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建筑装饰 证券 研究报告 2020 年 03 月 08 日 投资 评级 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 (维持 评级 )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唐笑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30004 tangxtfzq 岳恒宇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40005 yuehengyutfzq 肖文劲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9040001 xiaowenjintfzq 资料 来源: 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建筑装饰 -行业研究周报 :建筑板块行情能否持续?我们预计可以 2020-03-01 2 建筑装饰 -行业研究周报 :建筑板块或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修复估值 2020-02-23 3 建筑装饰 -行业深度研究 :十问装配式建筑 -体系差异、政策脉络和经济适用性 2020-02-21 行业走势图 五问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的逆袭之路是否启程?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应用范围如何? 近年 来 我国钢结构 建筑 的主要应用范围还是工业建筑、文体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在住宅上应用依然较少。基于钢结构协会材料, 2018 年和 2016 年 在有一定规模的钢结构工程项目竣工数量占比上,场馆、商业地产、厂房合计占比 均 约 70%-80%,住宅占比在 2016 年为 4.1%, 2018 年也仅有 5.3%, 2018 年整体占比结构和 2016 年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如果从 2016 年钢结构总包试点企业在施工程建筑类型占比(在建面积口径)来看,住宅占到 5.9%,而棚改、安置房、保障房占比达到 12.7%。 这说明在住宅领域钢结构目前 在棚改等偏政府 主导 住房项目上的使用 或 更为显著。 近年来与钢结构相关的各项政策有何不同? 对于钢 结构建筑的推动政策可 从两条线来汇总,第一条是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导向,另一条是以“化解钢铁行业产能”为导向。在 2019 年 2 月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后,钢结构才被住建部层面单独提出推广。 近两年政策节奏或正在向钢结构偏移, 在 2019 年下半年,住建部陆续批复河南、浙江等 7 省关于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的推广文件,其中多个地区提到了相关补贴与推广 目标。如果说中央层面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进政策是对装配式建筑行业进行“自上而下”推动的话,那么各地未来在钢结构住宅上的细化推进政策则更能代表来自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主动推动力量 。 钢结构住宅广泛推广的障碍在哪里?未来可能的推广路径? 我们认为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低渗透率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 第一,成本因素以及传统模式路径依赖因素。成本因素 在我们 以往报告中经常被提到的。 传统模式路径依赖是另一主导因素。 任何突破旧体系的改革往往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围绕现浇混凝土住宅这种经历过黄金发展期沉淀的庞大产业链体系。 第二 , 钢结构住宅在防火 、 防腐技术以及 “三板体系”上 仍有 待产生适合推广的解决方案。仅从技术上来看,上述问题基本都能通过不同方式来解决,未来全面推广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从目前存在的方案中产生。 目前现有解决方案在 解决问题的同时,可能同样产生了增量工序,从而 或 出现衍生成本,这都对钢结构建筑工序的快捷性有所削弱。 第三,产业链仍待完善。钢结构住宅产业链各节点上需要通过政策和行业规范来完善各节点的交付质量和协作能力。只有设计、构件生产、施工管理水平、工人技术能力、配套全装修等环节都具有清晰行业标准以及交付能力的情况下,钢 结构住宅才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基础。 第四 ,消费者与住房开发商偏好。目前头部开发商对于推出钢结构住宅楼盘 仍然较为谨慎,目前在钢结构 高层商品房住宅中,仍然鲜有头部开发商。 钢结构住宅在日本推广情况? 在住宅建筑方面, 2018 年 居民拥有住宅户数中有 53.6%为“一户建”(类似独栋别墅), 43.5%为共同住宅(公寓楼或高层 住宅 ), 2.6%为“长屋建”(类似联排房屋) ,“一户建”基本以木结构为主,但在存量住宅中 3 层以上的共同住宅几乎全部为钢结构建筑,占比为 98.7%。 即使将其他类别住宅考虑在内, 2018 年钢结构存量住宅户数占比也能达到 42.8%。从日本 2018 年新建房屋,钢结构和木结构均具有较高占比,新增面积占比占比分别达到 42.3%、 40.3%。由此可知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市场渗透情况远高于我国目前情况。 早期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日本钢结构产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 钢结构行业订单和业绩增速原因猜想? 2018 年以来 建筑行业各大细分领域中钢结构板块的营收增速具有一定相对优势 。 我们认为钢结构行业上市公司表现出的相对景气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第一, 制造业、基建等宏观投资因素或对行业有一定支撑,但 并 非 主要因素。 我们以杭萧钢构和精工钢构举例, 公司近三年订单的快速提升依然大概率由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 相关订单驱动。 第二,政策推动因素。上文提到了在 2016 年顶层纲领性政策的推动下,多个地区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动。部分配套政策提出通过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方法给予产业发展充分激励。 