 *( 1+预计 2020 年同业负债平均余额增速) *LPR 变动值的 1/3*(1-25%) 2) 2020 年 LPR 自然下调后的净利润增速 =( 2020 年一致预期净利润 +(预计 2020 年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利息损失 +敏感性分析下,贷款增速高于预期带来的增量利息收入 -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息成本节约) )/2019 年一致预期净利润 -1 3)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净息差影响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LPR下调及存量贷款转换对银行影响有限 10 =(预计 2020 年 LPR 自然下调带来的利息损失 +敏感性分析下,贷款增速高于预期带来的增量利息收入 -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息成本节约) /预测 2020 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 表 3: 敏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 时 净利润在 2020 年一致预期基础上的变动 较小 LPR 变动 bps -0.32% -60 -50 -40 -30 -20 -10 0 10 贷款增速 8.0% -2.54% -2.47% -2.41% -2.34% -2.28% -2.21% -2.15% -2.08% 8.5% -1.59% -1.50% -1.42% -1.33% -1.25% -1.16% -1.07% -0.99% 9.0% -0.64% -0.53% -0.43% -0.32% -0.21% -0.11% 0.00% 0.11% 9.5% 0.31% 0.44% 0.56% 0.69% 0.82% 0.95% 1.07% 1.20% 10.0% 1.26% 1.40% 1.55% 1.70% 1.85% 2.00% 2.15% 2.30% 10.5% 2.20% 2.37% 2.54% 2.71% 2.88% 3.05% 3.22% 3.39%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4: 敏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 时 净利润同比增速 稳健 LPR 变动 bps 6.66% -60 -50 -40 -30 -20 -10 0 10 贷款增速 8.0% 4.29% 4.36% 4.43% 4.50% 4.57% 4.64% 4.71% 4.78% 8.5% 5.30% 5.39% 5.49% 5.58% 5.67% 5.76% 5.86% 5.95% 9.0% 6.32% 6.43% 6.55% 6.66% 6.78% 6.89% 7.00% 7.12% 9.5% 7.33% 7.47% 7.61% 7.74% 7.88% 8.02% 8.15% 8.29% 10.0% 8.35% 8.51% 8.67% 8.82% 8.98% 9.14% 9.30% 9.46% 10.5% 9.36% 9.54% 9.73% 9.91% 10.09% 10.27% 10.45% 10.63%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5: 敏感性分析, LPR 自然下调对行业净息差的影响 较小 LPR 变动 bps -0.3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贷款增速 8.0% -2.39 -2.33 -2.27 -2.21 -2.15 -2.08 -2.02 -1.96 8.5% -1.50 -1.42 -1.34 -1.25 -1.17 -1.09 -1.01 -0.93 9.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0.10 9.5% 0.29 0.41 0.53 0.65 0.77 0.89 1.01 1.13 10.0% 1.18 1.32 1.46 1.60 1.74 1.88 2.02 2.16 10.5% 2.08 2.24 2.40 2.56 2.72 2.88 3.04 3.19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