第三,行业竞争以及业务结构因素。 在经历以往行业低谷洗礼后,部分中小公司可能在 2016 年之前已经退出市场 , 五家钢结构公司近三年营收增速多数高于钢结构 全 行业产值增速 。 此外, 2016 年以来各大公司向 EPC 总包方向发展也有利于自身产值的快速提升 。 除 自身因素外,钢结构下游客户集中度的提升或对行业龙头公司 营收增速有所 带动。 风险 提示 : 政策推进不大预期,钢结构技术发展缓慢, 开发 商对钢结构住宅建筑接受度 低 -24%-18%-12%-6%0%6%12%2019-03 2019-07 2019-11建筑装饰 沪深 300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内容目录 1.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推广情况究竟如何? . 4 2. 近年来与钢结构相关的各项政策有何不同? . 6 3. 钢结构住宅广泛推广的障碍在哪里?未来可能的推广路径? . 10 4. 钢 结构住宅在日本推广情况? . 15 5. 钢结构行业订单和业绩增速原因猜想? . 18 6. 风险提示 . 21 图表目录 图 1: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阶段 . 4 图 2:钢结构在居住类和部分基建相关建筑中应用较少 . 5 图 3:中国建筑金属结 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关于有一定规模的钢结构工程项目(竣工)个数占比统计(单位: %,注:项目个数口径) . 5 图 4: 2016 年钢结构总包试点企业在施工程建筑类型占比(单位: %,注:建筑面积口径). 6 图 5:对于钢结构建筑推动政策的两大脉络 . 7 图 6: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8 图 7: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8 图 8:三板体系通常包括楼面体系、屋面体系和墙体体系(分别对应下方的楼板、屋面板、墙板) . 11 图 9:某高层钢结构住宅露梁露柱的情况 . 12 图 10:由沧州保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荣盛名邸 ” . 13 图 11:由杭萧钢构控股子公司开发的“万郡大都城”项目 . 13 图 12:三种 结构简要对比 . 15 图 13: SRC 结构举例(注:图片内为浇筑混凝土前情况) . 15 图 14:面积口径新建住房占比 . 15 图 15:金额口径新建住房占比 . 15 图 16:“一户建”举例 . 16 图 17:“长屋建”举例 . 16 图 18:截止到 2018 年 10 月 1 日日本住宅类型占比 . 16 图 19:标准化、经济救助、住宅性能认定是日本的“三大法宝” . 17 图 20: 钢结构龙头公司营收与其他民营上市建筑公司营收增速对比 . 18 图 21:钢结构产量与房地产建筑工程、基建、制造业(剔除通胀因素)后增速对比 . 18 图 22: 2014-2018 年产量超过 5 万吨以上的企业 . 20 图 23: 2015-2018 年各钢结构龙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 . 21 表 1: 20 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建钢结构工程统计(单位:万平方米) . 4 表 2:钢结构行业产值口径(单位:亿) . 5 表 3:国务院两文件对比 . 6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表 4:我国钢结构产量占钢产量比值依然过低 . 9 表 5: 2019 年住建部关于同意河南、四川等四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的推广范围总结摘要. 9 表 6:不同装配率住宅估算参考价(元 /平方米) . 10 表 7:对已建成使用的山东地区钢结构住宅进行墙体质量问题抽样调查 . 11 表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 12 表 9:浙江省住建厅发布的 2020 年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要点摘要 . 13 表 10: 2019 年住建部关于同意河南、四川等七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的推广范围总结 13 表 11:日本统计局 2018 年 10 月关于现有住房类型的统计(单位: 1000 户) . 16 表 12:相对于我国,部分发达国家已成立了较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 . 17 表 13:杭萧钢构订单情况(单位:亿) . 19 表 14:精工钢构订单情况(单位:亿) . 19 表 15:土地出让明确装配式建 筑要求的地区 . 19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1. 钢结构建筑 在我国推广情况如何? 首先 简要介绍下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 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种 ,在建国初期就伴随着我国对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而逐步发展。早期在苏联经济和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在多数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上采用了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为主的装配式建筑 。 在 1956 年由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中提出 “ 重点工程 .积极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的结构和配件。小型的工业厂房、住宅和其它民用建筑方面 .逐步采用工厂预制的轻型的装配式的结构和配件 .”。 装配式这种建筑形式(包括 预制 钢结构、预制混凝土 结构、预制 木结构 ) 并不是一项 新鲜的建造形式,但其技术体系迄今为止都在不断的升级发展中。 对于钢结构而言,五十年代该类型建筑 处于 起步发展阶段 。即使初期装配式建筑多以预制混凝土结构为主,但我国仍建设了多个以 工业厂房 为主的钢结构项目 。民用建筑方面, 1954年建成的北京体育馆与 1959 年建成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建筑 。 六十到七十年代为钢结构的发展停滞期, 主要是由当时号召节约用钢的时代背景所决定 。 图 1: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 住建部产业化促进中心, 天风证券研究所 到了 八十年代初,钢结构进入逐步恢复期 。一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下,钢产量不再是钢结构推广的瓶颈,二是钢结构在多数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经济适用性。北京国贸大厦、上海森茂大厦(现在的“恒生银行大厦”)都是近三十年里钢结构建筑的代表。 从 1998 年建设部出版 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提到“论钢结构的发展” 到 国务院在 2013年 10 月 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 中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标题下 提出 “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 , 钢结构 迈入 2000 年后 进入 逐步推广期 。 2016 年后至今 , 钢结构相关政策推出逐渐密集 , 我们会在下文对政策脉络进行简要分析 。 那么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 情况 如何 ? 基于钢结构 协会 数据,在 20 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 2017 年 和 2018 年 我国新建建筑面积中 , 钢结构建筑只占 2.36%、 2.18%; 钢结构住宅占 0.20%、 0.29%,占比依然较低。 当然此处数据并不能代表全国情况 , 但我们推断在 20 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钢结构占比大概率高于其他非装配式示范城市中的钢结构占比数值 。 从建筑业和钢结构行业总产值可以看到 ,即使 2016 年以来中央和各地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划逐步推出 , 但 2016 年与 2017 年钢结构产值增速并未显著提升 , 增速分别为 -3.24%、7.44%(剔除钢构件涨价因素后增速大概率还会降低), 2018 年钢结构行业产值增速快速提升 , 达到 32.08%。 表 1: 20 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建钢结构工程统计 ( 单位:万平方米 ) 面积口径 新建建筑面积 钢结构建筑 占比 钢结构住宅 占比 2017 82033.94 1932.06 2.36% 160.94 0.20% 2018 96476.87 2104.84 2.18% 275.04 0.29%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表 2: 钢结构行业 产值口径 (单位:亿) 建筑业总产值 增速 钢结构产值 增速 占比 2012 年 135301 3850 2.85% 2013 年 159000 17.52% 4510 17.14% 2.84% 2014 年 176713 11.14% 5100 13.08% 2.89% 2015 年 180757 2.29% 4906 -3.80% 2.71% 2016 年 193567 7.09% 4747 -3.24% 2.45% 2017 年 213954 10.53% 5100 7.44% 2.38% 2018 年 235085 9.88% 6736 32.08% 2.87%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天风证券研究所 从应用范围来看 , 目前 我国钢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还是 工业建筑、文体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 在住宅上的应用依然较少。 比如在 2014 年钢结构协会披露数据中 , 当年新增工业厂房约 6亿平 方 米,其中钢结构厂房面积占比超过 70%;而当年开工住宅建筑面积为 12.49亿 平方米 , 钢结构住宅仅 0.04 亿平方米 。 基于 钢结构协会材料 , 2016年 与 2018年 在有一定规模的钢结构工程项目竣工数量占比上 ,场馆、商业地产、厂房合计占比约 70%-80%, 住宅占比在 2016 年为 4.1%, 2018 年也仅有5.3%, 2018 年整体占比结构和 2016 年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 。 图 2: 钢结构在居住类和部分基建相关建筑中应用较少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 天风证券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 2016 年钢结构总包试点企业在施工程建筑类型占比 (在建面积口径)来看, 住宅占到 5.9%, 而棚改 、安置房、保障房占比达到 12.7%。这说明在 住宅领域钢结构目前可能在棚改等偏政府 属性住房项目上的使用更为显著 。我们会在下文讨论钢结构在住宅领域占比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图 3: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关于 有一定规模的钢结构工程项目 (竣工) 个数占比统计(单位: %,注:项目个数口径 )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6 图 4: 2016 年 钢结构总包试点企业 在施工程建筑类型占比 (单位: %,注:建筑面积口径)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天风证券研究所 ; 总之, 钢结构建筑并不是一个新的建筑体系 , 其在 工业建筑、 商业建筑 、以及部分基建项目 的使用有其在结构和材料上的独特优势 , 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 而钢结构在住宅 上 的应用占比非常低,后续推出的 “ 推广装配式建筑 ” 相关政策给市场的想象点往往也在于钢结构等 装配式建筑在住宅端的使用 。 2. 近年来与钢结构相关的各项政策有何不同 ? 此处我们简要复盘下目前钢结构相关政策和以往有什么异同点。 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中央推出 促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等相关政策时,都多多少少会对钢结构有所涉及。 在 2000 年之前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主要以 促进建筑行业工业化 程度为主要切入 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对于当时的政策意图而言, 是不是装配式建筑 或许 不重要,无论装配式还是传统现浇,只要建造流程上 产业化 加强、安全性能达标,都是可以接受的建造体系 。 在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期间,我国引入国外现浇混凝土,结合大量农民工进城,建筑工业化在当时的最优路径出现 ,即现浇混凝土的机械化,并出现了内浇外砌、内浇外挂、大模板全现浇等不同体系 。 从 1956 年的国务院文件 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到 1999 年的 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 政策方向侧重点仍然在 建造流程的 产业 化 、 建筑材料和部件的生产的标准化 。 通过对比 1956 年国务院 文件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和 2016 年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的主要内容, 可以看到在使用标准化预制配件推动建筑产业化上,两个相隔 60 年的文件是有共同精神的 。 但 2016 年文件的 “变革”意味较浓,政策方向偏重于“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这是 一个行业体系的逐步改变。 表 3: 国务院两文件对比 涉及方面 1956 年 5 月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 2016 年 10 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文件精神 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 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 。采用工业化的建筑方法,可以加快建设速度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 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 标准化推动 组织有关设计院对建筑物的 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并迅速编出标准结构和配件的目录图册。 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逐步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 预制构件推动 重点工程 积极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的结构和配件 小型的工业厂房、住宅和其它民用建筑方面, 逐步采用工厂预制的轻型的装配式的结构和配件 . 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工程总承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7 包企业转型 资料来源: 国务院官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早期 对于 钢结构在住宅 建造方面 的推动较为明确的文件是 1999 年 8 月国务院发出 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其背景是商业住宅的快速普及,其中在“加强新型结构技术的开发研究”部分提到“ 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轻钢框架结构 及其配套的装配式板材 ”。 之后 在 2013 年 10 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 中的“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下提出“ 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钢结构使用比例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由此 钢结构建筑被时代赋予了 “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使命 。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钢结构建筑的推动政策可以从两条线来汇总 , 第一条是以 “推 广 装配式建筑”为导向,另一条是以“化解钢铁行业产能”为导向。 图 5: 对于钢结构建筑推动政策的两大脉络 资料来源: 国务院官网 、 工信部官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第一条线 “推 广 装配式建筑”的起点为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三十点要求,涉及城市建设规划各个方面,其中在 第十 一 点提出“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 ”, 相关表述如下: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 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 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 该文件或是首个明确提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高层级文件 , 对是预制混凝土 、 钢结构 、 木结构三种类型都有提及 ,并提出清晰的量化目标 。 我们认为从该文件下发 后 ,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正式进入政策拐点期 。 之后在 2016 年 10 月 、 2017 年 2 月国务院都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出过相关顶层纲领性文件,划分三大推进地区、以及 相关 量化推广目标等等,之后2017 年 3 月住建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及建筑行动方案 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目标进一步量化,并提出各地可将装配率水平作为支持鼓励政策的依据。 至此, 2016 年到 2017年期间 , 对于装配式建筑推进的纲领性文件基本完备 。其中各大文件并没有对钢结构进行特别强调,对于钢结构以“积极稳妥推广”为主。原因可能与相关技术体系的储备有关,这一点在 “十三五”装配式及建筑行动方案 中有一定相关描述,我们会在下文进行讨论。 2019 年以来 , 部分 阶段性配套政策频频发出 。 在 2019 年 2 月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 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后, 当 年 3 月钢结构才被住建部层面单独提出推广 。 具体内容出自住建部发出的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2019 年工作要点 ,在“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部分中,文件提出: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8 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 点 。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在试点地区保障性住房、装配式住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中, 明确一定比例的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 ,跟踪试点项目推进情况,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 。 图 6: 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 国务院官网 、 住建部官网 、建筑业协会官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此外各个地区配套推广文件 , 但多数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 年后 , 部分地区对 钢结构 住宅的推进也设定了相关量化目标 。 比如 2020 年 3 月 2 日,浙江省住建厅在 2020 年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要点 中提出清晰的钢结构住宅推广目标: 工作要点提出“ 积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 ,稳步推进住宅全装修,实现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 30%以上; 累计建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500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农房 20 万平方米以上 。” 钢结构 相关政策的另一 条线以“化解钢铁行业产能”为导向 , 钢结构建筑的推广与钢铁行业产能化解息息相关,因此在此类政策中所涉及的装配式建筑推广中自然以钢结构建 筑为主要推动 方向。下图为 三个主要文件对于推动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描述和相关指标。 图 7: 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 国务院官网 、 工信部官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9 从下表中钢结构产量占建筑用钢比值来看 , 从 2011 年到 2018 年确实出现显著提升态势 ,从 9.06%上升到 17.44%,但钢结构产量占整体钢产量依然不到 10%, 2018 年为 7.41%。 基于 2016 年年底工信部设定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目标来看 , 2018 年钢结构产量仍需提升3000 万吨以上 , 钢结构占建筑用钢占比仍有约 7.56 个百分点提升需求 , 如需达到既定目标, 2019 年和 2020 年钢结构用钢量需要较高提升幅度才能满足 ( 2020 年较 2018 年钢产量提升幅度在 45%左右 才可实现目标) , 我们认为在目前各省并未广泛提出对于钢结构建筑占比要求的情况下,该目标完成有一定的压力。 表 4: 我国 钢结构产量占钢产量比值依然过低 全国钢产量( 亿吨) 全国建筑用钢量( 亿吨) 全国钢结构产量( 亿 吨) 钢结构产量占钢产量比值 钢结构占建筑用钢量 2010 6.25 2.5 0.26 4.16% 10.40% 2011 6.83 3.2 0.29 4.25% 9.06% 2012 7.17 3.3 0.35 4.88% 10.61% 2013 7.79 3.66 0.41 5.26% 11.20% 2014 8.23 3.96 0.46 5.59% 11.62% 2015 8.04 3.60 0.50 6.22% 13.89% 2016 8.08 3.30 0.56 6.93% 16.97% 2017 8.32 3.55 0.6145 7.39% 17.32% 2018 9.28 3.94 0.6874 7.41% 17.44% 距离工信部“十三五”目标 约 0.3126 7.56 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天风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钢结构的两条推动线中 , 政策方向或更偏重于第一条线 -“推 广 装配式建筑” 。原因在于钢结构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只是各项主要需求端之一,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和扩需求间需要寻求一个良性平衡点,如果扩需求过度,可能反而会延缓供给侧端 的优化进度 。 从政策推动节奏来看, 在 2019 年下半年 , 住建部陆续批复河南 、 浙江等 7 个省关于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的推广文件, 其中多个地区提到了相关补贴与推广目标(见下表), 我们认为 未来对于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推广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地方性细化推广政策 。 如果说中央层面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进政策是对装配式建筑行业进行 “自上而下”推动的话,那么各地未来在钢结构住宅上的 细化推进政策则更能代表 来自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主动 推动力量,这或许也是部分地区对钢结构住宅发展方向的认可。 表 5: 2019 年住建部关于同意河南 、 四川等 四 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的推广范围总结摘要 相关 补贴 举例 推广步骤 或目标 河南 装配率达到 50%的,给于不超过 20 元 /平方米的奖补;达到 60%的,给于不超过 30 元 /平方米的奖补,单项奖补不超过 300 万元。 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的项目,在满足“六个百分之百”要求下,可不受管控天气停工限制。 试点推进期( 201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